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我们要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坚持思考的习惯,铸造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建立勇于担当的意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指导思想。这符合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符合中国与世界全面接轨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坚持的教育理念。近年来,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其核心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公民。然而,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陈旧教育思想的影响,大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的能力,不敢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做事。总认为只有教师反复讲解、深刻分析学生才能学到知识;只有精细管理,学生才能学会做事。造成很多学校仍然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走着应试教育的老路。这种教育现实与教育思想的巨大反差,成为阻碍素质教育实施的绊脚石,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那么,在小学阶段,我们改从哪些方面入手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
教师要坚信小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本领,就如我们健全的人都能学会吃饭、穿衣,都能主动去了解周围事物一样,学生也有自主学习知识、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彻底抛弃“只有通过教师的传授、讲解,学生才能学会知识”的错误思想。教师要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品质,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求知的习惯,成为伴随终身的一种品质。老舍在《我这一辈子》中有一段话:“大报小报,新闻社论,明白吧不明白吧,我全念,老念。这个,帮助我不少,我多知道了许多的事,多识了许多的字。有许多字到如今我还念不上来,可是看惯了,我会猜出它的意思来,就像街面上常见着的人,虽然叫不上姓名来,可是彼此怪面善。”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结合上下文猜猜其读音和意思,即使很多时候会猜错,但至少有猜对的情况存在,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这种优秀的品质能引领学生进入乐学的境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引导学生探究数学原理作为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学习品质,让探究和动手操作、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养成学生坚持思考的习惯。
家里有孩子上小学的家长都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只要遇到不会做的题,马上向家长求助。如果家长要孩子在思考思考,孩子会很不高兴地说:“我不会。”从中我们发现了现在的孩子缺乏坚持思考的习惯,只要遇到问题马上向周围人求助,这与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有关。目前的小学中,很多采用大题量、反复训练的方式提高成绩。教师会将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易出错的地方,以及每种问题可能出现的题型,都为学生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并传授相应的解决途径、办法。这种喂养式的教学,形成了学生学习中的惰性,扼杀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变“喂养式”课堂为“求知式”课堂。教师要通过课堂预设,将课本知识“问题化”,以问题引领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教师不要轻易将指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更不能随意将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经过自己的反复思考、不断探究,经历数次的挫折和失败,一步一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从而获得知识,提高知识的利用能力。
三. 铸造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
我们听小学教师的课,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向学生询问某个问题的答案,学生回答“是”;教师再问一句“是吗”,马上有学生回答“不是”;教师如果继续追问“不是吗”,学生由会回答“是”。从中除了看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牢固、不到位外,我们还可以看出学生缺乏独立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即随声附和、看教师的脸色回答,缺乏对自己见解的坚持。教师要通过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思想,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性格,鼓励学生随时指出教师授课中出现的错误,提出自己的疑问,彻底改变学生不能在课堂上给教师提意见的陈规陋俗,培养学生敢于坚持自我、不盲从与权威的品格。只有让学生在宽松、平等的环境中学习,培养学生不畏权威、坚持真理的品格,才能促使学生真正的独立自主、自强不息。这种健全的人格比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是学生将来做人、做事、立足社会的根本,是学生独立进行学习、科研的基础,也是高素质公民的重要表现。
四. 建立学生勇于担当的意识。
勇于担当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之一,然而,我们经常会遇到小学生犯错误或者闯了祸后矢口否认,甚至嫁祸于人。这与小学生胆小、怕被教师责罚有关,更与我们不良的社会风气有关。这时国民道德的严重缺失,也是素质低下的具体表现。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勇于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教育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不能停留在标语、口号的宣传上,而是从点滴小事做起。教师对学生少在口头上批评教育,而我是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比如,学生随手乱扔字纸、垃圾,我们就要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维护这一地段的卫生;学生损坏了同学的文具,就要让学生用自己的零花钱为同学赔偿相同的文具;学生故意弄脏别人的衣服,让学生亲自为别人洗干净;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就要牺牲他的玩耍、娱乐时间来写完作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从中得到相应的教育,接受教训,以此为戒。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身体力行,逐渐建立起勇于担当的思想意识,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形成了良好的公民素质,为学生以后的社会行为规范奠定基础,这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
当然,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仅仅靠以上几个方面还远远不够。教师要不断学习各种教育理论,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及时了解当今社会公民素质上存在的欠缺,将教育工作定位于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公民的高度,调整教育、教学方向,将素质教育推向纵深发展,来适应国家对人才、对公民素质的要求。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泉河头镇罗文口小学)
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指导思想。这符合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符合中国与世界全面接轨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坚持的教育理念。近年来,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其核心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公民。然而,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陈旧教育思想的影响,大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的能力,不敢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做事。总认为只有教师反复讲解、深刻分析学生才能学到知识;只有精细管理,学生才能学会做事。造成很多学校仍然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走着应试教育的老路。这种教育现实与教育思想的巨大反差,成为阻碍素质教育实施的绊脚石,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那么,在小学阶段,我们改从哪些方面入手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
教师要坚信小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本领,就如我们健全的人都能学会吃饭、穿衣,都能主动去了解周围事物一样,学生也有自主学习知识、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彻底抛弃“只有通过教师的传授、讲解,学生才能学会知识”的错误思想。教师要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品质,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求知的习惯,成为伴随终身的一种品质。老舍在《我这一辈子》中有一段话:“大报小报,新闻社论,明白吧不明白吧,我全念,老念。这个,帮助我不少,我多知道了许多的事,多识了许多的字。有许多字到如今我还念不上来,可是看惯了,我会猜出它的意思来,就像街面上常见着的人,虽然叫不上姓名来,可是彼此怪面善。”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结合上下文猜猜其读音和意思,即使很多时候会猜错,但至少有猜对的情况存在,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这种优秀的品质能引领学生进入乐学的境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引导学生探究数学原理作为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学习品质,让探究和动手操作、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养成学生坚持思考的习惯。
家里有孩子上小学的家长都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只要遇到不会做的题,马上向家长求助。如果家长要孩子在思考思考,孩子会很不高兴地说:“我不会。”从中我们发现了现在的孩子缺乏坚持思考的习惯,只要遇到问题马上向周围人求助,这与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有关。目前的小学中,很多采用大题量、反复训练的方式提高成绩。教师会将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易出错的地方,以及每种问题可能出现的题型,都为学生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并传授相应的解决途径、办法。这种喂养式的教学,形成了学生学习中的惰性,扼杀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变“喂养式”课堂为“求知式”课堂。教师要通过课堂预设,将课本知识“问题化”,以问题引领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教师不要轻易将指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更不能随意将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经过自己的反复思考、不断探究,经历数次的挫折和失败,一步一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从而获得知识,提高知识的利用能力。
三. 铸造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
我们听小学教师的课,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向学生询问某个问题的答案,学生回答“是”;教师再问一句“是吗”,马上有学生回答“不是”;教师如果继续追问“不是吗”,学生由会回答“是”。从中除了看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牢固、不到位外,我们还可以看出学生缺乏独立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即随声附和、看教师的脸色回答,缺乏对自己见解的坚持。教师要通过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思想,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性格,鼓励学生随时指出教师授课中出现的错误,提出自己的疑问,彻底改变学生不能在课堂上给教师提意见的陈规陋俗,培养学生敢于坚持自我、不盲从与权威的品格。只有让学生在宽松、平等的环境中学习,培养学生不畏权威、坚持真理的品格,才能促使学生真正的独立自主、自强不息。这种健全的人格比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是学生将来做人、做事、立足社会的根本,是学生独立进行学习、科研的基础,也是高素质公民的重要表现。
四. 建立学生勇于担当的意识。
勇于担当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之一,然而,我们经常会遇到小学生犯错误或者闯了祸后矢口否认,甚至嫁祸于人。这与小学生胆小、怕被教师责罚有关,更与我们不良的社会风气有关。这时国民道德的严重缺失,也是素质低下的具体表现。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勇于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教育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不能停留在标语、口号的宣传上,而是从点滴小事做起。教师对学生少在口头上批评教育,而我是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比如,学生随手乱扔字纸、垃圾,我们就要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维护这一地段的卫生;学生损坏了同学的文具,就要让学生用自己的零花钱为同学赔偿相同的文具;学生故意弄脏别人的衣服,让学生亲自为别人洗干净;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就要牺牲他的玩耍、娱乐时间来写完作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从中得到相应的教育,接受教训,以此为戒。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身体力行,逐渐建立起勇于担当的思想意识,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形成了良好的公民素质,为学生以后的社会行为规范奠定基础,这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
当然,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仅仅靠以上几个方面还远远不够。教师要不断学习各种教育理论,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及时了解当今社会公民素质上存在的欠缺,将教育工作定位于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公民的高度,调整教育、教学方向,将素质教育推向纵深发展,来适应国家对人才、对公民素质的要求。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泉河头镇罗文口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