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团建带队建 做好育人大文章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z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教育是全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道德教育要融入青少年教育工作中,加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时代性、现实性。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是党开展青少年群众工作的重要力量,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职责。近年来,西固团区委、西固少工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部署,始终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放在突出重要的工作位置,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努力探索,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新载体、新机制,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了团、队组织应有的作用。结合工作开展情况,笔者就在新时期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如何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共青团、少先队发挥组织优势,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探索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其根本,就是要以人为本,围绕培育“四有”新人的根本任务,切实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出发,适应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充分发挥青少年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共青团、少先队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可以充分突出自身的组织属性,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发挥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组织育人的作用。
  1.充分运用实践育人的手段,不断创新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实践育人符合认识的基本规律。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印象不深,只有亲身体验到的才会刻骨铭心、终身难忘,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长期以来,共青团、少先队把实践育人作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有效途径,逐步形成了青少年广泛参与的实践教育体系。我们可以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德育“三牵手”活动、清明祭扫烈士墓、“高举团旗跟党走,和谐兰州见我行”教育等一系列比较成熟的活动的教育功能,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的导向性,突出实践育人的主体性,增强实践育人的针对性,不断完善实践育人的机制,创新实践育人的新途径,更好地发挥实践育人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2.充分运用文化育人的手段,积极营造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环境。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深入持久的。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要求,大力加强团队组织文化建设,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全过程,引领团队组织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要努力营造富有团队组织特色的和谐文化氛围,使青少年从中受到感染、得到教育。在这方面,开展具体活动时,要把理论转化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漫画比赛、征文活动、社会实践等。其次,还要组织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和谐校园、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创建活动,在共创和谐中体验和谐、经受锻炼、提高素质。
  3.充分运用服务育人的手段,努力提高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能力与水平。坚持思想道德教育与服务相结合,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团队组织优势,广泛吸纳和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和手段,切实满足青少年多样化的成长发展需求。加大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等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的服务力度。
  二、以团建带队建,全面推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作为教学资源整合学校试点,在九年制学校中,切实做好以团建带队建,具有切实而又现实的意义,我们要求每个团支部从缴纳团费、调查团员基本情况、奖惩情况、团支部活动记录等做起,一学期至少两次团内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团员有条件充分发表对团干部和团的各项工作的批评和意见,开展平等的讨论和思想交流,在团内形成良好的民主风气,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减少矛盾,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
  “火车跑得快,还靠车头带”,支部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团干部,对其进行培训,让其认识到自己不仅是一个班级成员,更是一名共青团员,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开展团学活动、充分运用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这两个载体,积极开展团内各项活动,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引导校园文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充分发掘校园文化的教育内涵,发挥教育功能。并以此带动少先队的建设。
  三、进一步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的思考
  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期任务和不懈追求。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要进一步发挥组织青少年、引导青少年、服务青少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职能作用,不断开创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局面。
  要坚持改进创新与继承发展相统一,把握工作的规律性。创新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根本在于准确把握和遵循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在规律。要认真总结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益经验,从青少年身心成长的具体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把握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以团建带队建,增强了学校思想道德工作的实效性。创新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的原则,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体作用,努力开辟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营造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丰富服务育人的项目载体,不断开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境界。
  (备注: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0)G0601)。
其他文献
情文并茂的文言文,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书”,深奥难懂,佶屈聱牙,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新课程改革以来,探索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力度却大大小于现代文,方法也多是串讲、翻译和解析为主,那种将文质兼美的课文割裂成支离破碎的零散知识的教法使学生一头雾水,让学生发出“学古文难而无味”的感叹,甚至有厌学的情绪。这与某些教师对文言文教学存在一些误区相关联。怎样才能改变文言文教学无味有低效的现象呢?笔者参照各路
期刊
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是初级中学历史教材所要求讲述的日本两次重要的社会改革,如何在教学中从历史的角度来帮助学生认识当前的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从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分析日本迅速发展的深层原因:日本在引进外来文化方面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卓越的模仿能力,在这两个时期的表现尤其突出。通过历史分析使学生明白积极的引进与学习外来先进的文化这种有益的发展模式为我国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大化改新时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正所谓“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我们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乡土资源。利用好这些资源,学生的文思定会如泉水般涌动,源头活水汩汩来。  一、品读诗歌,唤醒美感  “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古代社会,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
期刊
《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课)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诗,作者利用对比手法描写了南方雪的滋润美艳和北方雪的孤独奋飞。在《雪》的教学中,我通过与同学们共同学习,在欣赏的同时,层层推进,力图了解作者的思维过程,从而把握其构思和选材的精妙,引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文章第一段,作者以满怀感情的笔触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写出了记忆中的江南雪。首先作者以“暖国的雨”的单调引出“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好像是手捧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用爱做主线,分析后进原因,触动后进生内心,动员多方力量共同促进他们的转化。在班主任工作中,应该怎样来促进后进生转化呢?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班主任老师的诚爱  《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明确指出: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
期刊
【摘要】学生是有生命的,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生命存在,关注他们的探究过程,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  【关键词】课堂;生命;关注;发展    一堂课,课前经过精心设计,导入、过渡、重难点的解决,甚至结尾的艺术,全都考虑周全。课上,教师按照预期的教学设计认真演绎,不允许有多余的枝杈伸展出来,更不能有任何突发事件;学生呢,很识趣的积极配合
期刊
很多学生感觉写作文时,没有内容可写,或感觉有东西写却无从下笔,理不出头绪,或感觉有东西写却没有丰富的、恰当的词或句来表达。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针对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从学生进入初中开始,就贯彻“多读多记多写”的作文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作文教学三步曲  初中作文,主要是记人记事记物的记叙文,中考一般不会超范围。  例如,记叙文教学时,笔者出了一个题目:“记一件令你感动的事”。  第一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语文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那么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关键。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
期刊
【摘 要】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的“自主·互动”教学格局,都成为当代中国初中教育中的成功者。两者看似不同,实则异曲同工,他们在各自教学模式下,达到了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调动教师积极投入教书育人工作,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打造优质课堂!  【关键词】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学生投入;教师投入;优质课堂    一、解读“自主·互动”与“先学后教”  浙江省衢州市菁才中
期刊
《氧气和氧化》一节是《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化学反应中的现象,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变化。氧气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氧气是空气的组成气体之一,他们知道动植物呼吸都需要氧气,这些氧气一般来自空气,它与我们始终是直接接触的。但是很少有学生认识氧气的性质,特别是氧气的化学性质,因为他们没有留意或关注过氧气的这些应用。这使得他们对氧气的感觉是既熟悉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