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正所谓“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我们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乡土资源。利用好这些资源,学生的文思定会如泉水般涌动,源头活水汩汩来。
一、品读诗歌,唤醒美感
“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古代社会,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这种渗透于骨子里的深厚的血缘亲情意识和地缘乡土观念,驱使他们创作了无数优秀的诗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些诗歌,恰是开启学生性灵的一把金钥匙。带着学生一起朗诵、欣赏,揣摩情感、品味语言,一定能唤醒学生的美感。学生在《乡情似水》一文中写:“乡情似水,悄然淌入游子的心田,洗涤疲惫的双足。关于故乡的点点滴滴,总在清风乍起时,缓缓牵起温柔的思念,织成一张密密的网……”这样饱含真情的文章极具诗意的、古典的美感。
二、利用教材,引发共鸣
教材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也最为重要的语文资源。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乡土文学作品,如《端午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幼时记趣》、《故都的秋》等。作家们常常把目光锁定于那块曾经哺育过自己的土地,乡土赋予他们创作灵感并成为他们挖掘不尽的宝藏。如果学生真能从生活的角度理解这些作品,那么他们会产生一种“这有什么,我也能写”的想法。他会觉得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固然有趣,可没有自己村后那片藏着各种野花、野草的山林有趣;润土的父亲教的捕鸟方法虽然也很有效,可我和小伙伴夏天一起捕蝉也不赖;更不用说家乡的“荷花节”、“月季展”,还有“陀螺大赛”呢!我们相信,此时的学生,写起他们的生活定会有滋有味、丰富多彩吧。
二、组织活动,激发热情
1.克服障碍,走出学校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学生在校园的“圈子”里生活,写作文自然题材有限。因此,不妨克服障碍,带领学生们走出“象牙宝塔”,让家乡的山山水水滋润作文的田园。
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学生更乐意走出校园,走向更广阔的社会。作文与一个人的社会生活阅历和文化底蕴密切相关,多看、勤听、常说,熟知了家乡景、事、人,何愁写起作文来不风行水上?我曾带着学生进行一次“齐梁故里”的探访,学生对“齐梁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回来后还从网络上、博物馆查找他们想要知道的东西。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激发了写作的热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的学生们正是随着对家乡的感情的加深,不断产生着创作的热情和灵感。
2.成果展示,积极反思。教师除了鼓励学生走出学校,了解家乡,搜集素材之外,还要趁热打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并分享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写作主题的需要,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所运用的内容,挖掘的主题,赋予这一素材的社会意义等。这样做会促进学生在写作文中运用乡土素材能力的提高。
当然,成果展示的目的不仅是评判乡土素材运用的多少与优劣,更应该是创造一个真诚倾听分享他人的成果和心得的机会。在交流与分享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提出疑问或建议,使交流的过程成为全班同学共同反思的过程,并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进行互评、自评,来更好地促进学生运用乡土素材写作的热情和能力。
“近水楼台先得月”,乡土资源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拓宽了学生取材的范围,写作教学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三、细心观察,点燃智慧
1.亲近自然风光。一个地方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往往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良好题材。具有自然特色的乡土资源无处不在、无奇不有,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家门,投入大自然,捕捉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田间地头、村野阡陌、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的美丽多姿,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当学生来到被誉为“江南明珠”的天目湖,碧波万顷,清冽透彻;泛舟湖上,白帆点点;波光粼粼,野鸭起落;流泉飞瀑,悬崖披绿;松涛竹海,猴鹿出没……美如斯,醉难忘。他们变得不再哀叹,不再搜索枯肠,而是激情澎湃、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助。此时,作文不再是一种折磨,而是一种享受,一场盛宴。人在画中游,作文岂不快哉?
2.观察家乡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邻里乡亲、家乡新貌均可入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比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家乡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工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在教学中我们可指导学生对此现象进行调查、研究、访问,从中指导学生作文,扩展学生写作题材,让学生在作文中紧扣时代的脉搏。
总之,乡土文化资源应该成为写作训练的重要素材。打开我们的心灵,走向乡土,融入乡土,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脚下的这一片土地上,有许多值得我们挖掘的宝贵写作资源——一处遗迹、一种习俗、一句农谚、一种特产、一段古老的传说……我们相信,浸润着乡土文化的作文一定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品读诗歌,唤醒美感
“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古代社会,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这种渗透于骨子里的深厚的血缘亲情意识和地缘乡土观念,驱使他们创作了无数优秀的诗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些诗歌,恰是开启学生性灵的一把金钥匙。带着学生一起朗诵、欣赏,揣摩情感、品味语言,一定能唤醒学生的美感。学生在《乡情似水》一文中写:“乡情似水,悄然淌入游子的心田,洗涤疲惫的双足。关于故乡的点点滴滴,总在清风乍起时,缓缓牵起温柔的思念,织成一张密密的网……”这样饱含真情的文章极具诗意的、古典的美感。
二、利用教材,引发共鸣
教材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也最为重要的语文资源。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乡土文学作品,如《端午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幼时记趣》、《故都的秋》等。作家们常常把目光锁定于那块曾经哺育过自己的土地,乡土赋予他们创作灵感并成为他们挖掘不尽的宝藏。如果学生真能从生活的角度理解这些作品,那么他们会产生一种“这有什么,我也能写”的想法。他会觉得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固然有趣,可没有自己村后那片藏着各种野花、野草的山林有趣;润土的父亲教的捕鸟方法虽然也很有效,可我和小伙伴夏天一起捕蝉也不赖;更不用说家乡的“荷花节”、“月季展”,还有“陀螺大赛”呢!我们相信,此时的学生,写起他们的生活定会有滋有味、丰富多彩吧。
二、组织活动,激发热情
1.克服障碍,走出学校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学生在校园的“圈子”里生活,写作文自然题材有限。因此,不妨克服障碍,带领学生们走出“象牙宝塔”,让家乡的山山水水滋润作文的田园。
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学生更乐意走出校园,走向更广阔的社会。作文与一个人的社会生活阅历和文化底蕴密切相关,多看、勤听、常说,熟知了家乡景、事、人,何愁写起作文来不风行水上?我曾带着学生进行一次“齐梁故里”的探访,学生对“齐梁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回来后还从网络上、博物馆查找他们想要知道的东西。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激发了写作的热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的学生们正是随着对家乡的感情的加深,不断产生着创作的热情和灵感。
2.成果展示,积极反思。教师除了鼓励学生走出学校,了解家乡,搜集素材之外,还要趁热打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并分享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写作主题的需要,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所运用的内容,挖掘的主题,赋予这一素材的社会意义等。这样做会促进学生在写作文中运用乡土素材能力的提高。
当然,成果展示的目的不仅是评判乡土素材运用的多少与优劣,更应该是创造一个真诚倾听分享他人的成果和心得的机会。在交流与分享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提出疑问或建议,使交流的过程成为全班同学共同反思的过程,并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进行互评、自评,来更好地促进学生运用乡土素材写作的热情和能力。
“近水楼台先得月”,乡土资源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拓宽了学生取材的范围,写作教学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三、细心观察,点燃智慧
1.亲近自然风光。一个地方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往往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良好题材。具有自然特色的乡土资源无处不在、无奇不有,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家门,投入大自然,捕捉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田间地头、村野阡陌、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的美丽多姿,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当学生来到被誉为“江南明珠”的天目湖,碧波万顷,清冽透彻;泛舟湖上,白帆点点;波光粼粼,野鸭起落;流泉飞瀑,悬崖披绿;松涛竹海,猴鹿出没……美如斯,醉难忘。他们变得不再哀叹,不再搜索枯肠,而是激情澎湃、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助。此时,作文不再是一种折磨,而是一种享受,一场盛宴。人在画中游,作文岂不快哉?
2.观察家乡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邻里乡亲、家乡新貌均可入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比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家乡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工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在教学中我们可指导学生对此现象进行调查、研究、访问,从中指导学生作文,扩展学生写作题材,让学生在作文中紧扣时代的脉搏。
总之,乡土文化资源应该成为写作训练的重要素材。打开我们的心灵,走向乡土,融入乡土,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脚下的这一片土地上,有许多值得我们挖掘的宝贵写作资源——一处遗迹、一种习俗、一句农谚、一种特产、一段古老的传说……我们相信,浸润着乡土文化的作文一定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焕发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