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给你写一年,又一年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13006467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会喜欢一个
  沉默的亲人,
  但不会喜欢一个沉默的情人。”
  366天,732首诗,从曼谷到台北,从成都到南京,从扬州到漳浦,会晤了近百位诗人朋友……两人就像是深爱多年的老夫妻,在诗里过着洒脱生活。
  像老夫老妻一样,晃悠悠回家
  2014年冬日的一天,诗人杨黎受邀去南京担任一个新诗集发布会的嘉宾主持。在发布会上,他初次见到了比自己小9岁的束晓静。束晓静最大的爱好就是写诗,所以类似的活动,只要有空她都会来。活动结束后,朋友介绍杨黎跟束晓静认识。在束晓静看来,她和杨黎距离太远,以后也不会有太多交集,所以寒暄了几句就离开了。哪知道,她没走多远,杨黎竟然追了上来,开玩笑地说:“听说你很喜欢写诗,以后多交流,有空来北京玩,我单身不用避嫌的。”束晓静被逗笑了,觉得杨黎性格挺好玩。从那之后,两人常用微信联系。
  2015年年初,束晓静去北京大学攻读自媒体研修班,课程每月一次。有时遇上不感兴趣的课程,她就会在群里跟诗友们聊天。一次,生活在北京的杨黎发微信给她说:“既然课程很无聊,不如来参加我们的诗歌活动,绝对比你呆坐着有意思得多。”束晓静心动了,立马赶到蓬蒿剧场。见束晓静来了没地方坐,正在跟朋友说话的杨黎,立即起身把位子让给她,自己却一直站在过道里。这让束晓静觉得他很绅士,好感又多了一分。
  北京再见后,束晓静跟杨黎的关系似乎更近了一步,两人从诗词到生活,无话不聊。束晓静发现,杨黎生活上就像个孩子。有一次,他特意打电话过来说在树上看到了一只蝉,自己盯着看了十几分钟,路人都以为树上有啥好东西,纷纷抬头,到后来竟然围观了一小群人。束晓静听后哈哈大笑,觉得杨黎太调皮了。
  没有告白没有鲜花,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2015年,杨黎丢下北京的一切来到了南京,和束晓静生活在一起。
  一段时间后,束晓静发现杨黎的生活比她想得还要简单,他很少跟诗歌以外的世界发生交集,去得最多的地方是菜市场。每天束晓静上班之后,睡到自然醒的杨黎就在家里打扫卫生,做上可口的饭菜,等束晓静回家一起吃。吃完饭两人或是一起出门散步,或是和三五好友相聚,惬意又满足。正如束晓静在诗《沙梨麦面》里写的那样,“餐后下楼散步……像老夫老妻一样/拖着手/晃悠悠回家”。
  比过去和谐,没有过去亲密
  2015年12月末,杨黎和束晓静一起去泰国清迈跨年度假。元旦那天,杨黎有感而发:“时间过得真快,过去的一年,我的作品太少了,整个人都变懒了,从今天开始,我要每天都写一首诗,记录我的生活和一切。”杨黎写的时候,束晓静也跟着写,风格不同,看上去也别有意味。杨黎鼓励她说:“我们暂时定一个小目标,一起坚持一年,每天写一首诗,怎么样?”束晓静怕自己坚持不下来,也怕没有灵感。杨黎却不以为然:“生活是最真实的创作,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需要太多条条框框的。”就这样,两人决定自2016年3月1日起,通过公众号发布每日新诗。
  2016年2月14日,一向不愿意过洋节的杨黎为束晓静写了一首甜度爆表的诗。“我今天要正大光明地过情人节/当我昨天知道今天是情人节之后/我正在恋爱,正大光明地恋爱/我的礼物、晚餐和玫瑰花/都该正大光明地形成爱的氛围……巧克力从虎踞北路一直摆到虎踞路/亲爱的束晓静,请允许我张扬点再张扬点/我已经五十四了,情人节对于我们而言/过一次就意味着少一个,最后就剩我们。”束晓静收到后特别感动。
  不过,爱情有甜也有苦。杨黎性子直,爱的时候会大声说出来,不高兴的时候也会大声说。有一天,杨黎想买个东西,性急的他念头刚起,立马就要出门。束晓静性子慢,不慌不忙地换衣服,收拾包,上厕所……杨黎站在门口,火急火燎地说:“小朵(束晓静小名),你快点!”束晓静加快了速度,却仍赶不上杨黎的预期。杨黎一副随时要冲出门外的架势,扭头冲束晓静喊起来:“你磨蹭什么呢?快点啊!”束晓静不乐意了,把包往桌上一放,眉头一拧,说:“你急什么?又不是差这几分钟人家就不卖了。”杨黎这才察觉自己的失态,连忙走过去,一边道歉,一边挎起桌上的包,牵起了束晓静的手。可下一次,杨黎依然会吼得脸红脖子粗。几次之后,束晓静就释怀了:他就是这样的个性,改不掉,自己又何必计较,让两个人都不舒服呢。后来杨黎再催促的时候,束晓静就一边翻着白眼一边加快速度。
  有一次,束晓静牙痛,半张脸肿得老高,吃不下睡不着,躺在床上直哼哼。杨黎拿药倒水,守在边上陪着她。正聊着,朋友打来电话喊他喝酒,杨黎征询束晓静的意见。束晓静看到杨黎的脸上“想去”的表情,顿时难过起来,到底是朋友重要还是自己重要?她强压着怒气,说:“你走了,我一会疼得厉害怎么办?”杨黎挠着头说:“我在这,你也还是疼啊。”束晓静像被打了一拳,胸口堵得厉害,好一会才冷冷地说:“你去吧。”杨黎点点头,很快就出了门。
  晚上,杨黎回来,仍旧和白天一样给束晓静端茶递水。杨黎喊她,束晓静就转过头蒙上被子,不理他。“怎么好好地生氣了?”束晓静还是沉默。杨黎不解地问:“是因为我出去了吗?可我是经过你同意的。”束晓静躲在被窝里直叹气。
  束晓静有感而发地写了一首《黑陨石》。杨黎看后慌忙向她道歉,再三保证下次一定注意。束晓静通过这次别扭,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想要杨黎做什么,最好的办法是直接说。
  今夜,我想给你写首诗
  2016年年底,杨黎和束晓静共同的好友因为抑郁症终结了自己的生命。束晓静打心眼里认为,这件事,朋友的男友有很大责任,如果他能多关心朋友一点,陪在她身边,也许悲剧就可以避免。而杨黎却不这么想,他觉得一个男人不能只有儿女情长,他要生活,要工作,不可能一直陪着女友。听杨黎这么说,束晓静火了:“你说的没错,可女朋友有病,作为男朋友是不是得多关心一点,你的意思是不是如果哪天我心理有病了,你也可以置之不顾?”“我们在说别人的问题,不要殃及池鱼,牵扯到我们身上,行吗?”束晓静扭头就走,眼泪直往下流,为离世的朋友伤心,也为自己伤心。
  过了许久,杨黎来到爱人身边:“不好意思,刚才我的话有些过了。我不会说甜言蜜语,说的都是我心里想的,不过你放心,爱情的责任我一直放在心里。”束晓静看着杨黎拘谨的样子,气也消了大半:“我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我只是为朋友难过,年纪轻轻就这么走了。”杨黎轻轻地把束晓静揽进怀里:“生命莫测,我们更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第二天,杨黎把自己写的诗发给了束晓静。束晓静一看,心里就暖化了。“小朵,今夜我想给你写一首诗……你是我最需要的人/非常/真的非常/这世界不是我想要的世界/而我自己也不是/我自以为是的那个样子。”束晓静看着杨黎眼眶红了,她想不论这个世界会怎样,她一定是陪着杨黎走到最后的人。
  2017年6月,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集结了两人的优秀作品,出版了诗集《写一年》,“黎叔和小朵”风花雪月的爱情,感动了无数读者。
  2018年4月,杨黎和束晓静又开始了他们新的“又一年”计划,他们要用手机记录下100个朋友,用照片展示生活百态。束晓静知道,对杨黎来说,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诗和朋友。可杨黎却说,他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束晓静,因为一个陪他到老的人重于一切。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吴忞忞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当年冬天,570万人参加高考,录取27.3万人。1978年,610万人参考,录取40.2万人。77级学生1978年春天入学,78级学生秋天入学,两次招生相隔仅半年。  恢复高考是中国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起点,与真理标准大讨论、全国科学大会一起构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三大里程碑事件。高考制度的恢复,不仅是许多人命运的转折点,而且成为国家与一个时代的拐点,为我国的发展腾飞
期刊
二楼南书房是读书人文化自觉的一个典型缩影,拒绝无条件迎合社会需求,润物细无声地承担起文化担当,在混沌中摸索出一条通往新时代的道路。  书店是一座城市人文情怀的缩写,传递出城市独有的精神气质和内涵。城市文化专家丁俊杰表示:“一个城市的成就,不完全看它接待了多少高贵的客人,还应该看它接待了多少精神流浪者。”  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糅众家之长而纳之,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城市个性。近些年,在全民阅读等国家
期刊
嘲笑越响亮,他的声音就越宏亮。  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兴的一道封杀令,让国人震动,就连普通百姓也科普了一下“中国芯”的重要性。  然而,早在23年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就为此奔走呼吁,并且用整整50年时间为中国计算机“缺芯少魂”而努力。倪光南一生热血而悲情,是中国科技史上命运曲折坎坷,却痴心不改的存在。  祖国,才是用武之地  倪光南的童年是在战乱和四处逃难中度过的。居无定所、颠
期刊
“考古并不高冷,你也可以参与其中。”  严格意义上讲,公共考古学不是一个成熟的学科;然而,公共考古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使长期以来一直被少数考古学家、学者垄断的考古学开始走出学术的象牙塔,并开始由人类对“过去”的研究转向“过去”与“现代”连接。在国内的这个领域中,青年学子奚牧凉一直在探索,他想将这个学科真正地推向公众。  理科生的“非理性”选择  高中时期,奚牧凉学的是理科,因为从小喜欢读历史书籍,
期刊
鲁敏,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写作20年,出版作品20部,获得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  我们实践着也见证着,文学在以貌似弱小和无形的方式,在嘈雜的狂飙的世界中耐心传递着安静的力量。  1998年,一个秋日黄昏,25岁的鲁敏即将下班,她像往常一样,从南京邮政大楼十七层的办公室窗户望出去,小半个南京城尽收眼底,城市上空风起云涌,阴云笼罩的地面上,则是无数看不见脸庞的头顶
期刊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少温暖和爱,缺的是一如既往地坚持。  很多人来了又走,他一如既往地坚持  大学毕业后,韩坤在安徽亳州某县做了一名户籍警察。那时候,互联网还是一个新事物,很快,韩坤就被网络迷住了。一有空闲,他都会上网浏览,对于网络的认知也由浅及深,逐渐积累了丰富的互联网知识。  一次,当地发生了一起社会事件,搜狐新闻对此事件进行了报道,给这件事带来了很大关注度,有关部门及时调查,妥善处理,公平的结
期刊
综合国力的提升,离不开制度文明的引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公正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  博物馆,陈列着先人的智慧,方寸间一览千年。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博物馆非常重视。近年来,习近平先后参观了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西安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等地,他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
期刊
埋头苦读无法救亡  张自忠出生于鲁西小城临清。9岁那年,父亲调往江苏赣榆任职,把他带在身边。生性侠义的张自忠,经常给父亲添乱。  一天,父亲安排张自忠在后衙用心读书,自己出门公干。父亲刚走,张自忠就跑到了大街上。那天正逢集市,很多乡下人担着自家的蔬菜水果进城售卖。  张自忠随着人流向前溜达。走到街口的时候,前边的人流突然拥在了一起,外面挤不进去,里面挤不出来,张自忠好奇地走上去询问旁观者发生了什么
期刊
人工智能崛起已然是不可逆的时代趋势,需要思考的是,当我们在谈论人工智能时,究竟是在谈论什么。  超级智能时代来临  过去两年,最被人们熟识的人工智能是Alpha Go,它在一个人类创造的游戏上战胜了人类,这使得那些曾认为这一切还很遥远的人,意识到智能时代已经到来。而Alpha Go仍只是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一个阶段,远不是终点。比Alpha Go更值得期待的是“超级智能”。  超级智能有两个核心:一是
期刊
在南京,有一位叫万里的年轻爸爸。整整3年,他每天创作10个小时,把两个女儿日常的美好瞬间都“装”入他的画作中,用画面定格女儿的美好童年。画中的女儿,在园林里游玩,身边有山水花鸟、草木鱼虫围绕着,网友齐呼:这才是秀女儿的最高境界。  “女儿奴”累并幸福着  33岁的万里出生在江苏无锡,爱人冯雁是浙江嘉兴人。两人从小对书法绘画感兴趣,后来都考入了中国美术学院设计专业。在外出写生中,他们相知相恋步入婚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