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说,英国人宁愿失去英伦三岛,也不能失去莎士比亚。虽是极而言之,却说明经典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存在物对于民族精神建构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传统国学经典诵读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落实,但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校园里传来国学经典诵读声的同时,也出现了如过程繁杂、死记硬背、歪曲误读、负担过重等问题。笔者以为,国学经典诵读要抓好“意思、意义、意味”这三个关键词。
一、粗解经典意思,不精确解读
由于历史距离、语言和形式可能存在的隔膜,再加上年龄因素、生活经验与理解力有限,有学生不喜欢读经典并不奇怪。再加上有不少经典著作是用文言写成的,意思难以理解,学生更会读得生涩和枯燥,直接影响阅读的兴趣和毅力。如果强迫学生去理解经典的意思,接受经典的价值,只会适得其反,反而让他们远离了经典。为此需要采取一些办法,改变国学经典的冷峻面孔,让学生能够亲近经典。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诵读教材。比如《弟子规》和《三字经》,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传统蒙学中的经典读物。它们三字一句,短小精悍,用最简单的语句、最凝练的方式,集聚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为人处世的优秀品质,如孝顺父母、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等。《弟子规》肯定人具有纯净纯善的本质,《三字经》被誉为“蒙学之冠”。如果说《弟子规》教我们规范行为,《三字经》则让我们了解历史人伦,两者相得益彰,都是我们人生路上的良师诤友。
但许多的《弟子规》和《三字经》的诵读教材采用的是“原文 注解 翻译”的结构,看起来面孔冷峻,读起来缺乏生趣。如何把国学经典唤醒、激活,让它有温度、有生命,使孩子们能趣读经典、活读经典呢?温州市在编写国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诵读教材时坚持“粗解意思,不精确解读”,摒弃了从内容到注解再到翻译这一过于严肃和单调的说教模式。《〈弟子规〉选读》设计了由“大声读”“看图学”“小故事”和“小叮咛”组成的结构体例,《〈三字经〉选读》精心设计了由“大声读”“看图学”“故事会”和“智者语”组成的结构体例。根据原文创设符合当今孩子生活的情境,并用图画和对话的形式呈现,不仅增添了国学的现代气息,而且使孩子们在愉悦的状态中接受了熏陶。
如《弟子规》中的“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一句,配上了对比图:一种是自吹自擂的人,人们不喜欢他;一种是真才实学的人,很受大家的欢迎。加上“人们佩服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而不是那些徒有虚名、自吹自擂的人”这样的叮咛来帮助孩子大体理解其中意思。在解读了相对完整的原文后插入与之匹配的故事,这些故事蕴含着深厚的道理,既是对原文的升华,又是对知识的拓展。力求体现——变道德灌输为轻松看图;变枯燥乏味的说教语言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古代故事;化严肃说理为以长辈或智者的口吻对孩子的叮咛。这样的诵读教材让孩子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接触国学经典。
其次,在诵读指导时,不必逐字逐词逐句去理解意思,不微言大义。如学习《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一句时,不要求学生精确理解字面的意思,而是采用看漫画读意思的形式:果果的妈妈叫果果买酱油,果果马上答应妈妈,并很快地买回来了,做到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果果想从高高的围墙上跳下来,豆豆抬脚去踢路边的垃圾桶,你会用哪一句来劝?——“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果果的爸爸爱吸烟,果果和颜悦色地劝他的爸爸,果果做到了《弟子规》中的哪一句?——“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这样的指导,学生整体上懂得了意思,又觉得有趣和亲近。
再次,尽量让国学经典跟自己的生活建立联系。这也是一种理解。如《弟子规》的学习,当学生屡犯错误时,告诉他“德有伤,贻亲羞”“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个别学生不小心讲脏话时,劝他“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学生在家不听父母教导,要其做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学生外出要求其做到“出必告,反必面”;对个别贫困生,可说“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对只爱听别人赞美,别人说自己缺点就生气的孩子,就教育他“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当个别孩子作业做得不工整时,作业本批上“字不敬,心先病”……这样也是一种生动的理解,是比解读字词意思更为有效的理解。
海德格尔在《时间与存在》一文开篇就说:一幅画,你看不懂,但驻足于画前凝视着。一首乐曲,听不明白,却让你久久聆听着。海森堡讲座现代物理学,很少有人听懂,听者也不忍离去。放弃直接理解的要求,展开思的可能性,超越语言之外,进入另一重思的境界,这是经典诵读所追求的。
二、构建经典意义,不恶搞全吞
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对待经典?有的教师让学生顶礼膜拜,有的教师让学生胡乱解读,甚至有不少家长把孩子读点国学经典(蒙书)当成一种炫耀,而不是成长的需要,从而导致一些不科学的诵读方法存在。更如,2010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七岁的小姑娘王仙妮登台表演互动节目《猜百家姓》,她不是按顺序背诵,而是记住每一个姓氏排在第几位,但这又有什么价值呢?
毋庸置疑,有些国学经典的价值观在当时可能是合适的,但到了当今时代,就需要重新审视。温儒敏教授在谈到国学经典的解读时说,对经典的解构与颠覆如果作为一种特别的阐释或者再创作,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表现为对权威与传统的轻蔑、歪曲与亵渎,并和商业操作结盟,恶搞成风,就是一种文化病象。他提醒说:“我们接受经典,要有感情,还要有理性,对经典的某些不适合当今社会的部分,当然可以采取批判的眼光,但那也是同情的理解,我们主要是吸纳经典中那些体现人类智慧的部分。那种随意颠覆甚至恶搞经典的做法,根本就没有感情和理性。”
如《弟子规》和《三字经》中有一些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与我们当今社会相悖。所以,在诵读内容上,我们要保留励志、崇德、明史、为学等精华内容,舍弃或带有封建色彩、或与孩子们距离甚远的部分内容。诵读时,要指导孩子积极去构建国学经典的现代价值,既不要去歪曲,也不要去亵渎,更不要让孩子全吞。 如郭初阳老师在执教《弟子规 入则孝》一课时,引导学生与包括经典在内的文本进行平等对话。以“如果我是父母,我最希望孩子记住的六个字是……因为……”“如果我是父母,我最希望为孩子删去的六个字是……因为……”“或者,我愿意自己动手修改一下,把这六个字改成……”为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以现代读者的身份,与《弟子规》的作者平等对话,于是学生的阅读热情被点燃,思考的潜力被激发。
为此,王尚文先生认为,如《弟子规》中“孝”的做法,对当代孩子来说,不可也不必照单全收,相比较而言,爱是更高的层次,孝是单向的,尤其是它和“顺”特别是“忠”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不值得百分之百的肯定。“爱”是双向的,真诚是它的基本特质。与其强调子女孝顺父母,不如提倡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又如《弟子规》中的“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明显与当今社会的情况不符,只要我们见到长辈主动问好,就是尊重长辈,有礼貌。
对国学经典中的价值观,应该告诉学生哪些我们要做到,哪些内容和思想与当今社会相去甚远,不能照搬,告诉学生现在应该怎样做。学习时要让学生成为一个现代的读者、一个阅读的主体,在尊重原意的基础上进行现代解读。这就需要我们做好价值观的引领,既不能恶搞,也不能全吞。
三、增强诵读意味,不死记硬背
温儒敏教授说:“《古文观止》里边好多文章我都读过,有的还能背诵,当时也不见得有多深的理解,但那种对于古代文化的印象以及古文的语感也就积淀下来了,好的阅读习惯也逐步形成了,对我终身都大有好处。”国学经典要增强诵读的意味,就是要以诵读为主,以积累为主,让诵读声成为校园里最美妙的声音。对于学生来说,将来还会不断地接触这些内容,今天趁着记忆的黄金年龄多积累一些,将来会有一种熟悉感、亲近感。
1.环境诵读。如乐清外国语学校以三个年段的语文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由各位语文教师结合自己和班级的特点选定各年级的经典诵读篇目,然后将这些篇目的内容制作成画面富有童趣、色彩典雅的古诗文板,涉及的经典古诗文有《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对韵》,还有唐诗宋词等。教室的走廊成为会说话的文化墙,楼梯上挂有孔子画像,走廊上有巨幅的古诗文宣传板,学生公寓内布置与学生生活起居息息相关的经典诗句,餐厅廊柱上张贴经典诗句。整个校园成为了一座中华传统文化的学园,学生们每天都能看到这些经典诗文,随口都能读上几句。校园里总是回荡着稚嫩的诵读古诗文的声音。
2.课堂诵读。如苍南县龙港四小实践出了“活动式诵读”和“剧本化诵读”两种课型。
活动式诵读:课堂上运用各种有趣的激励措施以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比如让学生当老师教同学背,让老师与学生进行记忆比赛,运用“能者领背”“拍手快板”“接龙对歌”“男女对联”“小组接力”“攻打擂台”等有趣的形式,把诵读课当作有趣的游戏课。
剧本化诵读:在“强记博闻,粗放感悟”诵读理念的指引下,把诵读内容剧本化,优化课堂环节,寓教于乐。每节课的教学时间控制在35分钟左右,诵读的文本控制在300字以内,化整为零,几个重要环节都体现出重在积累和传授记诵方法。
3.活动诵读。如瑞安塘下镇鲍七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根据村小校情以形式的创新完善国学经典诵读。诵读:以读经典、背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日有所诵,大量积累;表演:以吟唱经典、演绎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感受、体验经典文化的魅力;讲故事:了解与诗文创作以及作者相关的故事,通过再创作改编成有丰富内容、语言生动的故事,开展讲故事活动;写作:在讲故事的基础上,仿照文包诗的形式进行写作,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进行改写、扩写;诗文绘画:根据诗文的内容和意境,进行创作性的诗配画;等等。再如,有学校每周晨会各班轮流进行诵读展示,一年一届“艺文节”中的“经典诗文个人秀”“经典诗文集体诵”“经典诗文全家读”等诵读比赛,不断激发师生的诵读热情。
4.节日诵读。还有的学校以节日为载体开展丰富的诵读活动。如“《论语》诵读之旅”主题诵读活动,每天诵读《论语》选段,然后通过课外阅读、影视作品的补充,比较全面地走进《论语》、亲近《论语》。主题诵读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论语学堂”诵读表演。
5.生活诵读。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语文学习增强诵读意味,如在教学《桃花心木》一文时,讲到人也要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才能克服依赖的心理,经受得起生活的考验,可以引用《弟子规》里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在教学《诚实与信任》时,引入《弟子规》中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
这些诵读活动,让学生通过诵读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丰富文学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诵读课不要太像语文课(从导入到初读研读到结课等,可以自由一些、活泼一些、非正式一些);诵读课不要让国学经典诵读背负太多的说教负担(学生不是来受教育的);诵读课不是理解了才开始诵读(不要讲解太多,不要深入分析,不要微言大义,不要太多地告诉与灌输,而是在诵读中理解);诵读课不要太多古人形式(如摇头晃脑,鞠躬,学古人的吟诵。了解一些即可,与时俱进,追求国学经典的现代诵读方式)。
如《笠翁对韵》“六鱼”的教学,我们更愿意这样的诵读课:充分诵读中点一点读法,充分诵读中知一点意思,充分诵读中补一点故事,充分诵读中明一点意义,充分诵读中导一点礼仪,充分诵读中感受乐趣、情趣、意趣,充分诵读中感受文化……
总之,国学经典诵读就是要做到:激趣为重,诵读为主,适当引导,并借助各种机会开展诵读活动。我们的建议是:创造条件、创设氛围、纳入课程、纳入教学、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让学生成为国学经典诵读的现代读者,让经典诵读之声成为校园最美的声音……
一、粗解经典意思,不精确解读
由于历史距离、语言和形式可能存在的隔膜,再加上年龄因素、生活经验与理解力有限,有学生不喜欢读经典并不奇怪。再加上有不少经典著作是用文言写成的,意思难以理解,学生更会读得生涩和枯燥,直接影响阅读的兴趣和毅力。如果强迫学生去理解经典的意思,接受经典的价值,只会适得其反,反而让他们远离了经典。为此需要采取一些办法,改变国学经典的冷峻面孔,让学生能够亲近经典。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诵读教材。比如《弟子规》和《三字经》,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传统蒙学中的经典读物。它们三字一句,短小精悍,用最简单的语句、最凝练的方式,集聚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为人处世的优秀品质,如孝顺父母、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等。《弟子规》肯定人具有纯净纯善的本质,《三字经》被誉为“蒙学之冠”。如果说《弟子规》教我们规范行为,《三字经》则让我们了解历史人伦,两者相得益彰,都是我们人生路上的良师诤友。
但许多的《弟子规》和《三字经》的诵读教材采用的是“原文 注解 翻译”的结构,看起来面孔冷峻,读起来缺乏生趣。如何把国学经典唤醒、激活,让它有温度、有生命,使孩子们能趣读经典、活读经典呢?温州市在编写国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诵读教材时坚持“粗解意思,不精确解读”,摒弃了从内容到注解再到翻译这一过于严肃和单调的说教模式。《〈弟子规〉选读》设计了由“大声读”“看图学”“小故事”和“小叮咛”组成的结构体例,《〈三字经〉选读》精心设计了由“大声读”“看图学”“故事会”和“智者语”组成的结构体例。根据原文创设符合当今孩子生活的情境,并用图画和对话的形式呈现,不仅增添了国学的现代气息,而且使孩子们在愉悦的状态中接受了熏陶。
如《弟子规》中的“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一句,配上了对比图:一种是自吹自擂的人,人们不喜欢他;一种是真才实学的人,很受大家的欢迎。加上“人们佩服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而不是那些徒有虚名、自吹自擂的人”这样的叮咛来帮助孩子大体理解其中意思。在解读了相对完整的原文后插入与之匹配的故事,这些故事蕴含着深厚的道理,既是对原文的升华,又是对知识的拓展。力求体现——变道德灌输为轻松看图;变枯燥乏味的说教语言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古代故事;化严肃说理为以长辈或智者的口吻对孩子的叮咛。这样的诵读教材让孩子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接触国学经典。
其次,在诵读指导时,不必逐字逐词逐句去理解意思,不微言大义。如学习《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一句时,不要求学生精确理解字面的意思,而是采用看漫画读意思的形式:果果的妈妈叫果果买酱油,果果马上答应妈妈,并很快地买回来了,做到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果果想从高高的围墙上跳下来,豆豆抬脚去踢路边的垃圾桶,你会用哪一句来劝?——“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果果的爸爸爱吸烟,果果和颜悦色地劝他的爸爸,果果做到了《弟子规》中的哪一句?——“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这样的指导,学生整体上懂得了意思,又觉得有趣和亲近。
再次,尽量让国学经典跟自己的生活建立联系。这也是一种理解。如《弟子规》的学习,当学生屡犯错误时,告诉他“德有伤,贻亲羞”“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个别学生不小心讲脏话时,劝他“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学生在家不听父母教导,要其做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学生外出要求其做到“出必告,反必面”;对个别贫困生,可说“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对只爱听别人赞美,别人说自己缺点就生气的孩子,就教育他“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当个别孩子作业做得不工整时,作业本批上“字不敬,心先病”……这样也是一种生动的理解,是比解读字词意思更为有效的理解。
海德格尔在《时间与存在》一文开篇就说:一幅画,你看不懂,但驻足于画前凝视着。一首乐曲,听不明白,却让你久久聆听着。海森堡讲座现代物理学,很少有人听懂,听者也不忍离去。放弃直接理解的要求,展开思的可能性,超越语言之外,进入另一重思的境界,这是经典诵读所追求的。
二、构建经典意义,不恶搞全吞
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对待经典?有的教师让学生顶礼膜拜,有的教师让学生胡乱解读,甚至有不少家长把孩子读点国学经典(蒙书)当成一种炫耀,而不是成长的需要,从而导致一些不科学的诵读方法存在。更如,2010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七岁的小姑娘王仙妮登台表演互动节目《猜百家姓》,她不是按顺序背诵,而是记住每一个姓氏排在第几位,但这又有什么价值呢?
毋庸置疑,有些国学经典的价值观在当时可能是合适的,但到了当今时代,就需要重新审视。温儒敏教授在谈到国学经典的解读时说,对经典的解构与颠覆如果作为一种特别的阐释或者再创作,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表现为对权威与传统的轻蔑、歪曲与亵渎,并和商业操作结盟,恶搞成风,就是一种文化病象。他提醒说:“我们接受经典,要有感情,还要有理性,对经典的某些不适合当今社会的部分,当然可以采取批判的眼光,但那也是同情的理解,我们主要是吸纳经典中那些体现人类智慧的部分。那种随意颠覆甚至恶搞经典的做法,根本就没有感情和理性。”
如《弟子规》和《三字经》中有一些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与我们当今社会相悖。所以,在诵读内容上,我们要保留励志、崇德、明史、为学等精华内容,舍弃或带有封建色彩、或与孩子们距离甚远的部分内容。诵读时,要指导孩子积极去构建国学经典的现代价值,既不要去歪曲,也不要去亵渎,更不要让孩子全吞。 如郭初阳老师在执教《弟子规 入则孝》一课时,引导学生与包括经典在内的文本进行平等对话。以“如果我是父母,我最希望孩子记住的六个字是……因为……”“如果我是父母,我最希望为孩子删去的六个字是……因为……”“或者,我愿意自己动手修改一下,把这六个字改成……”为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以现代读者的身份,与《弟子规》的作者平等对话,于是学生的阅读热情被点燃,思考的潜力被激发。
为此,王尚文先生认为,如《弟子规》中“孝”的做法,对当代孩子来说,不可也不必照单全收,相比较而言,爱是更高的层次,孝是单向的,尤其是它和“顺”特别是“忠”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不值得百分之百的肯定。“爱”是双向的,真诚是它的基本特质。与其强调子女孝顺父母,不如提倡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又如《弟子规》中的“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明显与当今社会的情况不符,只要我们见到长辈主动问好,就是尊重长辈,有礼貌。
对国学经典中的价值观,应该告诉学生哪些我们要做到,哪些内容和思想与当今社会相去甚远,不能照搬,告诉学生现在应该怎样做。学习时要让学生成为一个现代的读者、一个阅读的主体,在尊重原意的基础上进行现代解读。这就需要我们做好价值观的引领,既不能恶搞,也不能全吞。
三、增强诵读意味,不死记硬背
温儒敏教授说:“《古文观止》里边好多文章我都读过,有的还能背诵,当时也不见得有多深的理解,但那种对于古代文化的印象以及古文的语感也就积淀下来了,好的阅读习惯也逐步形成了,对我终身都大有好处。”国学经典要增强诵读的意味,就是要以诵读为主,以积累为主,让诵读声成为校园里最美妙的声音。对于学生来说,将来还会不断地接触这些内容,今天趁着记忆的黄金年龄多积累一些,将来会有一种熟悉感、亲近感。
1.环境诵读。如乐清外国语学校以三个年段的语文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由各位语文教师结合自己和班级的特点选定各年级的经典诵读篇目,然后将这些篇目的内容制作成画面富有童趣、色彩典雅的古诗文板,涉及的经典古诗文有《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对韵》,还有唐诗宋词等。教室的走廊成为会说话的文化墙,楼梯上挂有孔子画像,走廊上有巨幅的古诗文宣传板,学生公寓内布置与学生生活起居息息相关的经典诗句,餐厅廊柱上张贴经典诗句。整个校园成为了一座中华传统文化的学园,学生们每天都能看到这些经典诗文,随口都能读上几句。校园里总是回荡着稚嫩的诵读古诗文的声音。
2.课堂诵读。如苍南县龙港四小实践出了“活动式诵读”和“剧本化诵读”两种课型。
活动式诵读:课堂上运用各种有趣的激励措施以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比如让学生当老师教同学背,让老师与学生进行记忆比赛,运用“能者领背”“拍手快板”“接龙对歌”“男女对联”“小组接力”“攻打擂台”等有趣的形式,把诵读课当作有趣的游戏课。
剧本化诵读:在“强记博闻,粗放感悟”诵读理念的指引下,把诵读内容剧本化,优化课堂环节,寓教于乐。每节课的教学时间控制在35分钟左右,诵读的文本控制在300字以内,化整为零,几个重要环节都体现出重在积累和传授记诵方法。
3.活动诵读。如瑞安塘下镇鲍七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根据村小校情以形式的创新完善国学经典诵读。诵读:以读经典、背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日有所诵,大量积累;表演:以吟唱经典、演绎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感受、体验经典文化的魅力;讲故事:了解与诗文创作以及作者相关的故事,通过再创作改编成有丰富内容、语言生动的故事,开展讲故事活动;写作:在讲故事的基础上,仿照文包诗的形式进行写作,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进行改写、扩写;诗文绘画:根据诗文的内容和意境,进行创作性的诗配画;等等。再如,有学校每周晨会各班轮流进行诵读展示,一年一届“艺文节”中的“经典诗文个人秀”“经典诗文集体诵”“经典诗文全家读”等诵读比赛,不断激发师生的诵读热情。
4.节日诵读。还有的学校以节日为载体开展丰富的诵读活动。如“《论语》诵读之旅”主题诵读活动,每天诵读《论语》选段,然后通过课外阅读、影视作品的补充,比较全面地走进《论语》、亲近《论语》。主题诵读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论语学堂”诵读表演。
5.生活诵读。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语文学习增强诵读意味,如在教学《桃花心木》一文时,讲到人也要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才能克服依赖的心理,经受得起生活的考验,可以引用《弟子规》里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在教学《诚实与信任》时,引入《弟子规》中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
这些诵读活动,让学生通过诵读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丰富文学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诵读课不要太像语文课(从导入到初读研读到结课等,可以自由一些、活泼一些、非正式一些);诵读课不要让国学经典诵读背负太多的说教负担(学生不是来受教育的);诵读课不是理解了才开始诵读(不要讲解太多,不要深入分析,不要微言大义,不要太多地告诉与灌输,而是在诵读中理解);诵读课不要太多古人形式(如摇头晃脑,鞠躬,学古人的吟诵。了解一些即可,与时俱进,追求国学经典的现代诵读方式)。
如《笠翁对韵》“六鱼”的教学,我们更愿意这样的诵读课:充分诵读中点一点读法,充分诵读中知一点意思,充分诵读中补一点故事,充分诵读中明一点意义,充分诵读中导一点礼仪,充分诵读中感受乐趣、情趣、意趣,充分诵读中感受文化……
总之,国学经典诵读就是要做到:激趣为重,诵读为主,适当引导,并借助各种机会开展诵读活动。我们的建议是:创造条件、创设氛围、纳入课程、纳入教学、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让学生成为国学经典诵读的现代读者,让经典诵读之声成为校园最美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