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收藏家》出版于1963年,是约翰·福尔斯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之作。其中的细节刻画,跌宕起伏的情节在今天读来依然引人入胜。本文以分析文章细节为主,带领读者一探究竟。
[关键词]约翰·福尔斯、《收藏家》、克雷格、米兰达、蝴蝶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4-0251-02
[Abstract]"The collector" was published in 1963, which was John fowles' first and most famous masterpiece. The details of the story and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plot are still fascinating to read in today.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sis the details in the story, lead the readers to find out the inside world.
約翰·福尔斯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曾获美国史密斯文学奖。《收藏家》出版于1963年,是他的处女作暨成名作。福尔斯的小说擅长细节刻画,结构多变,内容多样,风格独树一帜且从不重复。他深受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存在主义认为,“人生是荒谬的,现实是恶心的,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人存在着,进行自由选择,进行自由创造,而后获得自己的本质,人在选择,创造自我本质的过程中,享有充分的自由,然而,这种本质的获得和确定,却是在整个过程的终结才最后完成。”萨特是无神论者,他认为人的存在是第一位的,然后通过自由选择的行为,人才能成为他想成为的人。人类应当摈弃痛苦与绝望,直面荒诞、虚幻的生活。[1]这一理念在二战后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有着丰富的意义,并深深影响了约翰·福尔斯。福尔斯关于自由的思想则更切合实际,他认为,阶级差异、固有的误解和歧视,使得一些人特定的自由被剥夺。他小说中的人物不仅置身于心理剧、荒诞和神秘之中,而且置身于真实的社会背景之下。这一点在《收藏家》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韦恩·布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评论家,是美国文论中芝加哥学派的第二代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作品《小说修辞学》被称为“小说美学的里程碑”。布斯曾在他的《小說修辞学》中用“讲述”和“展示”区别文学史上不同的小说叙事方式:“讲述”即作家或其可靠叙述者直接在作品中呈现,对作品中的人和事进行评论或判断;“展示”则客观地将故事展示给读者,如同戏剧演出,作家或可靠叙述者不在作品中露面,也不对作品中的人和事流露倾向或发表评论。布斯认为,前者是传统小说的主要叙述方式而后者则是现代小说的主要叙述方式。[2]《收藏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是克雷格的自述,第二部分则是米兰达在囚禁中写下的日记。男主人公的自述和女主人公的日记构成了小说的主体。如此一来既摒弃了传统的小说创作中人为的权威式的讲述故事的方法,采用内心透视的“展示”的手法,又弥补了人物内心世界细腻的不足。这种互补的手法十分成功,作者没有用强制读者接受和认同他的故事及他的道德观的传统手法,而是退出了故事,转而由故事的两个主人公来讲述同一事件中两人的各自感受,由读者自己体会和感受故事中两个人物内心世界的强烈对比。在第一部分男主人公的自述中,他这样叙述他的绑架行为:
“后来,她总对我说,我干了一件多么坏的事,我应该努力认清这一点。我却只能说,那天晚上我更像是做了一件非常勇敢的事情,宛如爬上了珠穆朗玛峰,或者闯进敌人的营垒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就情感而言,我确实是非常幸福的。因为我的用意本来就是好的。这一点,她永远也不会理解。
总而言之,这个夜晚我干了一生中最漂亮的一件事。就像捉到了一只“靛青”或者“西班牙蝴蝶皇后”一样。我的意思是,这种事你一生中只能遇到一次,甚至连一次也遇不到。这种事只能在梦中见到,真正变成现实太难了。”[3](P.29)
我们丝毫感受不到他对所犯下的滔天罪恶有哪怕一点点的忏悔,只有变态的偏执和自满。而作为强烈的对比,受害者米兰达在被囚禁的日子里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来她心中的感受,
“替我分担一点儿这暴行和凌辱罢!”[3](P.131)
“感谢上苍,让我活在世上。我是一个胆小鬼,我不想死。我是这样热爱生活。但以前并不知道.我是多么愿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啊!如果能逃脱眼前的困境,我再也不会像先前那样生活。”[3](P.133)
“真是如坐针毡,我远非表面上看起来这样平静。还有多少难熬的日子啊!没完没了,没完没了,没完没了的时光。”[3](P.144)
从她的日记中我们感同身受一般体会到她那种暗无天日的孤独、恐惧、焦虑和绝望。同样的一件事情,截然不同的两个视角使得整部作品的人物塑造更加饱满,情节曲折更加引人入胜。
除了视角的转换,作者对人物语言和心理的塑造也恰到好处地反映了两个主人公身份、地位、思想境界和内心世界的天壤之别。小说开篇就展示了克雷格觊觎米兰达的内心活动,
“我常常站在窗前,都过磨砂玻璃俯瞰那条大路,有时便看见她。到了晚上,我就在观察日记上做个记号。一开始用X代表她。后来,等我知道她的名字,便用M。”[3](P.3)
这种用平淡的语言记录的观察日记和偷窥别人的变态心理随后得到了解释,克雷格两岁丧父,母亲也跟人跑了,把他寄养在姑姑家。他的姑父总是带他去捉蝴蝶,
“对于每一只新采集的蝴蝶,姑父都跟我一样,满怀喜悦地坐在那儿,看它们伸开翅膀,软弱无力地挣扎,然后渐渐晾干。”[3](P.6)
这在年幼的克雷格心里埋下了一颗畸形的种子,也为后面他囚禁米兰达埋下伏笔。他社会地位低下,没受过什么教育,也没有什么专业技能,属于平庸无为的社会底层。他缺乏与他人进行正常交流和接触的能力,自卑、敏感、多疑、自闭的人格也在作者笔下展露无遗。比起直接与人正常交流,克雷格更喜欢每天沉浸在自己用幻想编制的梦境里。 “在我的梦中,她画画儿,我整理收藏品。她总是那样爱我…我们在一栋漂亮的、现代化的住宅里…我们是惹人喜欢的男女主人。”[3](P.4)
即便是在中奖之后,变态的想法迅速膨胀,这些负面人格也没能得到缓解。
“有一天晚上我们出去,在一家十分豪华的饭店吃饭。饭菜很好,可是人们的目光,那些讨厌的外国侍者以及每个人对我们的态度,害得我连什么味道也没吃出来。餐厅里每样东西似乎都在嘲笑我们。”
“伦敦的一切都是为像公立学校一样行事的人安排的。如果你不具备生来就有的那种派头和地地道道的、矫揉造作的发音,你就寸步难行。”[3](P.9)
他总觉得别人“看不起他”,在他意识里认为自己是弱势者没有反抗余力,认为自己的命运就是被别人欺凌和接受被别人欺凌,就只会在心里看不起那些“看不起”他的人。作者用这种符合其人物特点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塑造出一个偏执呆滞,畸形变态,毫无想象力,死气沉沉,自我封闭的克雷格。
相反,作者对米兰达在日记中用到的语言不仅很符合她的社会、教育背景以及艺术学生的身份,而且在字里行间也展现出一个被囚禁的人焦虑、痛苦、绝望、渴望自由和斗智斗勇的心理活动。她懂得艺术和美,
“你简直想象不到,屋顶有一根巨大的横梁,横梁搭在屋子中间的三根圆柱上。此外还有许多根横梁,形成一个个十分美丽的夾角。这种精巧的艺术,恐怕一个建筑家一辈子也很难想到一次,这种美当然被他布置的家具彻底破坏了。一个十分美丽的、古色古香的壁炉上,竟摆了一只瓷器做的野鸭子。”[3](P.142)
她读过很多书,借用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角色来影射“美好”和“丑恶”,
“莎士比亚为他那个凯列班遗憾,我为我这个凯列班遗憾,仇恨和轻蔑之余的遗憾。这些半人半兽的家伙!”[3](P.272)
她崇畅自然,热爱自由,为了获得自由无数次的寻找逃脱的机会,永不妥协。每每听到外面的鸟鸣,天空,自由的空气都会让她悲从中来,泪流满面。日记中还提到很多前卫的朋友,尤其是G.P.。作者透过日记里对G.P.的描述,侧面反映了作者本人对艺术、社会、政治、阶级等的立场。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就要把一生奉献给艺术;不要用一孔之见哗众取宠;政治上一定要偏左,因为社会主义者是唯一关心民众的;必须永远去创造,相信什么就马上去付诸实践;既然承认你是英国人,就不要装作你宁愿是法国人或者意大利人或者别的什么人;不要和你的出身、经历妥协,应该在成为创造者的道路上与旧我决裂,如果你是个狭隘、土气的乡巴佬,你就应该摒弃乡下人的那种狭隘,如果你是工人阶级出身,就应该摒弃你内心深处作为工人阶级的弱点,不管你是什么阶级出身,都应该摒弃这个阶级自身的弱点,因为阶级的界限是原始的、简单的、也是愚蠢的。”[3](P.160)
这也照应了约翰?福尔斯在阐述个人哲学思想的专著《贵族们》中说的:小说要揭露社会中阶级和智慧分化的危险性,在这个社会中,人们变的越来越富,没能力掌握权利的人拥有权力。[4]米兰达在日记里也这样说,
“如果人们不懂得如何使用金钱,那他们为什么要有钱呢?一想起凯列班赢的那堆钱,一想起像他一样赢钱的人,我就感到恶心。那样自私,那样邪恶…像凯列班这种人,在金钱上没有头脑,他们得到一点钱就变得如野兽一般残忍。我曾经为公益事业向他们募捐。所有这些令人讨厌的人都不愿意给我一枚小钱。”[3](P.235)
在米兰达的日记里也反映出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萨特存在主义的最重要的观念之一是“上帝已死”,“人在冷酷陌生的荒谬世界中孤立无援,经受生的痛苦和死的恐惧”。米兰达在日记里写道,
“最近几天,我一直觉得没有上帝。因此而觉得自己更清爽了。如果说,我还相信上帝,那这个上帝实在是太遥远、太冷酷,也太渺茫了。我终于明白,我们必须过一种没有上帝的生活。祈祷、崇拜、唱圣歌,全都是愚蠢而无用的。”[3](P.249)
作者用这些细节塑造出这样一个有智慧、有美貌、有思想、有见解、有独立思考能力、为了自由而活的米兰达,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米兰达反映了福尔斯本身。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小说人物的塑造也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来自于生活的启发。福尔斯说《收藏家》的创作灵感是源于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理论:人分为两种,一种是道德和智慧的精英,或者叫“少数”,另一种是没有思想,盲从的“多数”,两者的区分不仅存在于人和人之间,也存在于同一个人之中。[4]所以说人无完人,作者自己也是这样说的:米兰达,克雷格囚禁的女孩儿,对自己的了解并不比克雷格对她的了解更深。她有很好的家庭,受过高等教育,能力与智慧并存,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是完美的。恰恰相反,她思想傲慢,自命不凡,自由人道主义的势利眼,正如其他大学生一样。如果她没有死,可能还会变成一个更好的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道主义者。[4]虽然不完美,但是米兰达和她日记中不断出现的G.P.代表了社会中的“少数”,而冷冰冰没有思想、盲从的克雷格则代表了“多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不仅失去了亲人、家园、幸福和安宁,同时思想意识也产生了一次巨大的裂变。随着战后科学的迅猛发展,经济的逐步复苏,这种裂变在人们心灵上留下的创伤渐渐暴露出来。战后民众的平庸麻木、资产阶级的为富不仁、经过反思的一代青年对统治阶级的反抗、以及物质文明的日趋发达与精神文明的腐朽之间的冲击和矛盾。在这种背景下,福尔斯创作了小说《收藏家》,其中的克雷格影射了一群从战后凄凉的社会生活中蜕变出来的精神上的畸形人,一群被战火与硝烟扭曲了自然本性,又被物质刺激推向另外一个极端的半人半兽的怪物。小说第二部分日记中引用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诗句“凯列班:你阻挡不了我。我还有别人,这小岛到处都有凯列班。”[3](P.272)而米兰达则代表着一类拥有知识,懂得科学,对生命和理想都有挚热的情怀的人。他们希望实现价值、改变自己、改变社会、改变世界。他们对制度上、人性上的所有肮脏和不公正不满,不愿意随波逐流、同流合污。他们代表着社会的进步力量。而福尔斯的创作目的不是为了表达珍贵的“少数”被野蛮的“多數”威胁,而是表示在“多数”走出了自卑感的错误误区以及“少数”理解了优越性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责任之前,人们就不得不面对嫉妒与蔑视带来的不必要的残酷冲突,并且接受生而不平等。[4]这种冲突源于现实,融于艺术,不仅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小说人物克雷格和米兰达之间,也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愚昧无知与进步力量之间的斗争。不仅如此,时至今日这种冲突在现实社会中也无时不刻不在上演。面对琳琅满目的物质世界,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周围不乏“克雷格”这样胸无点墨、精神空虚、个人主义的人,但真诚、善良、美好的“米兰达”依然存在。甚至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碌碌无为、扼杀梦想的“克雷格”和一个纯真美好、为理想拼搏的“米兰达”。“美”与“丑”、“善”与“恶”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停歇。
福尔斯用变换的视角,细腻的笔触,恰当的语言,与社会背景以及自身经历的完美结合,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克雷格这样一个精神上贫穷苍白、心理上变态畸形的角色,又从历史的反思和罪恶的存在中看到光明的星星之火并塑造了米兰达这样一个人性美好的形象。美永远不会消失,正如小说中继米兰达死后出现的玛丽安,而丑也依然存在,新一轮的斗争即将拉开帷幕。福尔斯赋予两个角色丰富的层次感让他们拥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参考文献
[1] Sartre,Jean-Paul. Existentialism Is Humanism [M]. 周熙良等译: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 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M].付札军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3] 约翰·福尔斯.收藏家[M].李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4] Fowles,John.The Aristos:A Self-Portrait in Ideas[M].Boston: Little Brown,1965.
[关键词]约翰·福尔斯、《收藏家》、克雷格、米兰达、蝴蝶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4-0251-02
[Abstract]"The collector" was published in 1963, which was John fowles' first and most famous masterpiece. The details of the story and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plot are still fascinating to read in today.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sis the details in the story, lead the readers to find out the inside world.
約翰·福尔斯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曾获美国史密斯文学奖。《收藏家》出版于1963年,是他的处女作暨成名作。福尔斯的小说擅长细节刻画,结构多变,内容多样,风格独树一帜且从不重复。他深受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存在主义认为,“人生是荒谬的,现实是恶心的,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人存在着,进行自由选择,进行自由创造,而后获得自己的本质,人在选择,创造自我本质的过程中,享有充分的自由,然而,这种本质的获得和确定,却是在整个过程的终结才最后完成。”萨特是无神论者,他认为人的存在是第一位的,然后通过自由选择的行为,人才能成为他想成为的人。人类应当摈弃痛苦与绝望,直面荒诞、虚幻的生活。[1]这一理念在二战后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有着丰富的意义,并深深影响了约翰·福尔斯。福尔斯关于自由的思想则更切合实际,他认为,阶级差异、固有的误解和歧视,使得一些人特定的自由被剥夺。他小说中的人物不仅置身于心理剧、荒诞和神秘之中,而且置身于真实的社会背景之下。这一点在《收藏家》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韦恩·布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评论家,是美国文论中芝加哥学派的第二代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作品《小说修辞学》被称为“小说美学的里程碑”。布斯曾在他的《小說修辞学》中用“讲述”和“展示”区别文学史上不同的小说叙事方式:“讲述”即作家或其可靠叙述者直接在作品中呈现,对作品中的人和事进行评论或判断;“展示”则客观地将故事展示给读者,如同戏剧演出,作家或可靠叙述者不在作品中露面,也不对作品中的人和事流露倾向或发表评论。布斯认为,前者是传统小说的主要叙述方式而后者则是现代小说的主要叙述方式。[2]《收藏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是克雷格的自述,第二部分则是米兰达在囚禁中写下的日记。男主人公的自述和女主人公的日记构成了小说的主体。如此一来既摒弃了传统的小说创作中人为的权威式的讲述故事的方法,采用内心透视的“展示”的手法,又弥补了人物内心世界细腻的不足。这种互补的手法十分成功,作者没有用强制读者接受和认同他的故事及他的道德观的传统手法,而是退出了故事,转而由故事的两个主人公来讲述同一事件中两人的各自感受,由读者自己体会和感受故事中两个人物内心世界的强烈对比。在第一部分男主人公的自述中,他这样叙述他的绑架行为:
“后来,她总对我说,我干了一件多么坏的事,我应该努力认清这一点。我却只能说,那天晚上我更像是做了一件非常勇敢的事情,宛如爬上了珠穆朗玛峰,或者闯进敌人的营垒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就情感而言,我确实是非常幸福的。因为我的用意本来就是好的。这一点,她永远也不会理解。
总而言之,这个夜晚我干了一生中最漂亮的一件事。就像捉到了一只“靛青”或者“西班牙蝴蝶皇后”一样。我的意思是,这种事你一生中只能遇到一次,甚至连一次也遇不到。这种事只能在梦中见到,真正变成现实太难了。”[3](P.29)
我们丝毫感受不到他对所犯下的滔天罪恶有哪怕一点点的忏悔,只有变态的偏执和自满。而作为强烈的对比,受害者米兰达在被囚禁的日子里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来她心中的感受,
“替我分担一点儿这暴行和凌辱罢!”[3](P.131)
“感谢上苍,让我活在世上。我是一个胆小鬼,我不想死。我是这样热爱生活。但以前并不知道.我是多么愿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啊!如果能逃脱眼前的困境,我再也不会像先前那样生活。”[3](P.133)
“真是如坐针毡,我远非表面上看起来这样平静。还有多少难熬的日子啊!没完没了,没完没了,没完没了的时光。”[3](P.144)
从她的日记中我们感同身受一般体会到她那种暗无天日的孤独、恐惧、焦虑和绝望。同样的一件事情,截然不同的两个视角使得整部作品的人物塑造更加饱满,情节曲折更加引人入胜。
除了视角的转换,作者对人物语言和心理的塑造也恰到好处地反映了两个主人公身份、地位、思想境界和内心世界的天壤之别。小说开篇就展示了克雷格觊觎米兰达的内心活动,
“我常常站在窗前,都过磨砂玻璃俯瞰那条大路,有时便看见她。到了晚上,我就在观察日记上做个记号。一开始用X代表她。后来,等我知道她的名字,便用M。”[3](P.3)
这种用平淡的语言记录的观察日记和偷窥别人的变态心理随后得到了解释,克雷格两岁丧父,母亲也跟人跑了,把他寄养在姑姑家。他的姑父总是带他去捉蝴蝶,
“对于每一只新采集的蝴蝶,姑父都跟我一样,满怀喜悦地坐在那儿,看它们伸开翅膀,软弱无力地挣扎,然后渐渐晾干。”[3](P.6)
这在年幼的克雷格心里埋下了一颗畸形的种子,也为后面他囚禁米兰达埋下伏笔。他社会地位低下,没受过什么教育,也没有什么专业技能,属于平庸无为的社会底层。他缺乏与他人进行正常交流和接触的能力,自卑、敏感、多疑、自闭的人格也在作者笔下展露无遗。比起直接与人正常交流,克雷格更喜欢每天沉浸在自己用幻想编制的梦境里。 “在我的梦中,她画画儿,我整理收藏品。她总是那样爱我…我们在一栋漂亮的、现代化的住宅里…我们是惹人喜欢的男女主人。”[3](P.4)
即便是在中奖之后,变态的想法迅速膨胀,这些负面人格也没能得到缓解。
“有一天晚上我们出去,在一家十分豪华的饭店吃饭。饭菜很好,可是人们的目光,那些讨厌的外国侍者以及每个人对我们的态度,害得我连什么味道也没吃出来。餐厅里每样东西似乎都在嘲笑我们。”
“伦敦的一切都是为像公立学校一样行事的人安排的。如果你不具备生来就有的那种派头和地地道道的、矫揉造作的发音,你就寸步难行。”[3](P.9)
他总觉得别人“看不起他”,在他意识里认为自己是弱势者没有反抗余力,认为自己的命运就是被别人欺凌和接受被别人欺凌,就只会在心里看不起那些“看不起”他的人。作者用这种符合其人物特点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塑造出一个偏执呆滞,畸形变态,毫无想象力,死气沉沉,自我封闭的克雷格。
相反,作者对米兰达在日记中用到的语言不仅很符合她的社会、教育背景以及艺术学生的身份,而且在字里行间也展现出一个被囚禁的人焦虑、痛苦、绝望、渴望自由和斗智斗勇的心理活动。她懂得艺术和美,
“你简直想象不到,屋顶有一根巨大的横梁,横梁搭在屋子中间的三根圆柱上。此外还有许多根横梁,形成一个个十分美丽的夾角。这种精巧的艺术,恐怕一个建筑家一辈子也很难想到一次,这种美当然被他布置的家具彻底破坏了。一个十分美丽的、古色古香的壁炉上,竟摆了一只瓷器做的野鸭子。”[3](P.142)
她读过很多书,借用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角色来影射“美好”和“丑恶”,
“莎士比亚为他那个凯列班遗憾,我为我这个凯列班遗憾,仇恨和轻蔑之余的遗憾。这些半人半兽的家伙!”[3](P.272)
她崇畅自然,热爱自由,为了获得自由无数次的寻找逃脱的机会,永不妥协。每每听到外面的鸟鸣,天空,自由的空气都会让她悲从中来,泪流满面。日记中还提到很多前卫的朋友,尤其是G.P.。作者透过日记里对G.P.的描述,侧面反映了作者本人对艺术、社会、政治、阶级等的立场。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就要把一生奉献给艺术;不要用一孔之见哗众取宠;政治上一定要偏左,因为社会主义者是唯一关心民众的;必须永远去创造,相信什么就马上去付诸实践;既然承认你是英国人,就不要装作你宁愿是法国人或者意大利人或者别的什么人;不要和你的出身、经历妥协,应该在成为创造者的道路上与旧我决裂,如果你是个狭隘、土气的乡巴佬,你就应该摒弃乡下人的那种狭隘,如果你是工人阶级出身,就应该摒弃你内心深处作为工人阶级的弱点,不管你是什么阶级出身,都应该摒弃这个阶级自身的弱点,因为阶级的界限是原始的、简单的、也是愚蠢的。”[3](P.160)
这也照应了约翰?福尔斯在阐述个人哲学思想的专著《贵族们》中说的:小说要揭露社会中阶级和智慧分化的危险性,在这个社会中,人们变的越来越富,没能力掌握权利的人拥有权力。[4]米兰达在日记里也这样说,
“如果人们不懂得如何使用金钱,那他们为什么要有钱呢?一想起凯列班赢的那堆钱,一想起像他一样赢钱的人,我就感到恶心。那样自私,那样邪恶…像凯列班这种人,在金钱上没有头脑,他们得到一点钱就变得如野兽一般残忍。我曾经为公益事业向他们募捐。所有这些令人讨厌的人都不愿意给我一枚小钱。”[3](P.235)
在米兰达的日记里也反映出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萨特存在主义的最重要的观念之一是“上帝已死”,“人在冷酷陌生的荒谬世界中孤立无援,经受生的痛苦和死的恐惧”。米兰达在日记里写道,
“最近几天,我一直觉得没有上帝。因此而觉得自己更清爽了。如果说,我还相信上帝,那这个上帝实在是太遥远、太冷酷,也太渺茫了。我终于明白,我们必须过一种没有上帝的生活。祈祷、崇拜、唱圣歌,全都是愚蠢而无用的。”[3](P.249)
作者用这些细节塑造出这样一个有智慧、有美貌、有思想、有见解、有独立思考能力、为了自由而活的米兰达,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米兰达反映了福尔斯本身。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小说人物的塑造也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来自于生活的启发。福尔斯说《收藏家》的创作灵感是源于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理论:人分为两种,一种是道德和智慧的精英,或者叫“少数”,另一种是没有思想,盲从的“多数”,两者的区分不仅存在于人和人之间,也存在于同一个人之中。[4]所以说人无完人,作者自己也是这样说的:米兰达,克雷格囚禁的女孩儿,对自己的了解并不比克雷格对她的了解更深。她有很好的家庭,受过高等教育,能力与智慧并存,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是完美的。恰恰相反,她思想傲慢,自命不凡,自由人道主义的势利眼,正如其他大学生一样。如果她没有死,可能还会变成一个更好的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道主义者。[4]虽然不完美,但是米兰达和她日记中不断出现的G.P.代表了社会中的“少数”,而冷冰冰没有思想、盲从的克雷格则代表了“多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不仅失去了亲人、家园、幸福和安宁,同时思想意识也产生了一次巨大的裂变。随着战后科学的迅猛发展,经济的逐步复苏,这种裂变在人们心灵上留下的创伤渐渐暴露出来。战后民众的平庸麻木、资产阶级的为富不仁、经过反思的一代青年对统治阶级的反抗、以及物质文明的日趋发达与精神文明的腐朽之间的冲击和矛盾。在这种背景下,福尔斯创作了小说《收藏家》,其中的克雷格影射了一群从战后凄凉的社会生活中蜕变出来的精神上的畸形人,一群被战火与硝烟扭曲了自然本性,又被物质刺激推向另外一个极端的半人半兽的怪物。小说第二部分日记中引用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诗句“凯列班:你阻挡不了我。我还有别人,这小岛到处都有凯列班。”[3](P.272)而米兰达则代表着一类拥有知识,懂得科学,对生命和理想都有挚热的情怀的人。他们希望实现价值、改变自己、改变社会、改变世界。他们对制度上、人性上的所有肮脏和不公正不满,不愿意随波逐流、同流合污。他们代表着社会的进步力量。而福尔斯的创作目的不是为了表达珍贵的“少数”被野蛮的“多數”威胁,而是表示在“多数”走出了自卑感的错误误区以及“少数”理解了优越性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责任之前,人们就不得不面对嫉妒与蔑视带来的不必要的残酷冲突,并且接受生而不平等。[4]这种冲突源于现实,融于艺术,不仅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小说人物克雷格和米兰达之间,也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愚昧无知与进步力量之间的斗争。不仅如此,时至今日这种冲突在现实社会中也无时不刻不在上演。面对琳琅满目的物质世界,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周围不乏“克雷格”这样胸无点墨、精神空虚、个人主义的人,但真诚、善良、美好的“米兰达”依然存在。甚至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碌碌无为、扼杀梦想的“克雷格”和一个纯真美好、为理想拼搏的“米兰达”。“美”与“丑”、“善”与“恶”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停歇。
福尔斯用变换的视角,细腻的笔触,恰当的语言,与社会背景以及自身经历的完美结合,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克雷格这样一个精神上贫穷苍白、心理上变态畸形的角色,又从历史的反思和罪恶的存在中看到光明的星星之火并塑造了米兰达这样一个人性美好的形象。美永远不会消失,正如小说中继米兰达死后出现的玛丽安,而丑也依然存在,新一轮的斗争即将拉开帷幕。福尔斯赋予两个角色丰富的层次感让他们拥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参考文献
[1] Sartre,Jean-Paul. Existentialism Is Humanism [M]. 周熙良等译: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 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M].付札军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3] 约翰·福尔斯.收藏家[M].李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4] Fowles,John.The Aristos:A Self-Portrait in Ideas[M].Boston: Little Brown,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