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探索意识形态教育的外部环境、实践方式以及教育效果,可以发现创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新视角,促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文化选择功能文化创新以及文化育人功能的提升。结合时代发展特征,许多面临的问题需要从文化视角进行深入分析,包括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本身、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渗透、网络文化的“泛娱乐化”等方面,充分认识和了解自身的缺陷和面临的外部环境挑战是新时期做好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前提。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把握中华特性、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夯实网络文化基础、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丰富文化实践活动凸显文化自信在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
一、基于文化自信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新特征
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探索意识形态教育的外部环境、实践方式以及教育效果,可以发现创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新视角,促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文化选择功能文化创新以及文化育人功能的提升。
(一)文化自信为开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提供了新视角
首先,文化自信的培育优化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环境。“有一种观点比较普遍,即认为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性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制约,所谓课堂上一节课抵不上社会曝光一件事,在校一礼拜抵不上回家一周末,大学象牙塔敌不过社会大染缸。”[1]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性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文化自信的构建发展能够提升人们对于主流文化的整体认知水平,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文化内容选择,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位。
其次,文化自信更新了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方式。文化自信的提出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决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意识形态的文化性特征要求意识形态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具备将中华文化精髓和世界优秀文化成果融入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之中的能力和追求。这意味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有对于先进文化的自觉认知,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导向。以此为视角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重要体现。
(二)文化自信促进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实现
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发挥是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重要基础,文化自信的建构对于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完善和作用发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意识形态教育应当发挥文化传播功能。意识形态教育过程是将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灌输给教育客体使之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客观所需的社会品德。这个实践活动过程离不开文化内容来承载“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因此可以说意识形态教育过程本身包含了文化的传播过程,即意识形态教育天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文化自信的建构过程也是文化主体认知提升的动态过程,它首先基于文化主体对于文化的理性认知,理性认知是文化主体进行价值选择和继承创新发展的前提,这个过程也是需要进行不断地传播交流、对比学习,如果文化发展交流不畅通则会对文化主体的认知产生限制,文化自信的构建也会因此产生局限性。
其次,文化自信促进意识形态教育文化选择功能的发挥。意识形态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是指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对文化的撷取与吸收、排斥与舍弃,即意识形态教育文化传播功能发挥的过程中并不是对于文化不加选择的传播,而是基于意识形态教育目标和社会现实需要进行一定取舍,通过对于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选择,以更好地实现意识形态教育效果,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再次,文化自信促进意识形态教育文化创新以及文化育人功能发挥。文化自信的培育和建构是文化自信主体对文化的认知、选择和整合发展的过程,实现文化的创新发展是文化自信的目标所在,文化的继承、整合和发展创新需要文化主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有效创造。一方面,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将文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以提升文化自信主体的综合文化素質;另一方面,意识形态教育文化传播和文化选择功能发挥过程本身也蕴含着文化创新发展的潜能,充分利用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文化的创新发展也是提升意识形态教育文化育人功能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二、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意识形态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教育主体和客体双向互动的缓慢的实践过程,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意识形态教育主体和客体会因为种种原因出现自身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例如文化素养的缺失、文化理论水平的薄弱、价值观的不坚定等,透过这些问题的表面可以发现,文化的需求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已成为时代发展所必需。了解这些问题的深层动因有利于对症下药,提升意识形态教育主客体文化素养,促进其自身的协调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时效性。
(二)西方文化渗透加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激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获得了更多国际话语权。这在西方敌对势力看来是难以接受的,在经济手段和军事手段制裁难以为继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世界互联网管理权和网络技术优势以文化为载体加紧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文化渗透是最持久也是最隐蔽的一种渗透方式,青年大学生是最主要目标。通过宣扬其教育价值观和优势教育资源在教育领域的文化渗透掠夺了人才资源,造成我国大量顶尖人才流失海外;利用电影、游戏等文化产品进行西方价值观输出给青年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长期以来,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都是以文化产品进行伪装的,企图通过削弱青年一代来动摇社会主义力量。
(三)网络文化“泛娱乐化”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消极影响
网络的发展连接起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并催生出了以互联和共享为特征的网络文化这一新的文化形态。目前,我国网络文化的主流是向上的、积极的,但网络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泛娱乐化”的产生离不开其背后商业资本的驱使。它以用金钱换取快乐的方式推崇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在“泛娱乐化”信息传播环境下,任何信息的传播本质上也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播,这是它自身无法脱离的。当一些网络文化信息游离在模糊是非、颠倒曲直、结构崇高的边缘时,“娱乐价值”覆盖了价值、“娱乐精神”覆盖了精神,“娱乐至上”压倒了一切。高校青年也会在这样的文化“泛娱乐化”网络环境中逐渐迷失。 三、基于文化视角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策略研究
(一)把握中华文化特性,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体文化素养
从意识形态教育与文化自信的辩证关系可以认识到意识形态教育需要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浸润的意识形态教育更加具有感召力、凝聚力和说服力。因此,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文化素养对于更好利用文化载体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把握中华文化的实践性,坚定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理想信念。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成为了文化自信的重要底气和来源。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既来源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注重实践的品格,同时也构成了中华文化实践性特征的一部分。理想信念来源于实践更指导实践,意识形态工作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支撑,没有理想信念的意识形态工作是没有灵魂的,是无法取得积极成效的。理想信念的坚定离不开实践的历练,实践经验的获得除了身体力行的参与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以外,最有效地方式就是通过把握中华文化的实践性特征,从文化中汲取力量。其次,把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开阔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育人胸怀。一方面,把握中华文化包容性特征有利于促进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研习修为中广泛吸纳优秀文化成果,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能够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明确自己的定位和角色。大海之所以汪洋一片在于它不择细流,大山之所以绵延千里在于它不拒微尘。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者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开拓自身的育人情怀就需要把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征,不断的学习吸收其他优秀文明成果,以促进自身综合知识水平的包容性增长,从而进一步优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过程。另一方面,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在实践活动中能够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尊重个性,把握共性,减少主观评判。当代大学生都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思想活跃,个性张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意识形态教育于他们而言不仅仅只是课堂教育,它涵盖了高校育人的整个过程。因此除了课堂教育之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管理过程中,也需要教育工作者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以包容的心态引导学生、示范学生、服务学生。
(二)促进文化育人功能发挥,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方法
“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2]落实文化育人目标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3]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必须认识到中华优秀文化所蕴含的道德理念、优良品质和人文精神是文化的重要育人价值,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价值导向、价值认同和情感激励功能,创新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
首先。发挥文化育人的价值导向功能,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感召力。在实践育人过程中,以文化为载体引导高校青年实现价值准则、原则和立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坚定一致是文化育人价值导向功能的重要体现。其次,发挥文化育人的价值认同功能,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凝聚力。意识形态教育归根结底是价值观的培育和引导,以文化载体从价值观层面影响学生的认知,促使学生自觉地调整自身行为实践是文化育人价值认同功能的重要体现。通过文化育人价值认同功能的发挥,激发高校青年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对于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方法具有启发作用。
(三)构建全方位文化育人体系,充实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文化内容
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都必须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心为基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需要在坚定的文化自信立场下,充分挖掘文化自信思想内涵以保证意识形态理论的先进性和指导性,促进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发展创新。
首先,完善高校人文素质选修课程体系,发展充实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人文素质选修课程不同于其它课程的具有极强的专业实用性,它重在学生品格素养的养成提升和思维结构的优化,是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课程。其次,丰富高校文化育人实践活动。实践育人是保证人才质量,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通过文化实践活动了解文化精神的实践来源,有利于学生生动具体的认识国情、民情,深化其家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意识形态教育成果的体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实践活动中的价值选择,文化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价值选择、推动高校青年将社会主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举措。再次,提高网络文化建设水平。人与环境二者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优良的文化环境能为大学生文化自信心的培养提供有力的外部刺激,同时,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促使培养环境更加有利。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把握学生思想状况,提高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时效性是现实所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深刻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在以技术为支撑的网络背景下,伴随着意识形态渗透性质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以及对于主流文化的认同。因此,高校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打造具有优质网络文化资源的网络化平台来吸引青年大学生,通过网络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建立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的机制与路径探究》,CYS17232.)
参考文献
[1]齐卫平:《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意识形态教育反省》,《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1期。
[2]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第10期。
[3]习近平:《把意识形态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作者简介:
陈雨轩(1993—),女,四川巴中人,重庆郵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
一、基于文化自信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新特征
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探索意识形态教育的外部环境、实践方式以及教育效果,可以发现创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新视角,促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文化选择功能文化创新以及文化育人功能的提升。
(一)文化自信为开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提供了新视角
首先,文化自信的培育优化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环境。“有一种观点比较普遍,即认为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性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制约,所谓课堂上一节课抵不上社会曝光一件事,在校一礼拜抵不上回家一周末,大学象牙塔敌不过社会大染缸。”[1]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性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文化自信的构建发展能够提升人们对于主流文化的整体认知水平,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文化内容选择,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位。
其次,文化自信更新了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方式。文化自信的提出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决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意识形态的文化性特征要求意识形态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具备将中华文化精髓和世界优秀文化成果融入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之中的能力和追求。这意味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有对于先进文化的自觉认知,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导向。以此为视角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重要体现。
(二)文化自信促进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实现
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发挥是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重要基础,文化自信的建构对于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完善和作用发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意识形态教育应当发挥文化传播功能。意识形态教育过程是将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灌输给教育客体使之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客观所需的社会品德。这个实践活动过程离不开文化内容来承载“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因此可以说意识形态教育过程本身包含了文化的传播过程,即意识形态教育天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文化自信的建构过程也是文化主体认知提升的动态过程,它首先基于文化主体对于文化的理性认知,理性认知是文化主体进行价值选择和继承创新发展的前提,这个过程也是需要进行不断地传播交流、对比学习,如果文化发展交流不畅通则会对文化主体的认知产生限制,文化自信的构建也会因此产生局限性。
其次,文化自信促进意识形态教育文化选择功能的发挥。意识形态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是指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对文化的撷取与吸收、排斥与舍弃,即意识形态教育文化传播功能发挥的过程中并不是对于文化不加选择的传播,而是基于意识形态教育目标和社会现实需要进行一定取舍,通过对于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选择,以更好地实现意识形态教育效果,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再次,文化自信促进意识形态教育文化创新以及文化育人功能发挥。文化自信的培育和建构是文化自信主体对文化的认知、选择和整合发展的过程,实现文化的创新发展是文化自信的目标所在,文化的继承、整合和发展创新需要文化主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有效创造。一方面,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将文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以提升文化自信主体的综合文化素質;另一方面,意识形态教育文化传播和文化选择功能发挥过程本身也蕴含着文化创新发展的潜能,充分利用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文化的创新发展也是提升意识形态教育文化育人功能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二、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意识形态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教育主体和客体双向互动的缓慢的实践过程,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意识形态教育主体和客体会因为种种原因出现自身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例如文化素养的缺失、文化理论水平的薄弱、价值观的不坚定等,透过这些问题的表面可以发现,文化的需求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已成为时代发展所必需。了解这些问题的深层动因有利于对症下药,提升意识形态教育主客体文化素养,促进其自身的协调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时效性。
(二)西方文化渗透加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激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获得了更多国际话语权。这在西方敌对势力看来是难以接受的,在经济手段和军事手段制裁难以为继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世界互联网管理权和网络技术优势以文化为载体加紧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文化渗透是最持久也是最隐蔽的一种渗透方式,青年大学生是最主要目标。通过宣扬其教育价值观和优势教育资源在教育领域的文化渗透掠夺了人才资源,造成我国大量顶尖人才流失海外;利用电影、游戏等文化产品进行西方价值观输出给青年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长期以来,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都是以文化产品进行伪装的,企图通过削弱青年一代来动摇社会主义力量。
(三)网络文化“泛娱乐化”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消极影响
网络的发展连接起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并催生出了以互联和共享为特征的网络文化这一新的文化形态。目前,我国网络文化的主流是向上的、积极的,但网络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泛娱乐化”的产生离不开其背后商业资本的驱使。它以用金钱换取快乐的方式推崇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在“泛娱乐化”信息传播环境下,任何信息的传播本质上也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播,这是它自身无法脱离的。当一些网络文化信息游离在模糊是非、颠倒曲直、结构崇高的边缘时,“娱乐价值”覆盖了价值、“娱乐精神”覆盖了精神,“娱乐至上”压倒了一切。高校青年也会在这样的文化“泛娱乐化”网络环境中逐渐迷失。 三、基于文化视角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策略研究
(一)把握中华文化特性,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体文化素养
从意识形态教育与文化自信的辩证关系可以认识到意识形态教育需要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浸润的意识形态教育更加具有感召力、凝聚力和说服力。因此,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文化素养对于更好利用文化载体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把握中华文化的实践性,坚定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理想信念。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成为了文化自信的重要底气和来源。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既来源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注重实践的品格,同时也构成了中华文化实践性特征的一部分。理想信念来源于实践更指导实践,意识形态工作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支撑,没有理想信念的意识形态工作是没有灵魂的,是无法取得积极成效的。理想信念的坚定离不开实践的历练,实践经验的获得除了身体力行的参与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以外,最有效地方式就是通过把握中华文化的实践性特征,从文化中汲取力量。其次,把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开阔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育人胸怀。一方面,把握中华文化包容性特征有利于促进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研习修为中广泛吸纳优秀文化成果,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能够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明确自己的定位和角色。大海之所以汪洋一片在于它不择细流,大山之所以绵延千里在于它不拒微尘。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者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开拓自身的育人情怀就需要把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征,不断的学习吸收其他优秀文明成果,以促进自身综合知识水平的包容性增长,从而进一步优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过程。另一方面,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在实践活动中能够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尊重个性,把握共性,减少主观评判。当代大学生都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思想活跃,个性张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意识形态教育于他们而言不仅仅只是课堂教育,它涵盖了高校育人的整个过程。因此除了课堂教育之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管理过程中,也需要教育工作者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以包容的心态引导学生、示范学生、服务学生。
(二)促进文化育人功能发挥,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方法
“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2]落实文化育人目标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3]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必须认识到中华优秀文化所蕴含的道德理念、优良品质和人文精神是文化的重要育人价值,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价值导向、价值认同和情感激励功能,创新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
首先。发挥文化育人的价值导向功能,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感召力。在实践育人过程中,以文化为载体引导高校青年实现价值准则、原则和立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坚定一致是文化育人价值导向功能的重要体现。其次,发挥文化育人的价值认同功能,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凝聚力。意识形态教育归根结底是价值观的培育和引导,以文化载体从价值观层面影响学生的认知,促使学生自觉地调整自身行为实践是文化育人价值认同功能的重要体现。通过文化育人价值认同功能的发挥,激发高校青年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对于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方法具有启发作用。
(三)构建全方位文化育人体系,充实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文化内容
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都必须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心为基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需要在坚定的文化自信立场下,充分挖掘文化自信思想内涵以保证意识形态理论的先进性和指导性,促进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发展创新。
首先,完善高校人文素质选修课程体系,发展充实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人文素质选修课程不同于其它课程的具有极强的专业实用性,它重在学生品格素养的养成提升和思维结构的优化,是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课程。其次,丰富高校文化育人实践活动。实践育人是保证人才质量,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通过文化实践活动了解文化精神的实践来源,有利于学生生动具体的认识国情、民情,深化其家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意识形态教育成果的体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实践活动中的价值选择,文化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价值选择、推动高校青年将社会主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举措。再次,提高网络文化建设水平。人与环境二者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优良的文化环境能为大学生文化自信心的培养提供有力的外部刺激,同时,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促使培养环境更加有利。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把握学生思想状况,提高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时效性是现实所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深刻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在以技术为支撑的网络背景下,伴随着意识形态渗透性质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以及对于主流文化的认同。因此,高校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打造具有优质网络文化资源的网络化平台来吸引青年大学生,通过网络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建立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的机制与路径探究》,CYS17232.)
参考文献
[1]齐卫平:《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意识形态教育反省》,《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1期。
[2]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第10期。
[3]习近平:《把意识形态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作者简介:
陈雨轩(1993—),女,四川巴中人,重庆郵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