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舛互”的修辞手法 明辨逻辑矛盾的病句

来源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k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笔者在批改一份试卷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个题目。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病句,不是的在后面的括号里打“√”,是病句的打在后面的括号“×”,并在原句上修改。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全班同学都去操场做游戏了,只有小明一个人没有去。这显然是一个关于如何认识舛互修辞手法与“逻辑矛盾”的病句的题目。在批改这道题目时,老师们的意见很不一致。有的老师引经据典认为这不是一个病句,网上早就有过讨论,是一个用了“舛互”修辞手法的句子。有的老师认为这是一个病句,犯了“逻辑矛盾”的错误。其中一个同学答案更是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他把“全班同学都去操场做游戏了,只有小明一个人没有去。”改为“同学们都去操场做游戏了,只有小明一个人没有去。”
   这个句子到底是用了“舛互”的修辞手法?还是犯了逻辑矛盾的病句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正确理解 “舛互”的修辞手法和“矛盾律”概念的要求。
   1983年10月中国修辞学会华东分会编的《修辞新格》(谭永祥主编)一书中首先提出来舛互这一修辞格的。所谓“舛互”(“舛”,读chuǎn,意为“违背”),是指对某一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者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肯定,是为了衬托、强调否定部分;否定,是为了衬托、强调肯定部分。众所周知: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的判断不能同时为真。这里对“舛互”的定义是“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者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就明显地违反矛盾律的要求。怎能不让人产生自我矛盾的质疑呢,对舛互这种修辞手法产生曲解和误解,也就再所难免 。如:“参加这次战斗的全排32人全部阵亡了 ,只有通讯员小吴还活者。”按照上面的定义,这个句子“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是用了舛互的修辞手法, 其实 ,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病句。
   倪宝无主编的《大学修辞》一书对舛互的解释是:“舛互是指对某一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者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利用字面矛盾,达到突出强调效果的一种辞格”。这里作者虽然强调了“利用字面矛盾”,但并没有指出实质上逻辑并不矛盾的根本问题,笔者认为也是不尽科学的。
   那么,是不是舛互这种修辞方法不能用逻辑规则来解释呢?可以肯定地说当然不是。
   我们不妨看看下面几个正确运用舛互的实际例句:
   我们平时经常引用《三国演义》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话来形容做事情的条件快要满足了。这句话就正确地采用了舛互修辞方法。“万事俱备”并不是一个全称判断,他指的是当时战胜曹军许多的事都已经准备好了,并不是指破曹的一切事都准备就绪了,只有加上“东风”这个条件,才能是一切破曹的事都准备好了。因为它并不是肯定事物的全部,接着否定其中的一部分,并不存在逻辑矛盾。
   我国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才到房门,只见趙姨娘和周姨娘两个人来瞧宝玉。宝玉和众人都起身让座,独凤姐不理”。这段话中因为“宝玉和众人都起身让座”也不是全称肯定判断,不是先肯定事物的全部,“宝玉和众人”指的也不是在场的所有的人。由于都不是先肯定全部之后再接着否定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它们并没有违反思维的规则、规律。也是正确的采用了舛互修辞方法。
   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在《火纸》中写道:“人常说,人旺财不旺,财旺人不旺,他什么都不缺,就是缺钱。什么都没有,就是老婆有病,病过三年,竟死了”。这段话中“他什么都不缺,就是缺钱”,正确的使用了舛互修辞方法。因为他不缺的东西和缺的东西不是指的同一事物,所以不存在逻辑矛盾。同样在“什么都没有,就是老婆有病”中,他没有的东西和他有的东西也不是指的同一事物,因此,也没有逻辑矛盾存在,用了舛互的修辞手法。 我们平时说的:“两口子什么都不缺,就缺感情……又闹离婚呢!”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舛互这种修辞手法,表面上看起来矛盾,实际上看起来并不矛盾,没有违背矛盾律,需要我们在具体例句中仔细分析。我们教材中也有很多句子都采用了舛互的修辞手法:
   1.表兄弟表姐妹都笑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诚实的孩子》
   2.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3.“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格外寂静,只听见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第一场雪》
   4.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尊严》
   5.三百来户都欢天喜地,只有老王太太跟他俩口子,没有挑到好牲口……”——《分马》
   6.“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池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荷塘月色》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该这样理解 “舛互”的修辞手法:是指对事物看起来是全部的肯定或否定,实质并非全部的肯定或否定,接着再否定或肯定事物在这一事物的部分对象。也有的是先肯定或否定事物的全部,接着再否定或肯定好像包含在事物中,其实并不包含在这一事物中的一个对象。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追求语言表达的最佳效果,可以形成强烈的对比,达到突出后者的效果。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考试题目和学生的答案:“全班同学都去操场做游戏了,只有小明一个人没有去。”这里“全班同学都去操场做游戏了”指的是全体同学,当然包括小明,是一个全称肯定判断,“只有小明一个人没有去”是一个特称否定判断。全称肯定判 断与特称否定判断是一组矛盾的判断,这样既不符合实事也违背了矛盾律的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很显然是一个病句,不是舛互修辞手法的运用。而那个同学改好的病句“同学们都去操场做游戏了,只有小明一个人没有去。”由于“同学们都去操场做游戏了”不是一个全称判断,不是全班所有同学,和后面“只有小明一个人没有去”这个特称否定判断并不矛盾,应当肯定地认为是采用了舛互的修辞手法,是正确的。
   请看下面的三组句子:
   一、A.全班同学都能按时交作业,唯独你小明没有交……
   B.同学们都能按时交作业,唯独你小明没有交……
   二、A.房间里一点声音也没有,只听见钟表的“滴答”声。
   B.房间里静悄悄的,只听见钟表的“滴答”声。
   三、A.这次考试,全班同学都及格了,只有王克同学不及格。
   B.这次考试,同学们都及格了,只有王克同学不及格。
   三个例句中A为自我矛盾的病句,而B为正确使用了舛互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正确理解舛互这一修辞手法,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明辨舛互与逻辑矛盾的根本区别。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十二中小学部 )
  
其他文献
研究首先从发生学和比较的视角,考查和鉴别了国内外研究者对本研究所涉及的新公共管理、教育管理机制和利益关系人等三个核心术语的意涵,并以此为基础界定了三者在文中的所指
现在的低年级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还大有存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关注不够,那么,教师究竟应关注些什么呢?笔者认为,学生的“听”、“说”、“读”、“写”、“演”应该是我们的“关注点”。教师只有落实好这些语文教学的“关注点”,低段语文课堂的教学必将行走在高效之路上。   一、关注学生的“听”   小学生要学会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做到入神地“听”,并且要听懂听
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听课和评课》中说过“课的一切方面、组成部分和阶段都必须服从它。”因此,制定一个具体、恰当且行之有效的课时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乏发现教师制定的课时目标过于形式化,毫无可行性。在他们看来,课时目标只是教学设计中的“空头时目标”。    一、重新确立教学目标的“指向标”作用   1.明确课时目标的导向作用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统率着
情感教育是历届教育改革力求逾越的一座巅峰,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其关注的一个话题,它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教育只注重知识而忽视态度、方法、情绪和意志等因素,只注重被动接受而忽视主动探索、求知、进步和发展的陈旧理念,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种种表现,从而让英语教育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
新课改以来,我们在看到了数学课堂内发生喜人变化的同时也看到了另外一种现象:由于课改后对计算教学的目标进行了适当调整,降低了计算教学的要求,因此,学生进行计算练习的量少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了,具体表现为计算的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变慢、简便运算方法不够灵活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清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每个年段都必须重视计算教学,避免使计算教学偏离课标要求。   一、加强口算训练   口算是小学
公共参与,又被称作政治参与,是对公民试图影响政治决策和公共生活的一切活动的总称。公共参与也可以称作公众介入或公民介入,与政治参与相比,使用的范围更加广泛,不仅仅是政治性的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目前我国在海外有数十万的留学人员,他们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才资源。在当前济南建设创新型城市过程中,人才短缺,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短缺
【摘要】在当下课改的背景下,语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课中非常关键的部分,以往阅读指导的方式以及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客观学习需求,这种局面下教师要注重对小学语文课流程以及模式的合理改革,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强化。过去小学语文课中,教师主要是将情节分析作为主要部分,对课文中一些重难点展开讲解,学生对文章展开阅读,这种模式下学生十分被动,得不到思维的锻炼,阅读能力也难以有非常显著的提升。如何让小学语文课
课改以来,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已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直观、生动、多变的特点创设学习情境,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使其学习能力逐步提高。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来自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
数学教师应掌握一定的阅读指导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数学阅读往往需付出艰苦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很少有学生会把读数学书当作一件快乐的事,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循序渐进,使学生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    一、激发阅读兴趣   1.挖掘数学的美育因素,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数学具有自己美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