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学的中心。课堂教学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管理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的主渠道。针对课堂教学现状,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树立“人本”“生本”意识,明确了“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学生的主动性得以调动,教师积极性得以发挥,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得以改变,对新课程改革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与提高。
关键词:课堂;改革;以学为中心
一、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
新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已经10多年了,那么这次教育部推行的新课程改革的两大理论基础是什么?一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二是“建构主义理论”。根据这两大理论,我们对传统的教育是什么和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我们来看一张学校美景图,这是我校最经典的图片,点击量有几十万次,而且每一届毕业的学生都喜欢用它作为背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呢,因为它很美,美在桃红柳绿,生动活泼。由此我们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让姚明成为姚明,让孙杨成为孙杨,让桃树桃花绕绕,让柳树柳絮飘飘,学生要多元评价。
再请大家看两节公开课图片,一节是宁波市的,一节是我校2007年的数学公开课,听课教师的关注对象不一,有的在看任课教师,有的在看手中的资料,有的不知在看什么。教师就在学生身边,但没有一位教师在观察课堂里的“学生”。
于是我们的传统课堂模式:学生在“听中思考”“听中接受”,但也有“似听非听”。于是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听得也辛苦。
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学生是天生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所以课堂教学要让“教学”走向“学教”,让“教室”变为“学室”,让学生在问学中增长学问,让学校成为学习者的乐园。于是我们认为课革的方向应该是“从以教为主——先学后教,以学为主”的转变。那么课堂教学改革有没有模式呢?
二、“三环六学”模式搞课改
学教方式改革怎么改?有没有模式,我们借鉴了昆铜中学的教学模式,进行自己的实践探索,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学生变了,我们的课堂变了。我有一组学生上课照片,看我们的学生讨论多热烈,实验多积极啊,他们天生是会自己学习的——让学生做。学生说得可能没有老师好,但他很像老师——让学生说。在和一些年轻老师交流的时候,我明显感到老师对新教法的向往。
我们姑且把自己的模式叫做“三环六学”模式吧。三环是指“以案导学——学生导学稿,小组合作——先学后教,过程评价——自主课堂”。导学稿是关键,没有导学稿,学生不会自学,导学稿就像拐杖。
六学就是“预学—自学—组学—展学—研学—固学”。预学就是告诉学生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确学习目标,导学稿下发。第二天老师批改。当然,导学稿也可以当堂发,当堂学。自学就是学生自主阅读或借助其他手段,了解学习的主要内容,解决学案中的基础问题,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组学就是小组内交流自学的学习成果,探讨组员中的学习困难和问题,提出小组共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探究的能力,我听了两节社会课,我们的学生在组学时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然后在展学时请其他小组解决。其中701班的学生提出的西亚、中东、波斯湾怎么区分,这个问题难倒了赵老师,也难倒了所有的听课老师,最后赵老师只好宣布,这个问题我也不会,等我查了资料再告诉大家。展学就是展示学生个体和小组学习的成果,互相质疑和探究,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研学就是师生集体研讨各组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或交流个性化学习成果和创新性思维,提炼学习方法和策略,分享学习成果,提升思维。这个问题在我们同样701班的课堂上有学生提出中东的邮轮为什么有的要舍近求远绕道南非到欧洲?学生的回答就有创意,他说一是邮轮大,运河容不下,二是可能南非矿产资源丰富,顺道带点矿产,多有创意的回答啊。固学就是及时巩固,当堂检测,及时反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虽然我们有了这样的模式,但是还很不成熟,如小组长的培训、学生上讲台大胆地讲解、评价分数的统一、导学稿的设计等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幸好我们已经走在路上了。
三、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改革中一定会有许多不同的声音,甚至有反对的声音,这是很正常的,表现在:
1.是很多老师在担心课改能持续坚持吗?关键是什么?我认为关键是校长—教师—团队。校长是否信念坚定是关键,教师是否乐意奉献进取是关键,团队是否和谐是关键,有时候不和谐的团队会毁了一个单位、一个团队。
2.要理性看待前进中的回退和调整。我们看到公开课之后老师重新把座位调整了。所以要理性看待前进中的回退和调整,这不是课改方向错了,“战略”方向并没有错,这是战术的调整,以后可能传统的公开课会更多。我把传统的公开课比作“国有企业”,我把今天的公开课比作“乡镇企业”,它的潜力一定会更大。
我们的教育实践也有一些感悟,我们在不断地追问我们的教育是什么?我们知道我们的教育就是让桃树桃花绕绕,让柳树柳絮依依。我们的教改像什么?我们的教改像钟摆,从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摆到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但不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的作用是什么?教师的作用就是批“√”或“×”,然后指着学生“×”的地方引导,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知道怎么订正了吗?
编辑 马燕萍
关键词:课堂;改革;以学为中心
一、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
新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已经10多年了,那么这次教育部推行的新课程改革的两大理论基础是什么?一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二是“建构主义理论”。根据这两大理论,我们对传统的教育是什么和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我们来看一张学校美景图,这是我校最经典的图片,点击量有几十万次,而且每一届毕业的学生都喜欢用它作为背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呢,因为它很美,美在桃红柳绿,生动活泼。由此我们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让姚明成为姚明,让孙杨成为孙杨,让桃树桃花绕绕,让柳树柳絮飘飘,学生要多元评价。
再请大家看两节公开课图片,一节是宁波市的,一节是我校2007年的数学公开课,听课教师的关注对象不一,有的在看任课教师,有的在看手中的资料,有的不知在看什么。教师就在学生身边,但没有一位教师在观察课堂里的“学生”。
于是我们的传统课堂模式:学生在“听中思考”“听中接受”,但也有“似听非听”。于是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听得也辛苦。
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学生是天生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所以课堂教学要让“教学”走向“学教”,让“教室”变为“学室”,让学生在问学中增长学问,让学校成为学习者的乐园。于是我们认为课革的方向应该是“从以教为主——先学后教,以学为主”的转变。那么课堂教学改革有没有模式呢?
二、“三环六学”模式搞课改
学教方式改革怎么改?有没有模式,我们借鉴了昆铜中学的教学模式,进行自己的实践探索,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学生变了,我们的课堂变了。我有一组学生上课照片,看我们的学生讨论多热烈,实验多积极啊,他们天生是会自己学习的——让学生做。学生说得可能没有老师好,但他很像老师——让学生说。在和一些年轻老师交流的时候,我明显感到老师对新教法的向往。
我们姑且把自己的模式叫做“三环六学”模式吧。三环是指“以案导学——学生导学稿,小组合作——先学后教,过程评价——自主课堂”。导学稿是关键,没有导学稿,学生不会自学,导学稿就像拐杖。
六学就是“预学—自学—组学—展学—研学—固学”。预学就是告诉学生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确学习目标,导学稿下发。第二天老师批改。当然,导学稿也可以当堂发,当堂学。自学就是学生自主阅读或借助其他手段,了解学习的主要内容,解决学案中的基础问题,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组学就是小组内交流自学的学习成果,探讨组员中的学习困难和问题,提出小组共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探究的能力,我听了两节社会课,我们的学生在组学时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然后在展学时请其他小组解决。其中701班的学生提出的西亚、中东、波斯湾怎么区分,这个问题难倒了赵老师,也难倒了所有的听课老师,最后赵老师只好宣布,这个问题我也不会,等我查了资料再告诉大家。展学就是展示学生个体和小组学习的成果,互相质疑和探究,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研学就是师生集体研讨各组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或交流个性化学习成果和创新性思维,提炼学习方法和策略,分享学习成果,提升思维。这个问题在我们同样701班的课堂上有学生提出中东的邮轮为什么有的要舍近求远绕道南非到欧洲?学生的回答就有创意,他说一是邮轮大,运河容不下,二是可能南非矿产资源丰富,顺道带点矿产,多有创意的回答啊。固学就是及时巩固,当堂检测,及时反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虽然我们有了这样的模式,但是还很不成熟,如小组长的培训、学生上讲台大胆地讲解、评价分数的统一、导学稿的设计等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幸好我们已经走在路上了。
三、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改革中一定会有许多不同的声音,甚至有反对的声音,这是很正常的,表现在:
1.是很多老师在担心课改能持续坚持吗?关键是什么?我认为关键是校长—教师—团队。校长是否信念坚定是关键,教师是否乐意奉献进取是关键,团队是否和谐是关键,有时候不和谐的团队会毁了一个单位、一个团队。
2.要理性看待前进中的回退和调整。我们看到公开课之后老师重新把座位调整了。所以要理性看待前进中的回退和调整,这不是课改方向错了,“战略”方向并没有错,这是战术的调整,以后可能传统的公开课会更多。我把传统的公开课比作“国有企业”,我把今天的公开课比作“乡镇企业”,它的潜力一定会更大。
我们的教育实践也有一些感悟,我们在不断地追问我们的教育是什么?我们知道我们的教育就是让桃树桃花绕绕,让柳树柳絮依依。我们的教改像什么?我们的教改像钟摆,从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摆到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但不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的作用是什么?教师的作用就是批“√”或“×”,然后指着学生“×”的地方引导,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知道怎么订正了吗?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