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的,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短,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对提高教学质量尤为重要。因此,采用多种方法调控孩子的注意力成为小学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关键词:注意力 兴趣 情景 语言 问题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认为:天才,首先是注意力。要想孩子成才,首先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只有专注于一件事,才能把它做得出色。学生也是如此,如果学习时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会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发生,也就达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课堂中最值得关注的。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自制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那么,如何对他们的注意力进行调控呢?
一、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任何一堂课,只有先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让他情绪自然高涨。
二、创设生动的情景,调控学生的注意力。
在一节课的开始,学生的兴奋点有时还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中。能否把学生由“课下”导入“课上”,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一个良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那么,如何去创设一种教学情景,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贯穿整个教学环节?
心静是前提条件。我一般采取静心训练的方法,让学生平静下来,以便及时转移到当前的学习任务上。接着是教师设计的精妙的开场白,或者给学生列举生活中一些不可思议的现象,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围绕着引入問题展开。下面说我教学中的几个例子说明一下。在学习《蜗牛的奖杯》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开场白:今天我要给同学们猜一个谜语,一听说要猜谜,每个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了。
(一)运用直观手段。直观教具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化、趣味化。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具直接演示,易于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集中它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但课前应作好充分准备。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的孩子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的时候,我让他们从家里带来一种喜欢的小型的水果,然后在课堂上仔细地观察,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后,向大家说说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这节课学生活跃极了,他们的眼球被眼前的水果仅仅吸引,整节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运用游戏手段。把游戏引进课堂,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快乐,形成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状态。只有当学生有了强烈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时,才会表现出高涨的情绪和智力的振奋,也就不那么容易走神。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的孩子说自己的一种游戏的时候,跟学生玩了很多种游戏:木头人,听口令做反动作,老鹰捉小鸡等,学生一下子明白了这些游戏的玩法,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一只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方式已成过去式,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最新的教学方式。计算机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入了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
三、讲究激情的语言,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一)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如何用语言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语言要“美”。语文课要想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除了教师本身的业务素质外,授课语言的感染力是关键。只有通过包含慈爱、关心、朴实、动人的语言,才能感染学生的情感,在学生中引起共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把学生吸引过来。相反,教师冷漠的态度,粗暴、刻薄、训斥的语言,会阻碍师生的情感交流,增大师生间情感上的距离,成为妨碍学生学习的消极因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每—个动作、表情,都要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一片爱心,体验到愉快,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语言要“激”。1.激情。声音平板、基本上用一个音调上到底的课,一定会使学生觉得寡淡如水,甚至会昏昏欲睡,更不用说提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了。而同样的内容,如果采用不同的语调,使之激情四射,则教与学的效果明显不同。比如,引导学生学习《狐假虎威》,我时而模仿老虎的威风,狐狸的惊慌,时而模仿老虎的半信半疑,狐狸的摇头摆尾,教师讲得抑扬顿挫,学生学的摇头晃脑,师生乐在其中。实践证明,富有激情的语言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在人的脑皮层上留下较深的印痕,记忆也就能巩固而持久。因此,语文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从而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2.激励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激励。教学中常常发现,当学生答不出问题时,不少教师不是搭桥引导,而是另请高明;或者“恨铁不成钢”,语言中带有批评,语调上带有责备等。这使学生遭受失败的体验,从而情绪低落,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心理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这样会使学生信心大增,特别是那些自信心缺乏的学生。
四、巧妙地提出问题,唤起学生注意力。
在教学中我们老师不仅要提问学生同时还要注意启发学生动脑筋对于所学的问题能够进行大胆地质疑。学习知识不能只靠老师的一味提问而忽略了给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要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能够认真地听讲,教师就要做到恰当好处地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大胆地提出问题,并通过探讨解决问题,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师担负着强大的使命,对孩子一生的学习起到奠基石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懂得学习注意力的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将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科学地交替转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注意力能有效地集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注意力 兴趣 情景 语言 问题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认为:天才,首先是注意力。要想孩子成才,首先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只有专注于一件事,才能把它做得出色。学生也是如此,如果学习时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会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发生,也就达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课堂中最值得关注的。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自制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那么,如何对他们的注意力进行调控呢?
一、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任何一堂课,只有先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让他情绪自然高涨。
二、创设生动的情景,调控学生的注意力。
在一节课的开始,学生的兴奋点有时还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中。能否把学生由“课下”导入“课上”,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一个良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那么,如何去创设一种教学情景,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贯穿整个教学环节?
心静是前提条件。我一般采取静心训练的方法,让学生平静下来,以便及时转移到当前的学习任务上。接着是教师设计的精妙的开场白,或者给学生列举生活中一些不可思议的现象,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围绕着引入問题展开。下面说我教学中的几个例子说明一下。在学习《蜗牛的奖杯》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开场白:今天我要给同学们猜一个谜语,一听说要猜谜,每个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了。
(一)运用直观手段。直观教具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化、趣味化。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具直接演示,易于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集中它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但课前应作好充分准备。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的孩子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的时候,我让他们从家里带来一种喜欢的小型的水果,然后在课堂上仔细地观察,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后,向大家说说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这节课学生活跃极了,他们的眼球被眼前的水果仅仅吸引,整节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运用游戏手段。把游戏引进课堂,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快乐,形成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状态。只有当学生有了强烈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时,才会表现出高涨的情绪和智力的振奋,也就不那么容易走神。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的孩子说自己的一种游戏的时候,跟学生玩了很多种游戏:木头人,听口令做反动作,老鹰捉小鸡等,学生一下子明白了这些游戏的玩法,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一只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方式已成过去式,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最新的教学方式。计算机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入了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
三、讲究激情的语言,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一)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如何用语言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语言要“美”。语文课要想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除了教师本身的业务素质外,授课语言的感染力是关键。只有通过包含慈爱、关心、朴实、动人的语言,才能感染学生的情感,在学生中引起共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把学生吸引过来。相反,教师冷漠的态度,粗暴、刻薄、训斥的语言,会阻碍师生的情感交流,增大师生间情感上的距离,成为妨碍学生学习的消极因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每—个动作、表情,都要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一片爱心,体验到愉快,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语言要“激”。1.激情。声音平板、基本上用一个音调上到底的课,一定会使学生觉得寡淡如水,甚至会昏昏欲睡,更不用说提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了。而同样的内容,如果采用不同的语调,使之激情四射,则教与学的效果明显不同。比如,引导学生学习《狐假虎威》,我时而模仿老虎的威风,狐狸的惊慌,时而模仿老虎的半信半疑,狐狸的摇头摆尾,教师讲得抑扬顿挫,学生学的摇头晃脑,师生乐在其中。实践证明,富有激情的语言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在人的脑皮层上留下较深的印痕,记忆也就能巩固而持久。因此,语文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从而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2.激励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激励。教学中常常发现,当学生答不出问题时,不少教师不是搭桥引导,而是另请高明;或者“恨铁不成钢”,语言中带有批评,语调上带有责备等。这使学生遭受失败的体验,从而情绪低落,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心理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这样会使学生信心大增,特别是那些自信心缺乏的学生。
四、巧妙地提出问题,唤起学生注意力。
在教学中我们老师不仅要提问学生同时还要注意启发学生动脑筋对于所学的问题能够进行大胆地质疑。学习知识不能只靠老师的一味提问而忽略了给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要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能够认真地听讲,教师就要做到恰当好处地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大胆地提出问题,并通过探讨解决问题,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师担负着强大的使命,对孩子一生的学习起到奠基石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懂得学习注意力的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将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科学地交替转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注意力能有效地集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