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的“方圆”艺术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ssxxzzss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方有圆,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个性和色彩。所谓“方”,即工作的原则、准则和制度;“圆”即工作的策略、技巧。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笔者深深体会到:理想的班级管理艺术,应当在不同的工作阶段方圆结合,相得益彰。
  一、开局有术——先“圆”后“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能唤起人的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新接手班级,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此时,师生间互相都不熟悉,多数学生对班主任持观望态度。因此,在开局阶段,班主任要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不能“新官上任急烧火”“枪打出头鸟”,而应从长计议,工作方法尽量“圆”一些。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全面了解学生,培养得力班干,适度放手;初步制定和执行规则,灵活运用奖惩机制;了解大局,尽快进入角色。
  去年接手六(1)班,笔者为学生准备了一份别出心裁的见面礼。上课铃声一响,笔者走进教室,在黑板上有力地写下“欢迎你走进我们共同的家——六年(1)班”。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精致书签发下去,书签上笔者把每个同学的名字编成了一句诗。学生拿到礼物后高兴地品读着,交流着,脸上绽放出天真、灿烂的笑容。紧跟着,笔者先作自我介绍,然后让学生们一一作自我介绍,短短十几分钟,就拉近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距离。在愉悦的气氛中,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制定出“誠实、勇敢、团结、好学”的班风;定下“不损害公物,不损人利己”的班级原则,并初步制定出班级的奖惩方案。在愉悦的氛围中,由学生自主制定的规则制度,他们积极执行,乐于遵守,从而为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里,笔者采用了情为先导,法为后续,先“圆”后“方”的开局术,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二、定局有术——多“圆”少“方”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磨合”,班级的各项制度已经有序地推进和执行。此时,班主任切忌管得过死,陷入琐碎的班务之中,导致“抓了芝麻,漏了西瓜”。这一阶段的工作策略讲究多“圆”少“方”。
  例如,有学生违反班级制度,班主任应循循善诱,指出不足,引导其向好的方面发展;班干部出现工作失误,不要当众批评,而要个别谈话,指出失误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对一些性格倔强的“牛”学生,应避其锋芒,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进行诱导,促其转化……总之,不要放大班上出现的问题,而要激励学生自醒自悟,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使班级管理步入正轨。
  此外,对一些违纪情况反复的学生,尤其要灵活运用“圆”的批评艺术,巧妙转化。笔者班里的小富同学比较懒惰,纪律散漫,经常迟到。找他谈话,他满口保证,但没过几天,依旧迟到。面对自尊心强的他,笔者便没有当众批评,而是找准教育时机。一天,上课铃声已响过十几分钟,小富手拿刚买的饭盒,气喘吁吁地向教室跑来。笔者对他笑了笑,没有作声。下午班会课上,笔者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定要吃饭;但为了健康着想,我们要弄清楚吃饭的时间,否则生物钟就乱了,而且不能和学校的时间表同步,容易出现违纪情况。”然后话锋一转,“今天,我要批评小富同学,因为吃饭迟到了,这样对身体发育不好;但我也要表扬他,因为他是跑步来课室的,说明他有时间观念,能跑步来就比走着来迟到的时间少,说明他并不想迟到……”这时,小富羞涩地笑了。自此以后,他再也没有迟到,上课积极发言,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稳局出术——形“圆”神“方”
  经过开局、定局之后,班级逐渐步入相对稳定的时期,这一阶段也是班级工作出成绩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所谓“方”,即班主任要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加强班级管理的力度,坚持原则,“扶正驱邪”,促使每个学生严格遵守规则,规范自我。所谓“圆”,即班主任应结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规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形成班级特色。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学会明辨是非,增强集体凝聚力,使班级工作更上一层楼。
  有一段时间班上刮起了“追星热”,学生以一些外国明星为偶像,把头发染成黄色、红色。面对这些情况,笔者没有厉声指责,而是采用含蓄的形“圆”神“方”的育人艺术,引导他们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班会课上,笔者说:“在1990年我国举办的亚运会上,韦唯演唱一首豪壮的歌,歌名叫《黑头发飘起来》。全场轰动,我们中国人以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感到骄傲,这是一个中国人的本色。而欧美人也为他们自己的肤色自豪,红头发配上白皮肤、蓝眼睛美极了,但换到我们身上,相称吗?……”那几个男生听出了笔者的言外之意,纷纷站起来发言:“老师,您说得对,我们中国人以黑头发、黄皮肤为荣,我们是炎黄子孙的后代。”“老师,对不起,染发后发现头发和我们的肤色的确很不相称,所以我们决定放学后把头发染回黑色,恢复我们中国男子汉的本色。”“老师,您说得对,黑头发是我们中国人的自豪,也是我们中国人的象征,我要把头发染回黑色,恢复我们的中华魂。”……
  如此,采用含蓄的形“圆”神“方”的方式教育学生,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乐于接受,又让他们判断自己行为的正误和体会老师的“言外之意”,从而自我检查,自我教育,这就是班主任工作的形“圆”神“方”的妙用。
  四、结局艺术——雅“圆”大“方”
  结局艺术,即学年将要结束的最后阶段应采取的工作策略。在这一阶段,每个学生的学习、工作、思想品德的发展状况已经明显地表露出来,一些不良倾向与矛盾冲突也容易在此时激化,如果处理不好,一学期的工作就会前功尽弃。因此,班主任在这一阶段,要把好最后一道关,及时回顾总结前一时期的工作,对待关系到班级整体的原则问题和重大问题,要立场坚定,态度明朗,充分显示“方”的艺术。
  例如,对班里的好人好事,班主任要大力宣扬,评优树模;对不良现象,则要及时指出,严厉批评,促进学生及时改进。此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扶正压邪,鼓舞先进,鞭策后进,巩固所取得的成绩,保持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对无关大局的细节或局部范围的小事,班主任要充分采用“圆”的艺术。如:对于师生、学生之间的矛盾,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平息矛盾,冰释前嫌,把全班学生紧紧团结起来,凝成一个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班集体。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圆”中求“方”,“方”中求“圆”,妙用“方圆”艺术,教育才能绽放出迷人的风采。
  
  (作者单位:佛冈县石角镇中心小学 广东清远 5116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其他文献
两只鹦鹉    教师节的早晨,一踏进教室,就见到一群孩子围拢在讲台旁,眉飞色舞地交谈着。我正纳闷着,几声“唧唧”的叫声穿过人群传入我耳际。“王老师,快来看,金海纳送给您的两只虎皮鹦鹉。”噢,记起来了,她早就说过在教师节这天要送我两只她家孵化的虎皮鹦鹉。看来这是履行承诺来了!  “哇,真漂亮,要是能送我一只就好了!”  “真新奇,第一次见到给老师送鹦鹉的。”  “好漂亮的鹦鹉啊,那声音真好听。”从走
〓〓一、利用教材,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音乐美  〓〓低年级实验教材中,诗歌、童话等体裁的课文有着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回环的音韵、错落的节奏,它们都是培养儿童语感的极好材料。教师不仅要留意发现其中的音乐性,而且还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欣赏、认识语言的音乐美。如《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写得优美动听、富有
生本理念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如何体现生本意识,上好生本课堂,达到陶行知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以下我就以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为例,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贯彻生本意识。  一、培养习惯,是生本理念的最好体现  课堂教学中,我主要培养学生如下几点习惯:一是课前预习的习惯。二是乐于读书看报的习惯。尤其是现在网络游戏、电视手机横行的时代,更
〓〓多媒体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还具有实施美育的功能,它直观形象地形象地展现课文的艺术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唤起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使学生为之萌发激情,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文审美能力,收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一、 形声构图,体验情感美,在视觉中感受美  〓〓文学作品大多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作者的强烈情感通过语言引起读者共鸣从而获得精神愉悦。多媒体教学将无声的语言和形象的直观画面结合在一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一定情境下,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为学生提供一定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这是一个借助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整与改善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性的过程。班级管理则是教师根据一定目的与要求,采取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学生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班级中的各种资源,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