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项大规模的研究表明,我国的中小学生中,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约占学生总数的16.53%,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生存压力的加大,成人心理健康问题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影响中小学生。近年来,由于心理问题所导致的学生自杀、杀人的恶性事件,在各种媒体上时有报导,有的甚至成为社会反思和讨论的热点话题。它们都在不断的警醒着我们: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健康问题刻不容缓。
教育部于1999 年和2002 年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文件,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中获得了正式的地位,工作水平也得到不断提升。然而,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所共同构成的环境。因此,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样也应该进入家庭教育的视野,成为家庭教育日益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充分挖掘家庭教育的优势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环境对于家庭成员的教育影响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影响,主要指父母和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的教育,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相对于有严格系统性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
1. 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个别性和针对性。家庭教育的对象是受教育的学生个体,而且教育对象是特定的。在家庭生活环境下,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如果孩子某一阶段在心理方面出现的一些非正常的表现,家长就能很快捕捉到。如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学校适应不良”问题,家长在发现之后如果能够采取积极介入的方式,帮助孩子疏导不良情绪、解决具体问题,孩子就能够很快地克服。或者在开学前帮助孩子做一些适应新学校、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的准备,那就能更好地预防这类问题的发生。
2.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一个人出生以后便生活在家庭中,即使长大了也离不开家庭,离不开家庭成员的互相影响。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对于人的影响比学校和社会稳定得多。家庭教育这种长期性和连续性的优势正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所不具备的。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学习焦虑严重、意志薄弱、缺乏自信等,都不是阶段性的问题,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这些问题可能伴随孩子很长时间,这都需要家长在与孩子共处的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中,帮助孩子克服学习问题,鼓励孩子增强意志,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
家长需要转变观念和认识
1. 解决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健康问题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学校的责任。这一观念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家长仍然持有“我们把孩子交给学校,学校就应该承担全部教育责任”的观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面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家长感到束手无策,不够专业,所以将全部的责任放在了学校。在某小学的一次分年级的家长代表座谈会上,1—6年级竟然都有家长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询问学校有哪些应对措施。辨证地来看待这一现象,一方面,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家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是以往不曾有的现象,另一方面,从家长询问的重点,如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心理咨询的开放方式等,似乎又都集中在了解学校做了什么,而没有人问及或要求学校能否给家长一些指导等。可见,在家长的观念和意识中,仍把解决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责任主要放在了学校。
2.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学业成绩同样重要。调查发现,家长平时与孩子交谈的话题中,涉及孩子的学习、前途和出路问题的占66%。更有甚者,一些孩子在家长心目中所谓的“学习成绩好”“学习用功努力”等表现,会掩盖其在心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家长不能发现他们的问题萌芽,从而影响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因此,作为家长,应该摒弃这种“重成绩”甚至“唯成绩”的家庭教育观念,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
3. 要积极面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小学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有:适应不良、学习焦虑严重、注意缺损障碍、情绪障碍、恐惧症、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能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考試焦虑、人格障碍(表现为偏执人格、强迫和反社会人格)、社会适应不良(表现为学校恐怖综合症、社会恐惧症、人际危机综合症)、青春期心理困扰、中学生恋爱问题等。出现各种心理偏差或者心理问题的萌芽是可以理解的,家长大可不必羞于启齿。然而,现实中不少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有回避、恐惧的心态,缺乏科学的认识,往往把心理偏差同精神疾病联系起来,有问题不看心理医生,不及时解决,反而加剧了孩子的心理问题。
家长应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如果家长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常识,能够了解中小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的成因、表现方式及一些简单的引导方法,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很有帮助的。
1. 可以起到建立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学生在某一阶段可能出现的心理偏差,由于家长的提前引导,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如青春期性教育方面的问题,这是每个孩子进入青春期都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果家长提前给予一些引导,以对待科学的态度将青春期的性问题摆在孩子面前,去其神秘化,就可以避免孩子由于好奇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 家长的心育知识可以使他们及时敏感地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的萌芽。如果家长不具备相应的心育常识,可能会忽略孩子的一些异常行为和情绪,这就丧失了帮助孩子度过心理危机的最好时机了。
3. 家长的心育知识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在问题萌芽之初解除困扰。如果问题郁结于胸,孩子自己无法排解,同时又找不到合适的求助对象,时间一久,就会演变成严重的心理疾患。
家长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上海市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家长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表明,将普通中小学生CBCL测定的数据与其父母SCL—90测定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r在0144—0158 之间,p均< 0101),亦表明家长的心理健康与其子女的心理健康具有较高程度的相关,其中母亲的心理健康与其子女心理健康相关程度高于父亲。 家长与子女心理健康的相关,除了一些遗传因素外,也有家长对子女在行为方式、人格特征等方面“耳濡目染”的影响。一些家长人际关系不良,自我价值感偏低等,其子女多半也会出现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等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家长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当前一些“家长成长训练营”等,就是适应这种需求而产生的。
责任编辑 魏文琦
教育部于1999 年和2002 年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文件,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中获得了正式的地位,工作水平也得到不断提升。然而,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所共同构成的环境。因此,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样也应该进入家庭教育的视野,成为家庭教育日益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充分挖掘家庭教育的优势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环境对于家庭成员的教育影响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影响,主要指父母和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的教育,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相对于有严格系统性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
1. 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个别性和针对性。家庭教育的对象是受教育的学生个体,而且教育对象是特定的。在家庭生活环境下,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如果孩子某一阶段在心理方面出现的一些非正常的表现,家长就能很快捕捉到。如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学校适应不良”问题,家长在发现之后如果能够采取积极介入的方式,帮助孩子疏导不良情绪、解决具体问题,孩子就能够很快地克服。或者在开学前帮助孩子做一些适应新学校、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的准备,那就能更好地预防这类问题的发生。
2.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一个人出生以后便生活在家庭中,即使长大了也离不开家庭,离不开家庭成员的互相影响。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对于人的影响比学校和社会稳定得多。家庭教育这种长期性和连续性的优势正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所不具备的。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学习焦虑严重、意志薄弱、缺乏自信等,都不是阶段性的问题,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这些问题可能伴随孩子很长时间,这都需要家长在与孩子共处的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中,帮助孩子克服学习问题,鼓励孩子增强意志,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
家长需要转变观念和认识
1. 解决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健康问题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学校的责任。这一观念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家长仍然持有“我们把孩子交给学校,学校就应该承担全部教育责任”的观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面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家长感到束手无策,不够专业,所以将全部的责任放在了学校。在某小学的一次分年级的家长代表座谈会上,1—6年级竟然都有家长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询问学校有哪些应对措施。辨证地来看待这一现象,一方面,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家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是以往不曾有的现象,另一方面,从家长询问的重点,如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心理咨询的开放方式等,似乎又都集中在了解学校做了什么,而没有人问及或要求学校能否给家长一些指导等。可见,在家长的观念和意识中,仍把解决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责任主要放在了学校。
2.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学业成绩同样重要。调查发现,家长平时与孩子交谈的话题中,涉及孩子的学习、前途和出路问题的占66%。更有甚者,一些孩子在家长心目中所谓的“学习成绩好”“学习用功努力”等表现,会掩盖其在心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家长不能发现他们的问题萌芽,从而影响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因此,作为家长,应该摒弃这种“重成绩”甚至“唯成绩”的家庭教育观念,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
3. 要积极面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小学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有:适应不良、学习焦虑严重、注意缺损障碍、情绪障碍、恐惧症、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能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考試焦虑、人格障碍(表现为偏执人格、强迫和反社会人格)、社会适应不良(表现为学校恐怖综合症、社会恐惧症、人际危机综合症)、青春期心理困扰、中学生恋爱问题等。出现各种心理偏差或者心理问题的萌芽是可以理解的,家长大可不必羞于启齿。然而,现实中不少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有回避、恐惧的心态,缺乏科学的认识,往往把心理偏差同精神疾病联系起来,有问题不看心理医生,不及时解决,反而加剧了孩子的心理问题。
家长应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如果家长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常识,能够了解中小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的成因、表现方式及一些简单的引导方法,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很有帮助的。
1. 可以起到建立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学生在某一阶段可能出现的心理偏差,由于家长的提前引导,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如青春期性教育方面的问题,这是每个孩子进入青春期都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果家长提前给予一些引导,以对待科学的态度将青春期的性问题摆在孩子面前,去其神秘化,就可以避免孩子由于好奇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 家长的心育知识可以使他们及时敏感地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的萌芽。如果家长不具备相应的心育常识,可能会忽略孩子的一些异常行为和情绪,这就丧失了帮助孩子度过心理危机的最好时机了。
3. 家长的心育知识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在问题萌芽之初解除困扰。如果问题郁结于胸,孩子自己无法排解,同时又找不到合适的求助对象,时间一久,就会演变成严重的心理疾患。
家长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上海市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家长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表明,将普通中小学生CBCL测定的数据与其父母SCL—90测定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r在0144—0158 之间,p均< 0101),亦表明家长的心理健康与其子女的心理健康具有较高程度的相关,其中母亲的心理健康与其子女心理健康相关程度高于父亲。 家长与子女心理健康的相关,除了一些遗传因素外,也有家长对子女在行为方式、人格特征等方面“耳濡目染”的影响。一些家长人际关系不良,自我价值感偏低等,其子女多半也会出现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等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家长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当前一些“家长成长训练营”等,就是适应这种需求而产生的。
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