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区域活动,是幼儿最为喜欢的游戏活动之一。因为在区域活动中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摆弄物体,自由操作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思维能力,形成智慧。区域活动还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建构能力的发现,艺术创造能力的发现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发挥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以《指南》为背景,研究教师在实践区域活动中观察与指导的做法。
关键词:区域活动,观察,指导,策略,教师
一、依据指南的要求,选取灵活的观察策略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是其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合理指导的依据与基础,有助于指導效果的提升。但是,由于幼儿思维形式、个人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他们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方式与表现形态也不尽相同,需要教师通过多个层面、多个角度的细致观察才能有全面的了解。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特点及具体的观察需求,灵活选用多种形式的观察策略,尽可能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有客观而翔实的了解,从而为教师制定指导策略提供有效依据。在实际操作中,有效而科学的观察策略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直接观察策略。第二种是清单观察策略。第三种是系统观察策略。三种观察方法教师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观察提出了明确的指导,让我们在观察中有据可依,有法可依。只有做好了观察才为指导提供了针对性,让老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最大作用。
二、《指南》指导下教师在实践区域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一)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性,杜绝贸然的、非理性的指导
案例一:记得我刚踏上工作岗位上时,我带的是小五班。在一次区域活动中,图书区的吵闹声打破了宁静,我闻声赶紧赶了过去,询问缘由,这时候哭泣的刘子涵说:"刘泽辰抢我的书,那本书是我先拿到的"。原来早上教育活动的时候,我讲了图书《谁藏起来了》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于是我将它投放到图书区,供小朋友们重新阅读,于是发生了争抢行为。那时的我觉得处理这种事情就是要公平、公正,谁先拿到的书,谁就应该先看。于就对就泽辰说:"你不能随便抢别人的书。"我边说边将图书从刘泽辰手上拿了回来,交给了刘子涵。涵涵破涕为笑,而辰辰却一脸沮丧。
在这次区域活动中,教师过分追求事情的公平、公正。却没有交给幼儿处理这种事情的简单方法。这次矛盾,从表面上看是解决了,但是却没有让孩子懂得谦让、分享的道理。刘子涵会认为我先拿到的图书,当然我先看。刘泽辰也为自己想看图书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而感到委屈、气愤。教师这种介入方式就是贸然的、非理性的。应该先了解事情发生的缘由,结合实际情况给幼儿一些交往的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具体行为进行适时、适度的指导
案例二:建构活动结束时,朵朵、浩浩,乔乔听到收区的音乐开始收放材料。不一会儿,朵朵就跑来告诉我:"老师,浩浩在抢乔乔的牙膏盒。"我一看,只见浩浩手里紧紧地拽着牙膏盒的一端,嘴里还不停的说着:"我来收这个"看此情形我赶紧上前询问,你们是怎样分工的呢?朵朵说:"我收可比克桶"、乔乔说:"我收牙膏盒"、浩浩说:"我收Q蒂盒子,可是我已经收完了,我还想收牙膏盒"。听了他们的解释,我说:"浩浩你收完自己的材料,帮助别的小伙帮收材料的行为是值得表扬的,可是你通过争抢的方式是不对的,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而不是互相争抢。浩浩点了点头,开始帮助乔乔运送牙膏盒让她往整理箱里放。在他们的分工、合作下建构区的材料很快就收拾完了,在收区后的评价环节我表扬了他们互相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在本次建构游戏活动中,面对同样的矛盾情形,我没有急于介入帮助幼儿处理矛盾,而是首先分析了幼儿的具体行为,弄清矛盾的原因,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做到既不干预太多,又通过介入让他们思考怎么与同伴相处。适度指导的关键在于介入时的语言表达及行动支持要留有余地,多鼓励、启发幼儿,尽量让幼儿自己去意识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三)尊重幼儿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采取指导策略
教师作为幼儿游戏活动的观察者、引导者应始终遵循与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与发展规律,在推动幼儿共同发展的同时顾及幼儿的个性发展,尤其强调"关注幼儿个性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特点,针对不同认知、不同能力、不同性格的幼儿对其采取差异化的指导策略,以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区域活动中愉快轻松地提升能力、学习知识。
(四)依据幼儿活动情况,采用随机指导策略
在幼儿区域活动指导策略中,随机指导是一种最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指导策略,它属于语言类指导策略的范畴。教师的随机指导包括:一是巧设疑问。二是当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遇到一些难题时,教师应及时出手相助,为他们突破难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并鼓励他们只要坚持探索就会有更多有趣的发现。三是当区域规则受到破环时,教师可立即组织幼儿学习区域规则或者共同制定新的区域规则。同时,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应用随机指导策略指导幼儿活动时,应确保自己的指导"点到为止",不可直白地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告知幼儿,以培养幼儿探索新问题的勇气与信心。
三、结束语
区域活动中教师首选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自己是一个观察者和发现者。当幼儿区域活动开始后,教师就要在各区域之间巡回观察指导,及时了解幼儿区域活动的情况,给予适当的帮助和肯定。不盲目参与和借入幼儿的游戏活动,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游戏的自由。其次,教师要做好幼儿的帮助者、引导者。"帮助"并不是一味地影响幼儿的探索行为,而是当孩子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挫折时,教师在策略上给予适当帮助。我们发现:在区域活动中并不只是需要教师的指导,而是需要教师有策略地指导。当游戏中孩子需要帮助时,教师是游戏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当孩子需要教师一同游戏时,教师是孩子游戏的伙伴和参与者;当孩子不需要教师介入时,教师是游戏的观察者;当孩子在分享游戏经验时,教师是倾听者和发问者。教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尽可能的使幼儿的区域发展获得最大的增量。
关键词:区域活动,观察,指导,策略,教师
一、依据指南的要求,选取灵活的观察策略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是其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合理指导的依据与基础,有助于指導效果的提升。但是,由于幼儿思维形式、个人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他们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方式与表现形态也不尽相同,需要教师通过多个层面、多个角度的细致观察才能有全面的了解。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特点及具体的观察需求,灵活选用多种形式的观察策略,尽可能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有客观而翔实的了解,从而为教师制定指导策略提供有效依据。在实际操作中,有效而科学的观察策略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直接观察策略。第二种是清单观察策略。第三种是系统观察策略。三种观察方法教师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观察提出了明确的指导,让我们在观察中有据可依,有法可依。只有做好了观察才为指导提供了针对性,让老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最大作用。
二、《指南》指导下教师在实践区域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一)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性,杜绝贸然的、非理性的指导
案例一:记得我刚踏上工作岗位上时,我带的是小五班。在一次区域活动中,图书区的吵闹声打破了宁静,我闻声赶紧赶了过去,询问缘由,这时候哭泣的刘子涵说:"刘泽辰抢我的书,那本书是我先拿到的"。原来早上教育活动的时候,我讲了图书《谁藏起来了》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于是我将它投放到图书区,供小朋友们重新阅读,于是发生了争抢行为。那时的我觉得处理这种事情就是要公平、公正,谁先拿到的书,谁就应该先看。于就对就泽辰说:"你不能随便抢别人的书。"我边说边将图书从刘泽辰手上拿了回来,交给了刘子涵。涵涵破涕为笑,而辰辰却一脸沮丧。
在这次区域活动中,教师过分追求事情的公平、公正。却没有交给幼儿处理这种事情的简单方法。这次矛盾,从表面上看是解决了,但是却没有让孩子懂得谦让、分享的道理。刘子涵会认为我先拿到的图书,当然我先看。刘泽辰也为自己想看图书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而感到委屈、气愤。教师这种介入方式就是贸然的、非理性的。应该先了解事情发生的缘由,结合实际情况给幼儿一些交往的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具体行为进行适时、适度的指导
案例二:建构活动结束时,朵朵、浩浩,乔乔听到收区的音乐开始收放材料。不一会儿,朵朵就跑来告诉我:"老师,浩浩在抢乔乔的牙膏盒。"我一看,只见浩浩手里紧紧地拽着牙膏盒的一端,嘴里还不停的说着:"我来收这个"看此情形我赶紧上前询问,你们是怎样分工的呢?朵朵说:"我收可比克桶"、乔乔说:"我收牙膏盒"、浩浩说:"我收Q蒂盒子,可是我已经收完了,我还想收牙膏盒"。听了他们的解释,我说:"浩浩你收完自己的材料,帮助别的小伙帮收材料的行为是值得表扬的,可是你通过争抢的方式是不对的,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而不是互相争抢。浩浩点了点头,开始帮助乔乔运送牙膏盒让她往整理箱里放。在他们的分工、合作下建构区的材料很快就收拾完了,在收区后的评价环节我表扬了他们互相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在本次建构游戏活动中,面对同样的矛盾情形,我没有急于介入帮助幼儿处理矛盾,而是首先分析了幼儿的具体行为,弄清矛盾的原因,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做到既不干预太多,又通过介入让他们思考怎么与同伴相处。适度指导的关键在于介入时的语言表达及行动支持要留有余地,多鼓励、启发幼儿,尽量让幼儿自己去意识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三)尊重幼儿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采取指导策略
教师作为幼儿游戏活动的观察者、引导者应始终遵循与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与发展规律,在推动幼儿共同发展的同时顾及幼儿的个性发展,尤其强调"关注幼儿个性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特点,针对不同认知、不同能力、不同性格的幼儿对其采取差异化的指导策略,以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区域活动中愉快轻松地提升能力、学习知识。
(四)依据幼儿活动情况,采用随机指导策略
在幼儿区域活动指导策略中,随机指导是一种最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指导策略,它属于语言类指导策略的范畴。教师的随机指导包括:一是巧设疑问。二是当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遇到一些难题时,教师应及时出手相助,为他们突破难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并鼓励他们只要坚持探索就会有更多有趣的发现。三是当区域规则受到破环时,教师可立即组织幼儿学习区域规则或者共同制定新的区域规则。同时,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应用随机指导策略指导幼儿活动时,应确保自己的指导"点到为止",不可直白地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告知幼儿,以培养幼儿探索新问题的勇气与信心。
三、结束语
区域活动中教师首选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自己是一个观察者和发现者。当幼儿区域活动开始后,教师就要在各区域之间巡回观察指导,及时了解幼儿区域活动的情况,给予适当的帮助和肯定。不盲目参与和借入幼儿的游戏活动,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游戏的自由。其次,教师要做好幼儿的帮助者、引导者。"帮助"并不是一味地影响幼儿的探索行为,而是当孩子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挫折时,教师在策略上给予适当帮助。我们发现:在区域活动中并不只是需要教师的指导,而是需要教师有策略地指导。当游戏中孩子需要帮助时,教师是游戏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当孩子需要教师一同游戏时,教师是孩子游戏的伙伴和参与者;当孩子不需要教师介入时,教师是游戏的观察者;当孩子在分享游戏经验时,教师是倾听者和发问者。教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尽可能的使幼儿的区域发展获得最大的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