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内驱力,使其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要引导学生善于把知识转化为智力和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
新课程改革实现了从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到重视传授知识过程与方法的转变,实现了从重视历史知识的连续性、系统性向强专题、重典型和多样性的转变,将历史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按类别加以整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多样化和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符合创新思维培养的要求,有利于新思维模式的开拓。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教材的变化,新教材改革后如何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成为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1 灵活使用教材,实现课程目标
新教材改革后采用专题单元编写体例,每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而每单元又由相互联系的各课构成有机整体。首先,要整合教材资源。这就需要在模块内部进行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整合。对教材进行整合与备课设计,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之中,能时刻了解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利于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其次,要适当地对教材进行调整和补充。在教学实践中,专业术语多的单元往往出现教师很难在规定的单位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要求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使用教材,可适当调整单元教学顺序,使专题史自成一体,有利于学生理解其发展规律和特点。例如,在讲授新中国外交关系内容之前,先让学生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特点及其演变有个较清晰的理解和认识,这样理解新中国的外交关系就显得驾轻就熟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灵活调整、挖掘教学内容,使核心内容更清晰明了。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灵活运用课程资源能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要求。
2 以人为本,变“教书”为“铸魂”
传统的历史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以“教书”为主要目的,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新《历史课程标准》已把思想教育目标修订为较为具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中可以明显看到,它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目标更明确,且更具有实际操作性。
所以我认为在历史实际教学中,应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身心的成长、人格的提升,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变“教书”为“铸魂”。譬如:在讲到唐诗宋词及历代著名书法、绘画艺术时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讲到古代河道的治理、近代的工业革命时可帮助学生形成环保意识、公民意识和道德意识;在讲到欧洲启蒙运动、《人权宣言》时可培养学生的民主和法制意识;在讲到抗日战争时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在讲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时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世界意识,等等。总之,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历史,让学生历史地认识生活。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为本”,通过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標,实现育人的功效。
3 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我导向、新版中学历史教材在体例、内容、结构上做了较大调整,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增加了大量原始材料。课本中的原始资料即指文献、地图、表格、图片等。中学历史教材所采用史料基本以文字史料为主,分为以下几种形式:用黑体字加框、竖向编排文字史料,引人注目,配合课文的叙述;在课后“练习”和“阅读与思考”栏,结合当节课内容,引叙一段或数段文字史料,列出思考题,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以“表格”形式出现的史料,主要是用统计数字来说明问题,增加历史的真实性。这种原始资料的设置,就要求教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参与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内驱力,使其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要引导学生善于把知识转化为智力和能力。例如,新教材在讲中国现代史中的西安事变时,通过课本提供的材料,让学生讨论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还要不要放蒋介石回南京。对这个话题,学生们争着发言,最后形成两种观点:一部分学生认为张学良部下带兵在临潼捉到蒋介石,送往西安后就该杀;或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就不该放他回南京,总之,放走蒋介石是个错。另一部分学生认为,在西安事变解决之前是不能杀蒋介石的,而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更不能杀,因为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新局面就要到来,如果杀了蒋介石就会天下大乱,让日本人乘虚而入,达到灭亡中国的目的,所以蒋介石不但不能杀,而且还应放他回南京。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能力的转变。
总之,“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这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高中历史老师应尽快确立新的课程观,并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争取实现一系列教学行为的转变,与时俱进,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思想,共同迎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推动我们的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
新课程改革实现了从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到重视传授知识过程与方法的转变,实现了从重视历史知识的连续性、系统性向强专题、重典型和多样性的转变,将历史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按类别加以整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多样化和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符合创新思维培养的要求,有利于新思维模式的开拓。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教材的变化,新教材改革后如何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成为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1 灵活使用教材,实现课程目标
新教材改革后采用专题单元编写体例,每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而每单元又由相互联系的各课构成有机整体。首先,要整合教材资源。这就需要在模块内部进行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整合。对教材进行整合与备课设计,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之中,能时刻了解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利于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其次,要适当地对教材进行调整和补充。在教学实践中,专业术语多的单元往往出现教师很难在规定的单位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要求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使用教材,可适当调整单元教学顺序,使专题史自成一体,有利于学生理解其发展规律和特点。例如,在讲授新中国外交关系内容之前,先让学生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特点及其演变有个较清晰的理解和认识,这样理解新中国的外交关系就显得驾轻就熟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灵活调整、挖掘教学内容,使核心内容更清晰明了。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灵活运用课程资源能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要求。
2 以人为本,变“教书”为“铸魂”
传统的历史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以“教书”为主要目的,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新《历史课程标准》已把思想教育目标修订为较为具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中可以明显看到,它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目标更明确,且更具有实际操作性。
所以我认为在历史实际教学中,应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身心的成长、人格的提升,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变“教书”为“铸魂”。譬如:在讲到唐诗宋词及历代著名书法、绘画艺术时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讲到古代河道的治理、近代的工业革命时可帮助学生形成环保意识、公民意识和道德意识;在讲到欧洲启蒙运动、《人权宣言》时可培养学生的民主和法制意识;在讲到抗日战争时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在讲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时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世界意识,等等。总之,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历史,让学生历史地认识生活。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为本”,通过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標,实现育人的功效。
3 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我导向、新版中学历史教材在体例、内容、结构上做了较大调整,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增加了大量原始材料。课本中的原始资料即指文献、地图、表格、图片等。中学历史教材所采用史料基本以文字史料为主,分为以下几种形式:用黑体字加框、竖向编排文字史料,引人注目,配合课文的叙述;在课后“练习”和“阅读与思考”栏,结合当节课内容,引叙一段或数段文字史料,列出思考题,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以“表格”形式出现的史料,主要是用统计数字来说明问题,增加历史的真实性。这种原始资料的设置,就要求教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参与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内驱力,使其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要引导学生善于把知识转化为智力和能力。例如,新教材在讲中国现代史中的西安事变时,通过课本提供的材料,让学生讨论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还要不要放蒋介石回南京。对这个话题,学生们争着发言,最后形成两种观点:一部分学生认为张学良部下带兵在临潼捉到蒋介石,送往西安后就该杀;或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就不该放他回南京,总之,放走蒋介石是个错。另一部分学生认为,在西安事变解决之前是不能杀蒋介石的,而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更不能杀,因为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新局面就要到来,如果杀了蒋介石就会天下大乱,让日本人乘虚而入,达到灭亡中国的目的,所以蒋介石不但不能杀,而且还应放他回南京。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能力的转变。
总之,“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这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高中历史老师应尽快确立新的课程观,并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争取实现一系列教学行为的转变,与时俱进,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思想,共同迎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推动我们的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