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2年6月,教育部组织上海市和天津市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开展职业教育部分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试点工作,并在全国高职院校中遴选了50个制造类专业,率先进行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试点。就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创建及研究中遇到的系列难题进行了探讨,包括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定位、校企合作办学体制的构建、集团化办学的初步探索、国际化水平师资标准的建设原则等。
关键词:高职;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原则
作者简介:于淑萍,女,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工;孙皓,男,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学制药;康彦芳,女,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制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15-0023-02
作为经济发展助推器的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实现经济腾飞输送高素质产业工人的历史使命。过去几十年,中国的职业教育水平远落后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究其原因大致有两方面:一是职业教育在教育理念特别是服务经济的意识方面远不及发达国家先进;二是职业教育的体系、结构、方法、手段、资源等不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面向国际,对接产业,已使职教改革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但受职教发展历史及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仍不尽完善。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关键在于教学质量。因此,开发具有国际水准且能服务于我国生产现状和未来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至关重要。2012年6月,教育部组织上海市和天津市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开展职业教育部分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试点工作,并在全国高职院校中遴选了50个制造类专业,率先进行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试点。
一、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战略定位
国际化是指国际水准,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1)服务产业的国际化,即专业建设要面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企业;(2)教育水平的国际化,就是要研究、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剖析其教育结构与产业的内在联系以及运行机制和规律,洋为中用,构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职教体系。
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原则有两个:(1)结合我国当下及未来产业发展的实际,兼顾现实需要及教育服务产业的前瞻性,摒弃原样照搬,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体系;(2)结合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现有水平,在充分调研、分析探究、提炼创新的基础上,构建初步模型,并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完善,逐渐达到既定目标。
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具有持续性。构建适应产业发展的职教体系是长期探索及完善的过程。产业在技术革命中不断发展,职业教育也必然在外来因素影响及内在发展规律演变中不断前行,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应在内容及表现形式上不断更新。纵观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也同样经历了二三十年甚至更多的发展历程。
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的构建
所谓国际化,离不开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通过借鉴,既可避免少走弯路,也为教学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参考元素。但其前提是深入研究国外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体制机制以及上述框架下的教育教学体系。
以德国的“双元制”为例,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同时,又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源于校企合作办学的机制,使学校就设在企业中,校企联合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学校承担理论教学,企业负责实习培训,学生边学习边从事岗位实践,毕业时学生同时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达到零培训上岗。可见,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是“双元制”得以实现的机制保障,工学结合是这一机制体制下的人才培养表现形式。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对于校企结合之路的探索可谓历尽艰辛,职业院校为之付出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精力。师资方面,通过专业教师的企业培训、顶岗实践、科技服务,以及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进课堂、参与教学过程等系列举措,提升了教学水平。教学设施上,除加强了学校实训、实习设备的投入,各院校还建成了相当规模的校外实习基地。但由于机制体制缺少了学校和企业责任和利益的制度约定,依然存在诸如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难以保障学校和企业两个工作场所的合理兼顾、校外实习基地教学功能的发挥远远不能符合教学要求的状况。与“双元制”比较,恰恰缺失了办学机制体制下的校企责权利的制约,使工学结合遭遇重重困难。
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借鉴应是在同等或近似环境或条件下的学习、模仿和创新。引进“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果绕开校企联合办学的机制保障,也就失去了工学结合的前提条件。
三、集团化办学的初步探索
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最终应体现学校、企业的教学职能。尤其是核心课程应明确授课地点(学校、企业)、资源配置、承担教师(企业、学校、国际交流教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养)、评价与考核(校企分工);等等。要使教学标准具有可行性,就必须要求企业高度参与教学过程。
近期,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职教领域开展创建示范性职教集团的相关文件,这就有望使构建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机制能够迈出坚实的一步。 而天津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区,集团化办学的特点为构建新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提供了有利条件。但要建成校企共赢机制,还要突破制度建设以及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参与教学运行及管理的权限和职能。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持,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1)优先提供合作企业对优秀毕业生的选择聘任;(2)学校可根据合作企业的需要进行“定制培养”;(3)学校可为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服务,包括在岗员工的培训等。
天津的职业院校大多隶属于各工业集团公司,与“双元制”有类似之处,但由于各工业集团规模大,下属企业众多,长期以来企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利益驱动,校企结合难以落到实处。2015年,天津市政府启动了“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简称“百万福利计划”),政府投资百亿,实施三年,要在现有120万技能型劳动者的基础上,增加到276万人。“百万福利计划”由职业院校承担培训任务,藉此重大项目,可为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创建提供研究、实践的契机。
四、国际化水平师资标准的建设原则
美国、德国职业教育的任职资格标准很高,除要求本科或研究生学历之外,还要经过教育学院和实践环节的专业培训。政府对教师的管理也非常严格,教师要定期参加资格考试,多数教师要做到“一师两教”(职业课程和学术课程)。师资队伍以兼职为主(60%以上)。兼职教师不看重学历和文凭,但要有规定年限的实践经验,并经考核(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等)合格。
借鉴发达国家职业院校师资聘任及管理的先进经验,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中师资标准的创建至关重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师资标准的创建按照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国际交流教师分类制定标准。专任教师标准的制定以道德修养、专业背景、职业经历、教学能力四个方面考量;兼职教师对应专业学历、职业经历、执教能力制定聘任条件;国际交流教师从专业教育背景、企业经历、双语教学能力方面制定聘任资格。另外,对团队的整体教学能力也以专业教学年限分布、职称结构、双师结构、专兼结构等提出参考数值。
教师教学水平的国际化是课程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为扩展教师的国际化视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天津市在开发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进程中,推出了双语教学试点,各专业在核心课程先行试验。双语教学的积极意义在于有利于教师对国外先进技术信息等的搜集并将之用于课堂教学,为教学内容的国际化奠定基础;有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的培养,提升其自我学习提高的潜在能力;有利于多种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应用,特别是将丰富的网络资源用于教学,可提高教学效率。
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创建,使我们对国内外职业教育的现状及水平有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今后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责任编辑 盛 艳]
关键词:高职;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原则
作者简介:于淑萍,女,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工;孙皓,男,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学制药;康彦芳,女,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制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15-0023-02
作为经济发展助推器的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实现经济腾飞输送高素质产业工人的历史使命。过去几十年,中国的职业教育水平远落后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究其原因大致有两方面:一是职业教育在教育理念特别是服务经济的意识方面远不及发达国家先进;二是职业教育的体系、结构、方法、手段、资源等不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面向国际,对接产业,已使职教改革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但受职教发展历史及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仍不尽完善。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关键在于教学质量。因此,开发具有国际水准且能服务于我国生产现状和未来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至关重要。2012年6月,教育部组织上海市和天津市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开展职业教育部分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试点工作,并在全国高职院校中遴选了50个制造类专业,率先进行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试点。
一、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战略定位
国际化是指国际水准,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1)服务产业的国际化,即专业建设要面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企业;(2)教育水平的国际化,就是要研究、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剖析其教育结构与产业的内在联系以及运行机制和规律,洋为中用,构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职教体系。
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原则有两个:(1)结合我国当下及未来产业发展的实际,兼顾现实需要及教育服务产业的前瞻性,摒弃原样照搬,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体系;(2)结合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现有水平,在充分调研、分析探究、提炼创新的基础上,构建初步模型,并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完善,逐渐达到既定目标。
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具有持续性。构建适应产业发展的职教体系是长期探索及完善的过程。产业在技术革命中不断发展,职业教育也必然在外来因素影响及内在发展规律演变中不断前行,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应在内容及表现形式上不断更新。纵观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也同样经历了二三十年甚至更多的发展历程。
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的构建
所谓国际化,离不开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通过借鉴,既可避免少走弯路,也为教学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参考元素。但其前提是深入研究国外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体制机制以及上述框架下的教育教学体系。
以德国的“双元制”为例,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同时,又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源于校企合作办学的机制,使学校就设在企业中,校企联合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学校承担理论教学,企业负责实习培训,学生边学习边从事岗位实践,毕业时学生同时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达到零培训上岗。可见,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是“双元制”得以实现的机制保障,工学结合是这一机制体制下的人才培养表现形式。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对于校企结合之路的探索可谓历尽艰辛,职业院校为之付出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精力。师资方面,通过专业教师的企业培训、顶岗实践、科技服务,以及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进课堂、参与教学过程等系列举措,提升了教学水平。教学设施上,除加强了学校实训、实习设备的投入,各院校还建成了相当规模的校外实习基地。但由于机制体制缺少了学校和企业责任和利益的制度约定,依然存在诸如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难以保障学校和企业两个工作场所的合理兼顾、校外实习基地教学功能的发挥远远不能符合教学要求的状况。与“双元制”比较,恰恰缺失了办学机制体制下的校企责权利的制约,使工学结合遭遇重重困难。
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借鉴应是在同等或近似环境或条件下的学习、模仿和创新。引进“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果绕开校企联合办学的机制保障,也就失去了工学结合的前提条件。
三、集团化办学的初步探索
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最终应体现学校、企业的教学职能。尤其是核心课程应明确授课地点(学校、企业)、资源配置、承担教师(企业、学校、国际交流教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养)、评价与考核(校企分工);等等。要使教学标准具有可行性,就必须要求企业高度参与教学过程。
近期,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职教领域开展创建示范性职教集团的相关文件,这就有望使构建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机制能够迈出坚实的一步。 而天津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区,集团化办学的特点为构建新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提供了有利条件。但要建成校企共赢机制,还要突破制度建设以及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参与教学运行及管理的权限和职能。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持,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1)优先提供合作企业对优秀毕业生的选择聘任;(2)学校可根据合作企业的需要进行“定制培养”;(3)学校可为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服务,包括在岗员工的培训等。
天津的职业院校大多隶属于各工业集团公司,与“双元制”有类似之处,但由于各工业集团规模大,下属企业众多,长期以来企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利益驱动,校企结合难以落到实处。2015年,天津市政府启动了“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简称“百万福利计划”),政府投资百亿,实施三年,要在现有120万技能型劳动者的基础上,增加到276万人。“百万福利计划”由职业院校承担培训任务,藉此重大项目,可为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创建提供研究、实践的契机。
四、国际化水平师资标准的建设原则
美国、德国职业教育的任职资格标准很高,除要求本科或研究生学历之外,还要经过教育学院和实践环节的专业培训。政府对教师的管理也非常严格,教师要定期参加资格考试,多数教师要做到“一师两教”(职业课程和学术课程)。师资队伍以兼职为主(60%以上)。兼职教师不看重学历和文凭,但要有规定年限的实践经验,并经考核(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等)合格。
借鉴发达国家职业院校师资聘任及管理的先进经验,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中师资标准的创建至关重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师资标准的创建按照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国际交流教师分类制定标准。专任教师标准的制定以道德修养、专业背景、职业经历、教学能力四个方面考量;兼职教师对应专业学历、职业经历、执教能力制定聘任条件;国际交流教师从专业教育背景、企业经历、双语教学能力方面制定聘任资格。另外,对团队的整体教学能力也以专业教学年限分布、职称结构、双师结构、专兼结构等提出参考数值。
教师教学水平的国际化是课程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为扩展教师的国际化视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天津市在开发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进程中,推出了双语教学试点,各专业在核心课程先行试验。双语教学的积极意义在于有利于教师对国外先进技术信息等的搜集并将之用于课堂教学,为教学内容的国际化奠定基础;有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的培养,提升其自我学习提高的潜在能力;有利于多种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应用,特别是将丰富的网络资源用于教学,可提高教学效率。
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创建,使我们对国内外职业教育的现状及水平有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今后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责任编辑 盛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