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谋求“跨越式”发展的明智选择。湖南是中国中西部地区一个典型的经济欠发达省份,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本文在分析欠发达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意义与现状的基础上,基于SWOT模型,系统研究了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由此提出推进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湖南;产业集群;经济欠发达地区
作者简介:夏华丽(1981-),女,湖南株洲人,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8-0028-04
一、欠发达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
我国欠发达地区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部分地区,尤其是省际毗邻地区、边远偏僻地区或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主要特征是经济社会竞争力弱,具体表现为:(1)经济绩效发展能力低,经济总量小,增长缓慢,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投入不足,效率低;(2)农业比重较大,基础较好,而工业化水平低;(3)市场化进程低,市场规模小、发育不成熟;(4)对外开放程度低,开放程度指数、出口依存度、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低下;(5)基础设施薄弱,投资效应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选择产业集群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是十分明智的。
第一,竞争优势低成本化。产业集群是以专业化分工合作为基础的,其可以用市场交易关系取代内部管理关系,使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紧密相扣,成为一个市场竞争的主体。在此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生产和经营,都是根据效率和经济原则进行广泛的分工与协作,最终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与此同时,通过模仿创新,能够大幅度降低创新成本。另外,通过区域营销网络,使集群企业能够得到专业市场的帮助。集群企业在劳动、资本投入、要素价格等方面与非集群企业相比,将使企业获得更大利润和低成本竞争优势。
第二,学习和创新优势。在产业集群内部,倘若集群企业彼此接近,就会容易受到竞争的隐形匿力,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到区内其他企业,促进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使新发明、新产品、新工艺、新产业不断出现。如果能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量发展产业集群规模,会让更多的企业增进知识结构与水平,促使产业集群形成规模经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从而为其向经济发达地区过渡作好铺垫。
第三,组织自增长优势。在产业集群内部,集群经济是科学分工的,进而使其具有自我组织功能的专业化生产体系。一旦集群内部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化的生产体系,就会快速推动企业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在特定集群区域内,如果同类企业同类产品高密度聚集,会使企业比较迅速发现产品序列的差异性和创新机会,对市场进行进一步的细分,使集群地区的分工更加合理化、标准化,从而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增长。
二、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一)形成了一批传承历史文化及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
一是基于历史文化传统形成的产业集群。湖南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一些传承历史文化及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应运而生。如浏阳花炮产业、醴陵陶瓷产业、邵东打火机产业都已成型且小有规模。其中,浏阳是目前湖南省产业集群中发展最快、最完善和最具有代表性的。浏阳花炮产业有130 多年历史,目前浏阳市共有花炮企业80多家,辅助企业100多家,从业人员40余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3。2003年全市花炮总产值达26亿元,创税4.3亿元。浏阳花炮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创外汇达1.8亿美元,在全国花炮出口中占50%以上,为浏阳市和湖南省的GDP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邵东打火机产业也很具代表性,其是邵东县第一大支柱产业,加工企业多达46家,年销售近50亿只,产值达10亿元,占全国打火机市场的1/8,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通过近年来的发展,邵东打火机产业已经具有了自己的发展特色。
二是基于自然资源条件形成的特色产业集群。湖南山清水秀,拥有丰富的土地、矿藏、水电、生物等自然资源。张家界的奇峰异石、湘西自治州浓郁的民族特色,已经使湖南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近年来,湖南旅游产业发展迅速, 旅游产业集群初露端倪。此外,湖南中部地区也零星散布着一些基于自然资源条件形成的产业集群。比如隆回金银花产业,目前隆回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金银花生产加工基地,总产量约1万吨,占全国产量的50%。又如祁东、邵东、邵阳三县交界处盛产黄花,形成了小规模的产业集群。
(二)形成了一批先进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近年来,湖南在发展机械产业集群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已经形成了以中联重科、三一集团、山河智能为核心的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该集群在长沙及周边地区30公里半径内,聚集了规模以上工程机械生产企业30多家,配套与协作企业数百家。现有主要产品12大类、100多个小类、400多个型号规格,产品品种占全国工程机械品种的70%。这些企业通过大力发展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隧道挖掘机器人等智能化现代工程机械产品,在全国同行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长沙工程产业集群是国内整体效益最好、最有竞争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三)有一大批产业集群正迅速成长
目前,湖南省大多数行业的产业聚集度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较好,呈快速发展的好势头,新的产业集群在不断形成。比如,永州汽车及零部件、衡阳电气设备已初具产业集群雏形,衡阳古汉养生精、长沙九芝堂等企业也已小有规模。长株潭三市目前已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63家,其中制造业占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被称为“金三角”的长株潭三市,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正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水平迅猛崛起,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目前长株潭三市已初步形成食品、化工、冶金、机械、电子等支柱产业。浏阳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已形成包括医药工业企业90家、生物医药企业60余家、食品企业10家、动物保健品药厂8家、电子信息及相关企业7家、医药科研所8家、医疗器械企业l0家、配套科研服务企业110余家的现代高科技生物医药集群。
(四)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目前湖南省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食品、化工、冶金、机械、农产品加工等龙头企业,通过内引外联,加大投资力度,增进项目改革等有效措施,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例如,2008年长沙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373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228家,过10亿元的8家,过30亿元的2家。唐人神集团积极做大肉食主导产业,现已发展成为拥有45家子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2007年完成销售收入35.5 亿元,综合实力在全国肉类企业中排名前10强。隆平高科加大湘米整合力度,联合6家企业组建了隆平米业集团。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加入其产业链,带动了相关产品的技术创新,提高了产品质量、档次和品牌效应,促进了产业集群发展。
三、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模型分析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就是把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等因素,用系统的思想加以分析, 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该模型经常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产业集群分析等。
1、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
(1)生态资源丰富。一是农林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宽广,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9%,水稻产量居全国第一,生猪产量居全国第二。湖南森林众多,森林覆盖率为54.3%,居全国第3位,全省蓄林面积达740万公顷,盛产松、杉、樟、梓等优质木材,是我国南方的重要木材生产省份。二是旅游资源丰富。“一水两分田”使湖南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湖南既是始祖炎帝的发源地,又是革命伟人故里,美丽的张家界、神秘的湘西人文胜地凤凰古城,都是湖南特色。三是有色金属和非金属储量丰富。在世界已知的160多种矿产中,已发现141种;锑、钨储量名列世界前茅;铋、雄黄、萤石储量位居全国首位;铅、锌、汞、高岭土、石墨居全国第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湖南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一优势,发展湖南产业集群,注重农业、林业带来的丰厚利润,同时注重矿产资源的战略利用,做到有步骤的开采,进行综合利用和深加工。
(2)交通便利。湖南位于长江以北,与广东相邻,地理位置优越。中国的铁路交通大动脉正好交汇于此,国道主干线密集也是全国罕有,呈现出大交通优越、小交通便捷的区位格局。民航、水运也集中于此,水陆空立体物流网优势明显,基本上形成了多功能交通运输网,这为湖南连接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通过黄花、荷花国际机场可以直抵香港,具有承接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扩大与港澳地区交流、开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市场的地缘优势,形成自己的产业集群。
(3)营商成本相对较低,具有比较优势。湖南劳务成本比广东低,房价、房租等比湖北低;工业用水比上海、广州等东部发达地区低近30%;非工业、普通工业电价较湖北低15.6%,大工业用电低7%左右。综合来看,湖南营商成本仅为广东的74%。
(4)品牌优势。湖南是轻工业产品生产基地。全国驰名商标品牌有13个,省级名牌产品有151 个,品牌集聚进一步促进了湖南工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
(5)工业体系完整,部分产业优势突出。据统计,2004年湖南在18个大行业具有竞争优势。湖南是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从有色金属工业的科研、教育到勘探选冶,有完整体系,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是少有的。此外,湖南在工程机械、建筑机械上,已在全国甚至世界市场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这些都是湖南可以优先发展的方面。
2、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的劣势
(1)大多数人对产业集群的认识还很模糊,不够重视。我国对企业集群的研究开始较晚,人们对其内涵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对其理论体系的研究相对落后,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2)产业集群发展的技术结构相对落后,竞争力不高。目前,湖南大多数以集群模式发展的产业集群,还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如服装制造、食品加工、五金、皮具、打火机等行业。这些行业经营规模小、档次低,大部分都集中在与居民日常生活用品有关的产业。这些产业对企业的规模、技术、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都不高,行业进入壁垒低,靠廉价劳动力获得低成本优势。
(3)产业集群发展的中介服务水平较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湖南的产业集群发展除了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推动外,还需要社会中介机构的积极参与和高效服务。目前,中介机构的建设中还存在体系不健全、市场运作不规范、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信息化程度低,以及综合服务能力和诚信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
(4)人力资源匮乏,职工素质不高。集群与企业发展潜力的大小和竞争优势的强弱,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力资本的积累。目前湖南中小企业集群人力资源匮乏,职工素质普遍不高,技术人才、科研人才、管理人才严重不足,这将成为湖南中小企业集群后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5)政府作用没有完全发挥。一些政府部门对集群的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意识不到自己的责任。有的地方政府则对产业集群未能予以应有的支持,在规划和建设工业园区时,将注意力放在招商引资上,忽视产业集群聚式布局。
3、湖南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机会
(1)政策法规的支持。国家为了鼓励产业集群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制定了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法律、法规,这些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市场空间的扩大。随着区域内产业集群发展的不断壮大,定会为许多中小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从而发展为更多的颇具规模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另外,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也为中小企业利用国外市场、国外资源创造了机遇。
(3)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湖南地处于“泛珠三角”区域的中部,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与周边省份经济联系密切。“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对湖南十分有利,可以帮助湖南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解劳动力就业压力以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从而促进湖南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4、湖南产业集群发展将遇到的挑战
(1)环境状况将受到严峻挑战。湖南的工业废水、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一直居高不下。2005年,湖南工业废水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8423万吨),也高于中部地区的湖北、江西、安徽、山西等。
(2)“三农“问题突出。湖南是农业大省,农业占GDP比重的19%,高出全国六七个百分点。全省6700万人口中,有4200万农村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民增收困难。湖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大,是中部六省中最大的。因此,“三农”问题可能会使整个湖南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制约。
(3)中小企业的过度竞争。由于湖南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的技术结构以及分工体系尚不完善,因此中小企业面临多方面压力。它们在新的经营理念、服务体系、人才竞争等方面都要受到挑战,势必造成企业间的过度竞争,进而导致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内部价格竞争激烈,出现恶性循环,大大削减了集群效应。
四、推动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提升中介服务水平。社会中介机构是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的引导者和推动的主导者。中介机构应对体系不健全、市场运作不规范、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信息化程度低,以及综合服务能力和诚信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进行全面的完善,优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一个全面的区域服务网络体系,以促进湖南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
第二,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虽非主导作用,但也不能处于“无为”状态。地方政府的适度介入对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是必要且有效的,尤其在经济落后地区,地方政府更要正确引导和调控。湖南各级政府需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包括加快机构职能改革,规范并简化审批制度,提高政府官员素质,更新服务观念,并根据湖南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状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功能定位。
第三,提升对产业集群的认识。对湖南来说,应该继续以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比较优势和企业集群优势,加快技术创新,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以具备一定实力的传统产业为根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四,优化集群企业员工结构。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是人才。合理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全面提高员工素质,改善员工知识技能结构,是湖南中小企业集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重点加强的方面。
第五,改善技术结构,提高竞争力。如果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集群持续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的持续力是一种持续的改善和自我提升,主要是通过创新行为实现的。持续的创新使集群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活力,从而使集群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引入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等。
(责任编辑:郭士琪)
参考文献:
[1] 吴晓军.论产业集群对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的意义[J]. 江西社会科学,2007,(08).
[2] 王燕妮、刘英侠.培育产业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的对策[J]. 产业调整,2006,(09).
[3] 杨贞.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优化与持续发展[J]. 建设与管理,2005,(07).
[4] 钱平凡.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特点与问题[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09).
[5] 崔焕金.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嵌入全球价值链[J]. 山东经济,2005,(04)
关键词:湖南;产业集群;经济欠发达地区
作者简介:夏华丽(1981-),女,湖南株洲人,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8-0028-04
一、欠发达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
我国欠发达地区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部分地区,尤其是省际毗邻地区、边远偏僻地区或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主要特征是经济社会竞争力弱,具体表现为:(1)经济绩效发展能力低,经济总量小,增长缓慢,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投入不足,效率低;(2)农业比重较大,基础较好,而工业化水平低;(3)市场化进程低,市场规模小、发育不成熟;(4)对外开放程度低,开放程度指数、出口依存度、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低下;(5)基础设施薄弱,投资效应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选择产业集群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是十分明智的。
第一,竞争优势低成本化。产业集群是以专业化分工合作为基础的,其可以用市场交易关系取代内部管理关系,使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紧密相扣,成为一个市场竞争的主体。在此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生产和经营,都是根据效率和经济原则进行广泛的分工与协作,最终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与此同时,通过模仿创新,能够大幅度降低创新成本。另外,通过区域营销网络,使集群企业能够得到专业市场的帮助。集群企业在劳动、资本投入、要素价格等方面与非集群企业相比,将使企业获得更大利润和低成本竞争优势。
第二,学习和创新优势。在产业集群内部,倘若集群企业彼此接近,就会容易受到竞争的隐形匿力,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到区内其他企业,促进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使新发明、新产品、新工艺、新产业不断出现。如果能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量发展产业集群规模,会让更多的企业增进知识结构与水平,促使产业集群形成规模经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从而为其向经济发达地区过渡作好铺垫。
第三,组织自增长优势。在产业集群内部,集群经济是科学分工的,进而使其具有自我组织功能的专业化生产体系。一旦集群内部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化的生产体系,就会快速推动企业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在特定集群区域内,如果同类企业同类产品高密度聚集,会使企业比较迅速发现产品序列的差异性和创新机会,对市场进行进一步的细分,使集群地区的分工更加合理化、标准化,从而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增长。
二、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一)形成了一批传承历史文化及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
一是基于历史文化传统形成的产业集群。湖南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一些传承历史文化及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应运而生。如浏阳花炮产业、醴陵陶瓷产业、邵东打火机产业都已成型且小有规模。其中,浏阳是目前湖南省产业集群中发展最快、最完善和最具有代表性的。浏阳花炮产业有130 多年历史,目前浏阳市共有花炮企业80多家,辅助企业100多家,从业人员40余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3。2003年全市花炮总产值达26亿元,创税4.3亿元。浏阳花炮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创外汇达1.8亿美元,在全国花炮出口中占50%以上,为浏阳市和湖南省的GDP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邵东打火机产业也很具代表性,其是邵东县第一大支柱产业,加工企业多达46家,年销售近50亿只,产值达10亿元,占全国打火机市场的1/8,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通过近年来的发展,邵东打火机产业已经具有了自己的发展特色。
二是基于自然资源条件形成的特色产业集群。湖南山清水秀,拥有丰富的土地、矿藏、水电、生物等自然资源。张家界的奇峰异石、湘西自治州浓郁的民族特色,已经使湖南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近年来,湖南旅游产业发展迅速, 旅游产业集群初露端倪。此外,湖南中部地区也零星散布着一些基于自然资源条件形成的产业集群。比如隆回金银花产业,目前隆回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金银花生产加工基地,总产量约1万吨,占全国产量的50%。又如祁东、邵东、邵阳三县交界处盛产黄花,形成了小规模的产业集群。
(二)形成了一批先进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近年来,湖南在发展机械产业集群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已经形成了以中联重科、三一集团、山河智能为核心的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该集群在长沙及周边地区30公里半径内,聚集了规模以上工程机械生产企业30多家,配套与协作企业数百家。现有主要产品12大类、100多个小类、400多个型号规格,产品品种占全国工程机械品种的70%。这些企业通过大力发展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隧道挖掘机器人等智能化现代工程机械产品,在全国同行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长沙工程产业集群是国内整体效益最好、最有竞争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三)有一大批产业集群正迅速成长
目前,湖南省大多数行业的产业聚集度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较好,呈快速发展的好势头,新的产业集群在不断形成。比如,永州汽车及零部件、衡阳电气设备已初具产业集群雏形,衡阳古汉养生精、长沙九芝堂等企业也已小有规模。长株潭三市目前已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63家,其中制造业占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被称为“金三角”的长株潭三市,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正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水平迅猛崛起,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目前长株潭三市已初步形成食品、化工、冶金、机械、电子等支柱产业。浏阳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已形成包括医药工业企业90家、生物医药企业60余家、食品企业10家、动物保健品药厂8家、电子信息及相关企业7家、医药科研所8家、医疗器械企业l0家、配套科研服务企业110余家的现代高科技生物医药集群。
(四)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目前湖南省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食品、化工、冶金、机械、农产品加工等龙头企业,通过内引外联,加大投资力度,增进项目改革等有效措施,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例如,2008年长沙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373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228家,过10亿元的8家,过30亿元的2家。唐人神集团积极做大肉食主导产业,现已发展成为拥有45家子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2007年完成销售收入35.5 亿元,综合实力在全国肉类企业中排名前10强。隆平高科加大湘米整合力度,联合6家企业组建了隆平米业集团。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加入其产业链,带动了相关产品的技术创新,提高了产品质量、档次和品牌效应,促进了产业集群发展。
三、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模型分析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就是把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等因素,用系统的思想加以分析, 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该模型经常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产业集群分析等。
1、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
(1)生态资源丰富。一是农林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宽广,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9%,水稻产量居全国第一,生猪产量居全国第二。湖南森林众多,森林覆盖率为54.3%,居全国第3位,全省蓄林面积达740万公顷,盛产松、杉、樟、梓等优质木材,是我国南方的重要木材生产省份。二是旅游资源丰富。“一水两分田”使湖南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湖南既是始祖炎帝的发源地,又是革命伟人故里,美丽的张家界、神秘的湘西人文胜地凤凰古城,都是湖南特色。三是有色金属和非金属储量丰富。在世界已知的160多种矿产中,已发现141种;锑、钨储量名列世界前茅;铋、雄黄、萤石储量位居全国首位;铅、锌、汞、高岭土、石墨居全国第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湖南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一优势,发展湖南产业集群,注重农业、林业带来的丰厚利润,同时注重矿产资源的战略利用,做到有步骤的开采,进行综合利用和深加工。
(2)交通便利。湖南位于长江以北,与广东相邻,地理位置优越。中国的铁路交通大动脉正好交汇于此,国道主干线密集也是全国罕有,呈现出大交通优越、小交通便捷的区位格局。民航、水运也集中于此,水陆空立体物流网优势明显,基本上形成了多功能交通运输网,这为湖南连接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通过黄花、荷花国际机场可以直抵香港,具有承接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扩大与港澳地区交流、开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市场的地缘优势,形成自己的产业集群。
(3)营商成本相对较低,具有比较优势。湖南劳务成本比广东低,房价、房租等比湖北低;工业用水比上海、广州等东部发达地区低近30%;非工业、普通工业电价较湖北低15.6%,大工业用电低7%左右。综合来看,湖南营商成本仅为广东的74%。
(4)品牌优势。湖南是轻工业产品生产基地。全国驰名商标品牌有13个,省级名牌产品有151 个,品牌集聚进一步促进了湖南工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
(5)工业体系完整,部分产业优势突出。据统计,2004年湖南在18个大行业具有竞争优势。湖南是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从有色金属工业的科研、教育到勘探选冶,有完整体系,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是少有的。此外,湖南在工程机械、建筑机械上,已在全国甚至世界市场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这些都是湖南可以优先发展的方面。
2、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的劣势
(1)大多数人对产业集群的认识还很模糊,不够重视。我国对企业集群的研究开始较晚,人们对其内涵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对其理论体系的研究相对落后,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2)产业集群发展的技术结构相对落后,竞争力不高。目前,湖南大多数以集群模式发展的产业集群,还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如服装制造、食品加工、五金、皮具、打火机等行业。这些行业经营规模小、档次低,大部分都集中在与居民日常生活用品有关的产业。这些产业对企业的规模、技术、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都不高,行业进入壁垒低,靠廉价劳动力获得低成本优势。
(3)产业集群发展的中介服务水平较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湖南的产业集群发展除了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推动外,还需要社会中介机构的积极参与和高效服务。目前,中介机构的建设中还存在体系不健全、市场运作不规范、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信息化程度低,以及综合服务能力和诚信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
(4)人力资源匮乏,职工素质不高。集群与企业发展潜力的大小和竞争优势的强弱,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力资本的积累。目前湖南中小企业集群人力资源匮乏,职工素质普遍不高,技术人才、科研人才、管理人才严重不足,这将成为湖南中小企业集群后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5)政府作用没有完全发挥。一些政府部门对集群的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意识不到自己的责任。有的地方政府则对产业集群未能予以应有的支持,在规划和建设工业园区时,将注意力放在招商引资上,忽视产业集群聚式布局。
3、湖南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机会
(1)政策法规的支持。国家为了鼓励产业集群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制定了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法律、法规,这些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市场空间的扩大。随着区域内产业集群发展的不断壮大,定会为许多中小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从而发展为更多的颇具规模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另外,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也为中小企业利用国外市场、国外资源创造了机遇。
(3)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湖南地处于“泛珠三角”区域的中部,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与周边省份经济联系密切。“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对湖南十分有利,可以帮助湖南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解劳动力就业压力以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从而促进湖南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4、湖南产业集群发展将遇到的挑战
(1)环境状况将受到严峻挑战。湖南的工业废水、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一直居高不下。2005年,湖南工业废水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8423万吨),也高于中部地区的湖北、江西、安徽、山西等。
(2)“三农“问题突出。湖南是农业大省,农业占GDP比重的19%,高出全国六七个百分点。全省6700万人口中,有4200万农村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民增收困难。湖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大,是中部六省中最大的。因此,“三农”问题可能会使整个湖南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制约。
(3)中小企业的过度竞争。由于湖南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的技术结构以及分工体系尚不完善,因此中小企业面临多方面压力。它们在新的经营理念、服务体系、人才竞争等方面都要受到挑战,势必造成企业间的过度竞争,进而导致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内部价格竞争激烈,出现恶性循环,大大削减了集群效应。
四、推动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提升中介服务水平。社会中介机构是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的引导者和推动的主导者。中介机构应对体系不健全、市场运作不规范、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信息化程度低,以及综合服务能力和诚信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进行全面的完善,优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一个全面的区域服务网络体系,以促进湖南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
第二,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虽非主导作用,但也不能处于“无为”状态。地方政府的适度介入对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是必要且有效的,尤其在经济落后地区,地方政府更要正确引导和调控。湖南各级政府需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包括加快机构职能改革,规范并简化审批制度,提高政府官员素质,更新服务观念,并根据湖南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状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功能定位。
第三,提升对产业集群的认识。对湖南来说,应该继续以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比较优势和企业集群优势,加快技术创新,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以具备一定实力的传统产业为根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四,优化集群企业员工结构。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是人才。合理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全面提高员工素质,改善员工知识技能结构,是湖南中小企业集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重点加强的方面。
第五,改善技术结构,提高竞争力。如果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集群持续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的持续力是一种持续的改善和自我提升,主要是通过创新行为实现的。持续的创新使集群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活力,从而使集群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引入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等。
(责任编辑:郭士琪)
参考文献:
[1] 吴晓军.论产业集群对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的意义[J]. 江西社会科学,2007,(08).
[2] 王燕妮、刘英侠.培育产业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的对策[J]. 产业调整,2006,(09).
[3] 杨贞.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优化与持续发展[J]. 建设与管理,2005,(07).
[4] 钱平凡.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特点与问题[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09).
[5] 崔焕金.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嵌入全球价值链[J]. 山东经济,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