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抢不走我的生活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awquq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自己生活,谁也抢不走你什么;为别人而活,永远没有自我。
  2003年以前,我应该是那种在别人眼里幸福的女人吧,丈夫是北大一个系的主任,儿子子尤聪颖可爱,那时的儿子虽然还未像后来那样出名,但在我们生活的圈子里,他早已是个小有名气的天才了。
  那时的我,生活中只有丈夫和儿子。
  2003年,子尤的父亲有了外遇,我的世界坍塌了。我拒绝离婚,直到有一天,子尤的父亲搬离这个家。
  我们之间感情变化的每一步,子尤都看在眼里,儿子在那段时间给了我最大的精神支持,他劝我离婚,并对我说:“离婚并不是结束,也许对你来说,是另一个开始呢。”我们最终还是离了婚。
   我努力使自己的心灵不被怨恨和自怜所俘虏,但在最初的时刻,那种内心的空洞真是无法收拾。很多个晚上,我坐在房间里,忘记了开灯,就那样呆呆地坐在黑暗里,脑子和心里,都是一片空白……最终带我走出困境的还是子尤。他说:“妈妈,你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每次看到你失魂落魄、不修边幅的样子,我都觉得很丢脸,我的妈妈应该是优雅的、坚强的、充实的。妈妈,你别让我失望哦。”
  儿子的这番话让我惊醒。是的,即使失去了婚姻,我还有儿子,我是要做一个让儿子失望的妈妈,还是要做一个可以让儿子当榜样的妈妈?我必须选择后者。
  我试着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生活,开始把年轻时的爱好都捡回来:阅读和写作。每天晚上我和子尤各占书房的一角,各自捧着书入迷,看到精彩处,便大声读出来与对方分享。我开始着手撰写《吴敬琏传》,我没有想到,子尤会给我那么多非常有价值的建议,我们甚至计划以后母子二人一起合作一本书,书名就叫《我们俩》。
  我也花时间在外表上,我会用蜂蜜和橄榄油给自己做面膜,也会给自己设计服装。我的改变让大家“惊艳”,同学们都说:“柳红,你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小10岁!”
  离婚后,我曾经在北大校园里邂逅子尤的父亲和他新婚的妻子。面对他们,我发现自己心里已经没有任何怨恨,剩下的,只是一些关于过往的温暖记忆。这样真好,子尤的父亲曾经对我说,你真是一个丰富的人,我曾经以为已经完全认识了你,但是离婚后,你的表现又让我觉得,我其实并没有完全读懂你。
   有一天早晨,我站在楼下的花园里,目送着子尤去上学,天空晴朗,花香阵阵,我突然由衷地产生一个念头,离婚真好呀,如果没有离婚,我不会发现自己在家庭和工作之外,还有这么大的可以供自己翩然起舞的天地;如果没有离婚,我不会拥有尝试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我不会拥有更丰富的生活历程;如果没有离婚,我不会知道自己面对挫折时,原来拥有这么大的能量,而这种能量让我找回久违的自信。人生就是这样吧,不会总是坦途,但是每一个崎岖处,都会有坦途时无法遇见的美妙风景,所以,无论如何,应该感谢。
  生活又重新向我展示它的美好,我甚至和子尤讨论起再婚的问题,我们一起拟定我的征婚启事,我说我一定要找一个爱你的人,如果他不爱我的儿子,再优秀的人我都不会考虑,子尤说:“你放心吧,我这么可爱的小孩,只会给你加分!”我们母子俩躺在床上笑作一团。
  后来发生的事情,子尤的生病和去世,媒體报道了不少,子尤手术的时候,我和他开始思考死亡的意义,生活就是生死共舞,我们常常忽略最本质最宝贵的东西,比如我们的亲人,我们的生命。
  2006年10月,子尤去世,直到去世前不久,他一直妙语连珠。鲜花、歌声与诗歌装点了他的告别会,我穿着红色旗袍,在子尤的身边念诵着诗,对于生命,对于死亡,我不再刻意回避,是子尤帮我打破了这个禁忌。
  子尤不在身边,我依然将生活安排得很好,尤其特别注意自己的健康,每天都去跑步,每个周末都去爬山,我也开始热心公益事业。
   曾经我是一个什么都不缺的女人,后来我失去了婚姻,再后来我失去了儿子,在别人眼里,我或许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吧,只剩下了我自己。可是我发现,即使生活将我置于如此境地,我依然有能力让自己活得快乐而充实,而这种快乐和充实,来源于我的自我成长,来源于我的内心深处,所以它是有力量的,是长久的。对于未来的日子,我的态度有两种,一种是无所畏惧,一种是享受每一天。
  我想,天上的子尤看见妈妈如此这般地生活着,一定也会很快乐和欣慰吧。天上人间,我们母子会在不同的地方关照着对方,给彼此加油、鼓励。
其他文献
报考国外高中    随着2004年冬季的到来,我的孩子一边坚持上课,一边开始在网上筛选中学。我们的选择依据,一是该校历年来的高考升学率,二是不要太贵族气,三是要混校不要女校,便于孩子对男女两性的认识与交往继续健康发展,四是首选国际学校,只有各种族的学生多,文化的融合才会广大。  不久,我们选定了一所各方面条件都满意的中学,姑且称它为C.C。我的孩子飞快地用英文写信,她是直接写给校长的。C.C在英国
期刊
我呆住了,想起她路过校门口时的微笑,那微笑一定是在喊,爸爸。    那时,我在镇上一所小学任教,一个小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几乎没见过她笑。   我去过她家,是一座低矮且昏暗的黄泥屋,她的父亲总不在家,问起她的母亲,她的眼圈立即红了。她的成绩一般,上课不声不响,下课总第一个冲出教室,家长会时,唯独点到她的名字没有家长起来响应……周末又再次来到她家,她总有个监护人吧,我决定耐心地等。   临近中午时,
期刊
读中学的时候我不怕考试,潜意识中还有点儿喜欢考试。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并能拉开距离,赢得的往往是同学们羡慕的目光,即使没有得意忘形,这种滋味也挺受用。我之害怕考试,已在此10余年之后,即上个世纪80年代初“读文凭”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两点,一是“不许创新”,这是授课老师明确宣布的,只能按照老师圈定的文字去答题,不能有自己的些许想法,一不小心冒出自己的想法,就会被扣分;二是考题怪异,记得我当时说过一句
期刊
大英博物馆是一种述说文明的方式。它要说的故事是从大门左手边开始的,那里有埃及、巴比伦、希腊以及罗马展区,它们是西方文明的根源。大门的右方,则有美国等“新世界”地区,是西方文明的晚近阶段。至于中国,则与其他亚洲展区并存于大门遥遥相对的另一端,是西方文明的他者,用以比对它自身的独特轨迹和性质。同时,它又是一座帝国的记忆。那些填充它叙事框架的木乃伊、大理石以及林林总总的珍稀文物,恰足以说明大英帝国昔年的
期刊
吃应该是生活的目的,不是手段.   我38岁,体会到这一点已经太晚,38年4100 多餐,真正令我印象深刻的,不超过10碗。  可悲?但我应该不是特例,我猜很多人跟我一样。一天结束后躺在床上,不记得今天吃了什么(甚至根本没时间吃)。却清晰记得办公室哪件公事没有办完,那个家伙讲他坏话,这就叫为了工作而活,为了活而吃。  为了工作而活到还有某种意义,有些人活着,只是为了不被公司那个家伙斗倒,讽刺的是,
期刊
我是个不善言谈的人,对陌生人是,对朋友、对家人也是。   从小店门脸里的、校园路边的公用电话,到宿舍201电话卡,到现在的手机时代,我与家里的通话一直保持着7句话。   第一句:吃饭了没?回答总是吃了,或者正吃,或者是饭正做着。   第二句:吃什么了?如果正吃、没吃,就变化成在吃什么、做什么了。   第三句:多买点儿肉和骨头、鱼什么的,注意营养。   第四句:天气冷吗?夏天的时候,就会改成家里热吗
期刊
很多人生平的第一次骄傲感,是从戴上北大或清华的校徽开始的。这种骄傲感使这两所学校的毕业生往往在几十年沧桑之后,依然自称“北大人”或“清华人” 以缅怀那个留住他们黄金岁月的地方。  但是“北大人”和“清华人”之间,却从来多少有些互相看不大起。  清华人挺起坚实的胸脯说:在两校无数次的对抗赛中,你们赢过几回?“北大人”则斜倚着门框以唇相讥:你连跑步都喊着号子,没有比你们更乏味的人了。  这是“北大人”
期刊
餐桌上的肉类原来是碳密集型产品。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研究,人们每生产1公斤肉类,就会排放出36.4公斤的二氧化碳。不吃肉、少吃肉,成了环保分子的呼声。  素食者的理由很多:健康、瘦身、动物保护、宗教信仰……现在又多了一条:拯救地球。  不少生态科学家认为:人工饲养牛、羊等动物会产生巨大的温室气体甲烷,这将加速全球变暖进程。相对于减少汽车使用量,普通民众减少肉类消费,对遏止全球变暖的
期刊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15世纪,欧洲大陆上突然来了这样一批人,他们的皮肤黝黑灰暗,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从哪里来的,就自称是埃及人。于是,人们称他们为吉普赛人(吉普赛Gypsy是埃及Egypt的变音),法国人以为他们是从波西米亚来的,就称他们为波西米亚人,意大利人称他们为“秦加里人”,苏俄人称他们为“茨冈人”,在北欧,他们还被称为鞑靼人……不过,吉普赛人称自己为“多姆”或“罗姆”人。他们的帐篷有可能
期刊
有一个没有工作的人到微软去找一份清洁工的工作。在经过面试和实做(打扫厕所等)以后,人事部门告诉他被录取了,向他要E-mail(电子邮件地址),以寄发录取通知和其他文件。他说:“我没有计算机,更别提E-mail了。”人事部门告诉他:“对微软来说,没有E-mail的人等于不存在的人,所以微软不能用你。”   他很失望地离开微软,揣着口袋里仅有的10美元,到便利商店买了10公斤马铃薯,挨家挨户转手卖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