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巡视也要有“讲究”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巡视是信息技术课上必不可少的教师活动。一般来说,课堂巡视环节要占到一节信息技术课的多半时间。教师进行课堂巡视的时候,往往就是学生进行练习新知或完成电子作品的自主时段。巡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动手参与和具体操作情况,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另外,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也包括对机房课堂秩序的监督和管理,以及兼顾个别学生机软硬件故障的快速检修。
  表面看来,到了课堂巡视环节,教师就是在机房里“东走西逛”,少不了“窃窃私语”,甚至还要“指手画脚”。而实际上,要想充分发挥好课堂巡视的积极作用,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形式的背后却是有一番“讲究”在里面的。
  首先,课堂巡视要层层推进,讲究水到渠成。
  第一圈巡视走过去,大部分学生的操作情况要了然于心,哪些学生还没动手参与督促一下,哪些学生还在左顾右盼不明就里留意一下。第二圈回头来关注“弱势群体”:迟迟不动手的原因是什么,没有理解具体的任务要求,还是不知道如何动手操作;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应对。第三圈巡视的脚步要慢下来,不妨多驻足,选择几个“典型”学生,对其操作过程进行细致观察,以了解学生操作的具体实践情况;还可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或聆听学生之间的问题互助对话,以探知学生对操作意义的理解程度。第四圈时机成熟,暗暗敲定几个备“演示”对象。
  其次,课堂巡视要眼明心亮,讲究反思同行。
  一节课的学习活动设计得怎么样,看看学生的反应就知道了。通过对学生的观察,收集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困惑,能够帮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很多老师认为,反思应该是上完课后要做的事情,与进行中的课堂没有什么关系。实则不然,课堂上也需要反思,而且这种反思在课堂巡视中尤为重要。课堂巡视不能仅停留在为几个学生解决了求助问题,给几个学生进行了手把手的操作演示,而是要在眼到手到的同时,跟进心到随时进行反思。眼明心亮,教师才能及时发现教学设计中的疏漏和不足,并迅速做出调整,这样“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最后,课堂巡视要把握节奏,讲究张弛有度。
  课堂巡视的节奏,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上课班级学生活跃程度和基础水平差异的影响。如果上课班级中的大部分学生比较积极活跃,计算机和网络的基础水平较高,那么教师在进行课堂巡视时,会下意识地加快节奏。反之,教师则可能会减慢步子,对学生的观察、给学生的指导、与学生的交流可能都会更深入和到位。课堂巡视的节奏太快或者快慢失调,都会对整个课堂的学习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要张弛有度、把握好课堂巡视的节奏,决定于教师的专业功底和定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西师版》教材。在这几年中,我不断地学习新大纲、新理念、新教材,并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教学反思。使用这套教材后,我感触到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新”,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内容情境化,贴近孩子的生活  建构主义教学论原则明确的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西师版数学教材,大都遵循了这一原则。如第一册中的准备课,以
期刊
内容摘要:诗歌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诗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敢于质疑、怀疑的精神,丰富学生感情,培养健康向上的感情。  在当前的诗歌教学中,主要存在两种错误做法:一种是把诗歌当作文言文来教,这种做法仅在字句的解释和翻译上做文章,却忽视了诗歌意境的体味,情趣和韵味的鉴赏;另一种做法是只重理性分析,忽视感性体验和自我领悟。除了教学参考书上所提供的时代背景、
期刊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多方面的,但我觉得最需要和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厚积的文化、精美的语言、蓬勃的激情、专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等。  一、厚积的文化  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文化品位。那么文化从哪里来?那就是从阅读中来。一个勤奋的教师,不仅读教材,读参考,更重要的是博览全书。虽然小学语文比较简单,可是基础的东西还是很广泛的,尤其是新课程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学方式的转变就意味着教师文化的再生产
期刊
美国哈佛大学茄德纳博士曾说:老师的使命基本上是为自然出现的那些生长提供支持,对来自儿童的积极性作出赞同和怜悯的应声只有在宽松愉悦的情况里,学生才敢于自由想象、别开生面和大胆创新,使天性得到生长。要改变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创新学习的空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传统教学思想转变是教学创新的前提  改变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小餐桌》时,先引导学
期刊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是以教师为中心,并通过讲授、板书及多种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灌输给学生。在这样一个模式下老师是主动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表面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但这是一种被动的参与。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
期刊
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同学发生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这时候,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来自于学生中存在的非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
期刊
读过郁达夫写的《故都的秋》,印象中的秋色、秋形、秋声、秋味、秋实都给人一种悲凉。只是,总觉不能体味这悲凉空间的真情实感,更想象不出这悲凉情绪的源头和归宿。  近日,听了一堂语文公开课,课题正是《故都的秋》。那课的初始,并没有授课教师的身影,只有音箱里流淌出的淡淡的音乐。伴着音乐,以金碧辉煌的故宫为背景,大屏幕上缓缓移动五幅画面:院中牵牛、槐树落蕊、秋蝉残声、秋雨闲人、秋果奇景。一种清静、悲凉的氛围
期刊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体系、新的教材都让教师面临新的挑战,教师必须迅速转变教学观念,才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教师只有充分研究、开发教材,才能高效率地指导课堂。下面是笔者使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术新教材的若干体会和感悟。  一、领会新课标,把握教材结构  初次浏览新教材,第一感觉是整套教材不再像以往一样“以知识
期刊
网络自我效能感对教学设计的启示  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内部条件的综合反映,开展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必将对教学设计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  关注目标的“完整性”。  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辐射学习过程、内容和绩效各个维度。其中,在学习绩效维度上,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开始逐渐扩展到“人格发展”、“社会性发展”、“情感发展”、“生涯发展”等方面。这恰恰是传统的教学目标
期刊
再热情饱满的老师,课堂也难免发生偶然事件。面对不愉快,如何处理才会显示“大师”级的风采?怎样才能捕捉住机智教育的契机,收获意料之外的精彩?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撷取几个教学中的片段,以抛砖引玉,期待更睿智的精彩。  一、巧用教学内容,收获“理解”的精彩  记得那时正在学习《学弈》,当讲到“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时,坐在前排的李欣托着腮,歪着头,眯着眼傻笑,跑神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