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诗歌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诗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敢于质疑、怀疑的精神,丰富学生感情,培养健康向上的感情。
在当前的诗歌教学中,主要存在两种错误做法:一种是把诗歌当作文言文来教,这种做法仅在字句的解释和翻译上做文章,却忽视了诗歌意境的体味,情趣和韵味的鉴赏;另一种做法是只重理性分析,忽视感性体验和自我领悟。除了教学参考书上所提供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以外,剩下的就只有对诗体结构的解析和对表达方式的概念化处理。
鉴于以上两种做法的错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重视朗读
诗歌本是用于歌唱的,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屈原的《离骚》是人所共知的“鸣不平”。尽管今人无法听到古人的歌唱,但诗歌的音乐性却是毋庸置疑的。诗歌所特有的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只有通过朗读或朗诵才能体会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就该重视和运用这种方法。通过朗读,体会出诗人或喜或悲或怨或怒的情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得与诗人感情上的共鸣。读过“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自然能体会到作者那无以言状的喜悦之情;读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才能体会到杜甫忧国忧民的胸怀天下的爱国主义诗人的忧思之情;读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会了解李白怀才不遇受到排挤而被赐金放还的激愤以及蔑视权贵,不愿低头的铮铮傲骨;读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能理解苏轼面对广阔江水感慨万千,联想古今英雄壮怀满腔的博大胸襟及豪放之情。……凡此种种情感,不读安能体会得出?
二、鼓励质疑
诗歌教学不同于其他文体教学的一点是:由于篇幅短小,而且比说明文、议论文更直观、形象,学生容易介入。高中课本中入选的诗歌大多具有一定的情节,如《琵琶行》、《孔雀东南飞》等,学生在一种好奇心理的驱使下,往往会提前翻阅,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疑问:《琵琶行》中李白和歌女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对歌女会有如此深的同情?有关音乐描写得为什么这样生动形象?《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这么美丽勤劳,焦母为何刁难她?焦仲卿是不是太窝囊了?有了好的归宿,改嫁不得了?等等问题。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契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该单元教学前,运用一定的方法,提出预习要求,但不做具体规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感悟。对于学生的发现,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是荒谬可笑的,也要有正确的态度,切不可大惊小怪,甚至讥笑嘲讽,轻易加以否定,要求学生在没有讲授课文以前,通过预习尽可能多地发现问题,对提问多且水平较高的加以表扬和鼓励,那么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去发现、去探讨,甚至查阅有关资料,这样一来,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确定,参与意识得到了增强;教师的负担减轻了,为课堂赢得更为有效的时间,也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
三、发挥想象
诗歌大多有形象感。利用诗歌的这一特点,可以进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几句,单从表面上看是状写江水拍激崖岸的宏伟壮丽的景象,学生并不难想象,但是要联系到词的标题“赤壁怀古”,就可进一步想象出当年赤壁鏖战,曹军“灰飞烟灭”的场面;此火彼水,一红一白,色彩对比何等鲜明,古今比照何其强烈,恰是应“怀古”二字,实扣伤今之意,再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几句,祖国江山色彩壮丽,世间万物争奇半艳,促人上进,催人奋发。学生于此不正可以感受到一代伟人勃发之雄心、激荡之情怀。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这里不仅能见到“风、天、旷野、草、牛羊”这些意象,如果发挥想象能力,浮起在眼前的应是广阔的原野,茂盛碧绿的大草原,高高的天空,晴空万里,艳阳高照,风儿轻轻地软,牧羊人骑在马背上悠然自得,羊儿、牛儿自由自尽地徜徉在蓝天下碧草间的景象这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顷心向往的景象啊!
正是这些极富感性的诗句把学生带到了一种艺术创造的空间,在对它们进行咀嚼、品味的同时,也获得了思想的灵动、想象空间的拓展和审美情趣的升华。可以说,运用诗歌对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应该是诗歌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的良好途径。
四、体会情感
诗歌本身既有形象性,又有情感性。其实,形象思维的特征之一就是情感性,所谓“触景生情”就是这个意思,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仅仅靠朗诵是不够的,还必须运用一定的形象思维手段。在阅读中,让学生找出诗歌中意象,分析其特征,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倾向,从《山居秋螟》中描绘的清新、宁静而又洋溢和平安乐气氛的雨后山村晚景,可以体会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及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从《雨霖铃》中描写的秋天傍晚凄凉的景象及依依惜别的情景,再联想分别后孤单寂寞的生活苦情,自然会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与恋人分别的依依不舍,痛苦不堪的凄凉心情。利用这一手段可以使一些学生的情感由“粗糙”而变得细腻,使烦躁的情绪得到控制,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祖国的执爱,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自觉地受到思想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同时在诗歌教学中,坚持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历史上进步、正义、体现民族光辉思想的诗歌要大力宣扬,而对虽然形式很完美、艺术品味较高,但思想内容已不适用于今天的东西则要有所批判。
总之,诗歌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的品质以及丰富的情感,这都是素质教育的任务。诗歌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应当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应当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师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这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更是关系到如何振兴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大事,作为语文教师应以之为不懈的追求。
在当前的诗歌教学中,主要存在两种错误做法:一种是把诗歌当作文言文来教,这种做法仅在字句的解释和翻译上做文章,却忽视了诗歌意境的体味,情趣和韵味的鉴赏;另一种做法是只重理性分析,忽视感性体验和自我领悟。除了教学参考书上所提供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以外,剩下的就只有对诗体结构的解析和对表达方式的概念化处理。
鉴于以上两种做法的错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重视朗读
诗歌本是用于歌唱的,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屈原的《离骚》是人所共知的“鸣不平”。尽管今人无法听到古人的歌唱,但诗歌的音乐性却是毋庸置疑的。诗歌所特有的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只有通过朗读或朗诵才能体会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就该重视和运用这种方法。通过朗读,体会出诗人或喜或悲或怨或怒的情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得与诗人感情上的共鸣。读过“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自然能体会到作者那无以言状的喜悦之情;读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才能体会到杜甫忧国忧民的胸怀天下的爱国主义诗人的忧思之情;读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会了解李白怀才不遇受到排挤而被赐金放还的激愤以及蔑视权贵,不愿低头的铮铮傲骨;读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能理解苏轼面对广阔江水感慨万千,联想古今英雄壮怀满腔的博大胸襟及豪放之情。……凡此种种情感,不读安能体会得出?
二、鼓励质疑
诗歌教学不同于其他文体教学的一点是:由于篇幅短小,而且比说明文、议论文更直观、形象,学生容易介入。高中课本中入选的诗歌大多具有一定的情节,如《琵琶行》、《孔雀东南飞》等,学生在一种好奇心理的驱使下,往往会提前翻阅,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疑问:《琵琶行》中李白和歌女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对歌女会有如此深的同情?有关音乐描写得为什么这样生动形象?《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这么美丽勤劳,焦母为何刁难她?焦仲卿是不是太窝囊了?有了好的归宿,改嫁不得了?等等问题。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契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该单元教学前,运用一定的方法,提出预习要求,但不做具体规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感悟。对于学生的发现,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是荒谬可笑的,也要有正确的态度,切不可大惊小怪,甚至讥笑嘲讽,轻易加以否定,要求学生在没有讲授课文以前,通过预习尽可能多地发现问题,对提问多且水平较高的加以表扬和鼓励,那么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去发现、去探讨,甚至查阅有关资料,这样一来,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确定,参与意识得到了增强;教师的负担减轻了,为课堂赢得更为有效的时间,也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
三、发挥想象
诗歌大多有形象感。利用诗歌的这一特点,可以进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几句,单从表面上看是状写江水拍激崖岸的宏伟壮丽的景象,学生并不难想象,但是要联系到词的标题“赤壁怀古”,就可进一步想象出当年赤壁鏖战,曹军“灰飞烟灭”的场面;此火彼水,一红一白,色彩对比何等鲜明,古今比照何其强烈,恰是应“怀古”二字,实扣伤今之意,再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几句,祖国江山色彩壮丽,世间万物争奇半艳,促人上进,催人奋发。学生于此不正可以感受到一代伟人勃发之雄心、激荡之情怀。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这里不仅能见到“风、天、旷野、草、牛羊”这些意象,如果发挥想象能力,浮起在眼前的应是广阔的原野,茂盛碧绿的大草原,高高的天空,晴空万里,艳阳高照,风儿轻轻地软,牧羊人骑在马背上悠然自得,羊儿、牛儿自由自尽地徜徉在蓝天下碧草间的景象这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顷心向往的景象啊!
正是这些极富感性的诗句把学生带到了一种艺术创造的空间,在对它们进行咀嚼、品味的同时,也获得了思想的灵动、想象空间的拓展和审美情趣的升华。可以说,运用诗歌对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应该是诗歌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的良好途径。
四、体会情感
诗歌本身既有形象性,又有情感性。其实,形象思维的特征之一就是情感性,所谓“触景生情”就是这个意思,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仅仅靠朗诵是不够的,还必须运用一定的形象思维手段。在阅读中,让学生找出诗歌中意象,分析其特征,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倾向,从《山居秋螟》中描绘的清新、宁静而又洋溢和平安乐气氛的雨后山村晚景,可以体会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及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从《雨霖铃》中描写的秋天傍晚凄凉的景象及依依惜别的情景,再联想分别后孤单寂寞的生活苦情,自然会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与恋人分别的依依不舍,痛苦不堪的凄凉心情。利用这一手段可以使一些学生的情感由“粗糙”而变得细腻,使烦躁的情绪得到控制,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祖国的执爱,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自觉地受到思想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同时在诗歌教学中,坚持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历史上进步、正义、体现民族光辉思想的诗歌要大力宣扬,而对虽然形式很完美、艺术品味较高,但思想内容已不适用于今天的东西则要有所批判。
总之,诗歌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的品质以及丰富的情感,这都是素质教育的任务。诗歌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应当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应当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师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这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更是关系到如何振兴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大事,作为语文教师应以之为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