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群众文化活动专职干部,今年以来,我利用双休日多次深入农村,对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现状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发现,电视仍然是农村农民用于业余生活娱乐的工具。但是,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渗入,电视的作用正在逐渐淡化。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贫困家庭上不起有线电视简单的收视设备,仅能收到的几个频道,节目数量少、质量差;二是广告泛滥,群众反感。而对群众急需的农业生产技术、群众渴求的文化生活问题,他们几乎不予关注。更可恶的是,虚假广告泛滥,使无数老百姓上当受骗。
一、赌博泛滥
打牌赌博的泛滥是农村近年来突出的一个文化现象。当地村民的休闲方式除了看电视,串门就是打牌。在笔者的访谈以及以前的农村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中青年人都会打扑克、搓麻将,甚至一些小学生也会凑在一起玩扑克,不少年逾古稀的老人也经常在一起打打麻将。就玩牌使用的工具来说,一般是扑克和麻将两种,偶尔还有其它赌具。人们普遍认为赌博不是一种不道德行为。人们大多数认为这只是休闲娱乐的方式,有的甚至认为赌博是一种经济实力、能力的表现甚至标志。赌博往往会造成家庭的矛盾,以及对于儿女的消极的示范意义;对社会意味着一种非道德化(对于金钱的追求不择手段)。特别是恶性的赌博,往往还滋生社会治安事件。
二、乡间狂欢
现在农村富裕了,每到夜晚无风时,村里富户张灯结彩牵头扭秧歌,锣鼓家什,男女老少参加,有时四面八方的村子里群众赶来凑热闹,有的拖家带口、扶老携幼,穿上节日里的新衣裳,前来助兴。商家和小贩们也赶来了,为乡村里的节日增加了另一种氛围。卖艺的,卖衣服和布匹的,还有卖居家用品和各种农具的。狂欢之夜,成了买卖之夜、交易之夜。
三、黄色文化流行
根据调查,近年来一些自称某某歌舞团的表演团体在当地悄然兴起,内容淫秽低俗,动作不堪入目。其形式包括黄色书籍、黄色录像和地下色情服务。近几年黄色制品直接流入村屯内部,使得原本就不怎么宁静的村屯更加混乱。
四、成因初探
首先,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缺失是一重要原因。不要说像电影院、咖啡厅、茶座这样的高雅场所,就连村民想搭台看场戏,也不可能像城里人一样很容易就能找到公园、广场一类的场所。于村民们而言,找个宽敞一点的地方围个圈就是他们的戏台。其次,农村的文化活动寥寥无几。有些村子所谓的文化活动,就是过年时的民间秧歌队。这些演员大多是三里五村的农民出于爱好自发组成的,没有太多的表演技巧。然而,就是这样的表演,农民们也不一定能看上几场,鉴于劳务费用,村领导能躲就躲。
再者,农村文化宣传缺少平台。现在已经步入了高端信息时代,而农村传播信息的方式依然免不了靠“吼”,唯一的区别就是以前纯人工,现在靠喇叭。
农民们没有场所可以活动,没有活动可以休闲,缺少获知信息的平台,他们的精神世界就容易匮乏。物质的丰富亟须精神世界的跟进,而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造成了农民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矛盾。这就给了黄色垃圾泛滥的机会,使得农民这个文化中的弱势群体深受黄色垃圾的污染。因此,不能仅仅停留在如何消灭黄色垃圾的层面,而是真正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从源头上断绝黄色垃圾滋长的空间。 五、互联网的艰难
笔者所调查的2个村子,只有张家村和工商村有两间小的网吧,每间也就十几台电脑,且装修陈设简单,但却一直满座。顾客近80%都是未成年人,而这些未成年的初中生和小学生几乎全部是在玩电脑游戏或者聊天。电脑和网络本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传播工具,而如果缺乏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导,使孩子们整日沉迷在游戏或聊天的虚拟世界里,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甚至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农户想实现家庭联网,苦于网费昂贵,今年上网了,明年又被迫停止了。
六、几点建议
以上是笔者所调查的农村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调查,笔者认为农民目前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改革开放以来,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加快,但文化事业的进步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与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适应。所以笔者有以下建议:
1、加强硬件建设。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基本的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和电子阅览室等。
2、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
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3、政策扶持和商业运作。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介入,根据农民承受能力和国际惯例,制定农民上网特殊政策,也像给“粮补”、“林补”和“泥草房改造补助”一样,给积极买电脑上网的农户给予最大限度的补贴,让家庭贫困的农民都能上网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开阔眼界,共同享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果。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核心要求: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要想实现这些目标,不断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是极为关键地。
一、赌博泛滥
打牌赌博的泛滥是农村近年来突出的一个文化现象。当地村民的休闲方式除了看电视,串门就是打牌。在笔者的访谈以及以前的农村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中青年人都会打扑克、搓麻将,甚至一些小学生也会凑在一起玩扑克,不少年逾古稀的老人也经常在一起打打麻将。就玩牌使用的工具来说,一般是扑克和麻将两种,偶尔还有其它赌具。人们普遍认为赌博不是一种不道德行为。人们大多数认为这只是休闲娱乐的方式,有的甚至认为赌博是一种经济实力、能力的表现甚至标志。赌博往往会造成家庭的矛盾,以及对于儿女的消极的示范意义;对社会意味着一种非道德化(对于金钱的追求不择手段)。特别是恶性的赌博,往往还滋生社会治安事件。
二、乡间狂欢
现在农村富裕了,每到夜晚无风时,村里富户张灯结彩牵头扭秧歌,锣鼓家什,男女老少参加,有时四面八方的村子里群众赶来凑热闹,有的拖家带口、扶老携幼,穿上节日里的新衣裳,前来助兴。商家和小贩们也赶来了,为乡村里的节日增加了另一种氛围。卖艺的,卖衣服和布匹的,还有卖居家用品和各种农具的。狂欢之夜,成了买卖之夜、交易之夜。
三、黄色文化流行
根据调查,近年来一些自称某某歌舞团的表演团体在当地悄然兴起,内容淫秽低俗,动作不堪入目。其形式包括黄色书籍、黄色录像和地下色情服务。近几年黄色制品直接流入村屯内部,使得原本就不怎么宁静的村屯更加混乱。
四、成因初探
首先,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缺失是一重要原因。不要说像电影院、咖啡厅、茶座这样的高雅场所,就连村民想搭台看场戏,也不可能像城里人一样很容易就能找到公园、广场一类的场所。于村民们而言,找个宽敞一点的地方围个圈就是他们的戏台。其次,农村的文化活动寥寥无几。有些村子所谓的文化活动,就是过年时的民间秧歌队。这些演员大多是三里五村的农民出于爱好自发组成的,没有太多的表演技巧。然而,就是这样的表演,农民们也不一定能看上几场,鉴于劳务费用,村领导能躲就躲。
再者,农村文化宣传缺少平台。现在已经步入了高端信息时代,而农村传播信息的方式依然免不了靠“吼”,唯一的区别就是以前纯人工,现在靠喇叭。
农民们没有场所可以活动,没有活动可以休闲,缺少获知信息的平台,他们的精神世界就容易匮乏。物质的丰富亟须精神世界的跟进,而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造成了农民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矛盾。这就给了黄色垃圾泛滥的机会,使得农民这个文化中的弱势群体深受黄色垃圾的污染。因此,不能仅仅停留在如何消灭黄色垃圾的层面,而是真正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从源头上断绝黄色垃圾滋长的空间。 五、互联网的艰难
笔者所调查的2个村子,只有张家村和工商村有两间小的网吧,每间也就十几台电脑,且装修陈设简单,但却一直满座。顾客近80%都是未成年人,而这些未成年的初中生和小学生几乎全部是在玩电脑游戏或者聊天。电脑和网络本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传播工具,而如果缺乏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导,使孩子们整日沉迷在游戏或聊天的虚拟世界里,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甚至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农户想实现家庭联网,苦于网费昂贵,今年上网了,明年又被迫停止了。
六、几点建议
以上是笔者所调查的农村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调查,笔者认为农民目前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改革开放以来,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加快,但文化事业的进步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与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适应。所以笔者有以下建议:
1、加强硬件建设。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基本的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和电子阅览室等。
2、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
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3、政策扶持和商业运作。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介入,根据农民承受能力和国际惯例,制定农民上网特殊政策,也像给“粮补”、“林补”和“泥草房改造补助”一样,给积极买电脑上网的农户给予最大限度的补贴,让家庭贫困的农民都能上网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开阔眼界,共同享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果。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核心要求: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要想实现这些目标,不断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是极为关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