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主要的活动,是幼儿在假想的情景中进行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
【关键词】学前教育 幼儿 游戏 成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7.205
一个人,从婴儿期进入幼儿期后,由于其动作和语言的发展、生活范围的扩大和独立性的增长,他渴望参加成人社会活动的愿望便逐渐产生。但因受本身特点的限制,又使他不可能真正地参与到成人的活动之中来。所以,游戏成了最受幼儿欢迎的活动,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学前期重要的教育手段。
一、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性
(一)游戏活动是幼儿的自主需要
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有着较大的吸引力,同时也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源泉,幼儿通过游戏能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逐渐感受社会化的生活。对外界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爱游戏、玩心重都是幼儿最直接的天性表现。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幼儿天性是活泼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从中不难看出,游戏符合幼儿心理特点以及成长需求,是一种特殊的活动形式。幼儿教育内容中包括很多常识性的知识教育,需要联系相关教学材料,但是由于幼儿自身的天性使然,简单的说教难以有效地吸引幼儿学习的兴趣,枯燥的讲解会加深幼儿对学习的厌烦感,借助游戏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培养
幼儿在游戏中不仅能够学习到知识,加深对世界的认知程度,同时有助于健全和完善幼儿心理。在游戏中,幼儿可以随心所欲地展现自身想法,追求想要的东西,游戏并没有具体的任务需要完成,幼儿可以单纯地享受游戏的乐趣,从体验中获得知识,这才是游戏教育的最终目的。与此同时,幼儿在成长中会受到外界因素以及家庭因素的影响,部分家长秉着从小培养幼儿高尚情操的想法,教育形式过于偏激,给予幼儿过大的压力,导致幼儿情感体验不愉快。由此看来,游戏能够大大降低幼儿对周边世界的厌烦,构建健康良好的身心结构,奠定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三)游戏活动有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
幼儿游戏的设计中,不仅需要赋予游戏更多的趣味性、互动性,还需要将游戏设计同生活实际相结合,确保幼儿能够在游戏中收获到知识,获得情感体验。诸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被幼儿园教师广泛引用,主要是这样的游戏具有潜在的内涵,通过游戏,有助于幼儿进一步了解合作的重要性、交朋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关心他人,增加情感体验。此外,这些游戏实施起来较为简单,只需简单的讲解就能学会。例如,幼儿教师设计了一款游戏“奇妙的磁铁”,教师为幼儿提供磁铁、回形针、泡沫以及木板等材料,然后对幼儿提问:“老师丢了一个回形针,如何能够找回它?”通过游戏来加深幼儿对磁铁的认知,了解磁铁的作用,在娱乐中收获知识。反之,如果教师所设计的游戏过于抽象化,同实际生活无关,可能在一定程度受到幼儿的欢迎,但是难以起到游戏教育的作用,幼儿未能在游戏中学到生活知识,还影响幼儿后续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游戏活动的选择和设计
不同的游戏产生的效果各不相同,游戏作为幼儿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在游戏的选取上除了需要符合幼儿特点外,还需要符合教学内容。因此,游戏的选取和设计需要幼儿教师进行反复斟酌,游戲步骤需要提前构思,并根据本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游戏的难易程度上也要符合幼儿的接受能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准备和设计游戏方案:
(一)幼儿园游戏活动场所的安全性
由于幼儿年龄小,幼儿在游戏中很容易造成擦伤、扭伤、骨折、挫折伤等意外伤害,保证活动设施的牢固与安全,设施设备天天检查;活动场地、过道、跑道做成塑胶地面;同时注重活动前的安全教育工作和幼儿着装的安全检查。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注意提醒与看护,确保体育活动设备和活动组织的安全。如塑胶运动场,水池,翻斗乐,沙池,大型活动器械等可以视情况进行添置,同时要确保游戏活动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在幼儿园配备的玩具,和一些运动场所中,会存在着塑料,塑胶等物质,要确保设备的质量安全,以保证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
(二)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的科学性
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设计要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发展个性来开展,不要为了教育而教育,这样会使游戏活动缺乏其中应有的趣味性。在提高游戏环节的吸引力以及娱乐型基础上,再考虑其中的教育问题。相信以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个性来设计的游戏活动是更符合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游戏活动是符合孩子自身的天性发展的,幼儿园加强幼儿园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可以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起到更加好的效果和促进作用。所以说,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在设计的过程中,更应当加强游戏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在孩子游戏玩耍的同时,可以培养孩子的拓展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实践性
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不是靠机械的训练或反复锻炼,而是需要趣味性游戏化的教学形式,让孩子在玩中学才能促进身体的和谐发展。对于幼儿来说,游戏中的体验是他们对待世界更为普遍的一种方式。荷兰文化人类学家胡伊青加曾说过:“游戏的乐趣究竟是什么?何以幼儿要愉快的叫嚷?这是一种被抓住、被震撼、被弄得神魂颠倒的心理状态。”幼儿游戏活动尤为突出地表现出了体验的特征,游戏让幼儿从体验的意义上成为真正完整的、自由的人。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所有的知识、经验才是有意义的。
三、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口述,孩子被动听讲,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显然并不适合幼儿教学。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是幼儿阶段的显著特点。游戏教学模式在空间环境的布置上,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色彩丰富、多种多样的道具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交流方式上,游戏中的交流是平等的,幼儿没有心理压力,更容易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在辨识水果游戏过程中,多种多样、颜色各异、味道不同的水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教学真实性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不可能带着所有孩子到真实的场景中去学习、去认知,但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在课堂上构建各种情境,通过情境游戏能增加教学的真实性,解答幼儿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整体效果,例如,雪为什么会融化?针对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情境游戏的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幼儿对生活常识的认知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三)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幼儿时期是性格、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对这一阶段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以幼儿教学中常见的积木游戏为例,指导孩子单纯地按照自己的样子摆放无形中遏制了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幼儿教育过程中给孩子更多的发挥空间,以引导为主,允许不同事物的存在,为孩子将来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对幼儿在常识认知方面大有裨益,还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对其身心发展、性格形成都有着深远影响。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游戏的选取和设计都应科学、合理,从幼儿阶段孩子的自身特点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和孩子的接受能力,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使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做到利用游戏进行科学教育,发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学前教育 幼儿 游戏 成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7.205
一个人,从婴儿期进入幼儿期后,由于其动作和语言的发展、生活范围的扩大和独立性的增长,他渴望参加成人社会活动的愿望便逐渐产生。但因受本身特点的限制,又使他不可能真正地参与到成人的活动之中来。所以,游戏成了最受幼儿欢迎的活动,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学前期重要的教育手段。
一、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性
(一)游戏活动是幼儿的自主需要
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有着较大的吸引力,同时也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源泉,幼儿通过游戏能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逐渐感受社会化的生活。对外界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爱游戏、玩心重都是幼儿最直接的天性表现。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幼儿天性是活泼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从中不难看出,游戏符合幼儿心理特点以及成长需求,是一种特殊的活动形式。幼儿教育内容中包括很多常识性的知识教育,需要联系相关教学材料,但是由于幼儿自身的天性使然,简单的说教难以有效地吸引幼儿学习的兴趣,枯燥的讲解会加深幼儿对学习的厌烦感,借助游戏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培养
幼儿在游戏中不仅能够学习到知识,加深对世界的认知程度,同时有助于健全和完善幼儿心理。在游戏中,幼儿可以随心所欲地展现自身想法,追求想要的东西,游戏并没有具体的任务需要完成,幼儿可以单纯地享受游戏的乐趣,从体验中获得知识,这才是游戏教育的最终目的。与此同时,幼儿在成长中会受到外界因素以及家庭因素的影响,部分家长秉着从小培养幼儿高尚情操的想法,教育形式过于偏激,给予幼儿过大的压力,导致幼儿情感体验不愉快。由此看来,游戏能够大大降低幼儿对周边世界的厌烦,构建健康良好的身心结构,奠定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三)游戏活动有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
幼儿游戏的设计中,不仅需要赋予游戏更多的趣味性、互动性,还需要将游戏设计同生活实际相结合,确保幼儿能够在游戏中收获到知识,获得情感体验。诸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被幼儿园教师广泛引用,主要是这样的游戏具有潜在的内涵,通过游戏,有助于幼儿进一步了解合作的重要性、交朋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关心他人,增加情感体验。此外,这些游戏实施起来较为简单,只需简单的讲解就能学会。例如,幼儿教师设计了一款游戏“奇妙的磁铁”,教师为幼儿提供磁铁、回形针、泡沫以及木板等材料,然后对幼儿提问:“老师丢了一个回形针,如何能够找回它?”通过游戏来加深幼儿对磁铁的认知,了解磁铁的作用,在娱乐中收获知识。反之,如果教师所设计的游戏过于抽象化,同实际生活无关,可能在一定程度受到幼儿的欢迎,但是难以起到游戏教育的作用,幼儿未能在游戏中学到生活知识,还影响幼儿后续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游戏活动的选择和设计
不同的游戏产生的效果各不相同,游戏作为幼儿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在游戏的选取上除了需要符合幼儿特点外,还需要符合教学内容。因此,游戏的选取和设计需要幼儿教师进行反复斟酌,游戲步骤需要提前构思,并根据本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游戏的难易程度上也要符合幼儿的接受能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准备和设计游戏方案:
(一)幼儿园游戏活动场所的安全性
由于幼儿年龄小,幼儿在游戏中很容易造成擦伤、扭伤、骨折、挫折伤等意外伤害,保证活动设施的牢固与安全,设施设备天天检查;活动场地、过道、跑道做成塑胶地面;同时注重活动前的安全教育工作和幼儿着装的安全检查。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注意提醒与看护,确保体育活动设备和活动组织的安全。如塑胶运动场,水池,翻斗乐,沙池,大型活动器械等可以视情况进行添置,同时要确保游戏活动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在幼儿园配备的玩具,和一些运动场所中,会存在着塑料,塑胶等物质,要确保设备的质量安全,以保证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
(二)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的科学性
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设计要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发展个性来开展,不要为了教育而教育,这样会使游戏活动缺乏其中应有的趣味性。在提高游戏环节的吸引力以及娱乐型基础上,再考虑其中的教育问题。相信以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个性来设计的游戏活动是更符合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游戏活动是符合孩子自身的天性发展的,幼儿园加强幼儿园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可以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起到更加好的效果和促进作用。所以说,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在设计的过程中,更应当加强游戏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在孩子游戏玩耍的同时,可以培养孩子的拓展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实践性
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不是靠机械的训练或反复锻炼,而是需要趣味性游戏化的教学形式,让孩子在玩中学才能促进身体的和谐发展。对于幼儿来说,游戏中的体验是他们对待世界更为普遍的一种方式。荷兰文化人类学家胡伊青加曾说过:“游戏的乐趣究竟是什么?何以幼儿要愉快的叫嚷?这是一种被抓住、被震撼、被弄得神魂颠倒的心理状态。”幼儿游戏活动尤为突出地表现出了体验的特征,游戏让幼儿从体验的意义上成为真正完整的、自由的人。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所有的知识、经验才是有意义的。
三、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口述,孩子被动听讲,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显然并不适合幼儿教学。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是幼儿阶段的显著特点。游戏教学模式在空间环境的布置上,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色彩丰富、多种多样的道具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交流方式上,游戏中的交流是平等的,幼儿没有心理压力,更容易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在辨识水果游戏过程中,多种多样、颜色各异、味道不同的水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教学真实性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不可能带着所有孩子到真实的场景中去学习、去认知,但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在课堂上构建各种情境,通过情境游戏能增加教学的真实性,解答幼儿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整体效果,例如,雪为什么会融化?针对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情境游戏的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幼儿对生活常识的认知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三)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幼儿时期是性格、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对这一阶段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以幼儿教学中常见的积木游戏为例,指导孩子单纯地按照自己的样子摆放无形中遏制了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幼儿教育过程中给孩子更多的发挥空间,以引导为主,允许不同事物的存在,为孩子将来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对幼儿在常识认知方面大有裨益,还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对其身心发展、性格形成都有着深远影响。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游戏的选取和设计都应科学、合理,从幼儿阶段孩子的自身特点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和孩子的接受能力,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使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做到利用游戏进行科学教育,发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