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次让人不能平静的回望。2008年4月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一次视察和看望,让地处毛乌苏沙漠西南边缘的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职工们8年来一直念念不忘。
“希望你们把这个地方建设得更加美好。”
“要不断向沙漠纵深推进。”
……
8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久久回荡在毛乌素沙漠,和着滚滚的黄河水,有力地鼓舞着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的干部职工奋力前行。
“我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种下了这棵枣树”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芨滩防沙林场)长着一棵在当地常见的长红枣树,8年来,这棵枣树像是毛乌素沙漠中坚强的卫士,默默守护着这一方热土。在白芨滩职工心里,这棵枣树连着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情……
尽管时间过去了8年,王有德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
“习近平总书记来我们保护区的那一天,我和同事们还在大泉治沙点看樟子松。见到我,他紧紧握住我的手,说‘我是来向你学习的。你们在这里作出了很大贡献,非常了不起!’别说是当时,就是现在想起这句话,我都激动得很。”62岁的王有德告诉记者,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提起那棵枣树,王有德自豪地告诉记者,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到了大泉治沙区,看着阳光下一望无际的麦草方格将昔日的桀骜的沙漠紧紧缚住,他非常高兴。来到制高点,总书记提议要和他一起种一棵树。根据当时的时节和树的特性,我们选择了种枣树。“种树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非常用心。他还仔细地询问我,这棵树能不能活。我告诉总书记长红枣树在当地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了,抗风沙、耐干旱,肯定能活。”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话,王有德至今仍清晰地记得。
从那一天起,王有德这个在白芨滩扎根20多年,一直致力于防沙治沙事业的治沙人,更加坚定了治沙造林的决心和信心。在随后的日子里,时任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兼白芨滩防沙固沙林场的王有德和保护区的同志们创下了一个又一个治沙奇迹。
如今,已经退休的王有德虽然不在一线防沙治沙了,可是他仍然记得当年自己给习近平总书记许下的诺言:要把剩下的40万亩沙漠治理好。如今,王有德在宁夏沙漠绿化产业发展基金会工作,为治沙事业继续贡献着自己力量。
在白芨滩自然保护区职工的心里,这棵枣树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白芨滩人治沙事业的肯定,也是对白芨滩职工深重的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那次来我们保护区,对我们那些年的治沙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对全场职工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尤其是当总书记种下这棵枣树,并告诉我们,对治沙事业他会全力支持时,全场都沸腾了。”
在白芨滩自然保护区工作了20年的职工马建林对当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工作的情景历历在目。他告诉记者,从那以后,大家伙的干劲更足了,不管是种草方格还是点种,不管是灌水还是栽树,一个个都抢着干,比着干,生怕自己干少了,干慢了……
如今,这棵枣树在当初那片周围还是沙漠的土地里扎下了根,茁壮成长,见证着白芨滩自然保护区职工们凭着“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治沙落了后”的毅力,见证着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最大人工绿洲的崛起,见证着白芨滩干部职工创造的人进沙退的奇迹。
“希望你们把这个地方建设得更加美好,不断向沙漠纵深推进”
白芨滩自然保护区地处灵武市东部荒漠区,“小时候,晚上睡一觉起来,满脸都是沙子,有时候都会被呛醒”,白芨滩自然保护区一位30多岁的职工说。“现在,你看沙漠里的这些草、这些树,把沙子都挡在外面了。”他指着远方对记者说。
早在2008年,经过白芨滩林场几百名职工20多年的固沙造林、防沙治沙,这里已然不复那些年黄沙漫天的景象。习近平总书记来白芨滩视察工作的时候,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能看得见参天白杨、听得见啾啾鸟鸣、闻得见花香、生机盎然的现代化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
“当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扬了我们林场取得的成绩。当了解到还有40万亩沙漠没有治理,他希望我们把这个地方建设得更加美好,要求我们不断向沙漠纵深推进。”在保护区工作了27年的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兴东一直记着当年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话。
8年来,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干部职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创新治沙模式,使造林平均成活率从过去的60%—70%,提升到现在的80%—90%,实现了造一片、活一片、绿一片、封育一片;探索出“六位一体”沙漠治理开发模式,实现了治沙与致富同步发展,创造了改造利用沙漠、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范例。同时,创新经营机制,大力推行以家庭、联组或个人划片承包机制治沙造林,制定实施“六个一”目标,激发广大职工治沙的积极性,全场每年完成治沙造林由2008年以前年推进1万亩提速为年推进3万亩。累计治沙造林60多万亩,植树近1亿株,实现了人进沙退。
如今,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是自然修复的重要空间,更是宁东发展的环境容量。随着保护区绿色的不断延伸,森林碳汇作用逐步显现,为美丽宁夏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2008年,我们给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没有治理的40万亩沙漠,主要集中在大柳毛子区域,如今40万亩的流动沙丘,在我们317名职工的努力下,已经治理了近30万亩。从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视察的区域,我们又向沙漠深处推进了20多公里。”王兴东自豪地告诉记者。“为了早日完成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事情,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望着远处的毛乌素沙漠,王兴东眼中充满了坚定。
“我们在这里干得安心,生活得舒心”
“我是2007年到场里工作的,妻子也是厂里的职工。现在我们林场职工的收入比以前高了许多。我们家现在一年的收入能有个十几万。拿我一个人来说,岗位工资两万多,任务工资有一万七八,再加上承包的20亩果园和苗圃的产业收入,一年下来就有六七万的收入。这在以前都是不敢想的。”在白芨滩大泉治沙管理站工作区,正在林间给樟子松灌水的职工纪龙给记者仔细算了一笔账。
2008年习近平总书记到保护区视察时,除了了解白芨滩防沙治沙工作外,非常关心这里的职工收入、住房和孩子上学问题,让白芨滩人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民生情怀。
“不能只让职工吃苦受累,要把职工的收入提上去!”近年来,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始终把提高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活条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
合理利用场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发挥职工的技术优势,积极发展经果林、苗木、设施园艺、种养殖业四大支柱产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林为主,林副并举,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兴场之路。职工收入连续多年保持了12%以上的增长速度,2015年人均收入突破5万元。
记者在白芨滩自然保护区采访的时候,时值樟子松管护的关键时期。皮肤晒得黝黑的大泉管理站站长杨玉刚已经有半个多月没有回家了。当记者问杨玉刚,家人会不会有怨言时,这个在林场工作已经15年的治沙人,不假思索地回答:“不会!”
看到记者眼里的疑惑,杨玉刚打开了话匣子:“8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大泉的时候,非常关心我们职工孩子的教育问题。这几年,场里对职工有很多优惠政策。我家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小学,大的场里每年给补助700元,小的给补助600元,以后上高中、大学都有补助呢。平时,场里对家属也很关心,有什么问题都会及时解决,现在妻子对我的工作非常支持,孩子也为我感到骄傲。我们在这里干得安心,生活得舒心!”
近年来,管理局坚持“拴心宁人,安居乐业”的方针,大力推行各项惠民政策。每年筹措200多万元给全场职工缴纳“三险一金”,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每年拿出10多万元对职工子女上学进行补助,从小学到大学,场里职工的子女都能享受每年600元—1000元的教育补贴;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职工住房补贴、养殖补贴、收入补贴、设施栽培补贴……白芨滩干部职工说,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希望你们把这个地方建设得更加美好。”白芨滩人将牢记这份嘱托,不负这份深情。
(本文图片由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希望你们把这个地方建设得更加美好。”
“要不断向沙漠纵深推进。”
……
8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久久回荡在毛乌素沙漠,和着滚滚的黄河水,有力地鼓舞着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的干部职工奋力前行。
“我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种下了这棵枣树”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芨滩防沙林场)长着一棵在当地常见的长红枣树,8年来,这棵枣树像是毛乌素沙漠中坚强的卫士,默默守护着这一方热土。在白芨滩职工心里,这棵枣树连着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情……
尽管时间过去了8年,王有德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
“习近平总书记来我们保护区的那一天,我和同事们还在大泉治沙点看樟子松。见到我,他紧紧握住我的手,说‘我是来向你学习的。你们在这里作出了很大贡献,非常了不起!’别说是当时,就是现在想起这句话,我都激动得很。”62岁的王有德告诉记者,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提起那棵枣树,王有德自豪地告诉记者,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到了大泉治沙区,看着阳光下一望无际的麦草方格将昔日的桀骜的沙漠紧紧缚住,他非常高兴。来到制高点,总书记提议要和他一起种一棵树。根据当时的时节和树的特性,我们选择了种枣树。“种树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非常用心。他还仔细地询问我,这棵树能不能活。我告诉总书记长红枣树在当地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了,抗风沙、耐干旱,肯定能活。”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话,王有德至今仍清晰地记得。
从那一天起,王有德这个在白芨滩扎根20多年,一直致力于防沙治沙事业的治沙人,更加坚定了治沙造林的决心和信心。在随后的日子里,时任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兼白芨滩防沙固沙林场的王有德和保护区的同志们创下了一个又一个治沙奇迹。
如今,已经退休的王有德虽然不在一线防沙治沙了,可是他仍然记得当年自己给习近平总书记许下的诺言:要把剩下的40万亩沙漠治理好。如今,王有德在宁夏沙漠绿化产业发展基金会工作,为治沙事业继续贡献着自己力量。
在白芨滩自然保护区职工的心里,这棵枣树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白芨滩人治沙事业的肯定,也是对白芨滩职工深重的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那次来我们保护区,对我们那些年的治沙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对全场职工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尤其是当总书记种下这棵枣树,并告诉我们,对治沙事业他会全力支持时,全场都沸腾了。”
在白芨滩自然保护区工作了20年的职工马建林对当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工作的情景历历在目。他告诉记者,从那以后,大家伙的干劲更足了,不管是种草方格还是点种,不管是灌水还是栽树,一个个都抢着干,比着干,生怕自己干少了,干慢了……
如今,这棵枣树在当初那片周围还是沙漠的土地里扎下了根,茁壮成长,见证着白芨滩自然保护区职工们凭着“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治沙落了后”的毅力,见证着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最大人工绿洲的崛起,见证着白芨滩干部职工创造的人进沙退的奇迹。
“希望你们把这个地方建设得更加美好,不断向沙漠纵深推进”
白芨滩自然保护区地处灵武市东部荒漠区,“小时候,晚上睡一觉起来,满脸都是沙子,有时候都会被呛醒”,白芨滩自然保护区一位30多岁的职工说。“现在,你看沙漠里的这些草、这些树,把沙子都挡在外面了。”他指着远方对记者说。
早在2008年,经过白芨滩林场几百名职工20多年的固沙造林、防沙治沙,这里已然不复那些年黄沙漫天的景象。习近平总书记来白芨滩视察工作的时候,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能看得见参天白杨、听得见啾啾鸟鸣、闻得见花香、生机盎然的现代化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
“当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扬了我们林场取得的成绩。当了解到还有40万亩沙漠没有治理,他希望我们把这个地方建设得更加美好,要求我们不断向沙漠纵深推进。”在保护区工作了27年的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兴东一直记着当年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话。
8年来,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干部职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创新治沙模式,使造林平均成活率从过去的60%—70%,提升到现在的80%—90%,实现了造一片、活一片、绿一片、封育一片;探索出“六位一体”沙漠治理开发模式,实现了治沙与致富同步发展,创造了改造利用沙漠、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范例。同时,创新经营机制,大力推行以家庭、联组或个人划片承包机制治沙造林,制定实施“六个一”目标,激发广大职工治沙的积极性,全场每年完成治沙造林由2008年以前年推进1万亩提速为年推进3万亩。累计治沙造林60多万亩,植树近1亿株,实现了人进沙退。
如今,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是自然修复的重要空间,更是宁东发展的环境容量。随着保护区绿色的不断延伸,森林碳汇作用逐步显现,为美丽宁夏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2008年,我们给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没有治理的40万亩沙漠,主要集中在大柳毛子区域,如今40万亩的流动沙丘,在我们317名职工的努力下,已经治理了近30万亩。从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视察的区域,我们又向沙漠深处推进了20多公里。”王兴东自豪地告诉记者。“为了早日完成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事情,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望着远处的毛乌素沙漠,王兴东眼中充满了坚定。
“我们在这里干得安心,生活得舒心”
“我是2007年到场里工作的,妻子也是厂里的职工。现在我们林场职工的收入比以前高了许多。我们家现在一年的收入能有个十几万。拿我一个人来说,岗位工资两万多,任务工资有一万七八,再加上承包的20亩果园和苗圃的产业收入,一年下来就有六七万的收入。这在以前都是不敢想的。”在白芨滩大泉治沙管理站工作区,正在林间给樟子松灌水的职工纪龙给记者仔细算了一笔账。
2008年习近平总书记到保护区视察时,除了了解白芨滩防沙治沙工作外,非常关心这里的职工收入、住房和孩子上学问题,让白芨滩人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民生情怀。
“不能只让职工吃苦受累,要把职工的收入提上去!”近年来,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始终把提高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活条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
合理利用场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发挥职工的技术优势,积极发展经果林、苗木、设施园艺、种养殖业四大支柱产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林为主,林副并举,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兴场之路。职工收入连续多年保持了12%以上的增长速度,2015年人均收入突破5万元。
记者在白芨滩自然保护区采访的时候,时值樟子松管护的关键时期。皮肤晒得黝黑的大泉管理站站长杨玉刚已经有半个多月没有回家了。当记者问杨玉刚,家人会不会有怨言时,这个在林场工作已经15年的治沙人,不假思索地回答:“不会!”
看到记者眼里的疑惑,杨玉刚打开了话匣子:“8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大泉的时候,非常关心我们职工孩子的教育问题。这几年,场里对职工有很多优惠政策。我家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小学,大的场里每年给补助700元,小的给补助600元,以后上高中、大学都有补助呢。平时,场里对家属也很关心,有什么问题都会及时解决,现在妻子对我的工作非常支持,孩子也为我感到骄傲。我们在这里干得安心,生活得舒心!”
近年来,管理局坚持“拴心宁人,安居乐业”的方针,大力推行各项惠民政策。每年筹措200多万元给全场职工缴纳“三险一金”,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每年拿出10多万元对职工子女上学进行补助,从小学到大学,场里职工的子女都能享受每年600元—1000元的教育补贴;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职工住房补贴、养殖补贴、收入补贴、设施栽培补贴……白芨滩干部职工说,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希望你们把这个地方建设得更加美好。”白芨滩人将牢记这份嘱托,不负这份深情。
(本文图片由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