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新论

来源 :中国文艺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x_72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和定义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文化、不同种族、甚至是不同的历史背景时期,都是不尽相同的,只能说是复杂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城市的公共空间不是被可以强行摆弄设计出来的,它是在人民大众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体会出来的。从策划到设计再到形态上的定夺仍然很难去定义城市中的一个公共区域的好坏,但是如果它被使用好了,人们的多重反馈舒适了,它就是一个好的区域更或是一个优秀的关于城市的公共空间。城市的公共空间不能只是局限于造景设计,要关注生态优先、绿色意识,并注重公共生活。在过程中发生最重要事情,就是在设计中突破人和人之间的界限,努力做到自然与生态的平衡。
  【关键词】共空间;绿意意识;生态优先;公共生活
  针对当下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与使用问题,由于各种利益的纠结,公共空间在设计上的实践并不尽如人意。无论是城市空间还是公共环境特定区域,不是为了造就自我的差异性、发现自我的意识,而是抹去自我的差异性。在时下许多城市空间的建设中,把公共空间当成本土资源的配置。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大型广场、公园,这些所谓的公共区域,包括一些大的公共建筑,通常是用来展示政府的财力、政治的成就的炫耀性的空间,而并没有真正推动商业公共区域、主题景观区、小区规划景观等公共空间的公共生活。
  绿意意识
  所谓“绿意意识”,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最根本的特点就是维护生态平衡崇尚自然,激活绿色经济,倡导绿色文明,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有“绿意”。这个“绿意”,就是中央提出的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这个“绿意”不仅仅是城市绿地覆盖率,而是实现了人与自然、环境与发展、建设与保护、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物质生产与文化富足、外在形象与内涵精神的六大平衡的城市。
  城市中绿意设计的终极目标,就是建设一座环境质量良好的生态空间。而赖以实现这个目标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居住在这个城市的公众所有人的绿色意识。所谓“绿色意识”,应该是建立在环境意识基础上的发展观与生存观,更是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的心态。它包括对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对环保活动的参与程度;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长远目光。历史传统、生活习惯、管理体制、教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都是影响绿色意识的基本因素。
  绿色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创造良好的生活的公共空间环境,社会潮流是城市流行以绿色文明意识为主导。几年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政府在创建绿色城市成绩斐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城市的“绿意设计”其最初是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环境平衡适度。可这些年来出现了很多单一化的草坪绿化,大面积的草坪,看起来整齐划一,其实不实际、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都市中生态绿色的人工造景、人文表现、形式机能也是从本质功能基础上演化出生的,没有充分考虑去营造健康有利的空间环境,一味关注这些人造绿意中的小景设计会使得都市绿地的意义本末倒置。尤其是在当下,功能实用型的绿意设计比观赏型的人造景观设计更有存在意义与价值。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绿色意识上没有完全到位。有“绿意”思想意识,才能保证绿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并实施绿色经济行为,才能实现从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到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转变,建造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的城市空间。
  城市有生命的基础建设,也可以称之为“生态型绿意基础设施”,我们更要改变以往“在建筑重堆砌绿化”的做法,在空间设计中应以模仿当地的自然生态结构为主要手段,按照生态学中“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的原则,谨慎使用外来物种,运用植被生命层次组合,创造自然植被群落。促成生态空间的发展,促使生物自然演进得以延续和发展,让城市空间不仅可以成为宜居的空间,也成为自然生物赖以生存的和谐空间,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的、共处的良好关系。
  突出人地和谐、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生态城市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但是作为一个生他城市理应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体,是一个提供任何自然生存和发展的有机环境系统。在建设城市开放空间中,人文属性固然重要,文化的传承可以传递一个空间的精神内涵所在,但是仅仅有形式和功能是不够的。我们在自然环境的改造和保护中,应该强调“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遵循原始生态性。
  设计理念应注重客观评价,通过比较不同城市的发展条件和竞争活力来合理确定城市建设的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使不同城市空间之间形成等级有序、功能互补、梯度推进、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在公共空间的生态建设上应优先考虑开放空间的自然因素,尽可能地保留原有较好的自然植被,将其建成有机的自然形态空间,有效发挥其自然生态效益。实现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从而促进人地和谐生态协调发展,使之符合更大区域范围城市空间的整体效益。让人们呼吸到自然洁净空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人口过快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雾霾已经成为典型城市的一种环境灾害,亟需我们找出应对措施来控制和治理。不妨从城市公共环境规划设计的角度,加强生态优先,人地和谐的规划理念,利用自然植被或是加大绿色面积,吸收大气污染物的能力来减少雾霾。让人们呼吸到洁净空气,享受健康生活。地球上自然植被,是千百年来物竞天择的产物,其区域生态系统是经过长年累月不断沉淀而形成的,是维系该区域生态区域空间平衡的关键所在。
  绿色植被是丰富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重要方法。城市绿化要重视各品种组成的生态循环链效应, 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来指导城市园林绿化,创造宜人、生态的绿色空间,达到人地和谐。此外,在植物绿化时,还可以当地的市树、市花为主要绿化植物,使市民产生自豪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高级的人类需求。
  生态学思想的融入,赋予了公共空间更深刻的内涵,使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走出了狭义的美学范畴。英国著名园林设计师麦克哈格曾提出:“大城市地区内保留作为开放空间的土地应按土地的自然演进过程来选择,即该土地应是内在地适合于绿地用途的:这就是大城市地区内自然的位置。”生态设计思想的导入,让环境设计的歌儿环节和构成要素视为一个整体。生态的系统及优先的理念,让人们从人工造景的枯燥无味走向对原始生态的自然体验。这种空间依然成为未来保障性区域的优秀空间,从更丰富的层面保证了人们公共生活。   公共空间的公共生活
  公共生活,公共性较强,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群体的,它是人们在公共空间里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生活。在这方面有些国家已经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当然这还要在于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比较强,教育水平比较强。与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比较,公共生活的领域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表现更加精彩纷呈。今天互联网改变了人的习惯,设计师首先要研究人为习惯的改变,进而才会对于城市、城市景观和开放的公共空间作出对策。
  我们到了一个点,如何解决公共生活行为下的空间改变的方式?
  传统的空间基本上是有核心的,是有非常明确的界限的,基本上在很多空间里有强烈的路线规划。不管是古典设计,还是当代看到的新的纪念性的公园设计,包括大师所列举出来的国外现在还有的功能性非常强的空间设计,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意思。但是这个意思是不是适应今天人们行为的发展,是不是适应今天已经严重依赖于互联网时代的这一批人的行为需求。我们可以从这上面得到一个反思。我们也看到一些设计师在做尝试,是不是需要提供多种可能性的问题,有些设计师尝试在原有的空间里加上一些。其实非确定性空间就像一个布朗运动一样,在一个表象上面呈现无规则的状态,这种无规则的状态在我们现实空间里面应该怎么做?没有一个人会沿着你所设计的空间完整地走下去,那么我们设计的这种序列是不是可以被认为是相当无聊和无趣的呢?或者说是非常空洞的设计呢?
  我们也尝试着在自己的设计空间里面去达到这个目的,所有的室外场地没有一个核心化和明显的通道感觉,这个空间里面特定的环境,虽然是一个公共空间,我们需要在空间里面设计人在其中可以自由切换、自由交流的场所。所有的设施都顺着地形随便做,但政府还是觉得要做那么多座椅,如果随便坐,被拿走了怎么办?于是我们提出把所有的设施比如坡道、座椅打散,所有的功能都揉在一个软性化的空间里去解决。随意可以坐,在中国其实也可以做成类似的空间,只要把设施和所有的建筑物本身做一个非常好的嫁接,我们也可以实现随机活动。像扬·盖尔在《公共空间公共生活》一书中提到的哥本哈根市,就是从漫长的40年的汽车为主导的城市转变成一座以人为本的城市,我认为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通过《城市的远见----巴塞罗那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巴塞隆纳模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公共空间,城市是一个政治和公共事务发生的场所,改造建设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采用很少需要维护的,实用而非华而不实的建筑设计和材料。
  城市的公共空间不是被可以强行摆弄设计出来的,它是在人民大众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体会出来的。从策划到设计再到形态上的定夺仍然很难去定义城市中的一个公共区域的好坏,但是如果它被使用好了,人们的多重反馈舒适了,它就是一个好的区域更或是一个优秀的城市的公共空间。城市的公共空间不能只是局限于设计规划,要关注生态,优先绿色意识,并该注重的是公共生活的使用。在探讨城市公共空间也多是从多角度多形态的方向出发的,而不是表达它的真义。我们依然要秉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指导,在构建人地和谐、生态优先的社会目标及共同价值的指引下,一切公共设置、政策、规范应以创造公共生活的美满幸福为根本,不该盲目追求经济增长,价值利益。在城市的公共生活中发生最重要事情,就是在设计中突破人和人之间的界限,努力做到自然与生态的平衡。
  结束语
  创造人性化的公共空间,改善居住环境,来提升地区的吸引力。为社区设计建造公共艺术品,提升社区及城市生活的认同感,这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品质的高低、功能的完善与否成为衡量城市社会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准。城市价值取向也需要更新与变革,从单一经济增长转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重物轻人到以人为本。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者重要的地位,在我们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公共空间的建设,不能遗弃我们的公共生活。如果这种转变能够实现,城市公共空间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生。
  (作者单位:辽宁财贸学院)
其他文献
地点:人民医院病房  人物:年青村干部(以下简称“干”),打工妹(以下简称“妹”)  (幕启:一屏风,上有“十”字标识,后有病床,台柱有椅子若干张,干部拽妹子急急忙忙上。)  干:快点,快点……  妹:(挣脱)干什么呀你,拉拉扯扯的多不好!  干:我这心里不是着急嘛……  妹:行行行,不过咱事先说好,我是一个打工妹,干活按时间收费。服侍病人每天60块钱,人民币,超过5小时按一天计价!  干:不不不
期刊
【摘 要】新兴城镇发展文化事业的主要内容应是遵循方向,围绕中心,并以此为动力去大力丰富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在此间,城镇文化中心作为职能部门应始终抓好群众文艺创作,以优秀作品鼓舞人,以创作打品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笔者供职单位苍南县龙港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在群众文艺创作上,一直坚持有益尝试,获得了较好的效益,现作专题探讨。  【关键词】文艺创作;策划;探讨;基层  苍南县龙港镇于1984
期刊
那天在家中闲来无事,翻得一本皮黑而字白的书,名为《厚黑学》。世间图书如汗牛充栋,但起名如此明目张胆而又包含阴暗面的,以往真是闻所未闻。再看书后几位名家如李敖、林语堂、南怀瑾及柏杨先生的评价,更是让此书蒙上了一丝神秘和非同凡响的感觉。  之后我便将其视作饭后寝前的良师益友,仔细琢磨,发觉其见识之深远、才思之敏捷、胸怀之宽广、令人惊诧不已。若进一步研读,则作者李宗吾先生的借古讽今、愤世无奈和一针见血则
期刊
打开尘封的记忆,穿越到民国二十年,在东北的奉天,曾有一个土生土长的曲艺形式东北大鼓。一个叫朱玺珍女艺人,她色艺双绝,演技精湛,开创了新的女大鼓的鼎盛时期。被誉为辽宁大鼓鼓皇,而朱玺珍的一生既是传奇,又是神话。  朱玺珍于1913年生于奉天(沈阳),她似乎是为东北大鼓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为它而梦、为它而忧,为它迸发、为它坚守。她的童年没有欢乐,她从师傅盲艺人于秀山那里得到的是严厉、苛刻以及永无止境的对
期刊
【摘 要】汉绣崇尚造型的完美,并以美好吉祥的寓意和深刻丰富的内涵为世人所传承。本文从人才、市场、社会、历史各方面阐述了汉绣的生存现状,结合现状分析了汉绣发展趋势,为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汉绣艺术;市场优化;发展研究;  汉绣主要流行于荆沙、武汉、洪湖一带。2008年6月汉绣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其影响远不如四大名绣,并且濒临灭亡。汉绣传承人为传承和发展汉绣遗产
期刊
【摘 要】在中国的当代散文创作中,余秋雨的创作风格以其独到之处,在中国的文坛上留下浓厚的一笔,并开启了中国散文新篇章。他的散文以高视野、深层次和大格局的特点赢得好评如潮,他突破常规、拒绝平庸地将人文、历史,自然、社会紧密融合起来,彰显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学造诣。本文将通过余秋雨先生的著作探析余秋雨在散文艺术中的独特魅力,深刻剖析“余秋雨热”背后的内涵。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艺术蕴涵  引言 
期刊
【摘 要】随着应用性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前专业舞蹈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问题已逐渐凸显。就CBE理论而言,已在一些课程教学中普遍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结合目前专科学前教育舞蹈课教学的现状问题,主要就CBE理论在学前专业舞蹈教学模式改革的应用进行了探析阐述,希望对于学前舞蹈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能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CBE理论;学前专业舞蹈; 教学模式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步伐的加
期刊
好漂亮的书房,几句“余尝净一室,置一几,陈几种快意书,放一本旧法帖;古鼎焚香,索座挥尘,意思小倦,暂体竹榻。饷时而起,则啜苦茗,信手写汉书几行,觉洒洒灵空,而上俗尘,池亦扑去三寸。”(醉古堂剑扫,卷八)平添几分书香气、艺术气。以碑拓本为主题墙,是要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大,下面的瓷瓶插着一些卷轴;宽矮的明式沙发,简洁明了;两面墙以通盘的窗花替代,有味道;书柜厚重沉稳,餐桌亦茶桌、书桌,桌上一条餐堑增
期刊
【摘 要】余华作为当代著名作家,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死亡叙述》、《一九八六年》等,奠定了他的先锋小说家的地位,也形成了他先锋暴力审美的特征;到20世纪90年代,他创作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则标志他从“冷血”走向了“温情”;而到了新世纪,《兄弟》、《第七天》等作品的问世,则是引发了较大争议,褒贬不一,但他在作品中表现的“媚俗”特征却是无法回避的。余华
期刊
【摘 要】“扬州八怪”的“新”、“怪”的艺术精神与创新技法,在全国乃至世界艺坛有很大的影响力。对于当下扬州国画画坛而言,继承和发扬“扬州八怪”精神,创新现代扬州画派,是画家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教学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加强生活感悟和写生能力的训练,为社会发展文化繁荣创新人才培养是积极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扬州八怪”;国画创新;当代画坛;人才培养  “扬州八怪”大多是身出寒门,知识广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