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备课前的一些思考
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向全体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堂中真正体现三维课程目标。有的专家还明确指出“历史是人的历史,史学是人的史学,历史教育是人在学习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课程就是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通过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学生的学习“生长”、“过程”和“创造性结果”,注重为学生提供一种学习经历,使他们得以借助经历来理解知识和发展能力。并通过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突破历史政治教育的传统功能,将积累起来的经历和经验,转变为对学生情感的积淀与升华、态度的转变和保持、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公民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最终把历史教育和人格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但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青少年中产生困难的最重要原因,就在于教育行动以赤裸裸的方式出现在他们面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可能由于生硬的譬喻、简单的贴标签和纯粹的道德说教而使得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大打折扣。从这个角度看,我校实行的“德美一体”正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育平台。从教育的实施上看,我们可以把智育、德育交融到美育中来实施,从而既实现了审美素质的整体教育,又在其中更有效地完成了诸育自身的素质教育任务,使智育、德育等素质教育都成为美的、艺术的和审美的教育,使各自的教育任务在美的、艺术的和审美的教育中有效地完成。《启蒙运动》一课的教学实践也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二.案例实施的过程
1.从内容入手,挖掘历史的美
(1)通过对启蒙运动背景的介绍,表现出历史的社会美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承和发展,在上课一开始,我就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既然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同属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其间只相差1个世纪左右。为什么欧洲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会连续发生同样性质、同样目的的运动?在同学们短暂的思考后,我出示了四则材料来介绍启蒙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材料一:由于16~17世纪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在17~18世纪,英国至少有1/5的人口靠毛纺织业过活,毛织品占了英国出口额的 1/3。……在1736年有一所最大的呢绒工场拥有 600台织布机。
——波梁斯基著,郭吴新等译:《外国经济史》
材料二:法国从亨利四世时代(1553-1610)就开始……大力扶植工商业的发展。……法国创办了上百个手工工场, ……这样,法国工场手工业……发展速度却很快……1716——1789年,每年农产品出口从3600万锂增加到9300万锂…… 。
——波梁斯基著,郭吴新等译:《外国经济史》
材料三:君的身份是人世间最高的东西,因为国王不仅是上帝在人间的副手,坐在神的宝座上……《圣经》把国王叫做神因此其权力经某种联系便可与神权相比拟……。
——詹姆士一世1610年对议会训词, 引自钱乘旦:《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四:路易十四(1661年亲政)……巧立名目,不断征收新税……命令高级贵族迁居凡尔赛享受国王的恩赐,从而剥夺了他们的实权……宣称“朕即国家”……1687年取消南特敕令致使许多熟练工外逃,严重损害了法国经济……。
——王荣堂等:《法国史》
通过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分析,教师的补充和讲解,认识到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而当时封建专制统治坚持君权神授,“朕即国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这个角度入手,结合上一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原因分析,学生相对容易地感悟到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启蒙运动产生的原因,对“一定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一理论的解读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具体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实施社会美教育。社会美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人本身的素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诸多史实的归纳,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在今后的实践中自觉地遵循和利用历史规律改造世界,创造未来,从而实现社会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2)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介绍,感受历史的人格美
历史是人创造的。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折射出人的智慧、谋略、品格等等,给后人启迪,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众多的启蒙思想家中我着重介绍了伏尔泰与卢梭。在介绍伏尔泰时,我引用了二则材料:
材料五:“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伏尔泰
材料六:伏尔泰(Voltaire)在他的《英国通讯》一书中谈到,1726年,他无意中听到学者们议论:谁是最伟大的人,是凯撒、亚历山大、铁木真,还是克伦威尔?有位学者坚持认为牛顿无疑是最伟大的人。伏尔泰同意他的观点,因为“我们应该尊敬推崇的正是以真理的力量来统率我们头脑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在介绍卢梭时,我引用了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的三句话:
材料七:“人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人是生而平等的,社会存在着人们共同利益的公益,为了维护这种利益,人们都要遵守契约……当统治者要撕毁契约时,人民有权推翻他。 ”
“ …… 认为立法权应属于人民,人民有能力建立起体现公共利益的法律。……重返主权在民,而国王仅仅是人民公仆的幸福时代。”
——《社会契约论》
在宗教神学控制着欧洲精神文化、在君主专制统治欧洲的背景下,一个大胆的坚持真理、推崇科学,一个喊出了简单而又响亮的声音:平等、自由、主权在民。我们在聆听伟人的声音中,触摸到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灵魂,品尝到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思想结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他们的嘉言善行、闪光的思想,高尚的品德,震撼人心的事迹的介绍,不断引领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先进文化积淀,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培养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形成自己健全的人格。
(3)通过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比较,体现人类文明的创造美
历史学科有鲜明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对启蒙运动的背景、人物、影响讲完之后,我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异同。在通过对知识的梳理、理解、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帮助同学们理解历史思维的特点和方式,使学生在迁移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思考,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形象思维上升到逻辑思维,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也开发了智力。此外,通过比较,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都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环环相扣,默默传承。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全赖于人类在认识世界、把握世界当中,凭借着自己的精神毅力,凭借着自己的创造活动,不断地征服世界,改造世界;并将在漫长的实践当中所形成的人类精神文化,作为照耀前进道路的火把。可以说,人类的一切创造活动,都为人类精神文化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使之具有永恒的审美价值。
2.从形式入手,凸显美的历史
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往往是蕴含在对历史的评述之中的。历史老师既要从史实、内容入手挖掘历史的美,又要从形式入手丰富历史的内涵,丰富课堂手段,丰富学生的情感意识,达到教育目的。
(1)调动多种教学资源丰富历史形象
黑格尔说过美是在形象中产生的。可见,美是与具体形象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形象,美就没有存在的依托,就无法进行美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设法调动各种教学资源。利用《大国崛起》的视频、十幅照片图片、十六则文献史料、四则名言故事以及现代诗词等着力再现美的历史形象,带领学生接触哲人的思想,诵读政论家的言辞,领略文者的诗句,钦佩智者的韬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变得真实、生动、丰满,激励和吸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索,从而促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发展。
(2)优化课堂流程感受历史情境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上课开始时讲的几句话,若能先声夺人,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就为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注重课堂的布局,追求引人入胜的开头,坚实紧凑的中部,留有余示的结尾,让学生入情入境,尝到一课一得的甜头,给听课者留下一种美好的感受。期间巧妙的过渡语言在讲课中也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启蒙运动》一课中,我用一则发生在17世纪的故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新课;在讲完启蒙运动的背景后进入下一个流程介绍启蒙思想家时,我是这样过渡的:“……当时的启蒙思想家把中世纪的欧洲比作黑暗时代。讲到这儿,我想起了顾城的一句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来寻找光明。当欧美绝大多数国家还笼罩在封建君主和宗教神学统治的阴影之下,当欧美绝大多数人还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昏昏欲睡时,一些走在时代最前沿的思想家用震耳的呐喊声,用科学和理性划破黑暗,带领人类走进光明时代。让我们走进这些先哲,聆听他们的声音,感受他们的理性之光。” 通过课堂导入语、过渡语的美学艺术为我们优化课堂流程,美化教学语言、辅助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艺术、突破教学要点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历史教学中尽量保持“导入”语言的新颖,“过渡”语言的巧妙,“小结”语言的理性,使学生充分感受历史情景的美妙。
(3)运用生动的语言鲜活历史形象
语言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授知识的工具,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深处最隐蔽的角落。”在讲授中我以饱满的精神,亲切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灵, 力图用语言艺术的魅力通过对启蒙运动的介绍用美丽的思想之花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师情”动“生情”,以“师情”激“生情”,学生们通过捕捉教师语言中“情”的信息,进而领悟“情”中之“理”、 “情”中之“美”。以美的语言作为美的品德的载体,深入学生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课后的一些想法
教师上课前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入的了解,需要学生掌握哪些内容——知识技能;然后考虑要让学生怎样掌握——过程与方法;最后还要考虑哪些环节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在内容不增加的前提下体现课程的三维目标。但每一节课都有它独特的基础知识、能力培养,也就呈现出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教师学会把握,既不能在教学中牵强附会地加上点德育内容,也不能是情感的随意宣泄,更不能纯粹的理论说教,它必须遵循适度性原则。要善于捕捉最佳德育渗透时机,适时自然地把德育融合在智育、美育等各项教育活动中。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度”,不能为了德育而德育,超过了一定的“度”,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各种教育活动本身的性质,势必也会改变教育的效果;同时也要准确把握活动中隐含的德育因素与学生思想品德实际的切合“度”。既要防止“过”,又要克服“不及”,使德育渗透“到位”而不“越位”,恰到好处,避免出现牵强附会、空洞说教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以美促德的效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虽然“德美一体”在我的历史教学工作中起步不久,
但我会努力将德育和美育互相渗透,有机整合。让德育给美育以丰富充实的内容,让美育为德育提供有感染力、吸引力的手段,在教学中充分发掘“美”的内涵,努力创设“美”的情境。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审美观,才能促使历史教学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健全学生完美的人格,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田《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现代教育科学》1997年08期
2.聂幼犁《中学历史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国历史课程网
3.《浅谈在中学历史课中渗透美学教育》中学学科网
4.王怀刚《美育与中学历史课教学》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5.于春梅《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优化》《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05期
6.《蔡元培教育文选》
7.《我把心献给孩子》苏霍姆林斯基
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向全体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堂中真正体现三维课程目标。有的专家还明确指出“历史是人的历史,史学是人的史学,历史教育是人在学习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课程就是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通过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学生的学习“生长”、“过程”和“创造性结果”,注重为学生提供一种学习经历,使他们得以借助经历来理解知识和发展能力。并通过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突破历史政治教育的传统功能,将积累起来的经历和经验,转变为对学生情感的积淀与升华、态度的转变和保持、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公民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最终把历史教育和人格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但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青少年中产生困难的最重要原因,就在于教育行动以赤裸裸的方式出现在他们面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可能由于生硬的譬喻、简单的贴标签和纯粹的道德说教而使得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大打折扣。从这个角度看,我校实行的“德美一体”正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育平台。从教育的实施上看,我们可以把智育、德育交融到美育中来实施,从而既实现了审美素质的整体教育,又在其中更有效地完成了诸育自身的素质教育任务,使智育、德育等素质教育都成为美的、艺术的和审美的教育,使各自的教育任务在美的、艺术的和审美的教育中有效地完成。《启蒙运动》一课的教学实践也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二.案例实施的过程
1.从内容入手,挖掘历史的美
(1)通过对启蒙运动背景的介绍,表现出历史的社会美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承和发展,在上课一开始,我就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既然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同属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其间只相差1个世纪左右。为什么欧洲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会连续发生同样性质、同样目的的运动?在同学们短暂的思考后,我出示了四则材料来介绍启蒙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材料一:由于16~17世纪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在17~18世纪,英国至少有1/5的人口靠毛纺织业过活,毛织品占了英国出口额的 1/3。……在1736年有一所最大的呢绒工场拥有 600台织布机。
——波梁斯基著,郭吴新等译:《外国经济史》
材料二:法国从亨利四世时代(1553-1610)就开始……大力扶植工商业的发展。……法国创办了上百个手工工场, ……这样,法国工场手工业……发展速度却很快……1716——1789年,每年农产品出口从3600万锂增加到9300万锂…… 。
——波梁斯基著,郭吴新等译:《外国经济史》
材料三:君的身份是人世间最高的东西,因为国王不仅是上帝在人间的副手,坐在神的宝座上……《圣经》把国王叫做神因此其权力经某种联系便可与神权相比拟……。
——詹姆士一世1610年对议会训词, 引自钱乘旦:《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四:路易十四(1661年亲政)……巧立名目,不断征收新税……命令高级贵族迁居凡尔赛享受国王的恩赐,从而剥夺了他们的实权……宣称“朕即国家”……1687年取消南特敕令致使许多熟练工外逃,严重损害了法国经济……。
——王荣堂等:《法国史》
通过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分析,教师的补充和讲解,认识到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而当时封建专制统治坚持君权神授,“朕即国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这个角度入手,结合上一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原因分析,学生相对容易地感悟到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启蒙运动产生的原因,对“一定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一理论的解读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具体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实施社会美教育。社会美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人本身的素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诸多史实的归纳,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在今后的实践中自觉地遵循和利用历史规律改造世界,创造未来,从而实现社会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2)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介绍,感受历史的人格美
历史是人创造的。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折射出人的智慧、谋略、品格等等,给后人启迪,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众多的启蒙思想家中我着重介绍了伏尔泰与卢梭。在介绍伏尔泰时,我引用了二则材料:
材料五:“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伏尔泰
材料六:伏尔泰(Voltaire)在他的《英国通讯》一书中谈到,1726年,他无意中听到学者们议论:谁是最伟大的人,是凯撒、亚历山大、铁木真,还是克伦威尔?有位学者坚持认为牛顿无疑是最伟大的人。伏尔泰同意他的观点,因为“我们应该尊敬推崇的正是以真理的力量来统率我们头脑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在介绍卢梭时,我引用了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的三句话:
材料七:“人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人是生而平等的,社会存在着人们共同利益的公益,为了维护这种利益,人们都要遵守契约……当统治者要撕毁契约时,人民有权推翻他。 ”
“ …… 认为立法权应属于人民,人民有能力建立起体现公共利益的法律。……重返主权在民,而国王仅仅是人民公仆的幸福时代。”
——《社会契约论》
在宗教神学控制着欧洲精神文化、在君主专制统治欧洲的背景下,一个大胆的坚持真理、推崇科学,一个喊出了简单而又响亮的声音:平等、自由、主权在民。我们在聆听伟人的声音中,触摸到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灵魂,品尝到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思想结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他们的嘉言善行、闪光的思想,高尚的品德,震撼人心的事迹的介绍,不断引领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先进文化积淀,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培养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形成自己健全的人格。
(3)通过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比较,体现人类文明的创造美
历史学科有鲜明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对启蒙运动的背景、人物、影响讲完之后,我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异同。在通过对知识的梳理、理解、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帮助同学们理解历史思维的特点和方式,使学生在迁移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思考,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形象思维上升到逻辑思维,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也开发了智力。此外,通过比较,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都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环环相扣,默默传承。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全赖于人类在认识世界、把握世界当中,凭借着自己的精神毅力,凭借着自己的创造活动,不断地征服世界,改造世界;并将在漫长的实践当中所形成的人类精神文化,作为照耀前进道路的火把。可以说,人类的一切创造活动,都为人类精神文化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使之具有永恒的审美价值。
2.从形式入手,凸显美的历史
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往往是蕴含在对历史的评述之中的。历史老师既要从史实、内容入手挖掘历史的美,又要从形式入手丰富历史的内涵,丰富课堂手段,丰富学生的情感意识,达到教育目的。
(1)调动多种教学资源丰富历史形象
黑格尔说过美是在形象中产生的。可见,美是与具体形象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形象,美就没有存在的依托,就无法进行美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设法调动各种教学资源。利用《大国崛起》的视频、十幅照片图片、十六则文献史料、四则名言故事以及现代诗词等着力再现美的历史形象,带领学生接触哲人的思想,诵读政论家的言辞,领略文者的诗句,钦佩智者的韬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变得真实、生动、丰满,激励和吸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索,从而促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发展。
(2)优化课堂流程感受历史情境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上课开始时讲的几句话,若能先声夺人,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就为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注重课堂的布局,追求引人入胜的开头,坚实紧凑的中部,留有余示的结尾,让学生入情入境,尝到一课一得的甜头,给听课者留下一种美好的感受。期间巧妙的过渡语言在讲课中也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启蒙运动》一课中,我用一则发生在17世纪的故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新课;在讲完启蒙运动的背景后进入下一个流程介绍启蒙思想家时,我是这样过渡的:“……当时的启蒙思想家把中世纪的欧洲比作黑暗时代。讲到这儿,我想起了顾城的一句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来寻找光明。当欧美绝大多数国家还笼罩在封建君主和宗教神学统治的阴影之下,当欧美绝大多数人还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昏昏欲睡时,一些走在时代最前沿的思想家用震耳的呐喊声,用科学和理性划破黑暗,带领人类走进光明时代。让我们走进这些先哲,聆听他们的声音,感受他们的理性之光。” 通过课堂导入语、过渡语的美学艺术为我们优化课堂流程,美化教学语言、辅助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艺术、突破教学要点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历史教学中尽量保持“导入”语言的新颖,“过渡”语言的巧妙,“小结”语言的理性,使学生充分感受历史情景的美妙。
(3)运用生动的语言鲜活历史形象
语言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授知识的工具,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深处最隐蔽的角落。”在讲授中我以饱满的精神,亲切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灵, 力图用语言艺术的魅力通过对启蒙运动的介绍用美丽的思想之花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师情”动“生情”,以“师情”激“生情”,学生们通过捕捉教师语言中“情”的信息,进而领悟“情”中之“理”、 “情”中之“美”。以美的语言作为美的品德的载体,深入学生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课后的一些想法
教师上课前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入的了解,需要学生掌握哪些内容——知识技能;然后考虑要让学生怎样掌握——过程与方法;最后还要考虑哪些环节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在内容不增加的前提下体现课程的三维目标。但每一节课都有它独特的基础知识、能力培养,也就呈现出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教师学会把握,既不能在教学中牵强附会地加上点德育内容,也不能是情感的随意宣泄,更不能纯粹的理论说教,它必须遵循适度性原则。要善于捕捉最佳德育渗透时机,适时自然地把德育融合在智育、美育等各项教育活动中。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度”,不能为了德育而德育,超过了一定的“度”,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各种教育活动本身的性质,势必也会改变教育的效果;同时也要准确把握活动中隐含的德育因素与学生思想品德实际的切合“度”。既要防止“过”,又要克服“不及”,使德育渗透“到位”而不“越位”,恰到好处,避免出现牵强附会、空洞说教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以美促德的效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虽然“德美一体”在我的历史教学工作中起步不久,
但我会努力将德育和美育互相渗透,有机整合。让德育给美育以丰富充实的内容,让美育为德育提供有感染力、吸引力的手段,在教学中充分发掘“美”的内涵,努力创设“美”的情境。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审美观,才能促使历史教学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健全学生完美的人格,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田《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现代教育科学》1997年08期
2.聂幼犁《中学历史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国历史课程网
3.《浅谈在中学历史课中渗透美学教育》中学学科网
4.王怀刚《美育与中学历史课教学》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5.于春梅《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优化》《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05期
6.《蔡元培教育文选》
7.《我把心献给孩子》苏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