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语文教学虽然进行了深刻的改革,但多年来形成的应试教育下的功利性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失,在时下流行的“做题式”教学中,学生已不再是文章的感悟者、欣赏者,而成了阅读的机器和分析的机器。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丰厚的背景和情感、形象的思维和创造、个性的领悟和培养、语言的艺术和灵性,应该说,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她更是一门启迪学生心灵、培养学生情感的艺术,美文需要美教。只有这样,语文,这门具有几千年历史的美的艺术,才能真正走进课堂、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田里。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恰当的途径来诱发语文课的美感,唤起学生心底的“那种感觉”、那种愉悦,让学生去享受语文。
让学生享受语文,说到底,就是让学生去学会审美,调动审美情趣欣赏美。这是一种至高的学习境界,更是一种至高的教学艺术。语文教师应当还语文以美好的面目和情感,让学生去享受。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做到这一点呢?
一、艺术导课,激发兴趣。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精彩巧妙的导入语,往往会在瞬间即可激发学生的热情,触动他们的心灵,引起他们的思索,把自己投入审美的角色中。导语的设计千姿百态,我认为最富有神奇力量的当属“设置疑问”法。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进而开发他们的智力。我在领着学生欣赏徐志摩的现代抒情诗《再别康桥》时,开始即提出问题,设下疑问:“《再别康桥》是徐志摩于1928年11月在重访英国归途中所作的诗篇。诗人以康桥的自然景致为抒情对象,写尽了康桥的柔美,写透了诗人与康桥难舍难分的依依之情,动人心弦。那么,康桥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竟令作者如此痴情?同学们想知道吗?”这种具有诱惑性的发问,立即激起了同学们急切地探求原因的热情,对即将学习的诗作产生了强烈的新奇感。这样,教师充满激情的导入,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了预定的意境中。
二、创设情境,引发共鸣。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一切时机启发诱导,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推波助澜,让其情绪达到沸点,从而在如痴如醉、心灵震颤的美感中受到感染,引发共鸣。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景物片段描写时,进行了如下创设:用录音机播放民族乐曲《春江花月夜》,在悠扬美妙的乐曲中,老师对江南春江作了这样的描绘:“静静的夜晚,春风拂面,月亮披着面纱从东山而起,悄悄的江面上,一叶扁舟随波荡漾,淡淡的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多美的一片春江月色啊!同学们,何不放飞我们的想象,把它写下来呢?”老师充满激情的描绘,收到了身临其境的效果,仿佛让学生看到了整个画面。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乐曲中的意境描述下来。这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乐曲的艺术美,提高了欣赏品位,而且培养了情趣,调动了创作的欲望。试想,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怎能不会是享受呢?因此,教师应积极创设美的情境,以此感染学生,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教者动情、学者动容的境界。
三、塑好语言形象,体验真情美感。
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优美的语言是教学所必需的。教师优美的语言不仅是学生听课时的一种享受,而且也有利于学生良好用语习惯的形成和健康心理的培育。教师的语言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要准确、简明、生动、活泼。高尔基说:“语言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准确、明晰和生动。”教师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让学生在愉快地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和艺术熏陶。二要感情丰富。上课时教师的感情一旦融于语言,就能有效地扣击学生的兴奋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三要语调和谐、抑扬顿挫。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写到“每当……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可见,藤野先生的课堂语言确实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在语言上讲究节奏和韵律,使语言或轻松愉快,或深沉凝重,或激昂慷慨、坚定有力,或委婉舒缓、如沐春风,都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一位年轻的教师在领着学生欣赏《再别康桥》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自己的朗诵置于轻松、浪漫的音乐和画面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缠绵中带有潇洒,超脱中又有执著,飘逸中带有坚实,轻灵中又有感伤。这位教师满含深情、柔和轻盈的语言,仿佛将学生带到了那充满梦幻的康桥大学,连在座的听课老师都陶醉了。在这样的氛围中,与其说是在学习,不如说是在体验美感。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用最美的精神食粮馈赠学生,才能使他们成为美的感受者、欣赏者和创造者,才能发展他们的个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做到了这一点,语文才能拥有学生,学生也才能拥有语文,成为语文的享受者。
语文,应当让学生去享受。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恰当的途径来诱发语文课的美感,唤起学生心底的“那种感觉”、那种愉悦,让学生去享受语文。
让学生享受语文,说到底,就是让学生去学会审美,调动审美情趣欣赏美。这是一种至高的学习境界,更是一种至高的教学艺术。语文教师应当还语文以美好的面目和情感,让学生去享受。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做到这一点呢?
一、艺术导课,激发兴趣。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精彩巧妙的导入语,往往会在瞬间即可激发学生的热情,触动他们的心灵,引起他们的思索,把自己投入审美的角色中。导语的设计千姿百态,我认为最富有神奇力量的当属“设置疑问”法。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进而开发他们的智力。我在领着学生欣赏徐志摩的现代抒情诗《再别康桥》时,开始即提出问题,设下疑问:“《再别康桥》是徐志摩于1928年11月在重访英国归途中所作的诗篇。诗人以康桥的自然景致为抒情对象,写尽了康桥的柔美,写透了诗人与康桥难舍难分的依依之情,动人心弦。那么,康桥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竟令作者如此痴情?同学们想知道吗?”这种具有诱惑性的发问,立即激起了同学们急切地探求原因的热情,对即将学习的诗作产生了强烈的新奇感。这样,教师充满激情的导入,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了预定的意境中。
二、创设情境,引发共鸣。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一切时机启发诱导,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推波助澜,让其情绪达到沸点,从而在如痴如醉、心灵震颤的美感中受到感染,引发共鸣。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景物片段描写时,进行了如下创设:用录音机播放民族乐曲《春江花月夜》,在悠扬美妙的乐曲中,老师对江南春江作了这样的描绘:“静静的夜晚,春风拂面,月亮披着面纱从东山而起,悄悄的江面上,一叶扁舟随波荡漾,淡淡的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多美的一片春江月色啊!同学们,何不放飞我们的想象,把它写下来呢?”老师充满激情的描绘,收到了身临其境的效果,仿佛让学生看到了整个画面。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乐曲中的意境描述下来。这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乐曲的艺术美,提高了欣赏品位,而且培养了情趣,调动了创作的欲望。试想,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怎能不会是享受呢?因此,教师应积极创设美的情境,以此感染学生,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教者动情、学者动容的境界。
三、塑好语言形象,体验真情美感。
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优美的语言是教学所必需的。教师优美的语言不仅是学生听课时的一种享受,而且也有利于学生良好用语习惯的形成和健康心理的培育。教师的语言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要准确、简明、生动、活泼。高尔基说:“语言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准确、明晰和生动。”教师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让学生在愉快地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和艺术熏陶。二要感情丰富。上课时教师的感情一旦融于语言,就能有效地扣击学生的兴奋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三要语调和谐、抑扬顿挫。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写到“每当……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可见,藤野先生的课堂语言确实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在语言上讲究节奏和韵律,使语言或轻松愉快,或深沉凝重,或激昂慷慨、坚定有力,或委婉舒缓、如沐春风,都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一位年轻的教师在领着学生欣赏《再别康桥》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自己的朗诵置于轻松、浪漫的音乐和画面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缠绵中带有潇洒,超脱中又有执著,飘逸中带有坚实,轻灵中又有感伤。这位教师满含深情、柔和轻盈的语言,仿佛将学生带到了那充满梦幻的康桥大学,连在座的听课老师都陶醉了。在这样的氛围中,与其说是在学习,不如说是在体验美感。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用最美的精神食粮馈赠学生,才能使他们成为美的感受者、欣赏者和创造者,才能发展他们的个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做到了这一点,语文才能拥有学生,学生也才能拥有语文,成为语文的享受者。
语文,应当让学生去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