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高考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和奥运火炬传递中圆满地结束了。与往年一样,在考试结束后,作为中学一线教师,对试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有利于更好地厘清今后的教学思路。笔者认为,2008文综历史试题具有融热点与新课程要求于一体的显著特点。
一、更加突出能力立意
考试命题中心早就指出,考试要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浙江省专用)说明”对历史学科能力作了更为明确的表述:(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即能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融合,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二)调动和运用知识得能力。不仅能用历史知识,还要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三)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能对历史事物进行正确的阐释并能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能运用适当方法、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思维。
为此,2008文综历史高考更加突出能力立意,全卷12道选择题中,有11题是材料选择题,对学生信息的解读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已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本质。我们知道,人们只有透过前人留下的文字信息及实物遗呈等所蕴涵的信息,才能全面、准确地了解历史。可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停留在几个“w”上,即“who”“where”“when”“what”“how”,这显然已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其实,这五个“w”所指的主要是历史知识层面,即历史“是什么”,而历史学习的最本质是更多地关注“why”,即探讨“事件发生的原因和事物变化的方式,即事件何以发生以及如何发生,事物何以变化以及如何变化”。但在实际教学中,因一些教师未能正确处理好“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关系,以致考试一结束,考生普遍反映试题太难,甚至看不懂题目,失分现象严重。这就提醒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弄清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用整体史观驾驭历史课堂,才能在考试中以不变应万变,把握解题的主动。
二、巧妙地与时政相结合
关注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一直是历史教学的使命之一。《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历史教学应“为学生创设与现实相联系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的历史教学应让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世界,实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教育功能。
当6月7号早上的语文考试一结束,文综组教师发现语文试卷中有许多关于地震的题目,就以为在第二天的考试中会出现直接与地震相关的题目,于是有很多教师连夜加班,让学生模拟了很多的相关试题。考后才发现,历史题中并没有直接与地震相关的题目,但试题却非常巧妙地与时政相联系。如第39题“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题,不仅表现了土尔扈特部不畏强暴、心向祖国的优秀传统,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隐性地反映了在汶川大地震中体现出来的强大民族凝聚力,与2003年高考中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长城题”如出一辙。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藏独、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强决心。再如,第15题,梁启超对科学作用的看法体现了“科学技术的是一把双刃剑”的观点;第16题——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题,体现了当前我国政治生活中的热点即政治民主化问题;第20题——日本题,既反映了历史上周年性的重大事件(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今年是明治维新成功140周年),也反映了中日关系是当前我国外交关系的重大关注点;第21题,主要考查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从一个侧面考查了去年从美国开始并影响世界的次贷危机;第23题,考查了朝鲜半岛问题这一世界热点。
高考中的热点问题往往不以直接形式出现,具有“隐性”的特点。如2007年的北京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居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设计非常巧妙,与奥运有关但又却没有直接考奥运,甚至根本没直接涉及北京,而是以宋金对峙为切口,考查金迁都的原因及迁都的作用。这就给我们以启示: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一定要关注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尤其是对当今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即所谓热点和焦点,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万变不离其宗,学生只要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任何热点问题都可迎刃而解。关键是,教师对平时的教学要精心研究、科学设计,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三、与新课程自然接轨
2008文综历史高考文综试题在与新课程理念及内容的接轨上做得自然贴切。如第37题涉及的是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中“学习与探究之一:科举制度的利与弊”内容。作为本地区新课程调研组成员,笔者曾在对新课程的实施情况调研中听过这样一堂课。教师在课堂中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对科举制的利弊进行辩论。学生在辩论中引经据典、唇枪舌战,不仅对中国历史上自隋唐至明清各个时期科举制的利弊进行了分析,而且还中外结合,联系了英国的文官制度、韩国及其他国家的考试制度,甚至对当今中国的高考制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虽然学生的辩论有时张冠李戴,缺乏理论素养,语言也嫌稚嫩,但充分显示了学生对该问题的重视,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这是一所农村中学高一的学生,能做到这样,实属难能可贵。遗憾的是,在辩论结束后,教师只是无关痛痒地进行了几句评价,笼统地进行了表扬,而未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系统的评析,甚至对学生出现的知识性错误都未能予以纠正。这样的探究课,只有形式上的“活跃”,缺少了实质的“突破”,无法达成新课程强调的探究应该成为教育教学常模和学生自觉行为的要求。由此可见,如何真正体现教师组织者、策划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以实现新课改的根本目的。
高考试题与新课程相结合在近几年的试题中体现得比较充分,体现了新旧课程的过渡性特点。如2007年与2008年的历史高考题材料比较多、比较长,对学生阅读速度和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增加了考试难度。这对教师是个启发:人民版新教材几乎每节课文中都有知识链接和阅读材料,教学时(尤其在新课教学和第一轮复习中),必须重视史料教学,从不同角度给学生呈现历史知识,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汲取信息、提高阅读的能力和论从史出的能力。这些都是历史学科要培养的学生基本能力。
总体上说,今年的历史试题布局合理、难易适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本真,即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政治事件以及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从历史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的情况及其原因、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及其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定时期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阐释等,对今后的高考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一、更加突出能力立意
考试命题中心早就指出,考试要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浙江省专用)说明”对历史学科能力作了更为明确的表述:(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即能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融合,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二)调动和运用知识得能力。不仅能用历史知识,还要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三)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能对历史事物进行正确的阐释并能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能运用适当方法、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思维。
为此,2008文综历史高考更加突出能力立意,全卷12道选择题中,有11题是材料选择题,对学生信息的解读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已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本质。我们知道,人们只有透过前人留下的文字信息及实物遗呈等所蕴涵的信息,才能全面、准确地了解历史。可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停留在几个“w”上,即“who”“where”“when”“what”“how”,这显然已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其实,这五个“w”所指的主要是历史知识层面,即历史“是什么”,而历史学习的最本质是更多地关注“why”,即探讨“事件发生的原因和事物变化的方式,即事件何以发生以及如何发生,事物何以变化以及如何变化”。但在实际教学中,因一些教师未能正确处理好“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关系,以致考试一结束,考生普遍反映试题太难,甚至看不懂题目,失分现象严重。这就提醒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弄清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用整体史观驾驭历史课堂,才能在考试中以不变应万变,把握解题的主动。
二、巧妙地与时政相结合
关注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一直是历史教学的使命之一。《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历史教学应“为学生创设与现实相联系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的历史教学应让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世界,实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教育功能。
当6月7号早上的语文考试一结束,文综组教师发现语文试卷中有许多关于地震的题目,就以为在第二天的考试中会出现直接与地震相关的题目,于是有很多教师连夜加班,让学生模拟了很多的相关试题。考后才发现,历史题中并没有直接与地震相关的题目,但试题却非常巧妙地与时政相联系。如第39题“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题,不仅表现了土尔扈特部不畏强暴、心向祖国的优秀传统,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隐性地反映了在汶川大地震中体现出来的强大民族凝聚力,与2003年高考中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长城题”如出一辙。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藏独、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强决心。再如,第15题,梁启超对科学作用的看法体现了“科学技术的是一把双刃剑”的观点;第16题——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题,体现了当前我国政治生活中的热点即政治民主化问题;第20题——日本题,既反映了历史上周年性的重大事件(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今年是明治维新成功140周年),也反映了中日关系是当前我国外交关系的重大关注点;第21题,主要考查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从一个侧面考查了去年从美国开始并影响世界的次贷危机;第23题,考查了朝鲜半岛问题这一世界热点。
高考中的热点问题往往不以直接形式出现,具有“隐性”的特点。如2007年的北京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居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设计非常巧妙,与奥运有关但又却没有直接考奥运,甚至根本没直接涉及北京,而是以宋金对峙为切口,考查金迁都的原因及迁都的作用。这就给我们以启示: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一定要关注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尤其是对当今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即所谓热点和焦点,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万变不离其宗,学生只要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任何热点问题都可迎刃而解。关键是,教师对平时的教学要精心研究、科学设计,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三、与新课程自然接轨
2008文综历史高考文综试题在与新课程理念及内容的接轨上做得自然贴切。如第37题涉及的是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中“学习与探究之一:科举制度的利与弊”内容。作为本地区新课程调研组成员,笔者曾在对新课程的实施情况调研中听过这样一堂课。教师在课堂中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对科举制的利弊进行辩论。学生在辩论中引经据典、唇枪舌战,不仅对中国历史上自隋唐至明清各个时期科举制的利弊进行了分析,而且还中外结合,联系了英国的文官制度、韩国及其他国家的考试制度,甚至对当今中国的高考制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虽然学生的辩论有时张冠李戴,缺乏理论素养,语言也嫌稚嫩,但充分显示了学生对该问题的重视,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这是一所农村中学高一的学生,能做到这样,实属难能可贵。遗憾的是,在辩论结束后,教师只是无关痛痒地进行了几句评价,笼统地进行了表扬,而未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系统的评析,甚至对学生出现的知识性错误都未能予以纠正。这样的探究课,只有形式上的“活跃”,缺少了实质的“突破”,无法达成新课程强调的探究应该成为教育教学常模和学生自觉行为的要求。由此可见,如何真正体现教师组织者、策划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以实现新课改的根本目的。
高考试题与新课程相结合在近几年的试题中体现得比较充分,体现了新旧课程的过渡性特点。如2007年与2008年的历史高考题材料比较多、比较长,对学生阅读速度和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增加了考试难度。这对教师是个启发:人民版新教材几乎每节课文中都有知识链接和阅读材料,教学时(尤其在新课教学和第一轮复习中),必须重视史料教学,从不同角度给学生呈现历史知识,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汲取信息、提高阅读的能力和论从史出的能力。这些都是历史学科要培养的学生基本能力。
总体上说,今年的历史试题布局合理、难易适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本真,即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政治事件以及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从历史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的情况及其原因、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及其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定时期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阐释等,对今后的高考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