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一门量大面广的重要课程,同样承担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任。如何将英语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是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目前,许多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堂已大力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作为课堂教学实施的主体,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忽略了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没有很好地做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其次,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往往不知道如何捕捉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点,缺乏深度内涵,没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再次,由于许多教师缺乏对“课程思政”意义和内涵的理解,普遍存在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思政元素,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被动学习,缺乏主动参与性,不能使其在思想上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此外,教学评价的方式还是多以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为主,主要检测学生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能力,没有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方面进行评价。
大学英语作为大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通识必修课,具有课时多、学习时间跨度大的特点,应该发挥其课程思政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英语应该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做到“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资源开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是和时代的发展进步紧密相连的,在现在“大思政”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应该将人文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融合一体。由于语言类课程的特殊性,大学英语教学的同时伴随着该语言背后文化的传播,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不足,在面对以英语为主要载体的西方多元文化时容易迷失方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优秀人才。注重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并将此教学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设计。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组成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内容的导向直接影响对学生道德人文素质教育的导向。教师应抓住教材中蕴含的人文题材,结合现实,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道德观教育,将教学内容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一体。 让学生和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意识。
(1)融入中国文化。比如,《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单元《Growing Up》涉及到了美国的教育体制,那么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中美或者中西方教育体制的对比,体现中国教育以及在人才培养上的特点和优势,进而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對比,为学生提供崭新的学习视角,在学习理解中英文语言差异的同时,学生以另一种方式解读自身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文化比较和辩证思维能力。
(2)融入专业知识。基于我校是中医学院,在英语授课时,无论是单词还是教材内容以及文化背景,适时开发与中医药相关元素,通过翻译技巧和翻译实践,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加强学生对中医文化的认同,提升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中医药人才。
(3)融入时事新闻。时事新闻和热点事件是语言学习的良好素材,也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渗透的天然媒介。同一新闻事件来源不同、观点不一、立场相悖的素材,可以给学生提供全面思考的机会,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引导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分析辨别其实质。例如在2020年疫情期间,中外各国新闻媒体的交锋,堪称疫情之外的第二条战线。在“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大学英语》线上教学中,使用了国外和国内新闻机构的大量新闻作品作为学习对象,通过比较和对照,剖析某些新闻作品背后的动机,破除了西方某些媒体客观、中立的假象,从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理性客观的辩证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在备课、讲授、总结、布置作业等教学环节融入课程思政。充分开展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资源,提高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激发学生树立梦想,勇于追逐梦想,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四)教学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评价过程中,应该使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进行测评,其中包括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在学生之间还可以采用互评和自评的方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知识技能,改善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情感的发展,还能增强其责任心,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自信,树立坚定的信念。
但是,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中,英语教师应首先具有思政意识,意识到自己也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在课堂上有意识、有目的引导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政教育与专业课同向同行,提高教学效果,深化教学内容。其次,教师应做到言传身教,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加大思想政治学习的力度,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寻找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评价中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实施课程思政理念。
另外,教材的选取上也要重视中国文化。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这种交流应该是中国本土文化与目标语文化之间的双向交流。目前,学生目标语的习得主要依靠课堂所使用的教材,所选的内容基本都是以英美国家为背景,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少之又少。这种中西文化失衡的现象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如学生的思想过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培养。所以,英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授语言及目标语所体现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先进的思想指导;使学生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意志,把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结合在一起,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和内在的修养,注重人文精神,发现文化之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加强我国在文化社会中的地位以发扬我国的文化传统,更有利于国与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目前,许多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堂已大力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作为课堂教学实施的主体,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忽略了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没有很好地做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其次,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往往不知道如何捕捉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点,缺乏深度内涵,没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再次,由于许多教师缺乏对“课程思政”意义和内涵的理解,普遍存在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思政元素,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被动学习,缺乏主动参与性,不能使其在思想上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此外,教学评价的方式还是多以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为主,主要检测学生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能力,没有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方面进行评价。
大学英语作为大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通识必修课,具有课时多、学习时间跨度大的特点,应该发挥其课程思政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英语应该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做到“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资源开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是和时代的发展进步紧密相连的,在现在“大思政”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应该将人文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融合一体。由于语言类课程的特殊性,大学英语教学的同时伴随着该语言背后文化的传播,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不足,在面对以英语为主要载体的西方多元文化时容易迷失方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优秀人才。注重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并将此教学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设计。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组成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内容的导向直接影响对学生道德人文素质教育的导向。教师应抓住教材中蕴含的人文题材,结合现实,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道德观教育,将教学内容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一体。 让学生和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意识。
(1)融入中国文化。比如,《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单元《Growing Up》涉及到了美国的教育体制,那么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中美或者中西方教育体制的对比,体现中国教育以及在人才培养上的特点和优势,进而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對比,为学生提供崭新的学习视角,在学习理解中英文语言差异的同时,学生以另一种方式解读自身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文化比较和辩证思维能力。
(2)融入专业知识。基于我校是中医学院,在英语授课时,无论是单词还是教材内容以及文化背景,适时开发与中医药相关元素,通过翻译技巧和翻译实践,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加强学生对中医文化的认同,提升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中医药人才。
(3)融入时事新闻。时事新闻和热点事件是语言学习的良好素材,也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渗透的天然媒介。同一新闻事件来源不同、观点不一、立场相悖的素材,可以给学生提供全面思考的机会,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引导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分析辨别其实质。例如在2020年疫情期间,中外各国新闻媒体的交锋,堪称疫情之外的第二条战线。在“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大学英语》线上教学中,使用了国外和国内新闻机构的大量新闻作品作为学习对象,通过比较和对照,剖析某些新闻作品背后的动机,破除了西方某些媒体客观、中立的假象,从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理性客观的辩证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在备课、讲授、总结、布置作业等教学环节融入课程思政。充分开展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资源,提高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激发学生树立梦想,勇于追逐梦想,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四)教学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评价过程中,应该使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进行测评,其中包括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在学生之间还可以采用互评和自评的方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知识技能,改善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情感的发展,还能增强其责任心,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自信,树立坚定的信念。
但是,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中,英语教师应首先具有思政意识,意识到自己也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在课堂上有意识、有目的引导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政教育与专业课同向同行,提高教学效果,深化教学内容。其次,教师应做到言传身教,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加大思想政治学习的力度,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寻找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评价中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实施课程思政理念。
另外,教材的选取上也要重视中国文化。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这种交流应该是中国本土文化与目标语文化之间的双向交流。目前,学生目标语的习得主要依靠课堂所使用的教材,所选的内容基本都是以英美国家为背景,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少之又少。这种中西文化失衡的现象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如学生的思想过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培养。所以,英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授语言及目标语所体现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先进的思想指导;使学生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意志,把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结合在一起,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和内在的修养,注重人文精神,发现文化之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加强我国在文化社会中的地位以发扬我国的文化传统,更有利于国与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