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老师,我知道问题的答案了!连飞蛾和香瓜子都不放弃自己的生命,顽强地求生,那我们人类就更应该好好地使用自己的生命了!”
刚上完《生命生命》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杏林子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以及倾听自己的心跳等三件小事,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虽然生命短暂,但是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结课的时候,我给孩子们留了个问题:杏林子的事迹震撼人心,杏林子的精神可歌可泣,那作者为什么不写自己与命运抗争的感人故事,而是写了微小脆弱的飞蛾和香瓜子?刚问完这个问题下课,孙聪昊便跑上来,迫不及待地和我说道。
我一阵惊喜,这个学习不怎么好的淘气的男孩子,居然没有像往常那样冲出教室,却是那么迫切地来告诉我他的想法。显然,他的回答非常有理。
第二天上午,批改家庭作业时改到孙聪昊的本子。我的眼睛一亮,这个小家伙,“三言两语”居然洋洋洒洒写了两百多字——
我学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觉得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每个人都可以把有限的生命变成无限的帮助、学习。比如说,帮助别人,别人开心就是自己的开心。我还记得孙老师问我的问题:作者为什么不写自己与疾病做斗争的事,却要写小小的飞蛾,我想了一番,终于想出了答案:一只小小的飞蛾都不放弃自己的、短暂的生命,那么作为人类的我们就更不应该放弃了,否则不就连一只飞蛾都不如了吗?所以我现在要好好利用生命,不让它白白离开,要让有限的生命变成无限的价值。
按照惯例,我们每天都要将当天印象最深刻的事记录下来,不求字数,只求真实和真情,谓之“三言两语”。这一方面是让学生梳理一天的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训练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孙聪昊的作业让我震撼,《生命生命》这一课,真的让他有了极其深刻的体验与感悟。
或许是出于语文教师的职业敏感,突然地,脑海中跳出一个词:情绪联结点。其实这本是脑科学中关于情绪与记忆的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情绪与事件的联结点,情绪与所需记忆内容的联结点。提高学生的这种情绪体验,能促进孩子的记忆。然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想到的却是文本与孩子的联结点,更确切的说是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与孩子之间的联结点。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有这样的表述: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可见,在第二学段,情感体验是项极其重要的教学目标。不禁想起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的话,教材中有些课文,“是构成文学、文化素养现实所指的经典作品,它们确实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而且是极为重要的内容”——按照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说法,这样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透露着人生哲理、态度价值、人文信息等等,需要反复诵读与品味。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生命生命》、《开国大典》和《普罗米修斯》等,正是属于此类课文。
然,诵读与品味如何开展?让学生拿什么去感悟?用心——心里装什么?或者,套用一种时下比较流行的问法:品味、感悟,敢问路在何方?众所周知,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解答,那即使学生对文本推敲再多,他们和文本之间的距离仍将是“天各一方”。
窃以为,脑科学中谈到的“情绪联结点”,却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
以我所执教的《普罗米修斯》这一课为例,阐述这一观点。
课文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盗取火种,并与宙斯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一般的上法,让学生感受到普罗米修斯的不畏强暴,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便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这样,其实并未足够地深入学生的心灵,甚至可以说,此时的普罗米修斯离他们的生活仍然很遥远。这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建立一座桥梁,去架通普罗米修斯与学生的心灵,也即是建立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情绪联结点。于是,上到这里,我这样问学生:有这样一句极富哲理的话,这是500多年前欧洲大画家提香,在自己的一幅作品上题下的(师深情朗读)——在看不到光明的夜里想念着光明,在危机四伏的时刻憧憬着生机。他的这幅作品的名字就叫做《微笑的普罗米修斯》。你读懂了吗?为什么遭受如此严厉惩罚的普罗米修斯,却依然微笑着?
此问的意义在于:引发学生在强烈的反差中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而进行深入思考。这样,不知不觉中联结点便建立了,感悟就自然水到渠成而深刻了。
说到这里,不禁又想起实习时听过的一堂语文课,题目是《五彩池》。文章很美,辅以插图,可以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老师在教学时努力想让孩子们通过朗读感受到这一点,于是他一个劲地“要求”学生:“让我们来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话。”最终效果却始终不如人意。个人以为,问题的根源正在于情绪联结点的缺失。读与感悟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以读促悟,以悟促读。但这位执教者忽视了一个事实:只有让文本与孩子建立一定的情绪联结点,读才能有效促悟。仍以《普罗米修斯》为例作解。
当学生说到“死死地锁”时,我问他们:锁,我们生活中锁的一般都是什么?学生马上联系到了生活中的锁门、车、保险柜等,而课文中锁的却是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而且是被死死地锁住。这么一比较,感悟就自然出来了。这时候再读文本,感情也自然就出来了,同时通过这样的朗读,又能反过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感悟,正所谓相辅相成,事半功倍。
举了这几个例子,无非是想说明情绪联结点对于语文教学中文本的感悟同样适用——更进一步,我们甚至可以说,不能让文本与孩子建立一定的情绪联结点的教学是低效、肤浅,及流于形式的!
当然,要让文本与孩子建立一定的情绪联结点,教师要首先建立文本与自己的联结点,也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读懂文本,读透文本!
然而,后续的问题也出现了:对于不同的文本,情绪联结点到底在哪里?对于不同的文本,情绪联结点到底该怎么抓?
这两个问题,或许我将用一生去回答。
路,就在我们脚下。
参考文献
[1]薛法根:《教学内容的重构》,《小学语文教师》,2008年第4期
刚上完《生命生命》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杏林子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以及倾听自己的心跳等三件小事,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虽然生命短暂,但是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结课的时候,我给孩子们留了个问题:杏林子的事迹震撼人心,杏林子的精神可歌可泣,那作者为什么不写自己与命运抗争的感人故事,而是写了微小脆弱的飞蛾和香瓜子?刚问完这个问题下课,孙聪昊便跑上来,迫不及待地和我说道。
我一阵惊喜,这个学习不怎么好的淘气的男孩子,居然没有像往常那样冲出教室,却是那么迫切地来告诉我他的想法。显然,他的回答非常有理。
第二天上午,批改家庭作业时改到孙聪昊的本子。我的眼睛一亮,这个小家伙,“三言两语”居然洋洋洒洒写了两百多字——
我学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觉得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每个人都可以把有限的生命变成无限的帮助、学习。比如说,帮助别人,别人开心就是自己的开心。我还记得孙老师问我的问题:作者为什么不写自己与疾病做斗争的事,却要写小小的飞蛾,我想了一番,终于想出了答案:一只小小的飞蛾都不放弃自己的、短暂的生命,那么作为人类的我们就更不应该放弃了,否则不就连一只飞蛾都不如了吗?所以我现在要好好利用生命,不让它白白离开,要让有限的生命变成无限的价值。
按照惯例,我们每天都要将当天印象最深刻的事记录下来,不求字数,只求真实和真情,谓之“三言两语”。这一方面是让学生梳理一天的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训练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孙聪昊的作业让我震撼,《生命生命》这一课,真的让他有了极其深刻的体验与感悟。
或许是出于语文教师的职业敏感,突然地,脑海中跳出一个词:情绪联结点。其实这本是脑科学中关于情绪与记忆的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情绪与事件的联结点,情绪与所需记忆内容的联结点。提高学生的这种情绪体验,能促进孩子的记忆。然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想到的却是文本与孩子的联结点,更确切的说是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与孩子之间的联结点。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有这样的表述: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可见,在第二学段,情感体验是项极其重要的教学目标。不禁想起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的话,教材中有些课文,“是构成文学、文化素养现实所指的经典作品,它们确实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而且是极为重要的内容”——按照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说法,这样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透露着人生哲理、态度价值、人文信息等等,需要反复诵读与品味。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生命生命》、《开国大典》和《普罗米修斯》等,正是属于此类课文。
然,诵读与品味如何开展?让学生拿什么去感悟?用心——心里装什么?或者,套用一种时下比较流行的问法:品味、感悟,敢问路在何方?众所周知,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解答,那即使学生对文本推敲再多,他们和文本之间的距离仍将是“天各一方”。
窃以为,脑科学中谈到的“情绪联结点”,却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
以我所执教的《普罗米修斯》这一课为例,阐述这一观点。
课文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盗取火种,并与宙斯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一般的上法,让学生感受到普罗米修斯的不畏强暴,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便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这样,其实并未足够地深入学生的心灵,甚至可以说,此时的普罗米修斯离他们的生活仍然很遥远。这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建立一座桥梁,去架通普罗米修斯与学生的心灵,也即是建立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情绪联结点。于是,上到这里,我这样问学生:有这样一句极富哲理的话,这是500多年前欧洲大画家提香,在自己的一幅作品上题下的(师深情朗读)——在看不到光明的夜里想念着光明,在危机四伏的时刻憧憬着生机。他的这幅作品的名字就叫做《微笑的普罗米修斯》。你读懂了吗?为什么遭受如此严厉惩罚的普罗米修斯,却依然微笑着?
此问的意义在于:引发学生在强烈的反差中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而进行深入思考。这样,不知不觉中联结点便建立了,感悟就自然水到渠成而深刻了。
说到这里,不禁又想起实习时听过的一堂语文课,题目是《五彩池》。文章很美,辅以插图,可以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老师在教学时努力想让孩子们通过朗读感受到这一点,于是他一个劲地“要求”学生:“让我们来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话。”最终效果却始终不如人意。个人以为,问题的根源正在于情绪联结点的缺失。读与感悟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以读促悟,以悟促读。但这位执教者忽视了一个事实:只有让文本与孩子建立一定的情绪联结点,读才能有效促悟。仍以《普罗米修斯》为例作解。
当学生说到“死死地锁”时,我问他们:锁,我们生活中锁的一般都是什么?学生马上联系到了生活中的锁门、车、保险柜等,而课文中锁的却是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而且是被死死地锁住。这么一比较,感悟就自然出来了。这时候再读文本,感情也自然就出来了,同时通过这样的朗读,又能反过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感悟,正所谓相辅相成,事半功倍。
举了这几个例子,无非是想说明情绪联结点对于语文教学中文本的感悟同样适用——更进一步,我们甚至可以说,不能让文本与孩子建立一定的情绪联结点的教学是低效、肤浅,及流于形式的!
当然,要让文本与孩子建立一定的情绪联结点,教师要首先建立文本与自己的联结点,也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读懂文本,读透文本!
然而,后续的问题也出现了:对于不同的文本,情绪联结点到底在哪里?对于不同的文本,情绪联结点到底该怎么抓?
这两个问题,或许我将用一生去回答。
路,就在我们脚下。
参考文献
[1]薛法根:《教学内容的重构》,《小学语文教师》,200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