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现状、就业形势及就业质量,指出依托企业办学的电气职院要想提升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可以采取成立就业与职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职业指导体制机制、健全就业与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加强就业与职业指导课程建设、加强就业基地市场建设、加强就业与职业指导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就业与职业指导评价与考核等措施。
【关键词】校企深度融合;职业指导;电气职院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3-0209-02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湘电集团,学院共享集团公司所有分公司和子公司的资源。在新的形势下,我院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心理、创业方法等方面更加重视并加强指导。我院从升格高职开始就将《就业指导与实践》作为各专业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聘请创业教育专家来校讲学、邀请成功创业名人和校友来校现身说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和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聘请法律专家校内讲学,给学生印发相关法律自学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事关社会稳定和自身发展
目前形势下高职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我们极为重视并加强了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增强竞争意识,引导学生以职业定位为最终目标,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因此,学院将职业指导工作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来抓。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各行业人才招聘计划压缩较大,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基本上不招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但毕业生普遍对社会认识不够、职业定位不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2011年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今后五年,城镇劳动力的供求缺口每年将达到1300多万,比‘十一五’期间压力更大。面对大多数高职毕业生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现状,我们大力加强职业指导,正确引导学生就业---择业---创业---成功。
(三)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培养质量和综合实力的核心指标,也是展现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的窗口,同时它更标志着学校教学改革与建设、专业设置、教学质量、各项管理与服务等一系列工作的水平。学院先后与湘电集团、株州南车、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20多家优质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订单培养”比例占到当年毕业生学生总数的30%,且逐年提高;与201家企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人才供需关系,形成了毕业生稳定、有序、灵活的就业渠道和网络;以学院招生就业网为基础,构建了完善的毕业生跟踪和服务体系;制订了毕业生跟踪调查标准,建立了毕业生跟踪服务网络,被跟踪调查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70%。
一、具体内容及措施
(一)成立就业与职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职业指导体制机制
健全职业指导中心和职业指导教研室职责,完善院系两级就业机构及工作制度;确保就业工作经费占学费收入的1%以上,不断优化工作条件和设备设施。
(1) “一把手”工程建设
成立就业与职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院长负责制。学院就业指导工作小组是就业工作的领导和决策机构,组长由亲自担任。就业与职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召开两次工作会议,听取职能部门和各系部对职业指导工作的汇报,总结全校职业指导工作,提出要求,解决问题。职业指导工作由招生就业处负责管理,有六个专职工作人员,配备了专门的办公室、多媒体报告厅、招聘大厅、就业资料查询室、就业信息网、面试洽谈室、开拓就业市场专用交通工具等硬件设施。
(2)细化系部、职能部门职业指导工作职责
各系部成立职业指导工作执行小组,实行系主任负责制。具体负责本系学生就业咨询与职业指导工作。主管学工的系主任担任职业指导工作执行小组组长,系团总支书记、就业专干、辅导员等为成员。系部要建立包括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职业指导老师在内的全方位的就业咨询与服务体系。
(3)加强制度建设
强化就业工作制度建设,规范各项工作制度,合理制定学院就业与职业指导工作规划,科学编制《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职业指导及就业工作细则》,形成就业与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就业与择业讲座、就业跟踪调查的长效机制。规范各项工作制度,形成科学的职业指导制度体系。到2014年,完成就业与职业指导工作各项制度汇编。
(二)健全就业与职业指导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服务一流”,集“指导、咨询、教育、管理、研究”于一体的就业与职业指导队伍。
(1)加强职业指导教师服务意识
职业指导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把是否有利于学生就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耐心、热情、周到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把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热心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队伍。队伍建设主要抓培训,以脱产培训与不脱产培训相结合,培训的内容要包括形势政策培训、业务培训等,通过培训提高毕业生职业指导者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培训与实践相结合,每年下半年派出职业指导教师外到参加培训、到兄弟院校取经、到工厂车间指导实训,通过实际培训与驻厂工作的锻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提升就业与职业指导队伍服务能力
成立职业发展与职业指导课程教研室,由教研室统一拟定符合我校特点的教学计划,组织集体备课,开展教学研究和互相听课等教研活动,切实提高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授课质量。采用项目式、任务式、训练式的职业教育特色的有效教学训练与指导方法,使学生在职业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获得更多的感性认知。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现场模拟招聘、就业实习实训、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优秀校友回校讲座等形式加强课程的实践环节,增强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加大企业专家人才引进、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人才引进力度,促进在职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构建一支集指导、咨询、教育、管理、研究于一身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指导服务队伍。提升教师们的职业指导能力,有效地服务于毕业生。 (3)依托湘电,整合资源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遵循“开放办学、特色发展”的理念,坚持“依托湘电,立足长株潭,面向湖南,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与湘电集团、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株洲南车等大型知名企业人力资源部进行深度合作,请他们定期派出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进行对师生进行职业指导培训与讲座。
(4)加大职业指导经费投入
根据就业与职业指导工作的需要,学院按照每年度应收学费总额1%安排就业与职业指导工作专项经费,并列入年度经费预算。其中50%为各系部工作经费,50%为学院就业与职业指导中心工作经费,严格遵循“有利工作开展,体现评估效果,坚持专款专用”的经费使用原则。
(三)加强就业与职业指导课程建设
各专业将职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开足38课时,并融入各门课程教学全过程。修订校本教材,将职业指导课建成院级精品课程。每年聘请10名就业指导专家、10名企业人力资源经理、5名优秀毕业生来校做职业指导专题讲座,提高就业能力。拓展大学生创业街和创业园,丰富创业项目,提高创业能力。加强《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政策法规的宣传,提高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通过进一步抓好职业指导服务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职业指导队伍自身建设,加大就业经费投入,强化职业指导的内容建设,以生为本,开展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将职业指导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就业社团指导,创新体验式职业指导思路,做到时时有指导,处处有服务的职业指导。强化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内涵建设,实现职业指导课程教学安排全程化,教学形式多样化,课程教学管理规范化,职业指导学科研究先进化,促进毕业生实现从学生向高素质职业人的转变。教材建设方面,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组织专家教授和有经验的就业指导人员,开展教材编写。通过三年建设,将职业指导课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1)实现职业指导课程全程化、专业化
实行大学三年全程职业指导,引导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学习现状和职业测评结论,初步规划自己的未来,使大学生明白“为了明天的就业,今天应该如何提升自我”,真正实现胸有成竹的就业。我们要求职业指导要“三进”——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职业指导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理论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实践课程包括开展职业规划测评,指导学生掌握在求职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还包括在就业与职业指导过程中开展的讲座、模拟招聘、实习实训以及其它有价值的活动等等。我们还另外开设湘电“力”文化教育、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每年开展企业职业指导进校园活动,邀请知名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进行职业指导讲座,介绍企业的形势、用人需求、用人机制,传授面试技巧。通过与湘电集团各分、子公司联系,作为我院学生的实习、实践场地,让学生直接参与工作流程,现场动手,在师傅的带领下进入企业生产流程与生产工艺,提前感受职场生活。
将职业指导课程作为整个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拓展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重要载体,从入学教育开始,渗透到学生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去,渗透到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顶岗实习中去。职业指导坚持教育型、诱导性指导,注重集中性指导与发展性指导相结合,让学生在自我反思、自我习得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择业观。养成踏实肯干、乐于奉献、诚信做人的作风。
(2)校企共建,实现职业指导课程实施形式多样化
以项目式、训练式、模拟式、真实场景训练与观摩式、毕业生与企业人力资源专家报告式等具有职教训练特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育、指导学生增强发展动力、学会规划发展、了解企业要求、感受压力、掌握求职技巧,并做到平时学习与未来就业相结合、日常教育管理与规划和规划实施相结合、课内训练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课内模拟与现场观摩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
(3)成立自主创业协会,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成立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自主创业协会,由协会每年组织一次大型的模拟招聘会,通过海选---复选---半决赛选出优秀参赛选手,决赛时邀请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做评委,对招聘活动进行点评、指导,评选出优秀参赛选手并予以奖励。与湘潭市高新区大学生创业园合作,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四)加强就业基地市场建设
坚持把建设和拓展毕业生就业基地市场作为学院就业与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采取了各种措施强化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和就业市场建设,历年来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左右。通过三年建设,争取初次就业率达到95%,最终就业率和稳定率都达到98%。
(1)“订单式”培养,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继续拓展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实训就业基地建设、订单培养基地建设,健全以湖南省内就业基地为主、各沿海就业基地为补充,辐射全国的长期稳固的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市场体系。通过与各大型知名企业合作,举办订单培养班。所有专业实现校企合作,基本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局面。大力推行“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比例达到在校生50%以上;以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从大一开始,将企业文化提前介入到学习当中,将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灌输到学生脑海中,通过两年多的订单培养,使双方零距离对接,达到合作共赢。
进一步完善“立足湘潭,面向湖南,巩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辐射全国”的就业市场建设,建立有500个企业的资源库,其中有稳定合作就业关系的企业不少于200家。切实提高“订单培养”合作企业的数量和品质。完善远程求职视频系统、就业信息查询系统,为毕业生提供现代化的求职手段。定期回访毕业生、加强与校友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为改进教育教学反馈信息。整合社会各方资源,进一步提高就业服务满意率。 (2)主动服务,加大区域合作力度
加大校企战略合作力度。到2014年,尽可能多建立以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和沿海大中型知名企业为主的“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签约企业。建立校企战略合作挂牌企业50余家,举办联合办学的订单培养班。通过“中国高校就业联盟网”,积极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举办网上双选活动;与兄弟院校、湖南省就业中心等单位合作在校外举办大型双选活动。以校内招聘会、网络招聘会为载体,以省内就业基地为主体,沿海就业基地为补充,巩固并拓展顶岗实习就业基地。与企业合作建立人才培养与就业基地,积极引导毕业生到第一线建功立业。学院每年11月份举办校园招聘会。2011年11月21日,学校在田径场举办了大型的校企合作供需见面会,参会的知名企业达90余家,为学生提供岗位5000多个,当天有64.7%签约率。
(五)加强就业与职业指导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
通过加强基地建设,实施“订单式”就业,破解就业难题,真正实现就业的“无缝对接”;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信息化建设,让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多条腿走路;进一步加大“移动信使”短信平台服务力度;加强过程管理,重视跟踪调查和企业信息反馈,及时跟进,全力以赴做好思想稳定和就业稳定工作。
(1)有效利用网络信息平台
整合资源,搭建信息互动交流平台。加强就业信息网、全国大学生就业服务卫星专网学院子网、职前网络教育学堂、就业信息短信平台和远程求职可视系统的建设。到2014年,建立起先进的就业信息化体系。完善就业咨询、招聘信息查询、多功能面试等基础设施;配备专门的计算机专业教师进行就业信息网络的日常维护、及时对就业政策法规和招聘信息进行更新;依托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热情、高效、务实”的就业服务体系。
(2)定期组织招聘活动
学院就业与职业指导小组、各系部热情周到地为用人单位服务。利用就业网、信函等多种方式,及时向企业单位发布毕业生信息,为用人单位举办专场招聘会提供“一站式”跟踪服务,会前周到服务,会后跟踪反馈企业招聘信息,每年11月底举行大型校园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为企业为学生提供双向选择平台。
(3)及时进行就业跟踪与反馈
定期组织毕业生进行就业期望和满意度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意见调查等工作,调查反馈的情况为改进实训、就业工作提供参考。严格落实未就业毕业生登记跟踪制度,督促就业专干或辅导员以及班主任与未就业毕业生保持经常联系,传递单位需求信息,提供职业指导和推荐服务,及时登记就业情况,定期公布跟踪反馈情况。
(六)加强就业与职业指导评价与考核
为激发各系部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紧迫性和责任感,以职业指导促进学校就业工作的整体推进,学校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管理,每年与各系部签订目标责任状,纳入目标考核。把就业率作为评价系部办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指标,教学质量评估、招生计划的确定、新增专业的设置都要与就业率挂钩。学院每年12月底召开一次就业与职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表彰会议,对于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成绩突出的系部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就业工作任务达不到规定任务90%的系,其系部及该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正副组长评优均实行一票否决;全院就业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低于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学院将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由于我院实行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模式,学习实现零距离就业,体面就业。因招生与就业工作成绩突出,学院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南省高职高专招生就业先进单位”。
参考文献:
[1] 段昌伟,倪红卫. 加强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J]. 科技创业月刊, 2004,(15)
[2] 张日恒.“校企合作”重在拓展“合”的内涵[J]. 科技经济市场, 2006,(10)
[3] 张金爣, 卢佩霞. 浅淡国内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模式[J]. 职教论坛, 2006,(23)
[4] 冯启明.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7,(3).
[5] 刘明贵,向梅梅.基于实践教学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09,(2).
【关键词】校企深度融合;职业指导;电气职院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3-0209-02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湘电集团,学院共享集团公司所有分公司和子公司的资源。在新的形势下,我院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心理、创业方法等方面更加重视并加强指导。我院从升格高职开始就将《就业指导与实践》作为各专业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聘请创业教育专家来校讲学、邀请成功创业名人和校友来校现身说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和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聘请法律专家校内讲学,给学生印发相关法律自学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事关社会稳定和自身发展
目前形势下高职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我们极为重视并加强了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增强竞争意识,引导学生以职业定位为最终目标,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因此,学院将职业指导工作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来抓。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各行业人才招聘计划压缩较大,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基本上不招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但毕业生普遍对社会认识不够、职业定位不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2011年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今后五年,城镇劳动力的供求缺口每年将达到1300多万,比‘十一五’期间压力更大。面对大多数高职毕业生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现状,我们大力加强职业指导,正确引导学生就业---择业---创业---成功。
(三)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培养质量和综合实力的核心指标,也是展现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的窗口,同时它更标志着学校教学改革与建设、专业设置、教学质量、各项管理与服务等一系列工作的水平。学院先后与湘电集团、株州南车、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20多家优质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订单培养”比例占到当年毕业生学生总数的30%,且逐年提高;与201家企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人才供需关系,形成了毕业生稳定、有序、灵活的就业渠道和网络;以学院招生就业网为基础,构建了完善的毕业生跟踪和服务体系;制订了毕业生跟踪调查标准,建立了毕业生跟踪服务网络,被跟踪调查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70%。
一、具体内容及措施
(一)成立就业与职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职业指导体制机制
健全职业指导中心和职业指导教研室职责,完善院系两级就业机构及工作制度;确保就业工作经费占学费收入的1%以上,不断优化工作条件和设备设施。
(1) “一把手”工程建设
成立就业与职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院长负责制。学院就业指导工作小组是就业工作的领导和决策机构,组长由亲自担任。就业与职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召开两次工作会议,听取职能部门和各系部对职业指导工作的汇报,总结全校职业指导工作,提出要求,解决问题。职业指导工作由招生就业处负责管理,有六个专职工作人员,配备了专门的办公室、多媒体报告厅、招聘大厅、就业资料查询室、就业信息网、面试洽谈室、开拓就业市场专用交通工具等硬件设施。
(2)细化系部、职能部门职业指导工作职责
各系部成立职业指导工作执行小组,实行系主任负责制。具体负责本系学生就业咨询与职业指导工作。主管学工的系主任担任职业指导工作执行小组组长,系团总支书记、就业专干、辅导员等为成员。系部要建立包括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职业指导老师在内的全方位的就业咨询与服务体系。
(3)加强制度建设
强化就业工作制度建设,规范各项工作制度,合理制定学院就业与职业指导工作规划,科学编制《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职业指导及就业工作细则》,形成就业与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就业与择业讲座、就业跟踪调查的长效机制。规范各项工作制度,形成科学的职业指导制度体系。到2014年,完成就业与职业指导工作各项制度汇编。
(二)健全就业与职业指导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服务一流”,集“指导、咨询、教育、管理、研究”于一体的就业与职业指导队伍。
(1)加强职业指导教师服务意识
职业指导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把是否有利于学生就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耐心、热情、周到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把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热心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队伍。队伍建设主要抓培训,以脱产培训与不脱产培训相结合,培训的内容要包括形势政策培训、业务培训等,通过培训提高毕业生职业指导者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培训与实践相结合,每年下半年派出职业指导教师外到参加培训、到兄弟院校取经、到工厂车间指导实训,通过实际培训与驻厂工作的锻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提升就业与职业指导队伍服务能力
成立职业发展与职业指导课程教研室,由教研室统一拟定符合我校特点的教学计划,组织集体备课,开展教学研究和互相听课等教研活动,切实提高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授课质量。采用项目式、任务式、训练式的职业教育特色的有效教学训练与指导方法,使学生在职业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获得更多的感性认知。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现场模拟招聘、就业实习实训、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优秀校友回校讲座等形式加强课程的实践环节,增强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加大企业专家人才引进、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人才引进力度,促进在职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构建一支集指导、咨询、教育、管理、研究于一身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指导服务队伍。提升教师们的职业指导能力,有效地服务于毕业生。 (3)依托湘电,整合资源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遵循“开放办学、特色发展”的理念,坚持“依托湘电,立足长株潭,面向湖南,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与湘电集团、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株洲南车等大型知名企业人力资源部进行深度合作,请他们定期派出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进行对师生进行职业指导培训与讲座。
(4)加大职业指导经费投入
根据就业与职业指导工作的需要,学院按照每年度应收学费总额1%安排就业与职业指导工作专项经费,并列入年度经费预算。其中50%为各系部工作经费,50%为学院就业与职业指导中心工作经费,严格遵循“有利工作开展,体现评估效果,坚持专款专用”的经费使用原则。
(三)加强就业与职业指导课程建设
各专业将职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开足38课时,并融入各门课程教学全过程。修订校本教材,将职业指导课建成院级精品课程。每年聘请10名就业指导专家、10名企业人力资源经理、5名优秀毕业生来校做职业指导专题讲座,提高就业能力。拓展大学生创业街和创业园,丰富创业项目,提高创业能力。加强《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政策法规的宣传,提高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通过进一步抓好职业指导服务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职业指导队伍自身建设,加大就业经费投入,强化职业指导的内容建设,以生为本,开展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将职业指导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就业社团指导,创新体验式职业指导思路,做到时时有指导,处处有服务的职业指导。强化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内涵建设,实现职业指导课程教学安排全程化,教学形式多样化,课程教学管理规范化,职业指导学科研究先进化,促进毕业生实现从学生向高素质职业人的转变。教材建设方面,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组织专家教授和有经验的就业指导人员,开展教材编写。通过三年建设,将职业指导课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1)实现职业指导课程全程化、专业化
实行大学三年全程职业指导,引导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学习现状和职业测评结论,初步规划自己的未来,使大学生明白“为了明天的就业,今天应该如何提升自我”,真正实现胸有成竹的就业。我们要求职业指导要“三进”——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职业指导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理论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实践课程包括开展职业规划测评,指导学生掌握在求职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还包括在就业与职业指导过程中开展的讲座、模拟招聘、实习实训以及其它有价值的活动等等。我们还另外开设湘电“力”文化教育、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每年开展企业职业指导进校园活动,邀请知名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进行职业指导讲座,介绍企业的形势、用人需求、用人机制,传授面试技巧。通过与湘电集团各分、子公司联系,作为我院学生的实习、实践场地,让学生直接参与工作流程,现场动手,在师傅的带领下进入企业生产流程与生产工艺,提前感受职场生活。
将职业指导课程作为整个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拓展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重要载体,从入学教育开始,渗透到学生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去,渗透到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顶岗实习中去。职业指导坚持教育型、诱导性指导,注重集中性指导与发展性指导相结合,让学生在自我反思、自我习得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择业观。养成踏实肯干、乐于奉献、诚信做人的作风。
(2)校企共建,实现职业指导课程实施形式多样化
以项目式、训练式、模拟式、真实场景训练与观摩式、毕业生与企业人力资源专家报告式等具有职教训练特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育、指导学生增强发展动力、学会规划发展、了解企业要求、感受压力、掌握求职技巧,并做到平时学习与未来就业相结合、日常教育管理与规划和规划实施相结合、课内训练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课内模拟与现场观摩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
(3)成立自主创业协会,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成立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自主创业协会,由协会每年组织一次大型的模拟招聘会,通过海选---复选---半决赛选出优秀参赛选手,决赛时邀请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做评委,对招聘活动进行点评、指导,评选出优秀参赛选手并予以奖励。与湘潭市高新区大学生创业园合作,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四)加强就业基地市场建设
坚持把建设和拓展毕业生就业基地市场作为学院就业与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采取了各种措施强化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和就业市场建设,历年来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左右。通过三年建设,争取初次就业率达到95%,最终就业率和稳定率都达到98%。
(1)“订单式”培养,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继续拓展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实训就业基地建设、订单培养基地建设,健全以湖南省内就业基地为主、各沿海就业基地为补充,辐射全国的长期稳固的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市场体系。通过与各大型知名企业合作,举办订单培养班。所有专业实现校企合作,基本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局面。大力推行“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比例达到在校生50%以上;以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从大一开始,将企业文化提前介入到学习当中,将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灌输到学生脑海中,通过两年多的订单培养,使双方零距离对接,达到合作共赢。
进一步完善“立足湘潭,面向湖南,巩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辐射全国”的就业市场建设,建立有500个企业的资源库,其中有稳定合作就业关系的企业不少于200家。切实提高“订单培养”合作企业的数量和品质。完善远程求职视频系统、就业信息查询系统,为毕业生提供现代化的求职手段。定期回访毕业生、加强与校友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为改进教育教学反馈信息。整合社会各方资源,进一步提高就业服务满意率。 (2)主动服务,加大区域合作力度
加大校企战略合作力度。到2014年,尽可能多建立以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和沿海大中型知名企业为主的“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签约企业。建立校企战略合作挂牌企业50余家,举办联合办学的订单培养班。通过“中国高校就业联盟网”,积极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举办网上双选活动;与兄弟院校、湖南省就业中心等单位合作在校外举办大型双选活动。以校内招聘会、网络招聘会为载体,以省内就业基地为主体,沿海就业基地为补充,巩固并拓展顶岗实习就业基地。与企业合作建立人才培养与就业基地,积极引导毕业生到第一线建功立业。学院每年11月份举办校园招聘会。2011年11月21日,学校在田径场举办了大型的校企合作供需见面会,参会的知名企业达90余家,为学生提供岗位5000多个,当天有64.7%签约率。
(五)加强就业与职业指导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
通过加强基地建设,实施“订单式”就业,破解就业难题,真正实现就业的“无缝对接”;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信息化建设,让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多条腿走路;进一步加大“移动信使”短信平台服务力度;加强过程管理,重视跟踪调查和企业信息反馈,及时跟进,全力以赴做好思想稳定和就业稳定工作。
(1)有效利用网络信息平台
整合资源,搭建信息互动交流平台。加强就业信息网、全国大学生就业服务卫星专网学院子网、职前网络教育学堂、就业信息短信平台和远程求职可视系统的建设。到2014年,建立起先进的就业信息化体系。完善就业咨询、招聘信息查询、多功能面试等基础设施;配备专门的计算机专业教师进行就业信息网络的日常维护、及时对就业政策法规和招聘信息进行更新;依托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热情、高效、务实”的就业服务体系。
(2)定期组织招聘活动
学院就业与职业指导小组、各系部热情周到地为用人单位服务。利用就业网、信函等多种方式,及时向企业单位发布毕业生信息,为用人单位举办专场招聘会提供“一站式”跟踪服务,会前周到服务,会后跟踪反馈企业招聘信息,每年11月底举行大型校园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为企业为学生提供双向选择平台。
(3)及时进行就业跟踪与反馈
定期组织毕业生进行就业期望和满意度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意见调查等工作,调查反馈的情况为改进实训、就业工作提供参考。严格落实未就业毕业生登记跟踪制度,督促就业专干或辅导员以及班主任与未就业毕业生保持经常联系,传递单位需求信息,提供职业指导和推荐服务,及时登记就业情况,定期公布跟踪反馈情况。
(六)加强就业与职业指导评价与考核
为激发各系部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紧迫性和责任感,以职业指导促进学校就业工作的整体推进,学校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管理,每年与各系部签订目标责任状,纳入目标考核。把就业率作为评价系部办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指标,教学质量评估、招生计划的确定、新增专业的设置都要与就业率挂钩。学院每年12月底召开一次就业与职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表彰会议,对于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成绩突出的系部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就业工作任务达不到规定任务90%的系,其系部及该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正副组长评优均实行一票否决;全院就业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低于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学院将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由于我院实行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模式,学习实现零距离就业,体面就业。因招生与就业工作成绩突出,学院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南省高职高专招生就业先进单位”。
参考文献:
[1] 段昌伟,倪红卫. 加强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J]. 科技创业月刊, 2004,(15)
[2] 张日恒.“校企合作”重在拓展“合”的内涵[J]. 科技经济市场, 2006,(10)
[3] 张金爣, 卢佩霞. 浅淡国内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模式[J]. 职教论坛, 2006,(23)
[4] 冯启明.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7,(3).
[5] 刘明贵,向梅梅.基于实践教学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