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北宋的统治者在打仗前往往会凭主观臆断制定作战方案,即“阵图”,然后用阵图直接指挥前线部队作战,而且在作战时也不允许指挥官临场改变。我们的教育也有不少这样的“阵图”,这些阵图正在扼杀孩子的灵性。教育要保护和发展孩子的灵性,就应该因材施教,量体裁衣,让教育的“阵图”多一些灵性。
关键词:教育 “阵图” 灵性
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历史的演变过程,从来都不是偶尔的。读史书能让人知得失,从中学习古人处理问题的方法,那些成功或不成功的经验都可以让我们借鉴和总结。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读史还能让我知教育、明教育。
在古代,打仗要排阵,要讲究、演习阵法。所谓阵法就是野战的战斗队形和宿营的防御部署;把队形、部署用符号标识,制成作战方案,叫做阵图。当我读到《历史的镜子》之《阵图和辽宋战争》一文时,看到北宋的统治者是用阵图直接指挥前线部队作战的,用主观决定的战斗队形和防御部署,指挥远在几百里以至千里外的前线部队。敌人的兵力部署、遭遇的地点、战场的地形、气候等,都凭主观的假设决定作战方案,即使作战方案不符合实际情况,前线指挥官也无权改变。
看到这里,不免觉得匪夷所思: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宋代皇帝这样主观遥控战役,岂有不败之理?事实果真如此:不凭阵图,违背皇帝命令的倒可以打胜仗,而只凭皇帝不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制定的阵图作战,连兵将所在、兵数多少也不知道的前方统帅,却是屡战屡败。那么,宋代屡战屡败的罪魁祸首是阵图吗?显然不是。“凡事预则立”,作战有阵图无可厚非,但阵图的创制应该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再加上作战时还需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宋代的皇帝为了确保自己对兵权的绝对控制,不允许前方将帅在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情况下临机应变,这才使得阵图在宋辽战争中成了制约宋军的桎梏。
由此,不禁想到我们的教育。反观自己,作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为了分数,为了面子,是否也在时常扮演着宋代皇帝的角色,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为孩子制订了许多不切实际的“阵图”?如不基于学情的教学预案,不考虑学生差异的作业模式……这些“阵图”正在不断扭曲孩子的天性,扼杀孩子的灵性。
在每个家长眼中,自己那个小小的孩子都是充满灵性的小天使。我也亦然。做了母亲之后,陪伴着女儿一点一点地长大,我竭尽所能地给予她爱与自由。 “妈妈,月亮是不是要跟我一起回家?”,“妈妈,星星好像在眨眼睛呢!”……女儿类似富有灵性的话语总是逗得我们哈哈大笑。随着孩子年岁的增长,我开始担忧:学业负担的加重,一些教育行为与崇尚自由的孩子灵性之间,不可避免会出现矛盾冲突。我的孩子会不会在这种冲突之下变得不再有灵性?
前不久,与一位亲戚聊天,她向我说起她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说她女儿居然在日记本上写到“我真想去外面玩,我真不想去上学”,亲戚对此忧心忡忡。我也时常听到身边的朋友抱怨:“唉,我的孩子读幼儿园时多可爱呀。自从上了小学,真是越来越没灵性了,我这个亲妈都快变成后妈了,每天陪着写作业,不是唠叨就是责骂,火气上来忍不住还要动手。”
儿童本该是充满灵性的天使,而且这个灵性本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减弱,但是却会因为环境、人为等因素而遭到摧残,甚至扼杀。当下,为了考试的分数,许多家长和教师为孩子创制了一张又一张“阵图”。孩子们被迫学习,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灵性之光就会随之暗淡,创新之泉也越来越干涸,这也造成了我国当代“创造力危机”的现状。创造力的生长需要自由和闲暇作为土壤,需要个体积极主动参与的思维经历,需要保护天然的敏感和直觉。究竟是谁扼杀了孩子的灵性?是教师吗?每一位教师的初衷都不想成为扼杀孩子灵性的刽子手。是家长吗?身为家长,当然更渴望拥有一个有灵性有创造力的孩子。
孩子都是唯一,童年无法复制,儿童的灵性更是弥足珍贵。我们要保护和发展孩子的灵性,就要让教育的“阵图”多一些灵性。富有灵性的教育,需要捍卫孩子自由活动的玩耍权,需要保障孩子独立思考的自主权,还需要尊重孩子自然成长的生命权。
1.灵性教育:捍卫孩子自由活动的玩耍权
当代教育减负的口号已喊好多年,可是孩子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并没有改善。“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还是停留文件上,并没有落地。许多家长更是怕孩子输在起跑线,剥夺了孩子玩耍的权利,学英语、学奥数、学乐器、练书法,将 “学无止境”的教育理念贯彻到底。陶行知先生在《假如我重新做一个小孩》一文中说:“我要多玩玩。”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爱迪生“孵小鸡”,达尔文“将毒虫子含在嘴里”,他们小时候都爱玩。这些顽皮的嬉戏,可能就是发明家、科学家最初显露的灵性萌芽。灵性是儿童隐形的翅膀,飞舞着浪漫、好奇、灵动。古时有“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今天更应让儿童享有自由的玩耍权,只有充满自由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儿童生活,才是有灵性的生活!
2.灵性教育:保障孩子独立思考的自主权
有效课堂一直是我们一线教师追求的教学理想,但有人把“有效”理解为让学生学得快、多、深。如此“有效教学”,使许多本应由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内省的过程不得不单刀直入、删繁就简。从而使得教师主导过度,对学生的控制过度,儿童灵性的思维被禁锢。一个人的灵性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与生俱来的,但同时也要靠后天培养。这需要他在后天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思考,不断追问。我们应该为学生“灵性”的培养提供“土壤”,而这块“土壤”便是课堂。真正的有效课堂,应该以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有效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真正的统一。从认知心理学来看,只有通过自已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掌握,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思维得到升华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构建生本课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相互质疑,为学生思维的培养、“灵性”的保持提供平台。
3.灵性教育:尊重孩子自然成长的生命权
基础教育阶段,我们的孩子不是自己学着跑,而是成人推着跑,甚至背着跑。这样的跑也许一开始跑得快,但往往后劲不足。“教学早龄化”是当下社会的普遍现象,不少家长不顾孩子的年龄实际,过早地对孩子实施知识传授和智力训练,有些教师不论学生学段实际,随意调整教学内容,把本是高年级的学习内容提早到低年级学习。这不是简单的“拔苗助长”,而是对孩子“灵性”的摧毁。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生命的尊严。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渴望被尊重的。儿童灵性的发展需要儿童自己去体验、去感悟生发、去自然流露。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摒弃虚荣的攀比心理、功利的实用思想以及完美主义,用一颗平常心去等待孩子慢慢长大。这方面,我们要向龙应台先生学习,学习他“孩子,你慢慢来”的勇气和理念。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绝非百米冲刺。孩子是这样,教育也是这样。少一点功利,用一颗平和的心去看待分数;少一点浮躁,用足够的耐心去对待孩子不同的学习节奏;少一点焦虑,用喜悦的心去欣赏孩子的进步;少一点责备,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孩子的错误。错误是孩子成长的资源,而不是否定的标准,引领孩子在错误中学习,让孩子有输得起的勇气,有重新开始的力量。我们应该用不同的标准去评价孩子的成长过程,让参差之美真实再现,让每个孩子都散发灵性之光。
讀史明智,鉴往知来。透过厚重的历史,我们可以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当我们带着发展的眼光看教育,把教育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一定会有三个阶段:一是过去的教育,它是原始的野蛮教育;二是现在的教育,它是知识教育;三是未来的教育,未来的教育一定是灵性的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少不了“阵图”,但我们更应该因材施教,量体裁衣,让教育的“阵图”多一些灵性,如此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多一些灵性。
参考文献
《陶行知文集》 江苏教育出版社
《历史的镜子》 吴晗
关键词:教育 “阵图” 灵性
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历史的演变过程,从来都不是偶尔的。读史书能让人知得失,从中学习古人处理问题的方法,那些成功或不成功的经验都可以让我们借鉴和总结。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读史还能让我知教育、明教育。
在古代,打仗要排阵,要讲究、演习阵法。所谓阵法就是野战的战斗队形和宿营的防御部署;把队形、部署用符号标识,制成作战方案,叫做阵图。当我读到《历史的镜子》之《阵图和辽宋战争》一文时,看到北宋的统治者是用阵图直接指挥前线部队作战的,用主观决定的战斗队形和防御部署,指挥远在几百里以至千里外的前线部队。敌人的兵力部署、遭遇的地点、战场的地形、气候等,都凭主观的假设决定作战方案,即使作战方案不符合实际情况,前线指挥官也无权改变。
看到这里,不免觉得匪夷所思: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宋代皇帝这样主观遥控战役,岂有不败之理?事实果真如此:不凭阵图,违背皇帝命令的倒可以打胜仗,而只凭皇帝不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制定的阵图作战,连兵将所在、兵数多少也不知道的前方统帅,却是屡战屡败。那么,宋代屡战屡败的罪魁祸首是阵图吗?显然不是。“凡事预则立”,作战有阵图无可厚非,但阵图的创制应该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再加上作战时还需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宋代的皇帝为了确保自己对兵权的绝对控制,不允许前方将帅在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情况下临机应变,这才使得阵图在宋辽战争中成了制约宋军的桎梏。
由此,不禁想到我们的教育。反观自己,作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为了分数,为了面子,是否也在时常扮演着宋代皇帝的角色,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为孩子制订了许多不切实际的“阵图”?如不基于学情的教学预案,不考虑学生差异的作业模式……这些“阵图”正在不断扭曲孩子的天性,扼杀孩子的灵性。
在每个家长眼中,自己那个小小的孩子都是充满灵性的小天使。我也亦然。做了母亲之后,陪伴着女儿一点一点地长大,我竭尽所能地给予她爱与自由。 “妈妈,月亮是不是要跟我一起回家?”,“妈妈,星星好像在眨眼睛呢!”……女儿类似富有灵性的话语总是逗得我们哈哈大笑。随着孩子年岁的增长,我开始担忧:学业负担的加重,一些教育行为与崇尚自由的孩子灵性之间,不可避免会出现矛盾冲突。我的孩子会不会在这种冲突之下变得不再有灵性?
前不久,与一位亲戚聊天,她向我说起她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说她女儿居然在日记本上写到“我真想去外面玩,我真不想去上学”,亲戚对此忧心忡忡。我也时常听到身边的朋友抱怨:“唉,我的孩子读幼儿园时多可爱呀。自从上了小学,真是越来越没灵性了,我这个亲妈都快变成后妈了,每天陪着写作业,不是唠叨就是责骂,火气上来忍不住还要动手。”
儿童本该是充满灵性的天使,而且这个灵性本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减弱,但是却会因为环境、人为等因素而遭到摧残,甚至扼杀。当下,为了考试的分数,许多家长和教师为孩子创制了一张又一张“阵图”。孩子们被迫学习,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灵性之光就会随之暗淡,创新之泉也越来越干涸,这也造成了我国当代“创造力危机”的现状。创造力的生长需要自由和闲暇作为土壤,需要个体积极主动参与的思维经历,需要保护天然的敏感和直觉。究竟是谁扼杀了孩子的灵性?是教师吗?每一位教师的初衷都不想成为扼杀孩子灵性的刽子手。是家长吗?身为家长,当然更渴望拥有一个有灵性有创造力的孩子。
孩子都是唯一,童年无法复制,儿童的灵性更是弥足珍贵。我们要保护和发展孩子的灵性,就要让教育的“阵图”多一些灵性。富有灵性的教育,需要捍卫孩子自由活动的玩耍权,需要保障孩子独立思考的自主权,还需要尊重孩子自然成长的生命权。
1.灵性教育:捍卫孩子自由活动的玩耍权
当代教育减负的口号已喊好多年,可是孩子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并没有改善。“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还是停留文件上,并没有落地。许多家长更是怕孩子输在起跑线,剥夺了孩子玩耍的权利,学英语、学奥数、学乐器、练书法,将 “学无止境”的教育理念贯彻到底。陶行知先生在《假如我重新做一个小孩》一文中说:“我要多玩玩。”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爱迪生“孵小鸡”,达尔文“将毒虫子含在嘴里”,他们小时候都爱玩。这些顽皮的嬉戏,可能就是发明家、科学家最初显露的灵性萌芽。灵性是儿童隐形的翅膀,飞舞着浪漫、好奇、灵动。古时有“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今天更应让儿童享有自由的玩耍权,只有充满自由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儿童生活,才是有灵性的生活!
2.灵性教育:保障孩子独立思考的自主权
有效课堂一直是我们一线教师追求的教学理想,但有人把“有效”理解为让学生学得快、多、深。如此“有效教学”,使许多本应由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内省的过程不得不单刀直入、删繁就简。从而使得教师主导过度,对学生的控制过度,儿童灵性的思维被禁锢。一个人的灵性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与生俱来的,但同时也要靠后天培养。这需要他在后天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思考,不断追问。我们应该为学生“灵性”的培养提供“土壤”,而这块“土壤”便是课堂。真正的有效课堂,应该以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有效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真正的统一。从认知心理学来看,只有通过自已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掌握,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思维得到升华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构建生本课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相互质疑,为学生思维的培养、“灵性”的保持提供平台。
3.灵性教育:尊重孩子自然成长的生命权
基础教育阶段,我们的孩子不是自己学着跑,而是成人推着跑,甚至背着跑。这样的跑也许一开始跑得快,但往往后劲不足。“教学早龄化”是当下社会的普遍现象,不少家长不顾孩子的年龄实际,过早地对孩子实施知识传授和智力训练,有些教师不论学生学段实际,随意调整教学内容,把本是高年级的学习内容提早到低年级学习。这不是简单的“拔苗助长”,而是对孩子“灵性”的摧毁。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生命的尊严。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渴望被尊重的。儿童灵性的发展需要儿童自己去体验、去感悟生发、去自然流露。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摒弃虚荣的攀比心理、功利的实用思想以及完美主义,用一颗平常心去等待孩子慢慢长大。这方面,我们要向龙应台先生学习,学习他“孩子,你慢慢来”的勇气和理念。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绝非百米冲刺。孩子是这样,教育也是这样。少一点功利,用一颗平和的心去看待分数;少一点浮躁,用足够的耐心去对待孩子不同的学习节奏;少一点焦虑,用喜悦的心去欣赏孩子的进步;少一点责备,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孩子的错误。错误是孩子成长的资源,而不是否定的标准,引领孩子在错误中学习,让孩子有输得起的勇气,有重新开始的力量。我们应该用不同的标准去评价孩子的成长过程,让参差之美真实再现,让每个孩子都散发灵性之光。
讀史明智,鉴往知来。透过厚重的历史,我们可以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当我们带着发展的眼光看教育,把教育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一定会有三个阶段:一是过去的教育,它是原始的野蛮教育;二是现在的教育,它是知识教育;三是未来的教育,未来的教育一定是灵性的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少不了“阵图”,但我们更应该因材施教,量体裁衣,让教育的“阵图”多一些灵性,如此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多一些灵性。
参考文献
《陶行知文集》 江苏教育出版社
《历史的镜子》 吴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