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教育应该着眼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在注重音乐技能教学的同时,通过丰富音乐知识和培养音乐理念,形成音乐价值观,以人为本,使学生整体艺术素质乃至人文精神的共同提升。
【关键词】音乐素养;教学方法;人文精神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应该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注重音乐技能教学的同时,切实关注学生多方面艺术素养的培养,应该避免走入“应赛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误区,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一、注重音乐能力提升
音乐教育的基本规律决定了音乐理论的学习以及对音乐作品所进行的分析与二度创作都是在音乐教育中进行的。音乐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音乐技能学习。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现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因此,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点在于发展学生的能力。首先,音乐的体验有赖于音乐的感知能力。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是基本的音乐素养之一,发展学生对音高、节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乃至调式、和声等诸要素的感知能力是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音乐素养培养的关键所在。其次,发展学生运用身体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将学生的音乐学习与身体的律动结合起来,用身体的各种富有韵律的动作来表现音乐,使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得到共同的提高。第三,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结合音乐知识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此外,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音乐理解和表达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二、丰富音乐文化知识
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要对音乐作出理性的分析,要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就必须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音乐是一门学术学科,也是一个具备其自身特殊的知识体系、技能和思维方式的学习领域。音乐理论知识是音乐学习的基本内容,基本乐理知识的学习包括认识音乐的各种常用符号和常用术语,熟知音乐的基本要素及其在音乐中的运用,识读乐谱,了解不同历史和文化语境下的音乐。通过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帮助他们真正领略到音乐的魅力,通过音乐文化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领悟音乐艺术蕴涵的文化价值,既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放眼于其他民族传统和文化的缤纷灿烂。另外,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各种音乐的特点与风格,并结合音乐专业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与音乐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音乐理论的学习和经典音乐曲目的积累,有利于学生了解和认识音乐的发展与变化,这对他们的学习也是一种有力的促进。因此,夯实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面是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基本要
求。
三、培养音乐价值观
学生正处在一个生理和心理迅猛发展的年龄段,随着生理上的日渐成熟,他们的自我意识、社会意识、道德意识和历史意识在逐步地确立。学生音乐审美观念的发展也逐步从自发需要趋向于自觉意识,开始自觉确认个人的音乐价值观。因此,音乐价值观培养应该有机地渗透到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各个方面,并且贯穿于整个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全过程。首先,培养学生对待音乐的积极态度是从内心激发他们参与音乐的关键。发自内心对音乐的热爱是驱动音乐者的动力之一,也是音乐学习的前提。因为既便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音乐也是人们重要的精神食粮。而对学生来说,要充分培养其音乐志趣,才能形成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其次,培养学生平等的音乐价值观。音乐素养的提升可以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引导他们主动去接触和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音乐与音乐文化,从中学会尊重音乐、尊重艺术、尊重文化、尊重人,这也是人文精神的基本要义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音乐价值观,对其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和提高也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音乐价值观的形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生经过长期的音乐经验的积累,在广泛涉猎各种音乐文化的过程中,通过感受、认知、表
现、评价与创造等音乐实践活动,逐步培养起来并且有可能一直延续到学生成年以后的生活中。
四、丰富音乐理念
通过与社会相结合的综合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多种音乐能力,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面,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以及音乐与本其他艺术之间的联系,形成宽容而无偏见的音乐价值观,激发学生参与音乐的积极态度。当然,培养的音乐素养也不应该是音乐理论课的翻版,或者是普通中小学音乐课的照搬,因为两者的教学目的与目标都不完全足够于音乐素养的培养。应该首先注重综合性音乐素养的培养。音乐素养的培养目标应该体现出与音乐的社会性的特点,强化音乐与社会之间的互相联系,为构建以音乐为本,以音乐为链接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其次,要注重基础性,学校学生的年龄层次跨越了小学高年级、初中以及高中三个阶段,也是专业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因此,在培养音乐素养时,既要考虑这个年龄段青少年生理心理上的共性,又要注意结合他们的年龄特性,强调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再次,要注重整体性,学生音乐素养培养要充分考虑妥善处理好自然、社会、科学等各个方面培养之间的关系,在发展学生音乐能力的同时,融合音乐知识的学习,体现出音乐的概念、原理、技能、方法和价值观,坚持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在学生积累和丰富音乐经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尊重与热爱,发展学生全面的音乐素养。
音乐教育体制改革要有新的思路,学生音乐素养培养要有超前意识,不仅要适应学生目前在校音乐学习的要求,更要瞄准学生未来发展之需要。不仅要着眼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整体艺术素质乃至人文精神的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黄明珠,论音乐学习活动中的思维作用与思维能力培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6期
[3]兰羽,论音乐教学中对学生乐感培养的重要性[J],艺术探索,2004年11期
作者简介:杜定然,现任于四川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李雯
【关键词】音乐素养;教学方法;人文精神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应该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注重音乐技能教学的同时,切实关注学生多方面艺术素养的培养,应该避免走入“应赛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误区,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一、注重音乐能力提升
音乐教育的基本规律决定了音乐理论的学习以及对音乐作品所进行的分析与二度创作都是在音乐教育中进行的。音乐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音乐技能学习。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现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因此,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点在于发展学生的能力。首先,音乐的体验有赖于音乐的感知能力。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是基本的音乐素养之一,发展学生对音高、节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乃至调式、和声等诸要素的感知能力是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音乐素养培养的关键所在。其次,发展学生运用身体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将学生的音乐学习与身体的律动结合起来,用身体的各种富有韵律的动作来表现音乐,使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得到共同的提高。第三,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结合音乐知识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此外,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音乐理解和表达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二、丰富音乐文化知识
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要对音乐作出理性的分析,要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就必须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音乐是一门学术学科,也是一个具备其自身特殊的知识体系、技能和思维方式的学习领域。音乐理论知识是音乐学习的基本内容,基本乐理知识的学习包括认识音乐的各种常用符号和常用术语,熟知音乐的基本要素及其在音乐中的运用,识读乐谱,了解不同历史和文化语境下的音乐。通过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帮助他们真正领略到音乐的魅力,通过音乐文化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领悟音乐艺术蕴涵的文化价值,既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放眼于其他民族传统和文化的缤纷灿烂。另外,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各种音乐的特点与风格,并结合音乐专业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与音乐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音乐理论的学习和经典音乐曲目的积累,有利于学生了解和认识音乐的发展与变化,这对他们的学习也是一种有力的促进。因此,夯实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面是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基本要
求。
三、培养音乐价值观
学生正处在一个生理和心理迅猛发展的年龄段,随着生理上的日渐成熟,他们的自我意识、社会意识、道德意识和历史意识在逐步地确立。学生音乐审美观念的发展也逐步从自发需要趋向于自觉意识,开始自觉确认个人的音乐价值观。因此,音乐价值观培养应该有机地渗透到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各个方面,并且贯穿于整个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全过程。首先,培养学生对待音乐的积极态度是从内心激发他们参与音乐的关键。发自内心对音乐的热爱是驱动音乐者的动力之一,也是音乐学习的前提。因为既便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音乐也是人们重要的精神食粮。而对学生来说,要充分培养其音乐志趣,才能形成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其次,培养学生平等的音乐价值观。音乐素养的提升可以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引导他们主动去接触和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音乐与音乐文化,从中学会尊重音乐、尊重艺术、尊重文化、尊重人,这也是人文精神的基本要义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音乐价值观,对其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和提高也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音乐价值观的形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生经过长期的音乐经验的积累,在广泛涉猎各种音乐文化的过程中,通过感受、认知、表
现、评价与创造等音乐实践活动,逐步培养起来并且有可能一直延续到学生成年以后的生活中。
四、丰富音乐理念
通过与社会相结合的综合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多种音乐能力,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面,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以及音乐与本其他艺术之间的联系,形成宽容而无偏见的音乐价值观,激发学生参与音乐的积极态度。当然,培养的音乐素养也不应该是音乐理论课的翻版,或者是普通中小学音乐课的照搬,因为两者的教学目的与目标都不完全足够于音乐素养的培养。应该首先注重综合性音乐素养的培养。音乐素养的培养目标应该体现出与音乐的社会性的特点,强化音乐与社会之间的互相联系,为构建以音乐为本,以音乐为链接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其次,要注重基础性,学校学生的年龄层次跨越了小学高年级、初中以及高中三个阶段,也是专业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因此,在培养音乐素养时,既要考虑这个年龄段青少年生理心理上的共性,又要注意结合他们的年龄特性,强调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再次,要注重整体性,学生音乐素养培养要充分考虑妥善处理好自然、社会、科学等各个方面培养之间的关系,在发展学生音乐能力的同时,融合音乐知识的学习,体现出音乐的概念、原理、技能、方法和价值观,坚持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在学生积累和丰富音乐经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尊重与热爱,发展学生全面的音乐素养。
音乐教育体制改革要有新的思路,学生音乐素养培养要有超前意识,不仅要适应学生目前在校音乐学习的要求,更要瞄准学生未来发展之需要。不仅要着眼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整体艺术素质乃至人文精神的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黄明珠,论音乐学习活动中的思维作用与思维能力培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6期
[3]兰羽,论音乐教学中对学生乐感培养的重要性[J],艺术探索,2004年11期
作者简介:杜定然,现任于四川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