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巧合,实则必然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戏剧作品常常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情节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我国优秀的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第二幕)也是这样。它在集中、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展开情节,在人和人的巧遇中塑造人物,写得波澜起伏,曲折有致,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收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戏剧冲突;周朴园;巧合
  戏剧作品常常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情节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而戏剧最主要的特点之一便是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而戏剧的矛盾冲突又是由人物性格和戏剧情节来体现的。我国优秀的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第二幕)也不例外。但《雷雨》的情节在安排上显得波澜起伏,曲折有致,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尤其是在人物相认这一情节设置上却又胜人一筹,即似是巧合(极大的偶然性),实则是必然。
  关于这一点,曹禺先生在谈创作《雷雨》的经过时,谈到“三一律和巧合”的问题,说:“老实说,一部《雷雨》全都是巧合。明明是巧合,是作者编的,又要让人看戏时觉不出是巧合,相信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应该是这样。这就要写出生活逻辑的依据以及人物性格,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必然性来。”由此可见,即便是作者编出的巧合,也因其社会的根源,生活的境遇,人物性格的发展,而显示出情节发展的必然。就《雷雨》来说,巧合的必然的情节设置,有以下几个方面:
  1.周朴园与鲁侍萍30年后邂逅的必然
  对周朴园鲁侍萍30年后的邂逅,用鲁侍萍的话说是“命叫我来的”。其实并非宿命使然,而是情节发展即社会生活的变故使然。出身寒门的鲁侍萍,在那等级门第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根本不可能走进上层社会,也只能挣扎在社会的底层。30年前的大年夜,被周家赶出大门,抱着仅有3天的孩子跳水被救后,鲁侍萍也只能屈辱地活下去。为了生活又嫁了两次人,后又生了四凤。因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四凤也只有像她母亲那样去富人家做事,可能去到别的富有的家庭,也有可能再进周公馆,只是易时易地的鲁侍萍不知道罢了(“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偏偏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从前在你们家做过的事。”侍萍语。)。既然四凤做了周家的丫头,又受到周家大少爷周萍的引诱,也因此遭受到与周萍有着暖昧关系的繁漪的嫉妒,因而性格桀傲的繁漪找来在济南做事的鲁侍萍,要侍萍把四凤带走,也是势在必然。于是鲁侍萍再次来到周公馆,见到周朴园更是顺理成章的了。这样一来,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使矛盾进一步激化。
  2.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成为两阶级对立的必然
  周朴园这个封建地主家庭的阔少爷并未成为行将崩溃的封建阶级的继承人和殉难者,而是顺应畸形的时代的发展,成为地主资本家。他同官府、帝国相勾结,残酷野蛮地压榨着工人阶级,是个两手血迹斑斑的反动资本家。而随母亲鲁侍萍屈辱活下来的鲁大海,饱受了人间的艰辛,他深知下层人民的痛苦,也因此仇恨剥削他们的阶级,朴素的阶级意识已在心底蕴蓄。他在周矿上做工,亲历了资本家对工人的盘剥,又耳闻了资本家罪恶血腥的发家史,这些更激起了他的反抗意识。面对资本家的滥施淫威,他鼓动工人罢工,成为罢工工人代表,这是由他进步的思想意识决定的,也因而成为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的对立面。
  3.四凤重蹈鲁侍萍覆辙的必然
  只要社会的反动本质没变,妇女的地位没有提高,妇女的身心就永远地受着封建的腐恶礼俗的压迫,妇女的境况就不会有根本性的转变。四凤同她母亲走的完全是同一条路,同样也并非命运捉弄人,也不是鲁侍萍所说的“我伺侯你,我的孩子在再伺侯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而是她的社会地位,她的身份,她的处境较母亲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的改变。就像当年单纯的鲁侍萍爱上了对她始乱终弃的周朴园那样,四凤爱上了周萍。有一点不同的是四凤的处境更为尴尬,因她爱的竟是自己的同母哥哥。这一点更增强了戏剧的悲剧的必然性。
  4.周萍与鲁大海性格命运迥异的必然
  周萍与鲁大海虽是亲兄弟,但由于社会生活境遇的迥异,必然导致两人性格命运的迥异。哥哥周萍随专制家长作风严酷的父亲周朴园生活。因周朴园在家中君临一切的绝对专横,使周萍的性格趋于懦弱、残忍而又自私。他不敢面对繁漪对他的炽热的爱情,在他引诱了四凤后,又残忍地躲避繁漪的追求。他生活腐化,思想堕落,没有丝毫的追求,他酗酒、赌博、鬼混。他多次说:活够了,不该来到这世上,不如死了之类的话,这其实是一个封建的资产阶级遗少的空虚绝望心理的映射。而弟弟鲁大海,随母亲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吃尽了人间的甘苦,深味劳动人民的悲哀,他有头脑,善思索,有胆识,又有一腔愤怒的热血。面对反动势力的迫害,他不屈不挠,勇于斗争。他体现着工人阶级的觉醒,是反腐恶社会的新生力量,他因此是社会的希望。就是因为鲁大海的存在,才给整部剧作带来黎明的曙色。因此周萍只能走向死亡,而鲁大海却迈向光明,这是他们所隶属的阶级决定的。
  5.悲剧结局的必然。故事情节的发展、酝酿和蓄势,使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一触即发
  在周家昏暗阴森的客厅里,愁、怨、悔、恨的鲁侍萍满腔悲怆的同意周萍带走四凤时,繁漪的出现使剧情趋向高潮,各种矛盾纠纷达到白炽化状态。繁漪喊来周朴园,周朴园明白了眼前发生的一切,于是让周萍认母。猝不及防的事实使四凤、周萍的思想崩溃了,羞怒的四凤触电身亡,充满幻想的周冲也因拉四凤而触电身亡,早已活腻了的周萍开枪自杀……顿时,一个封建的资产阶级的大家庭陷于崩溃之中,虚伪的上等社会的“名流”、“贤达”、“好人物”周朴园精心构建的“最圆满,最有秩序的”理想家庭倾刻化为齑粉。这个罪恶家庭的崩溃是必然的,它体现着一种畸形社会的必然消亡。
  综上所述,人性本身是矛盾的,即超我,自我,本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性与社会道德和理性法则之间冲突着。周朴园与侍萍如此,在四凤、周萍、繁漪之间也惊心动魄地存在着,而且也难以冲破人性的情感左右。于是八人各走各的路,却不可避免的互相纠缠成一张大网,互相挣扎,却越收越紧,灵魂的煎熬下必然导致一切都毁灭了。《雷雨》纠集了各种力量不同阶级,不同地位冲突,而维系周鲁两家30年间复杂的矛盾纠葛的就是周鲁两家30年前30年后的人物的“巧合。”,这一“巧合”在情节的设置上并非仅仅是人为的巧合,而是因其人物性格,及其社会根源、阶级根源决定的,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 双峰并峙 相映生辉——谈《雷雨》的主要冲突【作者】 崔人夫
  [2] 《雷雨》研究60年【作者】童伟民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1997.02.28
  [3] 向宝云 曹禺的美学思想的研究[D].四川大学 2003
  [4] 也谈《雷雨》戏剧冲突的主线[作者]潘克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其他文献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定为四大目标。刘兼教授在《如何处理好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中也提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所有目标中最为重要的、最为核心的……判断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能不能通过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形成良好的、积极的情感因素。”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到了如此的高度,确实引起了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热切
期刊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知,包括语言感受、语意感受、情感色彩的感受等,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形成于语言实践,对指导语言实践,对英语的学习和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要想学好英语,必须具备良好的语感。因此,在教学中要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式和优化。  1.加强英语思维习惯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坚持“尽量使用英
期刊
【摘 要】古诗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学习积极健康的古诗,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美呢?我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的:一、情境教学。二、培养兴趣。三、指导朗读。四、启发想象。五、品味体验。  【关键词】语言美;音乐美;情境美;自然美;意象美  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不大,但它是小学生学习语言必不可少的学习材料。从小学低年级
期刊
【摘 要】从根本上来说作文教学不只是单纯地把作文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重点训练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的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这就需要小学生要有一定的积累。“自主的积累”就是指学生进行“自我运动”——自主地获得作文的素材、语言方法,建立起自己的“作文材料仓库”,这是
期刊
【摘 要】专家说,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学”,施教的最佳状态是“乐教”。那怎样才能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呢?学生厌学和教师职业倦怠互为因果、互为效应,那我们首先解决是让学生与教师互为好的因果,互为好的效应。学生尊重老师,老师爱护学生,教师与学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友好的氛围中教师得到最大的发展,学生获得最佳的收益。  【关键词】学生厌学;教师倦怠;尊重;爱护  学生厌学,说到这个话题,让我想到曾经听人这
期刊
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习兴趣。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生认数和记数时,我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1-9的字形,我教学生背诵顺口溜:“1象粉笔,2象鸭子,3象耳朵,4象小旗,5象钩子,6象口哨,7象银锄,8象葫芦,9象蝌蚪。”以此来帮助学生记住字形。通过这样的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教学反思有助于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习适度地调控,使不尽相同的学习过程在合理的教学方法支持下,得以包容并相得益彰,教学反思是教育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改的客观要求。那么,教学反思有哪些策略,哪些途径,应当把握哪些度呢?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反思;方法创新;专业素质  1.新课程合理的教学反思要看是否关注创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要适应课改要求,教师应在手段多样性、过程自主性、目标发
期刊
在现代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而言,“说谎”已不再是司空见惯的事,在学生的身边随时可见,反而“诚实”的现象却逐渐减少。“说谎”已成为一毒瘤在学生群体中蔓延。著名教育家曼恩说: " 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 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智慧。它把习惯比喻为一根绳索,每次行为的重复,就相当于又为它缠上了一股绳索。很显然,每天缠,不断缠,缆绳会越来越粗,终于有一
期刊
【摘 要】根据错误分析的理论并参考国内外有关语言错误研究的实例,以探讨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常见错误类型为目的,笔者从西宁市5 所初级中学随机抽取965名初中学生 ( 初一340人,初二325人,初三 300人 ) 采用命题作文或指导作文的方式进行了英语写作测试,并从测试试卷中提取3896例可辨认语言错误进行分析和比较。  整个研究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宏观研究。把收集到的错误划分为两大类:语际错误和
期刊
【摘 要】对于即将走进校门的孩子来说,9月1日是一个新的起点。孩子入学是一件大事,家长们仅仅做好物质准备是远远不够的,家长还要在孩子的生活学习独立能力、学习习惯、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孩子进行学前教育,以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一年级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在学前期,幼儿的学习以游戏活动为主,寓教于乐,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孩子的兴趣容易保持。入小学后,以学习活动为主,学习的正规化和学业负担加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