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在泰国幼儿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ai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儿歌在泰国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逐渐得到了学者的关注,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学生层面,缺乏针对幼儿的专门研究。本文以泰国玛丽武巴通学校幼儿汉语教学为例,以多元智能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为依据,结合相关儿歌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案例,挖掘出儿歌在泰国幼儿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为从事泰国幼儿汉语教学的汉语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泰国;幼儿;儿歌;汉语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2-0095-02
  一、学校汉语教学简况
  1.课程设置。玛丽武巴通学校(Marie Upatham School)是位于泰国中部佛统府的一所私立教会学校,汉语课程覆盖幼儿园、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其中幼儿园三个年级共有351名学生,年龄为3—6岁,幼儿汉语教师仅1人。玛丽武巴通学校幼儿园于2014年开设汉语课,目标为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学校没有汉语规划教材,教学内容由汉语教师志愿者自选,课型为听说课,以词汇教学为主,附加简单的语法。由于该校幼儿汉语教学还不具备“沉浸式”的教学条件,因此笔者采用了儿歌教学的方式。
  2.学生特点。对外幼儿汉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国别化特点,不同国家的幼儿在进行汉语学习的过程中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受佛教文化的影响,泰国幼儿的成长环境相对轻松自由,学习压力小,学校对幼儿汉语学习的要求为“兴趣第一”,笔者在泰国十个月的汉语教学中发现,泰国幼儿具有以下特点:①善于模仿,爱好歌舞。泰国幼儿普遍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语言模仿能力强,喜欢节奏欢快的音乐,在课堂上听到音乐就会跳舞,因此采用旋律欢快的儿歌作为教学内容是符合泰国幼儿的特点的。②对颜色敏感。泰国具有传统的颜色文化,周一至周日每天都有不同的代表颜色,如:星期一为黄色,星期二为粉红色……受颜色文化的影响,泰国幼儿对颜色非常敏感,喜欢通过色彩鲜明的图画学习汉语。③注意力分散。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是成正比的,一般来说,幼儿的注意力每次只能保持10—15分钟,并且泰国幼儿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更短。因此通过儿歌教学可以有效延长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二、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加德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8种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博物学家)智能。语言知识的获得不能仅仅靠语言智能进行记忆和背诵,而应在一定的情景中,借助自身的感觉、触觉、视觉、嗅觉及思维等综合感觉来实现。儿童对学习材料的记忆以视觉加工为主,即主要都是以“看”进行记忆的。此外,语言智能与音乐智能有着密切的关系。邢梦晴在研究中也指出,低年级(低龄)学生在汉语课堂上总体表现出的优势智能是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他们对颜色、图案比较敏感;对汉字有好奇心,愿意进行模仿;喜欢简短的节奏和律动,并且善于模仿词语和短句。因此,儿歌视频中不同画面之间的切换,能够给幼儿视觉上带来冲击,视频中的旋律和舞蹈又能激发幼儿的身体—运动智能,从而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汉语学习兴趣的作用。
  2.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他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从感知阶段过渡到前运算阶段的幼儿最明显的变化是具有了符号、表象和直觉思维,因此针对该阶段的幼儿汉语教学,要充分发挥利于幼儿观察到的形象,而儿歌视频中除了欢快的音乐和舞蹈外,还有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符合该阶段幼儿的认知规律。
  三、儿歌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1.儿歌的选取。本文的儿歌主要面向3—6岁的幼儿,选自中国各类网站,如:贝瓦儿歌、芭芭熊儿歌。此外,还选取了部分翻译为汉语的其他国家的儿歌,如:碰碰狐儿歌,共计2485首。笔者结合泰国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参考十套幼儿及小学对外汉语教材,筛选出数字、颜色、水果、动物、食物等11个教学主题,结合玛丽武巴通学校幼儿的特点,共挑选出59首合适的汉语儿歌。
  2.儿歌的教学应用。本文将以颜色主题的教学为例,介绍汉语儿歌的课堂应用。
  课程题目:学学颜色词
  课型:听说课。
  教学对象:幼儿园中班。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过表示问候、五官、动物、数字、水果等词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水果卡片、彩线(六种颜色)、贴画、“魔法棒”、儿歌视频。
  教学目标:准确掌握本课所学颜色词的发音。
  教学重点:①“红色、绿色、蓝色、黄色、白色、黑色”的发音;②句型“我喜欢……色”;③儿歌《彩色的地球》。
  教学难点:①“绿色、黄色、红色”的发音;②儿歌《颜色歌》。
  教学步骤:(1)组织教学。通过课前问候的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2)复习旧课。教师通过词卡复习水果词汇,并通过“苹果”一词导入“红色”,明确本节课教学内容——颜色词汇。(3)讲解新课。儿歌视频《彩色的地球》:
  红色,红色,我喜欢红色。红色的什么,红色的什么,红色的苹果。So sweet!
  绿色,绿色,我喜欢绿色。绿色的什么,绿色的什么,绿色的黄瓜。So nice!
  黄色,黄色,我喜欢黄色。黄色的什么,黄色的什么,黄色的香蕉。So yummy!
  蓝色,蓝色,我喜欢蓝色。蓝色的什么,蓝色的什么,蓝色的大海。So great!
  白色,白色,我喜欢白色,白色的什么,白色的什么,白色的北极熊。So cool!
  黑色,黑色,我喜欢黑色,黑色的什么,黑色的什么,黑色的猫。So cute!
  每当出现一种颜色,教师暂停视频,用泰语解释词汇意义并领读词汇,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给学生视觉的刺激,快速理解词汇意思。(4)课堂练习。①教师播放视频,随机暂停视频画面,教师说颜色,学生用“魔法棒”指出教师所说的颜色。②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彩线,一位学生面对视频,教师背对该学生出示彩线,台下学生说出颜色,台上学生指出正确的颜色。③教师播放视频,用泰语解释歌词,讲解句型:我喜欢……色。④教师播放儿歌视频《颜色歌》:如果你穿蓝色,你就拍拍手;如果你穿黄色,你就点点头;如果你穿绿色,你就拍拍肩;如果你穿红色,你就转转圈。⑤教师出示颜色,学生做出相應的舞蹈动作。(5)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课所学颜色词汇。(6)教学反思。学生能够跟着教师的节奏学习,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浓厚,基本掌握了本课颜色词汇的发音。但练习需进一步覆盖所有学生。
  四、结语
  幼儿对外汉语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简单的生活词汇,提高汉语学习的兴趣,为小学阶段的汉语学习奠定基础。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儿歌词汇简单,旋律欢快,形象生动,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运用合适的儿歌进行教学,是对泰国幼儿汉语教学的有效方法。希望本研究对从事幼儿汉语教学的赴泰汉语教师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林文月.对外幼儿汉语教学研究述评[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6,31(08):90-93.
  [2]邢梦晴.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韩国小学汉语课堂教学设计[D].郑州大学,2017.
其他文献
摘要: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与情感传递和反馈的过程,有效的沟通是双方达成共识的基础。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特征,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要转变教育与沟通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制定方法。作者根据多年的一线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总结了如下的策略与方法——沟通三座桥梁,助力学生成长。  关键词:沟通三座桥梁;助力学生成长;沟通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4-0
摘要:通过对法语通识选修课的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对取得的改革成果进行总结分析,最终摸索构建出合理的语言类通识选修课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通识课;教学改革;语言;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5-0163-02  通识课是为满足经济全球化对综合性人才需求的需要和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而开设的课程。目的在于为科技不断发展
摘要:文章以“学生—教师—家长”三方一体评价机制建设为核心内容,借助“两表”工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写字习惯。教师通过多种沟通交流方式,逐渐让家长形成有效评价意识,不断提高家长的评价能力,促使家长成为教师的一种有效延伸。文章研究发现这一评价机制有助于整体地建构小学低段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体系,发挥评价导向功能,以评价为纽带,实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良性互动,助推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养成。  关
摘要: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素质对高职学生的品德修养、学业成绩、人格培养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传统的辅导员选拔与考核标准已成为影响辅导员选拔、任用、培训及考核的瓶颈,本研究运用胜任力的理论,结合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构建了高职院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并提出了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职院校辅导员选聘、培养、考核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该文阐述人才培养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讨电气专业的课程思政的思路,介绍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思政在各环节的实施方案,旨在提高育人效果,同时为其他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电气专业;可编程控制器  [中图分类号] TM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4-0
摘要:研究生学位课因为理论性较强,常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以西南科技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研究生学位课——《表面物理化学》Seminar模式教学过程中的授课对象、教材选择和教师组织、授课内容、交流发言、成绩评定进行了相关介绍。指出了理论课Seminar模式教学积极效果和存在些问题。  关键词:研究生;Seminar;教学模式;表面物理化学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为提高理工类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近12年硕士毕业生为分析对象,将硕士研究生分为读博与不读博两个层次以及学术型与专业型两类,利用R语言对硕士研究生论文发表和国家科研项目参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相比,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产出成果的年累积量更多;(2)学术成果在读博与不读博层次不同的硕士研究生总体中无显著性差
摘要:针对有效课程目标的构建问题,将OBE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课程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构建流程为: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建立课程与毕业要求关联度矩阵、形成课程目标。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面向OBE的课程目标内容清晰、可衡量,能有效支撑毕业要求,有利于教学质量的评价与控制。  关键词:OBE;课程设计;课程目标;关联度矩阵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
摘要:作者对共生从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社会历史观等领域开展研究,并从马克思的文本当中研读透析共生的哲学理念,提出“共生审美的人学逻辑”;研究社会的共生发展研究提出“共生社会进化观”、“共生的伦理学”;开展了共生的实践层面研究,从共生视角论述了“中国梦”、“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修昔底德陷阱”等问题;提出从共生理念开辟新人类文明范式的问题。  关键词:共生;审美  中图分类号:G641;B
摘要:研究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主干课程教学的衔接模式有利于研究生知识体系的连续性。以桂林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本科)和环境工程微生物研究方法与理论(研究生)为例,从课程性质、课程学时分配、考核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和存在问题等方面分析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主干课程的衔接模式。本文就实践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叙述,认为环境微生物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有利于研究生对本课程的学习。  关键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