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秃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近几年来,随着玉米面积的大幅度的上升,玉米秃尖成了生产上的常见现象,对玉米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影响很大,应提早预防。
症状:玉米果穗的顶部不结实称为秃尖或秃顶。导致玉米穗粒数减少,造成减产。
病因:秃尖发玉米雌小花分化、吐丝及籽粒形成开始于雌穗的中下部,以后则由此处向上或向下同时进行,最后在顶部结束。遇有环境条件不适,顶部的小花或受精胚常因养分供应不足而发生败育。产生原因常见有四种:造成玉米空秆,秃尖的主要原因有:①栽植过密,造成玉米生长后期通风、透光不良,肥料供不应求,或干旱,或遭受雹灾,或遇到连阴雨天气,叶片光合作用减弱,营养物质供应不足,玉米生殖生长不良,导致果穗顶部的受精胚得不到足够的养料,不能发育成籽粒。②拔节和果穗分化期干旱或雨水过多或肥料不足等原因而退化为不育花。③所选品种质量差或不适合本地栽种或品种遗传秃尖,苞叶过短秃尖及一些病虫危害。④抽雄时或抽雄前遇到高温干旱天气,抽穗散粉提前或顶部花丝抽出过晚,失去受精时机,造成秃尖。预防玉米秃尖,需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密植,保证通风透光,满足玉米三叶期对光照的要求。可采用宽窄行种植,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
2.选择封顶好不秃尖的优良的杂交品种。硬粒型品种秃尖发生轻,向马齿型则较重。在播前精选种子进行晒种使幼苗整齐健壮。
3.在玉米生育期内,及时间苗、定苗,选留壮苗。及时中耕除草,防治病、虫、草害,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开花期隔行去雄,苞叶过长的可剪去顶端3~7厘米,使花丝早吐,增加授粉的机会。
4.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加强开花前后的田间管理,提供充足的肥水条件,施肥应氮、磷、钾配合,适当使用微肥。每亩可施用硫酸锌0.5~1公斤;土壤肥力低的地块,要重施追肥,但要注意前重后轻,防止贪青晚熟。苗期要控制浇水,拔节后适时适量灌水,保证幼穗分化期的养分和水分的供应,促进幼穗分化和缩短抽雄吐丝的间隔时间,增加授粉机会。
5.植株生长发育进入雌穗坐胎和抽雄前5~7天,要分别追施幼穗分化肥和攻穗肥各1次,以养好胎穗,促穗伸长鼓粒。
王瑞董广林(饶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玉米多蘖现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随着玉米面积的扩大,在生产中,出现了很多的怪现象,其中玉米的芽子怎么也掰不净的多蘖现象就是其中之一,于是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原因:玉米播种后一月左右,即有分蘖长出。分蘖的多少除与品种特性有关外,还与环境条件有着密切关系。1、分蘖是玉米的特性,但不同品种之间差异很大。在玉米的基部内几个叶鞘下,都潜伏着顶芽,在正常温度和主茎不被抑制生长时,潜伏芽不萌动,但一旦条件适宜,潜伏芽迅速生长,形成分蘖与主茎争夺水肥。2、土壤的肥沃程度及施肥水平有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同样密度,同一品种,同一施肥水平的两块地,土壤肥沃的,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分蘖发生多。3、密度有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同一地块,同一品种,
同一施肥水平的两个密度,密度小的,分蘖多。4、与播种深浅有关。在调查中,还发现在同一地块,同一品种,同一施肥水,同一密度,播种浅的植株,分蘖多,播种深的植株,分蘖少。5、与苗期的气温有关。在玉米八片叶展开之前受到8℃以下的低温,主茎的生长缓慢,刺激潜伏的潜伏芽生长,当后期水肥条件好时就表现出分蘖现象。6、与药害的轻重有关。在使用了药剂后,玉米的主茎生长受到抑制,刺激潜伏芽的生长,潜伏芽形成分蘖。药害越重,分蘖越多。
防治方法:1、各地应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优质、高产的品种。
2、各地应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适时早播。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冬霜期来决定播种期,不可盲目过早播种。
3、根据品种的特性,确定播种量。
4、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科学施肥。
5、各地应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确定播种深度。
6、科学用药,减少或减轻药害。
王瑞 董广林(饶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近几年来,随着玉米面积的大幅度的上升,玉米秃尖成了生产上的常见现象,对玉米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影响很大,应提早预防。
症状:玉米果穗的顶部不结实称为秃尖或秃顶。导致玉米穗粒数减少,造成减产。
病因:秃尖发玉米雌小花分化、吐丝及籽粒形成开始于雌穗的中下部,以后则由此处向上或向下同时进行,最后在顶部结束。遇有环境条件不适,顶部的小花或受精胚常因养分供应不足而发生败育。产生原因常见有四种:造成玉米空秆,秃尖的主要原因有:①栽植过密,造成玉米生长后期通风、透光不良,肥料供不应求,或干旱,或遭受雹灾,或遇到连阴雨天气,叶片光合作用减弱,营养物质供应不足,玉米生殖生长不良,导致果穗顶部的受精胚得不到足够的养料,不能发育成籽粒。②拔节和果穗分化期干旱或雨水过多或肥料不足等原因而退化为不育花。③所选品种质量差或不适合本地栽种或品种遗传秃尖,苞叶过短秃尖及一些病虫危害。④抽雄时或抽雄前遇到高温干旱天气,抽穗散粉提前或顶部花丝抽出过晚,失去受精时机,造成秃尖。预防玉米秃尖,需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密植,保证通风透光,满足玉米三叶期对光照的要求。可采用宽窄行种植,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
2.选择封顶好不秃尖的优良的杂交品种。硬粒型品种秃尖发生轻,向马齿型则较重。在播前精选种子进行晒种使幼苗整齐健壮。
3.在玉米生育期内,及时间苗、定苗,选留壮苗。及时中耕除草,防治病、虫、草害,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开花期隔行去雄,苞叶过长的可剪去顶端3~7厘米,使花丝早吐,增加授粉的机会。
4.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加强开花前后的田间管理,提供充足的肥水条件,施肥应氮、磷、钾配合,适当使用微肥。每亩可施用硫酸锌0.5~1公斤;土壤肥力低的地块,要重施追肥,但要注意前重后轻,防止贪青晚熟。苗期要控制浇水,拔节后适时适量灌水,保证幼穗分化期的养分和水分的供应,促进幼穗分化和缩短抽雄吐丝的间隔时间,增加授粉机会。
5.植株生长发育进入雌穗坐胎和抽雄前5~7天,要分别追施幼穗分化肥和攻穗肥各1次,以养好胎穗,促穗伸长鼓粒。
王瑞董广林(饶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玉米多蘖现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随着玉米面积的扩大,在生产中,出现了很多的怪现象,其中玉米的芽子怎么也掰不净的多蘖现象就是其中之一,于是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原因:玉米播种后一月左右,即有分蘖长出。分蘖的多少除与品种特性有关外,还与环境条件有着密切关系。1、分蘖是玉米的特性,但不同品种之间差异很大。在玉米的基部内几个叶鞘下,都潜伏着顶芽,在正常温度和主茎不被抑制生长时,潜伏芽不萌动,但一旦条件适宜,潜伏芽迅速生长,形成分蘖与主茎争夺水肥。2、土壤的肥沃程度及施肥水平有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同样密度,同一品种,同一施肥水平的两块地,土壤肥沃的,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分蘖发生多。3、密度有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同一地块,同一品种,
同一施肥水平的两个密度,密度小的,分蘖多。4、与播种深浅有关。在调查中,还发现在同一地块,同一品种,同一施肥水,同一密度,播种浅的植株,分蘖多,播种深的植株,分蘖少。5、与苗期的气温有关。在玉米八片叶展开之前受到8℃以下的低温,主茎的生长缓慢,刺激潜伏的潜伏芽生长,当后期水肥条件好时就表现出分蘖现象。6、与药害的轻重有关。在使用了药剂后,玉米的主茎生长受到抑制,刺激潜伏芽的生长,潜伏芽形成分蘖。药害越重,分蘖越多。
防治方法:1、各地应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优质、高产的品种。
2、各地应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适时早播。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冬霜期来决定播种期,不可盲目过早播种。
3、根据品种的特性,确定播种量。
4、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科学施肥。
5、各地应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确定播种深度。
6、科学用药,减少或减轻药害。
王瑞 董广林(饶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