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什么是教学策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而言,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制订的一些教学计划和采用的一些教学措施。教师可根据学科、题材类型及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选择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它是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灵活处理的过程。
关键词: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措施
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方式和行为,广义上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学的策略,而狭义上则专指教的策略,属于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即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订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
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技术;二是这些方法技术的操作;三是操作中的要求和有计划的操作程序。同时,在教学活动四维目标上,它是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灵活处理的过程。下面以《初识画图》为例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谈一谈课堂中的教学策略。
一、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技术
首先,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如何选择最优方法成为教师考虑的主要因素。我们这里谈到的“优”不仅仅是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做到保证质量,同时考虑到学生不同的驱动力,不同的认知水平等,从而实现让课堂满意度高的目标。本课中教师用到了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等。
谈到画图,一般我们都会想到用纸和笔作画。对于天真的孩子们来讲,可能也没有其他的答案了。而我们这课肯定讲的不会是传统的纸笔作画,所以先用到了动画导入。对于教师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学生原有的能力之间存在的差异,我们就要通过适当的引导,把学生“引入正途”。再通过教师讲授和一问一答方式,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同时学生参与到和教师的互动中,不仅让教师达到了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还让学生提高了兴趣,加深了印象,这恰恰就是我们需要的“优”。
二、方法技术的操作
教学策略服务于真实的课堂教学,是为了让教师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教学策略的选择不能是随意而为的,而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的。不管是谁,对新的事物都需要一个过程去学习去适应。成人可以通过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缩短这个过程,但很多情况都是因人而异的。对于学生来讲,他们的经验缺乏,知识储备也不够丰富,在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上肯定会弱很多,并且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之成人更大。那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是如何扬长避短,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认识新事物,这就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了。
在《初识画图》这一课中,用计算机来画图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不像用纸笔画那么直白简单,在计算机中有严格的规范,什么图标代表什么功能,只能选中对应的图标才能实现相应的功能。于是,在这里教师用到了演示法和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配合板书、投影等多媒体材料向学生传递语言信息的方法就是讲授法,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活动。其优点是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配以演示法,用这些形式不同的直观化方式,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或已有的理性认识,让学生眼耳并用,克服了单纯讲授和演示的缺点,让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直观性更高,从而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认识用计算机来画图这一新颖的方法。
三、操作中的要求和有计划的操作程序
不管哪种教学策略,都与其相应的教学目标是一一对应的,具备与之呼应的方法、技术和过程,这些要转变为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具体行为,这就要求教学策略必须有操作性。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教学策略一般是没有可操作性的。任何教学策略都要与教学目标中的特定要求相关,拥有相应的方式和方法。从这一方面来说,教学策略就是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定制的方案计划,并且可以转化为具体的外部行为,最终通过外部行为来达到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讲究操作性的课程。学生在了解了理论知识以后,就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来完成巩固。这就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独特之处,也是其魅力所在。这种操作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并且和学生的兴趣个性紧密联系在一起,往往能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在本课中,教师在介绍完画图的一些基本图标后,自己先画了一个简单的图画,然后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画出一个相似的图形。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可以检验学生对于本课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考虑到学生的层次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于是先要求學生用一点时间模仿画,接下来才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创新画,画出不同的东西,画出更多装饰的东西。在实践中学会创新,在创新中学会进步。而这也正是信息技术课堂上非常重要的一点。
不管是哪一种教学策略,都有指定的教学情境、指定的教学内容、指定的教学目标。所以说不存在万金油式的教学策略,只有在对应的范围里,在特定的情况下,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了既定的目标,解决了预期的问题,一个策略就完成了它的使命,那么在接下来的过程里我们就必须探索新的策略。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案列[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2]构建高效课堂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5.
[3]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策略[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2018.
关键词: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措施
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方式和行为,广义上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学的策略,而狭义上则专指教的策略,属于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即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订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
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技术;二是这些方法技术的操作;三是操作中的要求和有计划的操作程序。同时,在教学活动四维目标上,它是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灵活处理的过程。下面以《初识画图》为例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谈一谈课堂中的教学策略。
一、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技术
首先,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如何选择最优方法成为教师考虑的主要因素。我们这里谈到的“优”不仅仅是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做到保证质量,同时考虑到学生不同的驱动力,不同的认知水平等,从而实现让课堂满意度高的目标。本课中教师用到了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等。
谈到画图,一般我们都会想到用纸和笔作画。对于天真的孩子们来讲,可能也没有其他的答案了。而我们这课肯定讲的不会是传统的纸笔作画,所以先用到了动画导入。对于教师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学生原有的能力之间存在的差异,我们就要通过适当的引导,把学生“引入正途”。再通过教师讲授和一问一答方式,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同时学生参与到和教师的互动中,不仅让教师达到了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还让学生提高了兴趣,加深了印象,这恰恰就是我们需要的“优”。
二、方法技术的操作
教学策略服务于真实的课堂教学,是为了让教师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教学策略的选择不能是随意而为的,而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的。不管是谁,对新的事物都需要一个过程去学习去适应。成人可以通过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缩短这个过程,但很多情况都是因人而异的。对于学生来讲,他们的经验缺乏,知识储备也不够丰富,在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上肯定会弱很多,并且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之成人更大。那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是如何扬长避短,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认识新事物,这就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了。
在《初识画图》这一课中,用计算机来画图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不像用纸笔画那么直白简单,在计算机中有严格的规范,什么图标代表什么功能,只能选中对应的图标才能实现相应的功能。于是,在这里教师用到了演示法和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配合板书、投影等多媒体材料向学生传递语言信息的方法就是讲授法,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活动。其优点是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配以演示法,用这些形式不同的直观化方式,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或已有的理性认识,让学生眼耳并用,克服了单纯讲授和演示的缺点,让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直观性更高,从而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认识用计算机来画图这一新颖的方法。
三、操作中的要求和有计划的操作程序
不管哪种教学策略,都与其相应的教学目标是一一对应的,具备与之呼应的方法、技术和过程,这些要转变为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具体行为,这就要求教学策略必须有操作性。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教学策略一般是没有可操作性的。任何教学策略都要与教学目标中的特定要求相关,拥有相应的方式和方法。从这一方面来说,教学策略就是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定制的方案计划,并且可以转化为具体的外部行为,最终通过外部行为来达到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讲究操作性的课程。学生在了解了理论知识以后,就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来完成巩固。这就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独特之处,也是其魅力所在。这种操作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并且和学生的兴趣个性紧密联系在一起,往往能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在本课中,教师在介绍完画图的一些基本图标后,自己先画了一个简单的图画,然后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画出一个相似的图形。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可以检验学生对于本课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考虑到学生的层次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于是先要求學生用一点时间模仿画,接下来才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创新画,画出不同的东西,画出更多装饰的东西。在实践中学会创新,在创新中学会进步。而这也正是信息技术课堂上非常重要的一点。
不管是哪一种教学策略,都有指定的教学情境、指定的教学内容、指定的教学目标。所以说不存在万金油式的教学策略,只有在对应的范围里,在特定的情况下,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了既定的目标,解决了预期的问题,一个策略就完成了它的使命,那么在接下来的过程里我们就必须探索新的策略。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案列[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2]构建高效课堂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5.
[3]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策略[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