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内容。本节内容是学生初次接触倍的概念,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使学生在充分動手感知的过程中理解“倍”的意义,了解倍的概念。授课教师黄老师深入研读教材,理解编者意图,了解学情,把握教学起点。注重搭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概念,让学生在隐藏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延伸问题的过程中,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紧紧围绕“借助直观、自主探究、启迪思维”这一过程进行教学。总的来说,感觉黄老师的这节课有着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游戏隐藏问题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促使学生人人参与,激发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构主义理论特别强调要让学生的学习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展开。一上课,通过拍手游戏,学生听拍手的次数来按要求完成拍手任务。一是比老师拍的多,二是拍的跟老师同样多,三是老师拍手3下,学生拍2个“同样多”这三个环节,让学生体验了 “同样多”,在比较中体会两个量的对比关系;其次“以老师为准”,初步体会标准量;再次,老师拍手3下,学生拍手:2个“同样多”,“同样多”怎么拍?2个“同样多”又怎么拍,游戏隐藏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初步感知“倍”的概念,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立足生活,适时提出问题
教学立足生活,设计富有启发性和适度挑战性的问题,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从拍拍手,要求拍的次数和老师同样多怎么拍?到画一画,老师画2朵花,学生画3个“同样多”,把2朵花圈起来看作1份,3个“同样多”是几份?是“几个几”?如果把画2朵花变成画2个三角形,3个“同样多”又怎么画呢?怎么看出是“几个2”?这样适时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最初的肢体动作到图形结合,通过画一画、圈一圈的活动,将“一份”直观凸显,形成“几份”“几个2”的初步模型,为“倍”的呈现作了准备。
在说一说环节,出示了2个△和6个○,△△ ○○ ○○ ○○,适时提出了问题,○有几个2?在学生说出圆有3个2后,再提出圆的个数是三角形的几倍?引导学生另一种说法:圆的个数是三角形的3倍。老师紧接着问,3倍是怎么来的?你是怎么想的?教师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适时提出问题,从图形表征走向语言表征,实现了数学语言的转换,让学生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
三、层层探究,有效解决问题
问题的探究,一定与活动密不可分,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经过独立思考、层层探索、合作交流,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本节课非常注重设计数学活动,教师通过多元表征,初建“倍”,通过拍一拍、画一画、说一说、辩一辩(判断对错)到多维变化,理解“倍”,标准量不变,标准量没变,份数变了,倍数也变了到标准量改变,蜻蜓分别是3只、4只、5只时,蝴蝶都是蜻蜓的2倍。学生动手摆一摆,蝴蝶分别有几只?再到联系生活,应用“倍”,最后非标准图式,辨析“倍”等一系列活动,层层深入,层层探究,通过“1份”“几份”的变化,异中求同;在变与不变的思辨中,逐步追问“倍”的本质属性;挑明特殊的“1倍”,慢慢建立“倍”的直观数学模型,使学生对“倍”所表示数量关系有完整的、抽象的体验。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去理解“倍”,有效的解决了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发展数学思维。
四、灵活应用,延伸数学问题
教师的“教”并不是为了学生仅仅理解“倍”这个概念,而是为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教师在构建起“倍”的概念后,灵活应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延伸了数学问题,发散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标准量改变”的这道题,蜻蜓分别有3只、4只和5只,蝴蝶是蜻蜓的2倍,要求学生摆一摆,蝴蝶分别有几只?这道题什么是变的?什么是不变?学生在摆的过程中感悟到,把蜻蜓看作一份,蝴蝶的只数始终是这样的2份,也就是蜻蜓的2倍 。加深了对“倍”的理解和延伸了数学问题。
教师通过练习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开放性内容的设计,延伸数学问题,开拓学生视野,发散思维,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起学生不断探索新知的强烈欲望。
责任编辑龙建刚
一、创设情境,游戏隐藏问题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促使学生人人参与,激发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构主义理论特别强调要让学生的学习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展开。一上课,通过拍手游戏,学生听拍手的次数来按要求完成拍手任务。一是比老师拍的多,二是拍的跟老师同样多,三是老师拍手3下,学生拍2个“同样多”这三个环节,让学生体验了 “同样多”,在比较中体会两个量的对比关系;其次“以老师为准”,初步体会标准量;再次,老师拍手3下,学生拍手:2个“同样多”,“同样多”怎么拍?2个“同样多”又怎么拍,游戏隐藏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初步感知“倍”的概念,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立足生活,适时提出问题
教学立足生活,设计富有启发性和适度挑战性的问题,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从拍拍手,要求拍的次数和老师同样多怎么拍?到画一画,老师画2朵花,学生画3个“同样多”,把2朵花圈起来看作1份,3个“同样多”是几份?是“几个几”?如果把画2朵花变成画2个三角形,3个“同样多”又怎么画呢?怎么看出是“几个2”?这样适时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最初的肢体动作到图形结合,通过画一画、圈一圈的活动,将“一份”直观凸显,形成“几份”“几个2”的初步模型,为“倍”的呈现作了准备。
在说一说环节,出示了2个△和6个○,△△ ○○ ○○ ○○,适时提出了问题,○有几个2?在学生说出圆有3个2后,再提出圆的个数是三角形的几倍?引导学生另一种说法:圆的个数是三角形的3倍。老师紧接着问,3倍是怎么来的?你是怎么想的?教师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适时提出问题,从图形表征走向语言表征,实现了数学语言的转换,让学生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
三、层层探究,有效解决问题
问题的探究,一定与活动密不可分,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经过独立思考、层层探索、合作交流,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本节课非常注重设计数学活动,教师通过多元表征,初建“倍”,通过拍一拍、画一画、说一说、辩一辩(判断对错)到多维变化,理解“倍”,标准量不变,标准量没变,份数变了,倍数也变了到标准量改变,蜻蜓分别是3只、4只、5只时,蝴蝶都是蜻蜓的2倍。学生动手摆一摆,蝴蝶分别有几只?再到联系生活,应用“倍”,最后非标准图式,辨析“倍”等一系列活动,层层深入,层层探究,通过“1份”“几份”的变化,异中求同;在变与不变的思辨中,逐步追问“倍”的本质属性;挑明特殊的“1倍”,慢慢建立“倍”的直观数学模型,使学生对“倍”所表示数量关系有完整的、抽象的体验。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去理解“倍”,有效的解决了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发展数学思维。
四、灵活应用,延伸数学问题
教师的“教”并不是为了学生仅仅理解“倍”这个概念,而是为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教师在构建起“倍”的概念后,灵活应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延伸了数学问题,发散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标准量改变”的这道题,蜻蜓分别有3只、4只和5只,蝴蝶是蜻蜓的2倍,要求学生摆一摆,蝴蝶分别有几只?这道题什么是变的?什么是不变?学生在摆的过程中感悟到,把蜻蜓看作一份,蝴蝶的只数始终是这样的2份,也就是蜻蜓的2倍 。加深了对“倍”的理解和延伸了数学问题。
教师通过练习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开放性内容的设计,延伸数学问题,开拓学生视野,发散思维,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起学生不断探索新知的强烈欲望。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