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学跨世纪发展研究》是高楠与王纯菲两位教授合著的最新力作,该书以总体性视野对跨世纪以来的文学新变作出了可贵的探索。虽然人们对过去学术研究中的“大叙事”、“大体系”充满质疑,但研究中的总体性视野本身却是不容回避的。面对纷繁复杂、瞬息生变的文坛现状,一个足以考量全局的、高度足够的学术角度尤为重要。本书体现出作者多年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视野所陶练的理论素养与观察分析问题独到的解思理路。
作者一开篇就写道:“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这10年左右时间,中国文坛发生了一些重要事情,尽管相对于全面展开的社会转型,相对于此起彼落的世界风云,这些事情算不上什么全局性大事,但对于文坛而言,却也体现出具有历史意义与理论意义的意蕴深刻的态势。它透露出社会转型与文学发展的内在联系,体现出文学发展在社会转型语境中的必然趋向……”,显示出作者对于文学发展宏观性认识。这也使该书从整体上既显现鲜明的时代感,也蕴涵深厚的历史感,并形成其特有的理论特色。
一、形态延展与系统合围
跨越世纪之交,文学进入新世纪发展历程。随着上世纪末文学态势的走向性变化:先锋文学从主位撤退、现实主义复归、新都市文学涌现、个人化叙事凸显、“晚生”代作家崛起、知识分子的世纪末情怀书写等等,新世纪文坛力量走势渐趋明朗,形成边缘对主流、后代对前代、商品性对文学性、新媒体书写对传统书写的对抗性冲击。文学领地快速膨胀,身体写作、底层写作、80后写作、青春写作、戏说经典、文学快餐,以及网络文学、博客文学、短信文学等等,形形色色、包罗万象的写作形态充盈着旧日的文学空间。对于这些新的文学形态,具体分析研究固不可少,而整体性的把握则更显可贵。作者指出:“跨世纪文学,作为一种虽没有确定的实事标志,但却日益体现出时段特征的文学现象,已构成一道群体性景观。”
在作者看来,一种“序位期待”正是每一种新的形态都共同具有的力量蓄积,因此,从“序位格局”,也就是权力格局出发,就可以触摸到新世纪文学的大体脉络。通过对社会文化潜在的权力布局分析,主流文学、娱乐文学、青春主体文学成为作者从总体上对新世纪文坛权力格局的基本认识,它们分别对应着正统权力、大众权力、成长权力。传统的精英文学、通俗文学、民间文学的划分方式,主要是以审美雅俗观为依据,而新的划分格局则更注重文学生态意义上的力量消长与均衡。这是作者对新世纪文学的总体性判断,以此为基础,作者对跨世纪文学研究作出了启示性的要点提炼,提出跨世纪文学发展动因研究、跨世纪文学发展价值研究,以及跨世纪文学发展的民族性与传统转换研究的跨世纪文学发展总体研究思路,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宏观视野对于复杂文学现实的极强的观照力。
二、时代聚焦与历史之维
文学的跨世纪发展与时代变化密切相关,然而作者并没有迷失在新时代的斑斓图景中,而是将目光聚焦在两个特定的关节点,即大众文化与图像生活。在谈到社会变迁与文学发展的关系时,作者引用了伊格尔顿的话说:“文学形式的重大发展产生于意识形态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它们体现感知社会现实的新方式以及艺术家与读者的新关系。”这段引文体现出作者对文艺发展的全新的唯物主义理解,透露出“新世纪文学”作为一个分段概念的深层依据,这就是新“感知”、“新方式、“新关系”。
作者把握时代脉搏的方式不再是过去惯常使用的社会矛盾分析,而是在现实的底色上重描那些体现时代心理的感性坐标。作者是从一种最基层的跨世纪生活入手,运用消费文化理论来揭示时代变迁带给人们的“新感知”、“新方式”,这就是形式追求。
由于大众文化时代人们对商品形式的敏感,从人的心理感知方面,单一性地强化了视觉形式感知,形成社会整体性的观看强势,这正是时代变迁所带来的“新感知”。而由话语图像化、交际图像化、行为图像化、商品图像化、环境图像化、审美图像化所构成的生活图像化必然催生着一种新的社会心理感知方式与行为,深深地影响着文学阅读与文学文本创造,也从深层上影响着新世纪文学的整体风貌。作者通过时代聚焦的方式,开掘了新世纪文学得之于时代的深层内涵。
而新世纪文学在时代跟进与时代蜕变中也留下几多尴尬与无奈。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文学在众声喧哗与从众繁荣中失去了往日的尊严,领地失陷、高雅不再。如何看待这种反差,解释这种困惑,是每一个研究者都无法回避的理论超越。文学传统与文学经典问题,作者设专章进行了探讨,这种探讨既是在情感层面上的一种境遇揭示与化解,也是在历史理性的深层上对文学发展历史之链的接续。作者指出:“现实在历史动势中展开为时代。但时代不是历史,而是历史的断代性越出”,“断代或阶段性作为时间性绽出,终要回到它所由出的世界的历史统一性,并在历史统一性中与传统照面。”这种历史统一性表现为一种“传统的定力”。“民族生存的种种规定性因素或规定性力量,共同构成传统的定力。”新世纪文学作为一种时间性的绽出,始终被凝和在世界统一性的场景中,并于传统处于协调之中。在作者看来,“正因为跨世纪以来现实生活的种种情况合于传统的稳定性,它才获准成为跨世纪的现实生活。而跨世纪文学,因为它在文学传统的稳定性上随顺大众趣味,它才得以成为跨世纪文学。”因此,“跨世纪文学的现实发展,不是在文学传统的解构中否定传统,而是在文学传统的稳定性中进行传统解构,并始终受制于传统的定力。”通过对断代性的理性甄别,作者把传统的延续性作为文学发展的基本定性。
理论包容与价值坚守
当前文坛的众声喧哗与文坛上一度出现的单一化格局形成鲜明对比。在新世纪文学视域中,文学固有的等级关系被深刻质疑,人们不能忍受用单一标准来判断复杂而多样的文学形态,或者唯我独尊地以一种文学形态排斥其他的文学形态,所有文学形态都具有平等的存在价值。
在本书中,当前现实中存在的价值各异的文学形态,都成为跨世纪文学研究的对象,作者对研究对象不作形态高低的等级划分,以某个单一的评价标准作为取舍原则,也不是简单地以一个平均值截高补低,而是在文学整体形态系统中给予其应有的位置,认可其固有的功能与价值。比如对于“80后”文学现象,作者不是以没有生活积累、写作技法不成熟等为由将之贬为年轻一代的文学游戏,视为一种时代的偶然,而是把它纳入文学发展的内在肌理,把它看做是文学以时代跳跃或断代方式完成的历史性延续。在作者看来,“80后”的青春书写是社会转型时期一道别样的世纪景观。青春写作现象在作者的跨世纪文学研究的总体版图中,被安置在一个应有的位置上,呼应着时代选择,平衡着新世纪文学多元共生的文学生态图景。新世纪文学在作者的研究中,并不是已经定型化的封闭体系,它开放性地吸纳着时代的馈赠,宽容地回答时代的提问。
作者对新世纪文学现象有着极大的理论包容度,但却从未因此失却自己的价值立场。对文学新变与文学传统的关系,作者是有着自己的理解的。对于文学经典,作者指出:“文学价值的历史性与现实性、解构性与复归性、变化性与稳定性,共同地维系着经典的现实历史地位,使新经典不断扩入经典梯队,使伪经典或风光一时的非经典只能留痕于时却难以流传于世,终于无法跻身于经典行列。同时,也使任何经典解构,无论在时代夸张症中被鼓吹得何等气势磅礴,大义凛然,都不可能逆历史稳定性地为历史代言。”这里我们看到作者对文学固有价值的坚守与信念。而这正是作者自由穿行于新世纪文学的纷纭变幻的文学迷宫,而始终没有失去清醒的理性判断的内在原因。
作者一开篇就写道:“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这10年左右时间,中国文坛发生了一些重要事情,尽管相对于全面展开的社会转型,相对于此起彼落的世界风云,这些事情算不上什么全局性大事,但对于文坛而言,却也体现出具有历史意义与理论意义的意蕴深刻的态势。它透露出社会转型与文学发展的内在联系,体现出文学发展在社会转型语境中的必然趋向……”,显示出作者对于文学发展宏观性认识。这也使该书从整体上既显现鲜明的时代感,也蕴涵深厚的历史感,并形成其特有的理论特色。
一、形态延展与系统合围
跨越世纪之交,文学进入新世纪发展历程。随着上世纪末文学态势的走向性变化:先锋文学从主位撤退、现实主义复归、新都市文学涌现、个人化叙事凸显、“晚生”代作家崛起、知识分子的世纪末情怀书写等等,新世纪文坛力量走势渐趋明朗,形成边缘对主流、后代对前代、商品性对文学性、新媒体书写对传统书写的对抗性冲击。文学领地快速膨胀,身体写作、底层写作、80后写作、青春写作、戏说经典、文学快餐,以及网络文学、博客文学、短信文学等等,形形色色、包罗万象的写作形态充盈着旧日的文学空间。对于这些新的文学形态,具体分析研究固不可少,而整体性的把握则更显可贵。作者指出:“跨世纪文学,作为一种虽没有确定的实事标志,但却日益体现出时段特征的文学现象,已构成一道群体性景观。”
在作者看来,一种“序位期待”正是每一种新的形态都共同具有的力量蓄积,因此,从“序位格局”,也就是权力格局出发,就可以触摸到新世纪文学的大体脉络。通过对社会文化潜在的权力布局分析,主流文学、娱乐文学、青春主体文学成为作者从总体上对新世纪文坛权力格局的基本认识,它们分别对应着正统权力、大众权力、成长权力。传统的精英文学、通俗文学、民间文学的划分方式,主要是以审美雅俗观为依据,而新的划分格局则更注重文学生态意义上的力量消长与均衡。这是作者对新世纪文学的总体性判断,以此为基础,作者对跨世纪文学研究作出了启示性的要点提炼,提出跨世纪文学发展动因研究、跨世纪文学发展价值研究,以及跨世纪文学发展的民族性与传统转换研究的跨世纪文学发展总体研究思路,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宏观视野对于复杂文学现实的极强的观照力。
二、时代聚焦与历史之维
文学的跨世纪发展与时代变化密切相关,然而作者并没有迷失在新时代的斑斓图景中,而是将目光聚焦在两个特定的关节点,即大众文化与图像生活。在谈到社会变迁与文学发展的关系时,作者引用了伊格尔顿的话说:“文学形式的重大发展产生于意识形态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它们体现感知社会现实的新方式以及艺术家与读者的新关系。”这段引文体现出作者对文艺发展的全新的唯物主义理解,透露出“新世纪文学”作为一个分段概念的深层依据,这就是新“感知”、“新方式、“新关系”。
作者把握时代脉搏的方式不再是过去惯常使用的社会矛盾分析,而是在现实的底色上重描那些体现时代心理的感性坐标。作者是从一种最基层的跨世纪生活入手,运用消费文化理论来揭示时代变迁带给人们的“新感知”、“新方式”,这就是形式追求。
由于大众文化时代人们对商品形式的敏感,从人的心理感知方面,单一性地强化了视觉形式感知,形成社会整体性的观看强势,这正是时代变迁所带来的“新感知”。而由话语图像化、交际图像化、行为图像化、商品图像化、环境图像化、审美图像化所构成的生活图像化必然催生着一种新的社会心理感知方式与行为,深深地影响着文学阅读与文学文本创造,也从深层上影响着新世纪文学的整体风貌。作者通过时代聚焦的方式,开掘了新世纪文学得之于时代的深层内涵。
而新世纪文学在时代跟进与时代蜕变中也留下几多尴尬与无奈。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文学在众声喧哗与从众繁荣中失去了往日的尊严,领地失陷、高雅不再。如何看待这种反差,解释这种困惑,是每一个研究者都无法回避的理论超越。文学传统与文学经典问题,作者设专章进行了探讨,这种探讨既是在情感层面上的一种境遇揭示与化解,也是在历史理性的深层上对文学发展历史之链的接续。作者指出:“现实在历史动势中展开为时代。但时代不是历史,而是历史的断代性越出”,“断代或阶段性作为时间性绽出,终要回到它所由出的世界的历史统一性,并在历史统一性中与传统照面。”这种历史统一性表现为一种“传统的定力”。“民族生存的种种规定性因素或规定性力量,共同构成传统的定力。”新世纪文学作为一种时间性的绽出,始终被凝和在世界统一性的场景中,并于传统处于协调之中。在作者看来,“正因为跨世纪以来现实生活的种种情况合于传统的稳定性,它才获准成为跨世纪的现实生活。而跨世纪文学,因为它在文学传统的稳定性上随顺大众趣味,它才得以成为跨世纪文学。”因此,“跨世纪文学的现实发展,不是在文学传统的解构中否定传统,而是在文学传统的稳定性中进行传统解构,并始终受制于传统的定力。”通过对断代性的理性甄别,作者把传统的延续性作为文学发展的基本定性。
理论包容与价值坚守
当前文坛的众声喧哗与文坛上一度出现的单一化格局形成鲜明对比。在新世纪文学视域中,文学固有的等级关系被深刻质疑,人们不能忍受用单一标准来判断复杂而多样的文学形态,或者唯我独尊地以一种文学形态排斥其他的文学形态,所有文学形态都具有平等的存在价值。
在本书中,当前现实中存在的价值各异的文学形态,都成为跨世纪文学研究的对象,作者对研究对象不作形态高低的等级划分,以某个单一的评价标准作为取舍原则,也不是简单地以一个平均值截高补低,而是在文学整体形态系统中给予其应有的位置,认可其固有的功能与价值。比如对于“80后”文学现象,作者不是以没有生活积累、写作技法不成熟等为由将之贬为年轻一代的文学游戏,视为一种时代的偶然,而是把它纳入文学发展的内在肌理,把它看做是文学以时代跳跃或断代方式完成的历史性延续。在作者看来,“80后”的青春书写是社会转型时期一道别样的世纪景观。青春写作现象在作者的跨世纪文学研究的总体版图中,被安置在一个应有的位置上,呼应着时代选择,平衡着新世纪文学多元共生的文学生态图景。新世纪文学在作者的研究中,并不是已经定型化的封闭体系,它开放性地吸纳着时代的馈赠,宽容地回答时代的提问。
作者对新世纪文学现象有着极大的理论包容度,但却从未因此失却自己的价值立场。对文学新变与文学传统的关系,作者是有着自己的理解的。对于文学经典,作者指出:“文学价值的历史性与现实性、解构性与复归性、变化性与稳定性,共同地维系着经典的现实历史地位,使新经典不断扩入经典梯队,使伪经典或风光一时的非经典只能留痕于时却难以流传于世,终于无法跻身于经典行列。同时,也使任何经典解构,无论在时代夸张症中被鼓吹得何等气势磅礴,大义凛然,都不可能逆历史稳定性地为历史代言。”这里我们看到作者对文学固有价值的坚守与信念。而这正是作者自由穿行于新世纪文学的纷纭变幻的文学迷宫,而始终没有失去清醒的理性判断的内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