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而开设的课程。打造有效、适合低年段儿童学习特点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尤为重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其对学生合作意识、个体发展、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入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旨在以学生为中心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以更好地帮助儿童更快地融入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并养成良好的品德与习惯。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段;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运用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唤醒学生旧有的学习生活经验,以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活动任务的形式促进学生良好品格与习惯的养成。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运用有助于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并锻炼学生多方面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运用
(一)科学分组、合理分工,力求共同进步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小組学习有多种组合方式。要根据学习任务采用不同的分组方式,可以座位相近或住家相邻的学生组成小组,也可以按照兴趣相同或人物相同的学生组成小组,应特别重视不同特长、性格、学习兴趣和成绩的学生混编为一组。”由此可见,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得以有效运行的基础。
一年级下册《迎接新年》一课的学习,笔者以小组合作制作新年贺卡活动开展教学。首先,笔者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学习小组人数分成4-6人一组,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共同探讨贺卡的种类、构成及制作方法。鼓励各小组自主尝试,发挥“拳头效应”,明确每个成员的主要角色与分工,让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在制作出的贺卡上添加自定义图形、滤镜效果,并注重构图技巧;而那些操作速度慢,操作能力弱的学生则只要求能调入图片和添加文字就可以了。最后选出贺卡质量好,数量多的小组获胜,由优胜小组派出代表介绍小组合作的心得体会。这样,每个学生都是团队的一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达到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合理的分工、明确的角色职责,有助于小组成员间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更好地发挥团队精神,激活《道德与法治》课堂。
(二)精选内容、立足趣味,激发合作兴趣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展现了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各个方面。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为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提出了思考:如何做好教材研读?如何针对低年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学习差异性选择适宜地教学手段?立足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低年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如何有效运用,以帮助教学实现最优化,激发低年段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我们的班级》里的“我们一起来设计”这一内容时,笔者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分小组设计整体的教室美化蓝图。
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课前布置学生去寻找美化教室的图片,做前期设计,确立意向。然后开展竞选“金点子”设计,如设计班牌,装饰出最有个性的图书柜等,各小组把设计写在任务单上,投入建议箱中,经过讨论交流,教师抽中哪张任务单就请相应的小组派代表讲明设计意图,赞同他们设计的就举手示意,得票多的就是“金点子”设计,最后按评选出的“金点子”设计方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出需要装饰位置的尺寸,准备好装饰的物品进行装扮教室。
通过现场的小组合作、共创,避免了强势学生“一言堂一手包”,弱势学生“不参与随大溜”的现象,调动了全体参与的积极性,整个教学实践活动,环环相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实现了全员参与、共同成长的教育理想。
(三)合理引导,适时点拨,提高合作效率
在低年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应正确认识自身的角色和作用。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不是对儿童学习的全然放手。教师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不是“教”教材的人,而应该时刻关注班级各小组的互动情况,并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教学环节与条件,以保证各小组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获得有意义的小组学习。
二、评价机制助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效运用
注重小组合作间的评价,完善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旨在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品格发展与生活能力的提升,助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运用。笔者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制定了符合低年段儿童学习特点的小组评价机制。用成长资料袋或记录册等方法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相关资料,是评价儿童综合素质发展的有效方法。笔者将其方法用于助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旨在观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等学习过程中,记录小组成员间的成长表现。笔者针对每个小组的特点与风格差异制定了不同形态的成长记录袋,并以不同颜色以区分每个小组,比如,红色代表个性开朗、活泼的小组;绿色代表富有生机、朝气的小组等等。在执教“我们有新玩法”一课时,笔者结合成长记录袋评价机制设计了教学内容。
1.变废为宝。首先,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如何把传统游戏换个新玩法。然后在讨论的过程中,继续引导他们共同合作,将家中的废品用于制作新玩具。最后,各小组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手工作品,以小组投票的形式选出最有创意的新玩具。
2.展示成长记录袋。学生课堂上合作完成的新玩具,笔者会按小组分别放入相应颜色的成长记录袋中。然后,将投票形式选出的优胜小组的成长记录袋展示于班级荣誉榜中。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和竞争评价的方式相结合,激励儿童主动参与小组活动,每一位小组成员也在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中成为“成功者”。
评价机制的准确运用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供了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在小组合作学习与有效评价中,逐步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品德良好的新时代好学生。
三、结语
美国明尼苏达大信合作学习中心约翰逊认为:“合作学习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促进他们自己及他人的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充分发挥个人价值,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自主学习意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段;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运用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唤醒学生旧有的学习生活经验,以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活动任务的形式促进学生良好品格与习惯的养成。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运用有助于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并锻炼学生多方面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运用
(一)科学分组、合理分工,力求共同进步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小組学习有多种组合方式。要根据学习任务采用不同的分组方式,可以座位相近或住家相邻的学生组成小组,也可以按照兴趣相同或人物相同的学生组成小组,应特别重视不同特长、性格、学习兴趣和成绩的学生混编为一组。”由此可见,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得以有效运行的基础。
一年级下册《迎接新年》一课的学习,笔者以小组合作制作新年贺卡活动开展教学。首先,笔者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学习小组人数分成4-6人一组,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共同探讨贺卡的种类、构成及制作方法。鼓励各小组自主尝试,发挥“拳头效应”,明确每个成员的主要角色与分工,让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在制作出的贺卡上添加自定义图形、滤镜效果,并注重构图技巧;而那些操作速度慢,操作能力弱的学生则只要求能调入图片和添加文字就可以了。最后选出贺卡质量好,数量多的小组获胜,由优胜小组派出代表介绍小组合作的心得体会。这样,每个学生都是团队的一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达到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合理的分工、明确的角色职责,有助于小组成员间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更好地发挥团队精神,激活《道德与法治》课堂。
(二)精选内容、立足趣味,激发合作兴趣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展现了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各个方面。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为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提出了思考:如何做好教材研读?如何针对低年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学习差异性选择适宜地教学手段?立足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低年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如何有效运用,以帮助教学实现最优化,激发低年段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我们的班级》里的“我们一起来设计”这一内容时,笔者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分小组设计整体的教室美化蓝图。
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课前布置学生去寻找美化教室的图片,做前期设计,确立意向。然后开展竞选“金点子”设计,如设计班牌,装饰出最有个性的图书柜等,各小组把设计写在任务单上,投入建议箱中,经过讨论交流,教师抽中哪张任务单就请相应的小组派代表讲明设计意图,赞同他们设计的就举手示意,得票多的就是“金点子”设计,最后按评选出的“金点子”设计方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出需要装饰位置的尺寸,准备好装饰的物品进行装扮教室。
通过现场的小组合作、共创,避免了强势学生“一言堂一手包”,弱势学生“不参与随大溜”的现象,调动了全体参与的积极性,整个教学实践活动,环环相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实现了全员参与、共同成长的教育理想。
(三)合理引导,适时点拨,提高合作效率
在低年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应正确认识自身的角色和作用。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不是对儿童学习的全然放手。教师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不是“教”教材的人,而应该时刻关注班级各小组的互动情况,并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教学环节与条件,以保证各小组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获得有意义的小组学习。
二、评价机制助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效运用
注重小组合作间的评价,完善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旨在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品格发展与生活能力的提升,助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运用。笔者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制定了符合低年段儿童学习特点的小组评价机制。用成长资料袋或记录册等方法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相关资料,是评价儿童综合素质发展的有效方法。笔者将其方法用于助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旨在观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等学习过程中,记录小组成员间的成长表现。笔者针对每个小组的特点与风格差异制定了不同形态的成长记录袋,并以不同颜色以区分每个小组,比如,红色代表个性开朗、活泼的小组;绿色代表富有生机、朝气的小组等等。在执教“我们有新玩法”一课时,笔者结合成长记录袋评价机制设计了教学内容。
1.变废为宝。首先,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如何把传统游戏换个新玩法。然后在讨论的过程中,继续引导他们共同合作,将家中的废品用于制作新玩具。最后,各小组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手工作品,以小组投票的形式选出最有创意的新玩具。
2.展示成长记录袋。学生课堂上合作完成的新玩具,笔者会按小组分别放入相应颜色的成长记录袋中。然后,将投票形式选出的优胜小组的成长记录袋展示于班级荣誉榜中。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和竞争评价的方式相结合,激励儿童主动参与小组活动,每一位小组成员也在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中成为“成功者”。
评价机制的准确运用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供了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在小组合作学习与有效评价中,逐步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品德良好的新时代好学生。
三、结语
美国明尼苏达大信合作学习中心约翰逊认为:“合作学习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促进他们自己及他人的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充分发挥个人价值,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自主学习意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