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财政资金的专户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止专项资金被用款单位挪用和挤占的作用。本文以宕昌县为例,通过财政专户管理对国库库存和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作一探讨,旨在对加强财政资金监督管理,控制财政资金多头开户,进一步深化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为密切配合货币政策的施行作一些有益尝试。
【关键词】财政专户管理 问题 治理对策
随着人民银行国库部门业务系统的不断更新,特别是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简称TCBS)上线后,国库核算电子化、网络化程序进入到了更高的水平,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资金风险,确保国库资金安全,成为当前基层国库部门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国库事后监督工作也因此面临新的挑战。
一、当前国库业务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库制度落后于业务发展
现有的制度及规定不能涵盖国库业务的全过程,还存有漏洞和业务“真空”,特别是国库数据集中系统(TCBS)上线后,国库业务处理模式和操作方式完全改变,虽然总行出台了国库数据集中系统的业务处理办法和相关操作规程,但都是一个粗线条的制度,相应的规章制度实施细则还没有及时跟上,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业务往往尚处在无章可循阶段,造成制度执行中的漏洞。
(二)人员素质不适应国库业务需要
目前,基层国库按《国库会计管理规定》岗位设置要求配备了人员,但国库队伍整体综合素质还不适应新时期国库业务工作需要。主要表现在:业务知识不全,独立处理异常业务的能力较弱。了解本岗位业务的多,知晓其他岗位业务的少;被动接受新业务的多,主动学习钻研的少;操作性人员多,复合型人才少。岗位人员业务不全,导致国库岗位轮换涉及的对象有限。
(三)内控管理薄弱
具体表现为:一是柜面监督把关不严,接受不规范凭证,容易出现柜面审核风险;二是由于操作系统的改变,基层国库通过TCBS系统中心直接接入了大小额支付系统进行国库财政资金的清算,改变了原来经内部往来划至上级国库进行清算的模式,会计核算流程变得简易,但国库资金风险关口前移而出现的资金清算风险;三是由于基层人行多年没有新增人员,国库人员偏少、年龄结构老化,一旦某个岗位人员因故不能到岗(如休假、出差、生病),就发生了违规操作,业务处理“一手清”产生了业务操作风险;四是账务核对风险,国库数据集中系统上线后,资金的清算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对账还是沿用原来的老办法,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四)国库事后监督业务缺乏有效的指导
支行国库事后监督单设之后,国库事后监督员没有接受过上级相关部门或国库部门的业务指导,也没有参加过上级相关部门或国库组织的各类形式的业务培训和工作会议。如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上线后,国库系统自上而下地进行了多次培训和测试,但唯独忽视了对国库事后监督员的培训。在未经过培训和参加工作会议、不了解新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的情况下,支行国库事后监督员在开展事后监督工作、遇到问题时,只能通过自学、独自探索和向上级行或兄弟行对口部门咨询有关情况等渠道予以解决,使事后监督工作流于形式。
(五)监督检查手段落后,时效性差
国库数据集中系统(TCBS)上线运行无纸化程度较高。入库税收绝全部都是通过数据传输;而事后监督部门没有数据接口,事后监督员不能直接从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中提取凭证、账、表等信息。目前,国库事后监督工作主要着力于会计账务的账平表对,监督检查内容主要是金额大小写是否一致,凭证要素和印章是否齐全,是否出现串科目、串级次等以及记录事后监督登记簿,而对会计核算过程中的高风险环节(财政拨款、税款退库、更正)缺乏有效的监督,使事后监督工作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有效发挥防范风险、保障资金安全的作用。
(六)国库事后监督效果滞后,不利于防范资金风险
事后监督是通过对前台会计操作的全面复核,从而发现前台会计操作漏洞。但在实际操作中,事后监督都是在业务发生的次日才能对前日全部业务进行监督。随着国库资金划拨通过支付系统,国库资金的汇划实现了零在途,一旦出现资金风险就很难化解。
(七)资金安全性监督出现难点
原有的国库会计核算系统(ABS)按科目核算,每个科目日结单一目了然的反映出该科目借、贷方发生与合计金额。而现行的国库数据集中系统(TCBS)采取的是日终业务汇总核对单、记账凭证、大小额往来清单、用户签退核对单、原始凭证及相关附件的资料排序方式,监督中对资金的来龙去脉不易找到对应关系,给资金安全性监督增加了难度。
二、建议
(一)改革国库事后监督机制
将支库凭证纳入中支监督范围。这可以有效防范国库资金风险,减轻支库劳动强度,缓解人员不足的矛盾。凭证资料传递方式可以通过影像扫描上传,市中支事后监督部门通过影像资料进行当日业务的监督。
(二)完善监督手段,提高监督技术含量
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开发国库事后监督电子比对系统,使前台网络传输的有关数据能导入事后监督部门的比对系统,使其能通过接口文件的导出,与国库事后监督系统联网,然后再通过事后监督对业务数据、账表、系统参数进行自动核对和监测,以真正确保国库核算“零差错”,操作“零失误”,安全“零风险”,同时也能够使监督人员从烦琐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
(三)注重风险监督,防范关口前移
国库事后监督不仅要对国库会计凭证是否规范、资金来龙去脉是否清晰、账务核对是否正确等会计规范化事项进行严格的监督,还应将监督的重点放在前台是否有效的落实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上,現场了解业务人员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情况。针对会计核算过程中的高风险环节,把监督的重点从综合的事后核对转向积极的、主动的预防管理,寻找日常工作中有可能引起风险的环节。
(四)加强学习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监督水平
为应对国库数据集中系统(TCBS)上线运行的新模式,各级事后监督部门应尽快组织对国库事后监督人员进行全面培训,使他们了解熟悉TCBS的情况,全面掌握系统内在对应关系,从而更好地履行国库会计后台监督职责。
课题组组长:陈志杰
课题组成员:陈永梅 朱茜骏
【关键词】财政专户管理 问题 治理对策
随着人民银行国库部门业务系统的不断更新,特别是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简称TCBS)上线后,国库核算电子化、网络化程序进入到了更高的水平,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资金风险,确保国库资金安全,成为当前基层国库部门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国库事后监督工作也因此面临新的挑战。
一、当前国库业务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库制度落后于业务发展
现有的制度及规定不能涵盖国库业务的全过程,还存有漏洞和业务“真空”,特别是国库数据集中系统(TCBS)上线后,国库业务处理模式和操作方式完全改变,虽然总行出台了国库数据集中系统的业务处理办法和相关操作规程,但都是一个粗线条的制度,相应的规章制度实施细则还没有及时跟上,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业务往往尚处在无章可循阶段,造成制度执行中的漏洞。
(二)人员素质不适应国库业务需要
目前,基层国库按《国库会计管理规定》岗位设置要求配备了人员,但国库队伍整体综合素质还不适应新时期国库业务工作需要。主要表现在:业务知识不全,独立处理异常业务的能力较弱。了解本岗位业务的多,知晓其他岗位业务的少;被动接受新业务的多,主动学习钻研的少;操作性人员多,复合型人才少。岗位人员业务不全,导致国库岗位轮换涉及的对象有限。
(三)内控管理薄弱
具体表现为:一是柜面监督把关不严,接受不规范凭证,容易出现柜面审核风险;二是由于操作系统的改变,基层国库通过TCBS系统中心直接接入了大小额支付系统进行国库财政资金的清算,改变了原来经内部往来划至上级国库进行清算的模式,会计核算流程变得简易,但国库资金风险关口前移而出现的资金清算风险;三是由于基层人行多年没有新增人员,国库人员偏少、年龄结构老化,一旦某个岗位人员因故不能到岗(如休假、出差、生病),就发生了违规操作,业务处理“一手清”产生了业务操作风险;四是账务核对风险,国库数据集中系统上线后,资金的清算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对账还是沿用原来的老办法,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四)国库事后监督业务缺乏有效的指导
支行国库事后监督单设之后,国库事后监督员没有接受过上级相关部门或国库部门的业务指导,也没有参加过上级相关部门或国库组织的各类形式的业务培训和工作会议。如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上线后,国库系统自上而下地进行了多次培训和测试,但唯独忽视了对国库事后监督员的培训。在未经过培训和参加工作会议、不了解新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的情况下,支行国库事后监督员在开展事后监督工作、遇到问题时,只能通过自学、独自探索和向上级行或兄弟行对口部门咨询有关情况等渠道予以解决,使事后监督工作流于形式。
(五)监督检查手段落后,时效性差
国库数据集中系统(TCBS)上线运行无纸化程度较高。入库税收绝全部都是通过数据传输;而事后监督部门没有数据接口,事后监督员不能直接从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中提取凭证、账、表等信息。目前,国库事后监督工作主要着力于会计账务的账平表对,监督检查内容主要是金额大小写是否一致,凭证要素和印章是否齐全,是否出现串科目、串级次等以及记录事后监督登记簿,而对会计核算过程中的高风险环节(财政拨款、税款退库、更正)缺乏有效的监督,使事后监督工作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有效发挥防范风险、保障资金安全的作用。
(六)国库事后监督效果滞后,不利于防范资金风险
事后监督是通过对前台会计操作的全面复核,从而发现前台会计操作漏洞。但在实际操作中,事后监督都是在业务发生的次日才能对前日全部业务进行监督。随着国库资金划拨通过支付系统,国库资金的汇划实现了零在途,一旦出现资金风险就很难化解。
(七)资金安全性监督出现难点
原有的国库会计核算系统(ABS)按科目核算,每个科目日结单一目了然的反映出该科目借、贷方发生与合计金额。而现行的国库数据集中系统(TCBS)采取的是日终业务汇总核对单、记账凭证、大小额往来清单、用户签退核对单、原始凭证及相关附件的资料排序方式,监督中对资金的来龙去脉不易找到对应关系,给资金安全性监督增加了难度。
二、建议
(一)改革国库事后监督机制
将支库凭证纳入中支监督范围。这可以有效防范国库资金风险,减轻支库劳动强度,缓解人员不足的矛盾。凭证资料传递方式可以通过影像扫描上传,市中支事后监督部门通过影像资料进行当日业务的监督。
(二)完善监督手段,提高监督技术含量
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开发国库事后监督电子比对系统,使前台网络传输的有关数据能导入事后监督部门的比对系统,使其能通过接口文件的导出,与国库事后监督系统联网,然后再通过事后监督对业务数据、账表、系统参数进行自动核对和监测,以真正确保国库核算“零差错”,操作“零失误”,安全“零风险”,同时也能够使监督人员从烦琐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
(三)注重风险监督,防范关口前移
国库事后监督不仅要对国库会计凭证是否规范、资金来龙去脉是否清晰、账务核对是否正确等会计规范化事项进行严格的监督,还应将监督的重点放在前台是否有效的落实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上,現场了解业务人员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情况。针对会计核算过程中的高风险环节,把监督的重点从综合的事后核对转向积极的、主动的预防管理,寻找日常工作中有可能引起风险的环节。
(四)加强学习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监督水平
为应对国库数据集中系统(TCBS)上线运行的新模式,各级事后监督部门应尽快组织对国库事后监督人员进行全面培训,使他们了解熟悉TCBS的情况,全面掌握系统内在对应关系,从而更好地履行国库会计后台监督职责。
课题组组长:陈志杰
课题组成员:陈永梅 朱茜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