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反映学生语文成绩的一面镜子,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作文也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逻辑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学生在考试中,作文竞赛时,一堂课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一篇作文,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应加强作文的训练。如何对学生加强作文训练呢?应讲求一个“活”字。呆板的作文做法,势必学生写的苦,老师改的累,师生置于苦海中,这味儿,也许大部分语文教师都品尝过。“死水”一潭怎能不苦?只有“活水”才有甘甜,这甜的“活水”在于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因此学生是习作活动的源头,“活”是作文教学的主旋律。
怎样进行“活”的作文教学呢?
1、体裁活。天天吃馍馍未免会腻,要不腻就要多变,习作亦然。这样习作,不必拘束于一般的文体,应涉及一些文学体裁,象童话、散文、小说等,使学生感到不受时空之限,不受真人真事之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乐于写,这样不仅提高了兴趣,而且开发了学生智力,何乐而不为呢?
2、内容活。常写真人和有意义之事,固然是重要的,然未必写出“真”与“有意义”来。反而导致千篇一律的文章,甚至抄袭之恶习,显然不妙。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学生写想象或虚构或心理活动为何不好呢?他要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如一次作文练习中,一女生的《一封早发的信》写出了一个少女对爱情的好奇,早恋给自己带来的苦恼之情,再者《我打电话给外星人》《窗外小雨》和《星》等童话与诗不是很好吗?总之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形成不吐不快的局势。教育学生平时留心观察,收集,摄取写作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里的“米”即相当于作文中的“材”,简而言之,“学生难作无材之文”。的确,大部分学生在写作时,常常会感到障碍,为了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教师应帮助学生解决“无材”的问题。写作素材广泛地来自大自然,来源于生活,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体验,让学生获得大量的写作素材,注意抓住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进行合理的诱导,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如让学生写一篇游记,就可带领学生走出,要让学生明白此次出游的目的,让学生更从容也更有目的地去注意观察、记录和思考了。精选游览过程中的“亮点”即游览地的特色景点为写作对象,重点告诉学生不能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不加选择全数照用,这样的话内容必然会显得纷繁芜杂,主题也不能很好地突出,同时力求做到情景交融,使普通的游览过程上升到有品位的情感体验中。
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进行词、句的逻辑训练必不可少。学生有了写作素材,往往只会将零星的写作素材七拼八凑,而无法将这些材料有机的组织起来,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而显得杂乱无章,因而,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词的逻辑训练,多读、多练、多思、多记时提高这种能力的有效措施。讲读课文是最好的训练要点,要求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重点词、句应加深理解,加强记忆,学会对词进行逻辑归类,能做到词与词搭配恰当。除此,在课外阅读有关的知识小报,或作文刊物,不仅要读,而且对特点词、句要做到学以致用。
3、批改活。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一大头痛事,坐上半日改个十来本,一大撂何日改完?整天埋在作文堆里,又怎能深钻教材?既然这样,要提高效率就得挖学生的潜力,搞好作文市场。近几年来,本人采取的对后进生做到人人面批,中等生轮流面批,优等生有针对性地面批,再就是同桌互批。作文面批有利于消除学生对写作文的厌烦和畏惧心理。写作能力差的同学本身对作文厌烦、畏惧,加之平时作文本上批语总是空洞的套话,因而造成了他们对作文抱着应付的心态。在面批中,老师要想到的不是学生,而是他的文章,因此不管是一个句子,一段话总是要以商量的语气和学生共同探讨修改的方法,象这样就等于手把手地教他写作,再差的学生作文也会不断的提高。同桌互批,能充分运用学生求知欲,启发诱导他们懂得修改作文的好处,锻炼他们的综合运用,从而达到提高他们作文能力的目的。
最后就是讲评作文,讲评作文是作文教学中的最后环节,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讲评能使学生找出自己作文中的长处和短处,这样在作文的过程中才会做到有取有舍。讲评作文应选取好、中、差三个层次的作文进行恰当的评述,将学生的作文原稿和修改稿一起进行展览传观,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使学生清楚好在何处,差在什么地方,好的大家借鉴,差的有所改进,从而使学生作文时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有助于提高作文的整体水平。通过集体讲评,肯定了优点,纠正了普遍存在的问题,巩固了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技能,也锻炼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4、形式活。形式单一比较乏味,多味儿应是多样的形式,象成立文学社、办小报、手抄报、搞习作专栏、黑板报和小记者站等,并鼓励学生向外踊跃投稿,这样在提高学生习作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5、量与命题也要活。一味追求量,一刀切是不行的,要在质上下功夫。写一篇成一篇,得一篇,并且因人而异。好生每周至少二篇,差生一篇。题也要活,命题、半命题、自拟题等要灵活,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应变能力。
作文教学“活”起来了,这样做,关键是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形成“要我写”达到“我要写”的妙境,其次,适应了孩子的心理,增强了竞争意识。
总之,“活”是作文教学的主旋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习作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样进行“活”的作文教学呢?
1、体裁活。天天吃馍馍未免会腻,要不腻就要多变,习作亦然。这样习作,不必拘束于一般的文体,应涉及一些文学体裁,象童话、散文、小说等,使学生感到不受时空之限,不受真人真事之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乐于写,这样不仅提高了兴趣,而且开发了学生智力,何乐而不为呢?
2、内容活。常写真人和有意义之事,固然是重要的,然未必写出“真”与“有意义”来。反而导致千篇一律的文章,甚至抄袭之恶习,显然不妙。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学生写想象或虚构或心理活动为何不好呢?他要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如一次作文练习中,一女生的《一封早发的信》写出了一个少女对爱情的好奇,早恋给自己带来的苦恼之情,再者《我打电话给外星人》《窗外小雨》和《星》等童话与诗不是很好吗?总之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形成不吐不快的局势。教育学生平时留心观察,收集,摄取写作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里的“米”即相当于作文中的“材”,简而言之,“学生难作无材之文”。的确,大部分学生在写作时,常常会感到障碍,为了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教师应帮助学生解决“无材”的问题。写作素材广泛地来自大自然,来源于生活,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体验,让学生获得大量的写作素材,注意抓住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进行合理的诱导,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如让学生写一篇游记,就可带领学生走出,要让学生明白此次出游的目的,让学生更从容也更有目的地去注意观察、记录和思考了。精选游览过程中的“亮点”即游览地的特色景点为写作对象,重点告诉学生不能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不加选择全数照用,这样的话内容必然会显得纷繁芜杂,主题也不能很好地突出,同时力求做到情景交融,使普通的游览过程上升到有品位的情感体验中。
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进行词、句的逻辑训练必不可少。学生有了写作素材,往往只会将零星的写作素材七拼八凑,而无法将这些材料有机的组织起来,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而显得杂乱无章,因而,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词的逻辑训练,多读、多练、多思、多记时提高这种能力的有效措施。讲读课文是最好的训练要点,要求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重点词、句应加深理解,加强记忆,学会对词进行逻辑归类,能做到词与词搭配恰当。除此,在课外阅读有关的知识小报,或作文刊物,不仅要读,而且对特点词、句要做到学以致用。
3、批改活。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一大头痛事,坐上半日改个十来本,一大撂何日改完?整天埋在作文堆里,又怎能深钻教材?既然这样,要提高效率就得挖学生的潜力,搞好作文市场。近几年来,本人采取的对后进生做到人人面批,中等生轮流面批,优等生有针对性地面批,再就是同桌互批。作文面批有利于消除学生对写作文的厌烦和畏惧心理。写作能力差的同学本身对作文厌烦、畏惧,加之平时作文本上批语总是空洞的套话,因而造成了他们对作文抱着应付的心态。在面批中,老师要想到的不是学生,而是他的文章,因此不管是一个句子,一段话总是要以商量的语气和学生共同探讨修改的方法,象这样就等于手把手地教他写作,再差的学生作文也会不断的提高。同桌互批,能充分运用学生求知欲,启发诱导他们懂得修改作文的好处,锻炼他们的综合运用,从而达到提高他们作文能力的目的。
最后就是讲评作文,讲评作文是作文教学中的最后环节,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讲评能使学生找出自己作文中的长处和短处,这样在作文的过程中才会做到有取有舍。讲评作文应选取好、中、差三个层次的作文进行恰当的评述,将学生的作文原稿和修改稿一起进行展览传观,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使学生清楚好在何处,差在什么地方,好的大家借鉴,差的有所改进,从而使学生作文时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有助于提高作文的整体水平。通过集体讲评,肯定了优点,纠正了普遍存在的问题,巩固了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技能,也锻炼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4、形式活。形式单一比较乏味,多味儿应是多样的形式,象成立文学社、办小报、手抄报、搞习作专栏、黑板报和小记者站等,并鼓励学生向外踊跃投稿,这样在提高学生习作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5、量与命题也要活。一味追求量,一刀切是不行的,要在质上下功夫。写一篇成一篇,得一篇,并且因人而异。好生每周至少二篇,差生一篇。题也要活,命题、半命题、自拟题等要灵活,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应变能力。
作文教学“活”起来了,这样做,关键是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形成“要我写”达到“我要写”的妙境,其次,适应了孩子的心理,增强了竞争意识。
总之,“活”是作文教学的主旋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习作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