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画”

来源 :当代中国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_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青力
  1945年生于北京。安徽宣城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毕业。美国堪萨斯大学艺术史硕士、哲学博士。现为香港大学艺术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院长。
  
  [画学困惑]之一
  
  《当代中国画》创刊,编辑部约写专栏。实在因为工作太忙,又离开北京太久,“中国画”对我来说,已经相当疏远了。不过,倒是有时收到内地寄来的刊物,也不时有内地画家匆匆来访,送画册,翻阅之间,有时会产生困惑,萌生发问之想。这种偶发感想,发表出来恐怕未必合时宜,说不定还要被人误解抹黑扣帽子。
  总是挥之不去的困惑,首先就是“中国画”这三个字。
  什么是“中国画”?或许可以在辞书里找到这个条目。但是,如果给一百个画家发问卷,我相信会有一百个不同的答案。
  如果用“中国绘画”这个概念,我相信多数画家会理解,这是概括在中国范围产生的绘画总称,应该包括已经存在的本土形成以及近代引入的各个画种。这些画种,如果从媒材上分,诸如油画、版画、水彩、素描之类;如果从功用上看,又有壁画、宣传画、插图之类。但是,在“中国绘画”的框架之下,却又包括了并不以媒材或功用来界定的“中国画”,到底是为什么呢?在“中国绘画”的概念中,再加上一个“中国画”的概念,难免令人感觉逻辑混乱。
  如果比较“中国戏剧”与“中国戏曲”的差别,显然要清楚多了。中国戏曲,会令人直接想到京剧、川剧、越剧、评剧、晋剧、秦腔等等。中国画里有什么呢?
  “中国绘画”中的“中国画”是什么东西呢?
  如果按照媒材界定“中国画”的分类,似乎勉强,如水墨、重彩、纸本、绢本等等;有不少人企图用“水墨画”代替“中国画”,有的以此标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或国际性,虽用心良苦,却未免是一厢情愿,甚至误人子弟。如果按照画法分类,如白描,泼墨,工笔,逸笔,浅绛,青绿之类,也会引起争议,甚至有固步自封之嫌。如果按照装裱形式,则有轴、卷、册页、扇面之类,则更是无法与油画、水彩、素描等平行对等。由此可见,“中国画”的概念显然是有点似是而非,不清不楚。
  然而,在“中国戏曲”的概念之下,无论京戏、地方戏、曲艺,界定都很容易。如果用“中国戏剧”来界定,则常常是首先指近代外来剧种,如话剧、歌剧、舞剧之类。没有话剧演员去冒充京戏,也没有歌剧演员去冒充河北梆子或二人转;但是,现在任何油画、水彩、版画的画家却都可以“冒充”中国画,凑凑热闹,为什么呢?
  有人一定会说,“中国画”是开放的,包容的之类。既然中国画如此包容,如此开放,为什么不叫“中国绘画”而一定叫“中国画”呢?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画”是指那些以毛笔,用墨、用水,用花青、赭石、石青、石绿等颜料画在生纸、熟纸、绢上的画。如果真是如此,为什么不以媒材界定这个画种,而一定要冠以“中国”之名呢?
  标榜自己是传统正脉的人会说,“中国画”包含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发展中国画就是延续中华文脉。请问: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是什么?文脉在那里?目前的“中国画”里面有吗?用什么牌子的放大镜能看得出来呢?还有些画家,标榜所谓新“文人画”。你们与历史上的文人有什么不同?满口“他妈的”三字经,吞云吐雾?现在还有“文人”吗?陈师曾说得那些文人画的“性质”你们画的出来吗?前些年,刘骁纯学长等,策划了个以“新写意”为主题的展览,可惜从作品中实在看不出什么“写意”,因为这批画家已经没有诗画兼通的背景了,更谈不上什么“三绝”、“四全”之类的画学常识。
  以水墨宣纸为基本媒材的画家,画出来的未必就有中国精神,更未必能与中华文脉沾上边儿。恕我直言,现在出名的所谓“中国画”画家;标榜传统的,其实传统上还多数接不到晚清民国;标榜创新的,误以为越不像中国人画的就越新,他们对世界艺术史的知识似乎尚处于半文盲的状态。
  最当红的似乎是宣纸上画西洋画的新派画家,其实这种画历史上早有标签,叫作“彩墨画”。“中国画”是指那种画呢?是刘国松、吴冠中、周韶华先生的那种画呢?还是指流行了五十多年的用毛笔画在宣纸上的速写呢?
  有人说,中国画是“国粹”,那末,跟“国粹”京剧比一比,“中国画”的“国粹”在哪里呢?现在标榜“国粹”的“中国画”,与礼品店里的工艺品有多少区别呢?用画家自己的叫法,不过是“行活”而已。
  京剧界杰出的新生代艺术家很多,连我这个外行都可以一口气可以举出许多,如于魁智、李胜素、孟广禄等等、仅仅程派青衣就可以举出刘桂娟,张火丁,迟小秋等十来位。
  同一水平的“中国画”的“国粹”画家有吗?有几位?都是谁呢?哪位专家能给个说法?
  本人是“中国画”局外人,远在南疆,孤陋寡闻,惑之不解,愿洗耳聆闻高见。
其他文献
钱松喦  (1899—1985),江苏宜兴人,1923年毕业于无锡江苏省第三师范学校。曾任无锡市第一届文联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    (上接第一期)    土  岩石种类多,变化大,有无穷皴法。土没有多大变化,没有种种的表现程式。但是土的质感要重视,它比岩石轻得多多。董、巨、倪、黄等江南画家,由于多描写江南土山而发展为“披麻皴”,是现实的。  清
期刊
王宏理  1954生,浙江义乌人。杭州大学硕士、博士。现任浙江省博物馆书画部主任,浙江西湖美术馆副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协学术委员会主任。    吴冠中先生是我敬仰的前辈。这敬仰首先表现在这位艺贯中西的前辈能在炉火纯青的年龄段发表“惊世骇俗”的高论,敬仰的更有一点是:在许多文章拉得又丑又长的今天,吴老先生却在讨论国画艺术应消亡或取缔还是应发展繁荣的大问题上,将“说国画”一文,精到只约3
期刊
1979年生于甘肃。2002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为职业画家。    敦煌组画 蒋定涛 204cm×138cm 2005年
期刊
徐利明  1954年生于南京。现为文学博士,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副社长,江苏致公书画院院长,南京印社社长,西泠印社社员。    仅就利明教授的书法而言,他的多体书法均有高境界的自家本色。这本色主要体现在他那清逸型的书法风格,从他那清逸风格的内涵来看,我们感到至少一是清明开朗;二是清气浓郁;三是洒脱率真。他的书法线条富有清健的内质
期刊
1976年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0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现为《音乐周刊》美术编辑。    花·红鹭 赵 东 110cm×160cm 2005年
期刊
秦剑铭  1942年生,江苏武进人。曾任江苏省国画院业务组副组长及艺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培训教育部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河山画会副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吾友秦剑铭,年逾六旬,且七八十年代已成名于画坛,竟然在2002年重新拿起临摹之笔,潜心研究,从头做起。由“四王”、石涛到沈石田、王蒙,对古代巨擘的作品,摹其迹而“师其心”。两年中闭门谢客,不受外界名利之诱惑,于是大有长进,潜移默化
期刊
中国画的革新是个大课题。围绕这个大课题,争论了近一百年。前五十年争论的焦点主要是要不要革新,近五十年的争论,主要是怎样革新。这当然是大致的分法,因为这两个问题不能截然分开。现在几乎没有人说中国画不需要革新的了,但具体到怎样革新,用什么途径革新,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如果细细归纳、分析各派意见,许多人在写生和吸收西画创造成果这两点上看法比较一致,大家主张用写生的办法使中国画家把目光转向自然,
期刊
郎绍君  1939年生,河北定州人。 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近现代美术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    [南望北顾楼随笔]之二     艺术是谋生的手段,因为艺术家也是人,需要生存和温饱,需要养家糊口、社会交往、进行艺术再生产。而且,经济上的独立也是艺术家人格、思想独立的物质前提。但艺术从来不只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创造和文化担当。忘
期刊
中图分类号:J6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5)05-0003-01  父亲走的时候我才16岁,我一直非常想念他!因居住国外不能回去,现发去这篇缅怀父亲的旧文,代为参加纪念:  在海外生活十几载,回到了曾经与爸爸一起生活过16载的家,一进家门就再见到那让我悲感交集,永生难忘的那只蓝色的躺椅!  这只蓝色躺椅,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品,在当时看来确是很现代化的设计,两根半圆不
期刊
姜坤  1940年生于湖南邵阳,1963年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    郑小娟  1940年生于湖南长沙, 1963年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协荣誉副主席,湖南美术出版社编审。    在湘西常德有一座进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其中有一幅20米长的绘画石刻《古城揽胜》,上面有这样的记载:“姜坤君、郑君小娟,潇湘名士,伉俪画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