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行散记》的东方表达方式

来源 :中华书画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rryliu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法在当代中国的传播,如今已呈星火燎原之势,热遍社会各阶层。从大众到专业,书法成为时下传统又时尚的中国元素话题,而这当中有喜有忧。
  十多年之前,书法一直犹如被深藏的碧玉,仅在范围有限的圈子里传播。从彼时至今,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使得当代书法得到快速发展,而国际间的书法交流传播活动也日愈增多,中国书法在很多世界性场合更被视为国家层面的“友谊使者”,成为重要的文化担当。但神秘而又古老的东方书法以中国独特的汉字为源,客观上也从某种程度影响了这门艺术的世界性的普及识读。
  西方抑或欧洲的油画史比之中国的书法史要短得多,但只要提起凡·高、杜尚、马蒂斯、维米尔等名字,便知道是世界性的艺术史公知人物,而中国古代的书画大家,如徐渭、八大山人、金农等等,对于海外人士来讲似乎更多的是个神秘符号化的存在。或许中国书画体系发展放之世界艺术史中显得得过于早熟,加之东西方艺术视角不同、各为一枝。而油画这门艺术由于有着天然的造型审美因素,不存在传播的障碍。相比之下,当代书法在全球的艺术领域传播便显得有些尴尬。
  对于当代书法,能否找到、或者有没有更好更容易的适宜传播方式?便显得尤为迫切了。这当然需要每一位书法从艺者的努力。作为书法媒体人,更要有让书法时时生发的意识,成为个体生活中的艺术自觉。
  2018年8月,我经德国慕尼黑中轉至荷兰,过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克罗地亚,波黑等国,跨越西、中、南欧大陆,行程逾万里。在途经的这些国家,既有闻名遐迩的教堂、皇宫、博物馆、古堡等胜地,也有我们偶遇路过的未名乡间小道河流沙滩,有一路令人难忘的欧洲民宿风物,更有令人醉心的最接近天堂的海岸圣境……
  欧洲自文艺复兴运动之后,逐渐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中心,大批画家、作家、诗人、音乐家、建筑家为世界文学艺术殿堂奉献了辉煌灿烂的艺文珍品。将东方的书法书写结合欧洲行记的内容重新创作,抑或是其中的一个小小闪光点。
  人们常常将绘画写生与景物紧密结合,而把书法与行记结合或许是一个新的尝试。
  《欧行散记》一组共计十八件作品,除去首件题字,余均为书写于小小的花笺之上,采用札记的形式创作,可掌间把玩亦可细读。每一件花笺纹饰风格尽可能与所到之处的欧洲城市、小镇风情景致契合。如恍若中世纪的捷克布拉格选取古典纹饰,安静闲适的荷兰海牙选取仙鹤纹饰,匈牙利的巴拉顿湖则选取花草纹饰……书法与纹饰的结合,力求使中文汉字之外的意趣得以有效拓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更宏阔的视野来观照中国文化艺术,或许是每一个从艺者提升自身文艺修养的重要方式,这短暂的欧行之旅,也将成为我艺文人生的一段旅程。
  当下,我们喜见“醉逸格、醉中国的翰墨书画印生活新方式”,正在或者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新常态!
  行进中的中国,宛如一部史诗般的鸿篇巨制,如何展现一个自信而开放的中国,书写新的传奇,亦需要艺术界同道多走向海外,让中国书法在世界更好地传播与实践,也许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荷兰·阿姆斯特丹
  凡·高博物馆是欧行首站,作为一个东方从艺者,近距离了解这位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的艺术先驱,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荷兰·代尔夫特
  代尔夫特最著名的纪念品源自中国的瓷器,这座城市与中国的景德镇结为友好城市。
  荷兰·海牙
  海牙周末的早晨清静之极,空荡荡的道路居然一个人与车都不见,安静而闲适。
  捷克·布拉格
  仿佛就在一瞬间便穿越到了中世纪的欧洲之心,在老城区的每一条大街小巷,巴洛克、哥特式古建随处可见。
  捷克·克鲁姆洛夫
  南波西米亚的迷人小镇,也是世界上最美的几座小镇之一,亦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克鲁姆洛夫意为“高低不平的草地”,恰当地描绘出伏尔塔瓦河水道蜿蜒地环绕着这片土地的地理风貌。
  捷克·泰尔奇
  这是一座比克鲁姆洛夫更小、却更美的小镇,湖面之上掩映错落的民居、尖顶小教堂,晚霞的照耀下犹如童话般的世界。
  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
  圣伊丽莎白教堂亦称蓝色大教堂,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教堂通体蓝色令人印象至深。
  匈牙利·埃斯泰尔戈姆
  这座多瑙河的边境小镇,有着匈牙利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教堂——埃斯泰尔戈姆圣母升天大教堂,登上主塔鸟瞰多瑙河两岸,对面即是斯洛伐克的什图罗沃小镇。
  匈牙利维谢格拉德
  彩云古堡地处维谢格拉德的山坡之上,如今仍是一座废墟,但能清晰地感受到当年的规模与辉煌,这里被誉为多瑙河畔最佳取景点。
  匈牙利·圣安德烈
  这里是著名的艺术小镇,走在石子铺成的小路上,抬头看看建在山坡上的教堂,走进美术画廊店铺,时光仿佛停滞了一般。
  匈牙利·布达佩斯
  烈日下的白色玛加什教堂耀眼夺目,渔人堡可鸟瞰全城美景,九座桥梁跨越多瑙河。
  匈牙利·巴拉顿湖
  巴拉顿湖是我迄今为止所见最美湖泊,碧绿的湖面白帆点点,宛如一幅美丽的风景图画,美仑(轮)美奂。
  奥地利·维也纳
  美泉宫是欧洲最美的巴洛克宫殿之一,为昔日皇家夏宫,如今是维也纳最负盛名的景点。
  克罗地亚·十六湖国家公园
  这里被称为欧洲九寨沟,湖水如宝石般透亮清澈,宛如一幅幅山泉图景摄人心魄,令(而)人心甘情愿地迷失在这山水丛林秘境。
  克罗地亚·斯普利特
  斯普利特古城围绕戴克里先宫而建,入夜后的宫殿在镁光灯的照射下格外魔幻魅影。
  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
  “如果你想看到天堂到底是什么样子,那么就去杜布罗夫尼克吧”,八十多年后这里又有了更时尚的别称——君临城。
  (作者为职业书法家、书法媒体人)
  责任编辑:韩少玄
其他文献
主讲人:周宪(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时间:2019年10月  地点:南京师范大学  古典艺术与美的身体  艺术史中人体美的支配性和优先性,用一个专门的术语来概括,就是所谓的“主因”。古典艺术的身体表现以美为主因,美成为古典艺术最为凸显的美学范畴。  文学中有大量对男女美的身体的描绘,如《诗经·卫风》,以富有想象性的语言描绘了女性的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颈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
期刊
6月17日,第二届“中华艺术大家讲习班”在中央文史研究馆举行开班仪式。本届讲习班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华书画家杂志社承办,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协办,人民网独家媒体协作。  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王仲伟,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卫民,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冰,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彦通,中华诗词学会
期刊
在当代书法观念和实践的发展中,渊涛显现出了较强的敏锐性和领悟力。他对书法的理解不局限,既不局限于传统,也不拒绝参与“流行”。他坚守心态的平和,因为只有心态平和,才能踏实、稳妥地进行艺术创作,才能让艺术创作富于思考,并良好地促动以后的工作。  艺术的工作离不开思考。即使艺术活动通常是在“感性”的“催化”作用下进行,但思考是必须的。“我思故我在”,只有具备独立品质才可能有“我”在,而獨立品质的起点就来
期刊
1979年生,山东曹县人。2017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艺术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自薦语:从艺术本身而言,构成其价值存在的意义,还要实现其自身之外的诸多功能,社会的、道德的、审美的,等等。艺术通过其自身手段需要解决或解释的一系列问题,显然不是单一的功能所能完全涵盖。以绘画为例,其内容只能呈现于视觉形式之中,作品其中所包含的情感与审美必然要建立于道德以及人文价值之中,而创作态
期刊
一、放马滩秦简的历史文化背景  渭河上游的天水一带具有天然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人类居住条件,是秦人早期的主要活动区域,也是秦文化早期孕育发展的核心地带。《史记·秦本纪》载:“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赢姓多显,遂为诸侯。其玄孙日中橘,在西戎,保西垂。”这里所说的“西垂”就是今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一带,在秦简出土地放马滩西南约90公里处,说明早在商代,秦族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周时期,周孝
期刊
我是从“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开始走入书坛的。在这之后,作品又入选了“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并在“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中获得了金奖,这在当时全国范围内产生不小的影响。即使被同时获奖的“广西现象”中四位得主抢了风头,但过后还是被人逐渐地关注,也慢慢被同道们认可。那是一件带有十分强烈的董其昌书法风格的行书作品,现在看来,我自己觉得很幼稚,但为什么能获奖,而且票數还很高,这里
期刊
叶恭绰的一生可谓多角色不断转变,他所生活的年代也正是中国社会经历重大历史变革的时期。他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主要的成就是他担任交通部门要职期间在中国铁路交通规划上的举措,在此期间他借助自己的影响力和人脉,在文物研究和文物文献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依据中国国家图书馆重要馆藏与民国史料,从古籍整理与保护、文物保护和文化教育事业建设的思想等角度人手,以期重新认识一位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情怀的学者与社会活动
期刊
法源寺位于北京西城区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东侧,建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是北京最古老的名刹。据《元一统志》记载,法源寺初名“悯忠寺”,是唐太宗为哀悼北征辽东的阵亡将士而建。曾有“悯忠高阁,去天一握”之赞语,于雍正十二年(17 34)改为“法源寺”。如今,这里是中国佛学院、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成为佛教文化和佛学研究的中心之一。  台湾历史学家、作家李敖在他的小说《北京法源寺》中说,“过去”其实
期刊
一、缘起  1937年,常任侠《战云纪事》有如下记载:  [5月2日,星期日,晴]精神颇佳。上午至西泠印社买印色,一元六角。买廉价书《佛罗乙德叙传》一册,《俄国文学史略》一册,《阿那托尔》一册。下午再赴西泠印社,买郭沫若《古代铭刻汇考正续编》四册,价七元六角。……又至夫子庙及珠宝廊各古董店观古玩,遇粤人王斧,略谈,彼约至其家看古玉,云藏玉颇多也。晚间阅郭氏书并写日记。  又:  [5月1]日,星期
期刊
在我国甲骨文研究领域,素有“甲骨四堂”的说法,是指中国近代四位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学者: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  唐兰曾经评价他们的殷墟卜辞研究,“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而在这四人中,罗振玉和王国维之间的复杂关系,令人唏嘘不已。今天读到的,正是王国维写给罗振玉的信札。  先来说说收信人罗振玉(18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