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以来结构与美学皆为建筑学发展过程中影响实践操作的关键因素,然而作为“哲匠”的建筑师在技术建构和艺术美学之间常常难以取得统一的一致性。是故本文尝试以奈尔维及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工程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透过对其设计之材质、结构和理念,寻找设计和建造过程里的关键逻辑因子,以归纳整理出其哲学信仰、营造本质和的理论架构,并借由对建筑实例的分析,探讨其建筑精神理念与建造实践的关联性。
【关键词】建构 艺术 建筑理论 建筑实践 材质 建造逻辑
一、緣起
P.L.奈尔维(Nervi,Pier Luigi),意大利建筑工程师兼建筑设计师。1891年生于意大利桑德利奥,1932年创建奈尔维-巴托利工程公司,并担任罗马大学教授。?
?纵观二十世纪现代建筑发展演变的历程,工程学与建筑学的争辩一直伴随着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二者的并立与对立清晰地反映了“建构”和“理论”之间不可调和却相辅相成的矛盾,并推动着当代建筑发展和进步。奈尔维的诸多建筑作品都以现浇或现场预制钢筋混凝土建造大跨度结构,不仅建构合理,造价低廉,而且在在艺术形式上具有诗一般的非凡表现力,体现了深刻的哲学思辨性。
都灵劳动宫位于意大利北部城市都灵, 1961年Italia'61期间投入使用。由意大利建筑师、工程师奈尔维和建筑师吉奥庞蒂(Giò Ponti)通过设计竞赛获得此项目并合作设计完成,是一座占地25000㎡的展示中心,其具有一个通高的矩形大厅,每边长156m,通过16个巨大的模块化元件拼合而成,构成底座与屋盖统一连结的构筑块体。
在长达数十年职业生涯中,奈尔维在建筑的营造过程中一贯追求建筑逻辑和数字美学的完美,建筑的精神内涵渗透于建筑技术的集合和艺术美学的复杂序列之中,以建构模数的和谐来丰富和完善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或许可以视作奈尔维的建构哲学的重要表达方式。
二、建造实践
为了在1961年的都灵博览会上投入使用,都灵劳动宫的设计和施工工期规划为两年半,分别由16个独立模块进行的现浇与预制工程组成。每个模块的底边长度约为40m,柱体高25m,通过预制模板现浇的混凝土结构和预置的金属构件的现场拼装完成,建立起辐射状连续的混凝土梁柱支撑体系。
建造工作按由南向北的顺序开展,混凝土柱为一套模具所铸,而金属铸件均为预制。在每一根柱结构浇筑完成后,径向辐射的梁结构成对同时安装以保证均衡受力。
在混凝土现浇柱体和金属预制的“伞”状梁结构的交接手法上体现了形式跟随功能、技术决定美学的构造思路,通过细部的结构控制为塑造恢弘空间提供构筑基础。由于混凝土柱身上下形态变化,浇铸模板均需要为不规则形态,以呼应变截面柱体的扭转变形。每两段混凝土柱身之间的压缝形成上下对接,形成细部表达,在柱身长边上的浇铸模板由下至上共15块,均为下宽上窄。在视觉上单位柱身的高度变化纠正了透视的形成的视差,形成技术结构对艺术形态在建筑逻辑上的必然的呼应。
三、技术向艺术的飞跃
在奈尔维的建筑创作过程中,空间的聚合往往成为叙述主题,通过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表达,完成从结构(Structure)向氛围(Atmosphere)的升华。
在今天看来,都灵劳动宫的结构逻辑从哲学层面上而言跟通常意义的“空间和场所”都相去甚远,其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建筑在探索建筑逻辑性(结构性和艺术性)的同时具有探索建筑美学的可能。其建筑本质是将建筑结构作为构造基础,亦作为塑造手段,在结构美学升华的过程中完成建筑氛围的创造。
奈尔维的建筑作品只表达建筑结构(Structure),塑造建筑空间(Space),完善建筑功能(Function),并非提及建筑氛围(Atmosphere)。建筑材质在建筑中对建筑氛围的影响不似大多数的公共空间那样直接联系,而是将建筑材质的特点统一于建构的手段之中,通过建筑结构的基本肌理完成向建筑艺术美学的突破,避免了建筑材质在场所空间上的直接暴露。建筑结构塑造了场所,场所诞生了氛围。
四、哲学来源
起始于现代主义建筑蓬勃发展的二十世纪,建筑的理念和建筑的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标杆性的变化,探索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是对建筑哲学进行研究的重要途径。
奈尔维亦在其论著中对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关系表达看法:“……过去的,乃至于当下的建筑评论却几乎无一例外地只立足于美学的或形式主义的观点,而很少从技术方面予以评价和理解。”一件在技术结构上较完善的作品,或许在美学艺术上效果甚差,但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却几乎没有一个从艺术美学观点上公认的杰出建筑作品而在技术构造上却缺乏相应的美学价值。
以类型学的角度来看待建筑的基本哲学可得知,良好的技术构造对于良好的建筑作品来说,虽不是充分的,但却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则所谓建筑,就是利用多种材料来营造出的相应空间,以适用于特定的功能要求和遮避外界侵扰。一个构筑物,不论其规模、风格、年代、类型或用途,其都必须坚固和耐久,并满足这一建筑作品的功能要求,同时还必须争取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效果。这些条件可以概括地称为“正确地建造”,或者称为“良好的技术结构”。如此,我们或许可以得出结论,即使是仅仅带有若干技术性的、最基本的结构性质和规律(如基本的钢架、梁柱、基础等),亦大大有助于取得优秀的、理想的建筑美学艺术效果。
五、结语
都灵劳动宫位于当时都灵市的城市边缘区,跨越Italia'61博览会园区的南部边界,随着城市扩张一度成为都灵市的人流交通集散枢纽。十六座混凝土巨柱始终如城市的核心基点,相对应诸如教堂、市政厅以及大学等,代表着城市的信仰、权威和未来。其冲破穹宇的空间姿态向外扩张、联系、融合,亦如城市历史的衍生,昌荣有之,萧条亦有之。
奈尔维的这座公共建筑高度体现了建筑师关于建筑设计中建构实践与设计美学等相互关系的哲学理想和价值观的思考,正如奈尔维本人所述:“建筑必须是一个技术集合与艺术序列的交织体,而并非是简单的技术与艺术的叠加”。建筑学、工程学的发展经历了诸多思潮、风格、流派更迭的洗礼,却始终紧紧依附着技术与艺术二者的发展脉络不断拓展领域。诸如沙里宁、奈尔维、卡拉特拉瓦等一批杰出“哲匠”,他们像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巨匠一样,以建筑结构的肌理构造为扩展想象力的出发点,将建筑材质和建筑结构的价值在艺术美学领域发扬光大,同时亦趋近建筑的本质。
【参考文献】
[1] [意]P.L.奈尔维著《建筑的技术与艺术》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3.6
[2] [英]若弗雷. H .巴克著.王玮.张宝林 王丽娟译 《建筑设计方略——形式的分析》[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3] 师学军《试论建筑功能的双重性》[J].山西建筑.2008.(34):52-53.
[4] 《?P.L.Nervi作品分析&改造 Atelier Graf EPFL WS12/13》 [OL] .(2011-12-21)瑞士洛桑理工学院(?EPFL)Atelier Graf? 工作室网站http://www.ateliergraf.at/ .
[5] 《形式追随功能》 [OL] .China-Designer.
http://www.china-designer.com/home/76938_4_10642.htm.
[6] [德]柯特.西格尔著.成莹犀译.冯纪忠校.《现代建筑的结构与造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7] 肖勇,刘强《浅谈建筑技术与艺术》 [J]. 建筑设计管理 2009.(8): 21-26 .
【关键词】建构 艺术 建筑理论 建筑实践 材质 建造逻辑
一、緣起
P.L.奈尔维(Nervi,Pier Luigi),意大利建筑工程师兼建筑设计师。1891年生于意大利桑德利奥,1932年创建奈尔维-巴托利工程公司,并担任罗马大学教授。?
?纵观二十世纪现代建筑发展演变的历程,工程学与建筑学的争辩一直伴随着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二者的并立与对立清晰地反映了“建构”和“理论”之间不可调和却相辅相成的矛盾,并推动着当代建筑发展和进步。奈尔维的诸多建筑作品都以现浇或现场预制钢筋混凝土建造大跨度结构,不仅建构合理,造价低廉,而且在在艺术形式上具有诗一般的非凡表现力,体现了深刻的哲学思辨性。
都灵劳动宫位于意大利北部城市都灵, 1961年Italia'61期间投入使用。由意大利建筑师、工程师奈尔维和建筑师吉奥庞蒂(Giò Ponti)通过设计竞赛获得此项目并合作设计完成,是一座占地25000㎡的展示中心,其具有一个通高的矩形大厅,每边长156m,通过16个巨大的模块化元件拼合而成,构成底座与屋盖统一连结的构筑块体。
在长达数十年职业生涯中,奈尔维在建筑的营造过程中一贯追求建筑逻辑和数字美学的完美,建筑的精神内涵渗透于建筑技术的集合和艺术美学的复杂序列之中,以建构模数的和谐来丰富和完善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或许可以视作奈尔维的建构哲学的重要表达方式。
二、建造实践
为了在1961年的都灵博览会上投入使用,都灵劳动宫的设计和施工工期规划为两年半,分别由16个独立模块进行的现浇与预制工程组成。每个模块的底边长度约为40m,柱体高25m,通过预制模板现浇的混凝土结构和预置的金属构件的现场拼装完成,建立起辐射状连续的混凝土梁柱支撑体系。
建造工作按由南向北的顺序开展,混凝土柱为一套模具所铸,而金属铸件均为预制。在每一根柱结构浇筑完成后,径向辐射的梁结构成对同时安装以保证均衡受力。
在混凝土现浇柱体和金属预制的“伞”状梁结构的交接手法上体现了形式跟随功能、技术决定美学的构造思路,通过细部的结构控制为塑造恢弘空间提供构筑基础。由于混凝土柱身上下形态变化,浇铸模板均需要为不规则形态,以呼应变截面柱体的扭转变形。每两段混凝土柱身之间的压缝形成上下对接,形成细部表达,在柱身长边上的浇铸模板由下至上共15块,均为下宽上窄。在视觉上单位柱身的高度变化纠正了透视的形成的视差,形成技术结构对艺术形态在建筑逻辑上的必然的呼应。
三、技术向艺术的飞跃
在奈尔维的建筑创作过程中,空间的聚合往往成为叙述主题,通过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表达,完成从结构(Structure)向氛围(Atmosphere)的升华。
在今天看来,都灵劳动宫的结构逻辑从哲学层面上而言跟通常意义的“空间和场所”都相去甚远,其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建筑在探索建筑逻辑性(结构性和艺术性)的同时具有探索建筑美学的可能。其建筑本质是将建筑结构作为构造基础,亦作为塑造手段,在结构美学升华的过程中完成建筑氛围的创造。
奈尔维的建筑作品只表达建筑结构(Structure),塑造建筑空间(Space),完善建筑功能(Function),并非提及建筑氛围(Atmosphere)。建筑材质在建筑中对建筑氛围的影响不似大多数的公共空间那样直接联系,而是将建筑材质的特点统一于建构的手段之中,通过建筑结构的基本肌理完成向建筑艺术美学的突破,避免了建筑材质在场所空间上的直接暴露。建筑结构塑造了场所,场所诞生了氛围。
四、哲学来源
起始于现代主义建筑蓬勃发展的二十世纪,建筑的理念和建筑的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标杆性的变化,探索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是对建筑哲学进行研究的重要途径。
奈尔维亦在其论著中对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关系表达看法:“……过去的,乃至于当下的建筑评论却几乎无一例外地只立足于美学的或形式主义的观点,而很少从技术方面予以评价和理解。”一件在技术结构上较完善的作品,或许在美学艺术上效果甚差,但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却几乎没有一个从艺术美学观点上公认的杰出建筑作品而在技术构造上却缺乏相应的美学价值。
以类型学的角度来看待建筑的基本哲学可得知,良好的技术构造对于良好的建筑作品来说,虽不是充分的,但却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则所谓建筑,就是利用多种材料来营造出的相应空间,以适用于特定的功能要求和遮避外界侵扰。一个构筑物,不论其规模、风格、年代、类型或用途,其都必须坚固和耐久,并满足这一建筑作品的功能要求,同时还必须争取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效果。这些条件可以概括地称为“正确地建造”,或者称为“良好的技术结构”。如此,我们或许可以得出结论,即使是仅仅带有若干技术性的、最基本的结构性质和规律(如基本的钢架、梁柱、基础等),亦大大有助于取得优秀的、理想的建筑美学艺术效果。
五、结语
都灵劳动宫位于当时都灵市的城市边缘区,跨越Italia'61博览会园区的南部边界,随着城市扩张一度成为都灵市的人流交通集散枢纽。十六座混凝土巨柱始终如城市的核心基点,相对应诸如教堂、市政厅以及大学等,代表着城市的信仰、权威和未来。其冲破穹宇的空间姿态向外扩张、联系、融合,亦如城市历史的衍生,昌荣有之,萧条亦有之。
奈尔维的这座公共建筑高度体现了建筑师关于建筑设计中建构实践与设计美学等相互关系的哲学理想和价值观的思考,正如奈尔维本人所述:“建筑必须是一个技术集合与艺术序列的交织体,而并非是简单的技术与艺术的叠加”。建筑学、工程学的发展经历了诸多思潮、风格、流派更迭的洗礼,却始终紧紧依附着技术与艺术二者的发展脉络不断拓展领域。诸如沙里宁、奈尔维、卡拉特拉瓦等一批杰出“哲匠”,他们像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巨匠一样,以建筑结构的肌理构造为扩展想象力的出发点,将建筑材质和建筑结构的价值在艺术美学领域发扬光大,同时亦趋近建筑的本质。
【参考文献】
[1] [意]P.L.奈尔维著《建筑的技术与艺术》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3.6
[2] [英]若弗雷. H .巴克著.王玮.张宝林 王丽娟译 《建筑设计方略——形式的分析》[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3] 师学军《试论建筑功能的双重性》[J].山西建筑.2008.(34):52-53.
[4] 《?P.L.Nervi作品分析&改造 Atelier Graf EPFL WS12/13》 [OL] .(2011-12-21)瑞士洛桑理工学院(?EPFL)Atelier Graf? 工作室网站http://www.ateliergraf.at/ .
[5] 《形式追随功能》 [OL] .China-Designer.
http://www.china-designer.com/home/76938_4_10642.htm.
[6] [德]柯特.西格尔著.成莹犀译.冯纪忠校.《现代建筑的结构与造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7] 肖勇,刘强《浅谈建筑技术与艺术》 [J]. 建筑设计管理 2009.(8): 2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