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情感世界。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的一部分,它与态度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我们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从而最终驱使我们做出行动。所以,融入情感的班级管理,不仅能丰富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同时对打造出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和谐、温馨班集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用“情”走进“你”的世界
在社会生活中,情感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爱与关怀。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对学生投入最真挚的爱,是我们教育他们的情感魅力,只有我们关心、爱护学生,才能真正地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做到真正地了解他们,最终教育好他们。班上有一个叫小鸣的孩子,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不喜欢与老师、同学沟通,一直都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好像怕惊扰到他人那样,日子久了,大家把他的“不存在”也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有一天,他突然走到我的面前说:“老师,我不读书了”,然后就默默地走了,我立刻追上小鸣,试图问清原因,可惜未果,小鸣同学仍然保持一贯的作风——沉默,回到办公室,我拨打了小鸣同学家长的电话,想进一步了解小鸣同学的情况,可惜没人接听。第二天早上,小鸣同学没来学校,我立即打电话联系家长,但依然没人接听,我找到小鸣家的地址,一人去他家家访,为我开门的是小鸣的奶奶,我跟她说明了来意,奶奶就去房间叫小鸣出来,但小鸣不愿意出来见我。经过和小鸣奶奶的详谈,我了解到,原来小鸣同学一直都是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妈妈因为工作较忙等原因,平时都不怎么搭理他,所以在家里小鸣同学是比较缺乏爱与关心的。明白事情的原因后,我就“对症下药”,组织同学及其他科任教师多次到小鸣家进行家访,让他真正感受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同学的爱、老师的爱。最后,“皇天不负有心人”,小鸣同学终于被我们感动,主动回到我们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
二、用“情”规范“你”的行为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因此,班级管理当中,我们应该做到“严而不苛刻,慈而不溺爱,宽而有限度” 。 由于当今家庭独生子女较多,优裕的生活以及父母的过度宠爱,使孩子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这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如何更好地加强班级管理,我认为除了要有严格的规则制度外,还应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更具成效。曾经班上有个叫小唐的同学,是一名独生子女,在家“唯我独尊”,在校也是个“小霸王”,从来不把学校的规章制度放在眼里,经常迟到、上课扰乱课堂秩序。对于小唐同学,我完全明白仅仅靠学校的规则制度来约束他,成效应该不太显著,于是在教育他的过程中,我充分融入情感的教育,希望用“情”来规范他的行为。首先,我与家长沟通,与家长达成“协议”,让家长在孩子身上投入正确的“情感”,不能过分地溺爱;其次,我主要从小唐同学身上下功夫,通过观察、打探等多种方式,我了解到他的一些兴趣爱好,于是就从这方面下手。比如,据我了解,小唐同学比较喜欢打篮球,并且每天放学后都会去学校篮球场打球,于是我就去篮球场跟他来个“偶遇”,跟他聊聊篮球,人少的时候,还跟他一起投投球,不说别的。日子久了,感情深了,小唐同学就逐渐对我放下了原来的“防备”,于是我们慢慢聊学习、聊生活,引导他端正自己的言行,树立长远的目标。平时出现“错误”时,我会以“球友”的身份对他提出批评、建议,他也非常愿意接受并改正。以情感为基础,把学生真正当作自己的“孩子”,用心交流,切勿专断、生硬,同时也要防止过度地“关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理”通过情在心灵内化,最终外化于行。
三、用“情”激励“你”的进步
情感激励理论是由美国行为科学家费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动之以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方式。在班级管理中,巧妙地运用情感激励的方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本学期,由于学校工作的变动,我新接手了一个八年级的班级,此班总体成绩较差、纪律比较散漫,“学困生”较多,还记得刚接手的第一天,我一进教室,给眼前的一幕惊呆了,班级内务较差、学生乱哄哄的,即使老师已经进来了,还是不当一回事。于是,我立刻给他们来了个“下马威”,把班上的“头号份子”抓出来,希望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但对于有较多“学困生”的班级来说,此种策略也许并不是长远之计,于是我不断思考“为什么孩子会变成大家眼中的学困生呢?”、“为什么他们老是要违纪呢?”等等,经过细心观察,我发现孩子们都是比较单纯的,他们违纪,也许仅仅是在班级里面“刷”自己存在感,在青春发育期里,特别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成绩的不理想,经常受到批評,孩子们也许已经习惯了,因为他们在别人的眼中好像看不到一点点肯定的眼神,其实这些孩子往往更渴望别人对自己的一点点表扬与肯定。根据孩子的特性,我在班级设置了一个“专属信箱”,要求全班同学每天都需在此信箱投放一张写着“今天,你比昨天进步了什么?”内容的小纸条,然后我利用每天“小班会”的时间,随机抽几个同学的来宣读、表扬并奖励。奖励的方式是比较有趣、特别的,我采取了“积分闯关”的方式给予孩子奖励,比如积分多少,就能闯过第几关并获得“表扬信”、“心愿卡”、“请父母到校参加‘感动班级’表彰会”等奖品。通过情感激励的方式,不断促进孩子的进步,从而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情感,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伴随学生行为全过程,是学生产生行为的动力。作为教育的“追梦人”,在班级管理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对培养有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也有着重要意义。
一、用“情”走进“你”的世界
在社会生活中,情感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爱与关怀。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对学生投入最真挚的爱,是我们教育他们的情感魅力,只有我们关心、爱护学生,才能真正地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做到真正地了解他们,最终教育好他们。班上有一个叫小鸣的孩子,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不喜欢与老师、同学沟通,一直都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好像怕惊扰到他人那样,日子久了,大家把他的“不存在”也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有一天,他突然走到我的面前说:“老师,我不读书了”,然后就默默地走了,我立刻追上小鸣,试图问清原因,可惜未果,小鸣同学仍然保持一贯的作风——沉默,回到办公室,我拨打了小鸣同学家长的电话,想进一步了解小鸣同学的情况,可惜没人接听。第二天早上,小鸣同学没来学校,我立即打电话联系家长,但依然没人接听,我找到小鸣家的地址,一人去他家家访,为我开门的是小鸣的奶奶,我跟她说明了来意,奶奶就去房间叫小鸣出来,但小鸣不愿意出来见我。经过和小鸣奶奶的详谈,我了解到,原来小鸣同学一直都是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妈妈因为工作较忙等原因,平时都不怎么搭理他,所以在家里小鸣同学是比较缺乏爱与关心的。明白事情的原因后,我就“对症下药”,组织同学及其他科任教师多次到小鸣家进行家访,让他真正感受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同学的爱、老师的爱。最后,“皇天不负有心人”,小鸣同学终于被我们感动,主动回到我们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
二、用“情”规范“你”的行为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因此,班级管理当中,我们应该做到“严而不苛刻,慈而不溺爱,宽而有限度” 。 由于当今家庭独生子女较多,优裕的生活以及父母的过度宠爱,使孩子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这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如何更好地加强班级管理,我认为除了要有严格的规则制度外,还应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更具成效。曾经班上有个叫小唐的同学,是一名独生子女,在家“唯我独尊”,在校也是个“小霸王”,从来不把学校的规章制度放在眼里,经常迟到、上课扰乱课堂秩序。对于小唐同学,我完全明白仅仅靠学校的规则制度来约束他,成效应该不太显著,于是在教育他的过程中,我充分融入情感的教育,希望用“情”来规范他的行为。首先,我与家长沟通,与家长达成“协议”,让家长在孩子身上投入正确的“情感”,不能过分地溺爱;其次,我主要从小唐同学身上下功夫,通过观察、打探等多种方式,我了解到他的一些兴趣爱好,于是就从这方面下手。比如,据我了解,小唐同学比较喜欢打篮球,并且每天放学后都会去学校篮球场打球,于是我就去篮球场跟他来个“偶遇”,跟他聊聊篮球,人少的时候,还跟他一起投投球,不说别的。日子久了,感情深了,小唐同学就逐渐对我放下了原来的“防备”,于是我们慢慢聊学习、聊生活,引导他端正自己的言行,树立长远的目标。平时出现“错误”时,我会以“球友”的身份对他提出批评、建议,他也非常愿意接受并改正。以情感为基础,把学生真正当作自己的“孩子”,用心交流,切勿专断、生硬,同时也要防止过度地“关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理”通过情在心灵内化,最终外化于行。
三、用“情”激励“你”的进步
情感激励理论是由美国行为科学家费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动之以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方式。在班级管理中,巧妙地运用情感激励的方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本学期,由于学校工作的变动,我新接手了一个八年级的班级,此班总体成绩较差、纪律比较散漫,“学困生”较多,还记得刚接手的第一天,我一进教室,给眼前的一幕惊呆了,班级内务较差、学生乱哄哄的,即使老师已经进来了,还是不当一回事。于是,我立刻给他们来了个“下马威”,把班上的“头号份子”抓出来,希望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但对于有较多“学困生”的班级来说,此种策略也许并不是长远之计,于是我不断思考“为什么孩子会变成大家眼中的学困生呢?”、“为什么他们老是要违纪呢?”等等,经过细心观察,我发现孩子们都是比较单纯的,他们违纪,也许仅仅是在班级里面“刷”自己存在感,在青春发育期里,特别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成绩的不理想,经常受到批評,孩子们也许已经习惯了,因为他们在别人的眼中好像看不到一点点肯定的眼神,其实这些孩子往往更渴望别人对自己的一点点表扬与肯定。根据孩子的特性,我在班级设置了一个“专属信箱”,要求全班同学每天都需在此信箱投放一张写着“今天,你比昨天进步了什么?”内容的小纸条,然后我利用每天“小班会”的时间,随机抽几个同学的来宣读、表扬并奖励。奖励的方式是比较有趣、特别的,我采取了“积分闯关”的方式给予孩子奖励,比如积分多少,就能闯过第几关并获得“表扬信”、“心愿卡”、“请父母到校参加‘感动班级’表彰会”等奖品。通过情感激励的方式,不断促进孩子的进步,从而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情感,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伴随学生行为全过程,是学生产生行为的动力。作为教育的“追梦人”,在班级管理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对培养有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也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