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嵩县地处伏牛山深处,高山巍巍,群岭绵绵,但这美丽的大山却限制了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前进。身在农村,学生见识少,思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作文自然就平淡的多,很少有新颖,有创新的地方。怎样能结合自身实际,扬长避短,让学生作文在较短时间内有较大改造呢?我从“农村中学写作素材搜集”入手,来进行思考整理,构想了几个行之有效的思路。
一、投入生活,其益无穷
投入生活,让学生发现新鲜的、有话可说的事物,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
1.看嵩县城旧貌新颜,了解嵩县历史。
我们曾经问学生,我们嵩县城有多少年历史了,有哪些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许多学生竟然不知道。身为嵩县人民,竟不了解家乡,不能以家乡为自豪那还行?于是就从此处开始,投入生活。
我们嵩县历史是相当悠久的,史书记载,炎帝时称“伊国”,春秋时为陆浑戎地,汉时就置了陆浑县,早在战国时就建起了嵩县城,商时辅佐商汤的著名丞相伊尹就诞生在距县城二十几里的纸房乡,宋时著名理学家程颐、程颢的故里就在今天的田湖镇。给学生介绍了这些之后,我就带领学生参观了老城的县城区和新城区。老城区除了有几抔黄土、几段残壁断垣,一座破败的城楼还在显示昔日曾有一道城墙之外,已没有了历史的模样,而新城区高楼林立,道路宽敞,没有老嵩县城的一丝痕迹。在参观过程中,学生就问:那些高大的城楼在哪儿?那能传十几里的转角楼铃声在哪儿?那戏楼、那雄伟的县衙门、威严的石狮子在哪?你看,尽管介绍了许多嵩县城历史,嵩县历史,却不仅没让学生满足,反而让学生对这古老的嵩县有了许多神秘感,激起了他们更进一步了解的欲望,这也算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吧!
回来之后,布置写作文,因为有了深深的感触,就出现了这些作文:《那悠远的铃声》《断壁残垣与高楼大厦之我见》,有抒发今昔之比的,有传达历史变迁的,也有深沉思索的.作文内容比从前充实、丰富了许多。
2.搜集历史传说、神话故事。
紧承上个活动之后,趁着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兴趣未减,就趁热打铁,举办了这个活动。不久,学生就搜集了许多,诸如嵩县八大景的传说,有关伊尹的传说,程门立学的故事,王莽追刘秀的故事,“九皋鹤鸣,声闻于天”的故事等等,学生们交流,整理之后,布置了作文《我来讲故事》,内容真是丰富多彩,有位学生写道:“三涂雾雨中,源头活水缓缓而来,伊水秋声叮咚作响,陆浑春晓悄悄迎春绽放。春去春又来,这美丽的嵩县八大景依然滋润着,陶冶着我们,然而声闻于天的‘九皋鹤鸣’何时能唤回一代名相伊尹和理学大儒程夫子;让我们这些在他们跟前汗颜的后世子孙亲耳聆听他们的教诲?”一番话,既有对前贤的深沉思索,又巧妙用上了嵩县著名的五个景观,又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令我们这些批改的老师们击节赞叹其奇思妙想。
3.寻找农村特有的。
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现在的学生个个想当个新新人类,只想追求现代化,但如果都写现代化,岂不千篇一律?于是我们就想,既然身处农村,为何不让学生去寻找那些农村有而城市没有,具有地方特色的写作对象呢?这样既扩展了学生思路,又让他们深入了生活,有东西可写了。
二、课外阅读,其乐融融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学生对作文“乐之”,其水平就会一天天提高,但是学生的生活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生活,周围早已熟悉的一切很容易造成他们精神上的“色盲”和“弱视”,所以,要给他们写作注入内驱力,就要广泛地占有材料。培养他们的写作欲望,就要让他们从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中汲取营养。
在课外阅读方面,我们一方面推荐学生读名著、名家散文,另一方面也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读各种杂志,以求眼界开阔,如军事方面、政治方面、音乐方面、哲学、历史等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求学生多看哲理散文,这最能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的思想内涵。潜移默化中,学生就积累了材料,获得了写作知识,写作技巧,并有力地推进了学生的鉴赏水平。
通过课外阅读的逐渐增多,学生们思想就逐渐深刻丰富了,我们每周又专辟一节课,用于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心得,在交流中学生既发现了自己读书中与别人的差异,也让自己获得了一些没有读到的课外知识。
三、感悟真情,情也真挚
《文心雕龙》篇里说,“情以物迁,辞以抒发”,作文中,“情”是举足轻重的,可以说,真情实感,才是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中的突破口。
通过深入生活,广泛阅读,学生学会了用心观察生活,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并善于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一些问题,感悟人间的真善美,假恶丑。
一位学生在《母亲的脚步》一文中,用年轻的母亲从住房到厨房需七步,而中年时从住房到厨房需要十步,这个细节来写母亲,表现了母亲的日夜操劳,身体逐渐衰老,从而感悟到母亲的伟大,新颖别致。
其实观察感悟主要只靠学生细心、敏感的心灵,上两位同学善于由生活细节产生联想,抒发对亲人的爱,都是平时积累的结果。
四、建立作文材料库,聚沙成丘
学生从平时生活中,阅读中积累了许多材料,有时也会由身边小事产生一些感情,这些比较琐碎,并且也并不是当时就有了写文章的欲望,那么这些琐屑易忘的材料该怎么办?建立一个作文材料库就是一个好习惯,也势在必行。
因此,我們指导学生做摘抄,日记、心得本人人备有,并随身携带。有感受的记,文字优美的记,有可能成为作文材料的也记,再每周分小组评比,每月年级评比,好的就展览出来供大家学习、借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让学生的思想感情和着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是一个全面腾飞的世界,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中学生思想情感应和着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正像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的那样,“身上要有时代的年轮,让时代的活水在语文写作教学的园地上流淌”。
所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提上了课堂议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突出方法指导,积极渗透创新思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充分的自由选择,主动探索的空间和机会,加强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联系,使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一个主动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和个性化的过程,要大力倡导“绿色”作文,扣准时代脉搏,扫除那些窒息学生创作才思的“灰色”污染,还作文一片蔚蓝的天空。
一、投入生活,其益无穷
投入生活,让学生发现新鲜的、有话可说的事物,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
1.看嵩县城旧貌新颜,了解嵩县历史。
我们曾经问学生,我们嵩县城有多少年历史了,有哪些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许多学生竟然不知道。身为嵩县人民,竟不了解家乡,不能以家乡为自豪那还行?于是就从此处开始,投入生活。
我们嵩县历史是相当悠久的,史书记载,炎帝时称“伊国”,春秋时为陆浑戎地,汉时就置了陆浑县,早在战国时就建起了嵩县城,商时辅佐商汤的著名丞相伊尹就诞生在距县城二十几里的纸房乡,宋时著名理学家程颐、程颢的故里就在今天的田湖镇。给学生介绍了这些之后,我就带领学生参观了老城的县城区和新城区。老城区除了有几抔黄土、几段残壁断垣,一座破败的城楼还在显示昔日曾有一道城墙之外,已没有了历史的模样,而新城区高楼林立,道路宽敞,没有老嵩县城的一丝痕迹。在参观过程中,学生就问:那些高大的城楼在哪儿?那能传十几里的转角楼铃声在哪儿?那戏楼、那雄伟的县衙门、威严的石狮子在哪?你看,尽管介绍了许多嵩县城历史,嵩县历史,却不仅没让学生满足,反而让学生对这古老的嵩县有了许多神秘感,激起了他们更进一步了解的欲望,这也算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吧!
回来之后,布置写作文,因为有了深深的感触,就出现了这些作文:《那悠远的铃声》《断壁残垣与高楼大厦之我见》,有抒发今昔之比的,有传达历史变迁的,也有深沉思索的.作文内容比从前充实、丰富了许多。
2.搜集历史传说、神话故事。
紧承上个活动之后,趁着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兴趣未减,就趁热打铁,举办了这个活动。不久,学生就搜集了许多,诸如嵩县八大景的传说,有关伊尹的传说,程门立学的故事,王莽追刘秀的故事,“九皋鹤鸣,声闻于天”的故事等等,学生们交流,整理之后,布置了作文《我来讲故事》,内容真是丰富多彩,有位学生写道:“三涂雾雨中,源头活水缓缓而来,伊水秋声叮咚作响,陆浑春晓悄悄迎春绽放。春去春又来,这美丽的嵩县八大景依然滋润着,陶冶着我们,然而声闻于天的‘九皋鹤鸣’何时能唤回一代名相伊尹和理学大儒程夫子;让我们这些在他们跟前汗颜的后世子孙亲耳聆听他们的教诲?”一番话,既有对前贤的深沉思索,又巧妙用上了嵩县著名的五个景观,又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令我们这些批改的老师们击节赞叹其奇思妙想。
3.寻找农村特有的。
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现在的学生个个想当个新新人类,只想追求现代化,但如果都写现代化,岂不千篇一律?于是我们就想,既然身处农村,为何不让学生去寻找那些农村有而城市没有,具有地方特色的写作对象呢?这样既扩展了学生思路,又让他们深入了生活,有东西可写了。
二、课外阅读,其乐融融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学生对作文“乐之”,其水平就会一天天提高,但是学生的生活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生活,周围早已熟悉的一切很容易造成他们精神上的“色盲”和“弱视”,所以,要给他们写作注入内驱力,就要广泛地占有材料。培养他们的写作欲望,就要让他们从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中汲取营养。
在课外阅读方面,我们一方面推荐学生读名著、名家散文,另一方面也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读各种杂志,以求眼界开阔,如军事方面、政治方面、音乐方面、哲学、历史等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求学生多看哲理散文,这最能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的思想内涵。潜移默化中,学生就积累了材料,获得了写作知识,写作技巧,并有力地推进了学生的鉴赏水平。
通过课外阅读的逐渐增多,学生们思想就逐渐深刻丰富了,我们每周又专辟一节课,用于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心得,在交流中学生既发现了自己读书中与别人的差异,也让自己获得了一些没有读到的课外知识。
三、感悟真情,情也真挚
《文心雕龙》篇里说,“情以物迁,辞以抒发”,作文中,“情”是举足轻重的,可以说,真情实感,才是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中的突破口。
通过深入生活,广泛阅读,学生学会了用心观察生活,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并善于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一些问题,感悟人间的真善美,假恶丑。
一位学生在《母亲的脚步》一文中,用年轻的母亲从住房到厨房需七步,而中年时从住房到厨房需要十步,这个细节来写母亲,表现了母亲的日夜操劳,身体逐渐衰老,从而感悟到母亲的伟大,新颖别致。
其实观察感悟主要只靠学生细心、敏感的心灵,上两位同学善于由生活细节产生联想,抒发对亲人的爱,都是平时积累的结果。
四、建立作文材料库,聚沙成丘
学生从平时生活中,阅读中积累了许多材料,有时也会由身边小事产生一些感情,这些比较琐碎,并且也并不是当时就有了写文章的欲望,那么这些琐屑易忘的材料该怎么办?建立一个作文材料库就是一个好习惯,也势在必行。
因此,我們指导学生做摘抄,日记、心得本人人备有,并随身携带。有感受的记,文字优美的记,有可能成为作文材料的也记,再每周分小组评比,每月年级评比,好的就展览出来供大家学习、借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让学生的思想感情和着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是一个全面腾飞的世界,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中学生思想情感应和着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正像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的那样,“身上要有时代的年轮,让时代的活水在语文写作教学的园地上流淌”。
所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提上了课堂议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突出方法指导,积极渗透创新思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充分的自由选择,主动探索的空间和机会,加强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联系,使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一个主动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和个性化的过程,要大力倡导“绿色”作文,扣准时代脉搏,扫除那些窒息学生创作才思的“灰色”污染,还作文一片蔚蓝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