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暴的孩子缺乏同理心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666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帮中国孩子在美国打人被判刑了。此前,扒光衣服拍照、用烟头烫乳头、用打火机烧头发、强迫趴在地上吃沙子、剃掉头发逼人吃掉……那么多孩子围观,没有人出来说“这样做很过分”。
  正常人看到别人摔一跤,心里都会咯噔一下,这是人性,看到别人痛苦会心疼。但是,这种人性在这些孩子心中被抹杀了。
  当一个孩子感到痛,如果能得到周围人的爱护和照顾,这个孩子心疼他人的善就不会被抹杀。如果有人出来主持正义,对于作恶者有惩罚和规范措施,那么这个孩子就知道,欺负人是不对的。
  但是一个孩子如果被打得很痛,却没有被安慰,如果他所在的环境嘲笑弱小,传递出来的世界观是:这个世界只有打人的和被打的,弱肉强食,丛林法则。这个孩子就不会发展出爱护弱者的能力,只会向施暴者认同。
  如果这个世界是:要么打人,要么挨打,为了避免挨打,孩子就只能去做一个凶暴的打人者,或者冷漠的围观者。


  退回去说,一个孩子长到三五岁,不知轻重地去招猫逗狗,揪住猫尾巴把猫扔出去,用手抓狗的耳朵……家长是否告诉过孩子,小动物会疼,不可以?如果孩子摔倒了,疼哭了,家长是否会抱抱孩子,安慰他?如果家长看到孩子哭却在一边乐,看到嘲笑弱者和残疾人的小品跟着笑……如果没有人告诉孩子这些行为是不文明的,对于弱者的同理心,这种非常正常的人性之善就被抹杀掉了。
  两个小朋友抢玩具,相互的攻击是工具,而不是目标,我的目标是得到玩具。但是很多校园暴力中的攻击不是手段,攻击本身就是目的,就是为了让你疼,它传递的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就是:作恶者得好日子,以及嘲笑弱者。
  人性中恶的部分是需要被规范的,不论是规劝,警告,还是惩罚……但作恶之后完全不负责任,那是很可怕的。那些打人的孩子但凡有所忌惮,就不会如此残忍。
  一个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进入社会,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守规则。违反规则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这是家长一定要传达给孩子的。
  承担后果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恢复原状”,别的小朋友搭积木,你家孩子给人踹了,父母领着孩子蹲下来对人家说“对不起”,帮着人家把积木摆回原状。如果恢复不了,那就“赔偿”。孩子有零花钱了,从零花钱里出,或者“认真道歉,请求原谅”。
  但是很多家长更喜欢追求特权,觉得不守规则就能占便宜。如果这个规则保护自己得到的好处,就会出来维护规则,如果这个规则是自我限制,就会装傻充愣,或者耍赖:不被别人看到就行,别被抓着就行。如果父母是相对能力强的人,更喜欢使用自己的“特权”,比如孩子打人了,随便赔点钱,或者到学校找找关系。
  中国留美学生凌虐同学案一出手就以“折磨罪”起诉,意味着被告人可能面临终身监禁。其中一位参与凌辱案同学的父母试图用钱“和解”,被法庭另案“行贿罪”起诉。其实犯大事的孩子通常是小时候从来没有学习过承担结果的那个人,就像李天一,出来干点坏事,父母就出来擦擦屁股,直到有天擦不动了。要知道,再牛的父母也有擦不动的那一天。
  我们对规则的渴望,是为了保护自己,还是对规则本身的尊重?如果你可以超越规则,享受特权,你还会遵守规则吗?这是拷问我们每一个大人的问题。
其他文献
我们和老师是平等的  家校沟通通常都会涉及权威的问题,只要父母觉得“孩子在学校上学,自己多少受制于老师”,那么校方的权威感就产生了。因为这样想的父母占多数,从而“老师做权威”也成为一个通常的现象。老师不仅是做孩子的权威,也做家长的权威。  然而,任何的权威感都是我们赋予的,校方的权威感也不例外,如果父母处于平等的心态,对方也很难权威起来。平等的沟通不在于对方怎样,而在于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是平等的,
期刊
“妈妈,是不是理论上说,等到我们来例假之后,就可以怀孕生小孩儿了?”  “是的,亲爱的。而且不仅仅是理论上,现实中也是这样,来过例假的小姑娘,她的身体就具备怀孕的能力了;这个时候,如果她做爱的时候不避孕,就有可能会因此怀孕的。”  以上对话,发生在我家女儿大概9岁时候的某一天。  我还记得,那是一个晚上,临睡之前,她洗完澡从浴室里走出来,就一边擦着头发,一边故作轻松地,对我提出了以上这个小困扰。当
期刊
老爹:  老爹说,聊一聊跟着自己一起成长的都有哪些毛病,就是那些想改一直改不掉的缺点呗。不觉得自己是个有突出缺点的人,而且缺点和优点的界限怎么能够分得很清楚呢?老爹看着上火的缺点,自己揽在怀里,还舍不得改呢。  翻个底掉,找一下自己最大的毛病,大概是自控力不强。什么事情没有非常的专心,没有专心致志做,包括老妈常年唠叨的拖延症。自始自终不走神不分心干一件事在今天应该很难吧?年轻人的通病吧?作业拖到最
期刊
在育儿杂志工作过很多年,对低幼儿童的身体认知和性教育是常常被提起的话题。总的来说,为新教育理念欣赏并且倡导的方式是:  1. 自然到达。遇到相关话题时不回避,未曾有合适的时机,也不贸然堆叠信息。  2. 简单准确。以孩子的理解力为基准,给予客观的态度,正确的名称和科学的解释。  比如,管乳房就叫“乳房”,而非其他代用词,就是许多育儿专家提倡的态度。因为这种自然的传达,能够让孩子从小了解,“乳房”就
期刊
孩子有依恋物,并不能说明我们的养育方式有问题  微信群里,一位妈妈诉说了她的苦恼:  “我家孩子都一年级了,睡觉的时候必须要拿着她的小毛巾,半夜醒了先找小毛巾才能继续睡觉,是安全感不足么?是我们的养育方式出了问题吗?”  这个话题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大家都讲了自家孩子的故事,才发现,原来很多孩子都有一个难分难舍的“宝贝”,有的是毛绒玩具,有的是睡衣,还有的是小毯子或者枕头。这类物品有一些共同特征:要
期刊
轻轻地翻开曹文轩老师的《山羊不吃天堂草》,随着他轻盈流畅的叙述,走近只有他们那代人才有的成长足迹,陌生、新奇,仿佛走进另一个世界。  从幼儿园到小学,我们这代人都是在倍受呵护的环境中长大,伴随我们的多数是快乐与喜悦。然而,在曹老师笔下,却给我们展现了曾经的一代农村人来到城市后艰难的心路历程。掩卷良久,三和尚、明子、黑罐、鸭子以及那个“她”,始终深深地浮现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三和尚继承了祖传的
期刊
整理/舍弃,不仅对大人来说是个挑战,对孩子来说,也需要学习。风靡全球的《断舍离》一书,教会一批人学会整理自己的家和物品,我们的孩子也该从小学学这个。  孩子对于过去对于物品的留恋,说明他是一个惜物的人,重感情,懂珍惜,这是值得肯定的。在开始整理/舍弃之前,对孩子这种正面的东西进行肯定,让他知道这是对的,不要去否定他让他有负罪感,或者说会让他在舍弃时更加难过。同时,家长还要引导,因为如果不经历这个舍
期刊
儿子房间里传来的说话声越来越大,我听到了,但我正在看球赛,寻思等广告时间再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8岁的儿子阿姆和他的小伙伴詹姆斯已经花了半小时去仔细地搭建、分类那几百块乐高玩具。阿姆用他的零用钱买了一个渔具盒,他把乐高玩具的头、躯干、头盔、剑、光剑、魔杖、斧子以及其他来自丹麦的设计达人能想到的小玩意一格一格地放了进去。这两个男孩正玩得不亦乐乎。  问题出在我5岁的小儿子马提亚身上。他越来越觉得被阿
期刊
·我是一支小疫苗,这几天,我刷屏啦!我是用来保护小朋友的,有了我,很多病都可以避免了。可是,因为有人非法倒卖我,我变成了“万人烦”。玻璃心的宝妈们开始焦虑、恐慌;就连一向以“理性著称”的宝爸们也向我举起了愤怒的拳头。他们咬牙切齿地要将我抛弃掉!  ·宝爸宝妈们怒吼:要将那些 “疫苗贩子”枪毙一百遍……息怒,息怒!理性,理性!  ·其实,我并不坏!在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前,已经经过了严格的检验,身上还
期刊
5.7亿元问题疫苗流入18省市,专家称等同于杀人。这个标题就足以让爹妈们崩溃了。加上朋友圈里转发的各种假疫苗致伤致残的新闻,但凡有孩子的人,不可能不恐慌,不愤怒。所以网上开始出现号召“坚决不打一切疫苗”的转发,朋友圈被“千刀万剐”和“全部死刑”刷屏。完啦!我们的情绪失控了。  每当有人站出来说“要理性”,我们就忍不住要暴跳如雷,出这么大的事,你让我怎么平静?!“人人有恐慌的权利”不是吗?真的,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