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昆明的雨是初中语文课程中比较经典的一篇散文,作者汪曾祺先生利用“平淡”而“有味”的语言,写出了昆明雨季的独特及对其的想念。本文主要结合笔者日常教学经验,对《昆明的雨》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与反思做了简要论述,旨在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绿色解惑课堂;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一、教學背景
“绿色解惑课堂”,是指广西外国语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从2015年春季学期开展的“绿色解疑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统称。我校开展的“绿色解惑课堂”,就教育而言,重要的不只是保护环境,而是指能激发生命活力,从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就课堂教学而言,就是要打造一个生机盎然的活力课堂。这种课堂应具有以下的绿色特征:一是必须以人为本,能焕发生机,激发活力;二是提倡自主学习,崇尚合作互动,学生积极上扬,主动发展;三是追求和谐生态,课堂民主,师生平等,愉悦快乐。
为了追求这样的课堂效果,老师鼓励学生大胆主动提出疑问,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看不懂或听不懂的地方,以及提出个人见解与看法,以激发学生内在潜能。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发现并归纳总结学生疑惑中有教学价值的疑问,从而展开课堂讨论,形成一个活跃氛围的课堂。
下面,谨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为例,具体谈谈在“绿色课堂”背景下我们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及教学反思。
二、《昆明的雨》教学框架设计(导学简表)
导学简表的编撰,首要关注的是知识目标的设立。所谓“知识”,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认知和经验的总和,教学中的知识点指的是含在教材内容中的一些认识和经验,也就是三维目标中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中的一些基本知识要点。就知识点而言,其目标和要求都是教学中比较具体的知识目标,就是要具体明确每一节课该要求学生掌握什么以及如何运用。知识目标的设立是否精准,关系到一篇课文教学知识的落实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要引起高度重视。
《昆明的雨》这篇课文,我设置了三个知识目标:
1.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密匝匝篱笆炽红。
2.学习作者通过移情于物拾取生活中的琐碎事物表情达意的写法:即以小见大,昭示“凡人小事”之美。
3.重点句子的赏析。(另案教学)
第一个目标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密匝匝篱笆炽红。
对于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学校学生,认字依然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历次的月考质量分析看,普通班的学生在月考试卷的第一、第二题上的得分率上都是比较低的,有些班级的得分率甚至还没有超过30%,因此设置这道重点字词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其次,我们在课堂训练环节上也设置了这样一道题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效。
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及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鲜腴(yú)密匝匝(zā)八卦篱笆
B.绿釉(yóu)乍一看(zhà)幕年吆唤
C.炽红(chì)择净(zé)苔痕避邪
D.缅甸(diàn)花骨朵(gū)碟子黄闷鸡
第二个目标学习作家通过移情于物摘取生活中的细碎事物表达个人情感的写法:即以小见大,昭示“凡人小事”之美。
王安忆曾这样品论汪曾祺先生的语言风格:“拆开来看,每句都很平淡,放在一起,就很有味道[1]。”我们深深被汪先生经典的散文《昆明的雨》营造出景美、人美和情美氛围而打动。淡而有味的文字营造出我们学会从质朴的语言体会汪先生语言背后蕴含的感情。在学习《昆明的雨》这篇散文,需要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社会文化、传统、民族心理以及时代精神和人文等。1939年,汪曾祺考入了昆明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直到1946年才离开昆明。在自己晚年时写下了不少关于大学读书时代的那一段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散文是抒情性的,一般都是笔者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2]。《昆明的雨》是汪先生一如惯往的写作风格,平淡无奇文字背后,是汪先生对这个城市的想念。汪先生对昆明的雨的喜爱是浅显的,这种真实的生活状态彰显了一种“让人动情的生命力”。
汪先生用干净圆润、富有诗意的语言展现了昆明雨季的特点,讲述了昆明雨季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及昆明的雨触发的淡淡乡愁,表达对昆明的雨的喜爱、思念以及对宁静、恬然的生活的留恋[3]。而如何让学生懂得,作者要表达对昆明雨的喜爱思念、以及对宁静恬然的生活留恋,是通过什么载体来表达这种情感是这个文章核心,也是教学的难点和教学的重点。因此在设置于疑难,或者说在学生的提疑时,老师要有意识的,尽可能地去引导学生去提出这样的疑问,从而激发起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
三、《昆明的雨》的教学过程:
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在提疑环节也确实提了大量的问题,但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疑问:文章是写昆明的雨,在文中却大量的写了昆明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植物以及在昆明的一些事和人,这与昆明的雨有什么关联?
在这个学生提出了这个与文章中心紧密联系的问题以后,我立即给予了及时的鼓励和赞许。并马上归纳其他学生众多问题,或点到为止,或另作其他问题择机再探讨。然后趁热打铁,只留下两个与文章主旨关系紧密的两个问题,让要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学生对这样的疑问也给予了极大的兴趣,课堂讨论气氛热烈。
这两个问题是:
1.昆明的雨季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寄予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文章题目是“昆明的雨”,文中为什么用不少笔墨写植物、人?这与昆明的雨有什么关系?
经过师生活动,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也比较出色: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原文)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而关于第二题,学生就少有涉及到正题。他们对移情于物摘取生活中的零碎小事表达情感的写法认识不足。为了让学生理解摘取生活中的零碎小事表达情感的写法,我引了用杜甫的《春望》里面的两句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来做例句分析:“盛开的鲜花也禁不住黯然落泪;鸟儿也因为人世间的生离死别而惊心。花鸟都是懂人情的。作者借用写鲜花和小鸟来抒发忧伤的情感,这就是移情于物,花鸟因哀伤而落泪惊心,从而用来衬托作者的心情。作者的情感即是通过移情于物来表情达意的。 经过这么提示,学生思维一下子被打开。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完整理解了作者写作意图:作者写昆明的雨,不单单写雨景,还写雨季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植物,以及小酒店里面的酒和菜等,这些看似与昆明的雨无关的东西,却是作者借此让昆明的雨季丰满立体起来,让文字充满浓重的生活味道与诗情画意,表现了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
至此我已明白学生已经真正领会了文章写作意图,接着提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学生已能理解:全文时而交代雨水,时而谈论植物,时而写历史典故,时而写人的活动,貌似毫无章法,实则中心明确,体现形散神聚特点:这一切都没有离开“昆明的雨”,一切事物均在雨景中真实存在着,闲适自然,情意自现。这就是散文的灵动性!
至此《昆明的雨》的教学就完成了主体部分,在完成课堂练习后,留下下一节“重点句子的赏析”内容,待下一节深入探讨。
四、教学反思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上完一节课后,教师需要反复打磨推敲,进行课后的反思,专业素养才能得到更快提高与发展。布鲁巴赫等人总结出反思性教学。散文教学形式多样,但任何形式都不能走僵化的老路。以鼓励学生勇敢提问,一一解答,从而带领学生思维活动链式推进,使其更有宽度和深度。《昆明的雨》是一篇很优美,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针对《昆明的雨》的主体部分的教学,做了如下反思:
1.学生自学提疑、个性化解读文章做得比较好。文中展现了昆明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但每个学生能力层次不一样,对于文章美的关注点也不一样,可能对昆明的美的体会也不一样。所以,我在自学提疑环节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从本文中,读出了昆明雨季怎样的美?”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完成对课文的理解。然后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展示,让其他小组质询。
2.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学合作探究。在这个环节中,老师组织引导学生探究教学目标中的疑惑问题,适当解释并回答学生提出或存在的疑问。学生在探究疑惑问题中可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包括分小组交流讨论,学生互问互答,师生互动对话等。
3.在探究析疑中,鼓励了学生大胆主动提出疑问,激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看不懂或听不懂的地方,以及表达自己个人的见解与看法。老师针对学生存在的疑惑,是有重点地点拨、指导、解答,没有过多包办讲解,也不是逢问必答。而是引导学生紧扣教学目标去探究疑难,解决疑惑。
4.对指导学生理解散文语言的淳朴、恬淡、自然的诗意不够。这篇文章语言朴实平淡,但淡中有味。
5.课堂时间把握不太好,学生合作探究花的时间较多,小组展示有些匆忙,未能让学生充分展示同学们心中“忘不了的情味”。
五、结束语
本节课采用“绿色解惑课堂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其效果如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主动提出问题,由被动变为主动,改变了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在讨论问题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但是缺点是每个学生的素质和学习能力都不一样,在教学中没有很好的顾及层次较差的学生,需要改进。
参考文献:
[1]王韵芝,何诗莹.《昆明的雨》文本解读[J].文学教育(中),2021,(1):80-81.
[2]任莉.用"问题链"设计建构散文阅读教学──以《昆明的雨》为例[J].语文建设,2021,(7):74-77.
[3]黃海旻.在一片空明中显现赤子之纯——汪曾祺《昆明的雨》之格调美[J].教育界,2017,(35):47-48.
作者简介:梁汉新,男,1969年10月,汉族,广西桂平市,大学本科,广西外国语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初中部,中学一级教师,学校教科处副主任、初中语文老师。
关键词:绿色解惑课堂;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一、教學背景
“绿色解惑课堂”,是指广西外国语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从2015年春季学期开展的“绿色解疑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统称。我校开展的“绿色解惑课堂”,就教育而言,重要的不只是保护环境,而是指能激发生命活力,从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就课堂教学而言,就是要打造一个生机盎然的活力课堂。这种课堂应具有以下的绿色特征:一是必须以人为本,能焕发生机,激发活力;二是提倡自主学习,崇尚合作互动,学生积极上扬,主动发展;三是追求和谐生态,课堂民主,师生平等,愉悦快乐。
为了追求这样的课堂效果,老师鼓励学生大胆主动提出疑问,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看不懂或听不懂的地方,以及提出个人见解与看法,以激发学生内在潜能。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发现并归纳总结学生疑惑中有教学价值的疑问,从而展开课堂讨论,形成一个活跃氛围的课堂。
下面,谨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为例,具体谈谈在“绿色课堂”背景下我们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及教学反思。
二、《昆明的雨》教学框架设计(导学简表)
导学简表的编撰,首要关注的是知识目标的设立。所谓“知识”,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认知和经验的总和,教学中的知识点指的是含在教材内容中的一些认识和经验,也就是三维目标中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中的一些基本知识要点。就知识点而言,其目标和要求都是教学中比较具体的知识目标,就是要具体明确每一节课该要求学生掌握什么以及如何运用。知识目标的设立是否精准,关系到一篇课文教学知识的落实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要引起高度重视。
《昆明的雨》这篇课文,我设置了三个知识目标:
1.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密匝匝篱笆炽红。
2.学习作者通过移情于物拾取生活中的琐碎事物表情达意的写法:即以小见大,昭示“凡人小事”之美。
3.重点句子的赏析。(另案教学)
第一个目标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密匝匝篱笆炽红。
对于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学校学生,认字依然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历次的月考质量分析看,普通班的学生在月考试卷的第一、第二题上的得分率上都是比较低的,有些班级的得分率甚至还没有超过30%,因此设置这道重点字词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其次,我们在课堂训练环节上也设置了这样一道题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效。
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及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鲜腴(yú)密匝匝(zā)八卦篱笆
B.绿釉(yóu)乍一看(zhà)幕年吆唤
C.炽红(chì)择净(zé)苔痕避邪
D.缅甸(diàn)花骨朵(gū)碟子黄闷鸡
第二个目标学习作家通过移情于物摘取生活中的细碎事物表达个人情感的写法:即以小见大,昭示“凡人小事”之美。
王安忆曾这样品论汪曾祺先生的语言风格:“拆开来看,每句都很平淡,放在一起,就很有味道[1]。”我们深深被汪先生经典的散文《昆明的雨》营造出景美、人美和情美氛围而打动。淡而有味的文字营造出我们学会从质朴的语言体会汪先生语言背后蕴含的感情。在学习《昆明的雨》这篇散文,需要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社会文化、传统、民族心理以及时代精神和人文等。1939年,汪曾祺考入了昆明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直到1946年才离开昆明。在自己晚年时写下了不少关于大学读书时代的那一段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散文是抒情性的,一般都是笔者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2]。《昆明的雨》是汪先生一如惯往的写作风格,平淡无奇文字背后,是汪先生对这个城市的想念。汪先生对昆明的雨的喜爱是浅显的,这种真实的生活状态彰显了一种“让人动情的生命力”。
汪先生用干净圆润、富有诗意的语言展现了昆明雨季的特点,讲述了昆明雨季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及昆明的雨触发的淡淡乡愁,表达对昆明的雨的喜爱、思念以及对宁静、恬然的生活的留恋[3]。而如何让学生懂得,作者要表达对昆明雨的喜爱思念、以及对宁静恬然的生活留恋,是通过什么载体来表达这种情感是这个文章核心,也是教学的难点和教学的重点。因此在设置于疑难,或者说在学生的提疑时,老师要有意识的,尽可能地去引导学生去提出这样的疑问,从而激发起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
三、《昆明的雨》的教学过程:
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在提疑环节也确实提了大量的问题,但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疑问:文章是写昆明的雨,在文中却大量的写了昆明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植物以及在昆明的一些事和人,这与昆明的雨有什么关联?
在这个学生提出了这个与文章中心紧密联系的问题以后,我立即给予了及时的鼓励和赞许。并马上归纳其他学生众多问题,或点到为止,或另作其他问题择机再探讨。然后趁热打铁,只留下两个与文章主旨关系紧密的两个问题,让要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学生对这样的疑问也给予了极大的兴趣,课堂讨论气氛热烈。
这两个问题是:
1.昆明的雨季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寄予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文章题目是“昆明的雨”,文中为什么用不少笔墨写植物、人?这与昆明的雨有什么关系?
经过师生活动,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也比较出色: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原文)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而关于第二题,学生就少有涉及到正题。他们对移情于物摘取生活中的零碎小事表达情感的写法认识不足。为了让学生理解摘取生活中的零碎小事表达情感的写法,我引了用杜甫的《春望》里面的两句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来做例句分析:“盛开的鲜花也禁不住黯然落泪;鸟儿也因为人世间的生离死别而惊心。花鸟都是懂人情的。作者借用写鲜花和小鸟来抒发忧伤的情感,这就是移情于物,花鸟因哀伤而落泪惊心,从而用来衬托作者的心情。作者的情感即是通过移情于物来表情达意的。 经过这么提示,学生思维一下子被打开。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完整理解了作者写作意图:作者写昆明的雨,不单单写雨景,还写雨季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植物,以及小酒店里面的酒和菜等,这些看似与昆明的雨无关的东西,却是作者借此让昆明的雨季丰满立体起来,让文字充满浓重的生活味道与诗情画意,表现了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
至此我已明白学生已经真正领会了文章写作意图,接着提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学生已能理解:全文时而交代雨水,时而谈论植物,时而写历史典故,时而写人的活动,貌似毫无章法,实则中心明确,体现形散神聚特点:这一切都没有离开“昆明的雨”,一切事物均在雨景中真实存在着,闲适自然,情意自现。这就是散文的灵动性!
至此《昆明的雨》的教学就完成了主体部分,在完成课堂练习后,留下下一节“重点句子的赏析”内容,待下一节深入探讨。
四、教学反思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上完一节课后,教师需要反复打磨推敲,进行课后的反思,专业素养才能得到更快提高与发展。布鲁巴赫等人总结出反思性教学。散文教学形式多样,但任何形式都不能走僵化的老路。以鼓励学生勇敢提问,一一解答,从而带领学生思维活动链式推进,使其更有宽度和深度。《昆明的雨》是一篇很优美,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针对《昆明的雨》的主体部分的教学,做了如下反思:
1.学生自学提疑、个性化解读文章做得比较好。文中展现了昆明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但每个学生能力层次不一样,对于文章美的关注点也不一样,可能对昆明的美的体会也不一样。所以,我在自学提疑环节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从本文中,读出了昆明雨季怎样的美?”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完成对课文的理解。然后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展示,让其他小组质询。
2.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学合作探究。在这个环节中,老师组织引导学生探究教学目标中的疑惑问题,适当解释并回答学生提出或存在的疑问。学生在探究疑惑问题中可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包括分小组交流讨论,学生互问互答,师生互动对话等。
3.在探究析疑中,鼓励了学生大胆主动提出疑问,激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看不懂或听不懂的地方,以及表达自己个人的见解与看法。老师针对学生存在的疑惑,是有重点地点拨、指导、解答,没有过多包办讲解,也不是逢问必答。而是引导学生紧扣教学目标去探究疑难,解决疑惑。
4.对指导学生理解散文语言的淳朴、恬淡、自然的诗意不够。这篇文章语言朴实平淡,但淡中有味。
5.课堂时间把握不太好,学生合作探究花的时间较多,小组展示有些匆忙,未能让学生充分展示同学们心中“忘不了的情味”。
五、结束语
本节课采用“绿色解惑课堂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其效果如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主动提出问题,由被动变为主动,改变了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在讨论问题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但是缺点是每个学生的素质和学习能力都不一样,在教学中没有很好的顾及层次较差的学生,需要改进。
参考文献:
[1]王韵芝,何诗莹.《昆明的雨》文本解读[J].文学教育(中),2021,(1):80-81.
[2]任莉.用"问题链"设计建构散文阅读教学──以《昆明的雨》为例[J].语文建设,2021,(7):74-77.
[3]黃海旻.在一片空明中显现赤子之纯——汪曾祺《昆明的雨》之格调美[J].教育界,2017,(35):47-48.
作者简介:梁汉新,男,1969年10月,汉族,广西桂平市,大学本科,广西外国语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初中部,中学一级教师,学校教科处副主任、初中语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