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我有幸观摩了华应龙、贲友林等名师带来的6节研讨课,还聆听了张兴华老师《重提教育教学心理》的精彩报告。两天的学习活动,既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的无穷魅力,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与名师的差距。
与名师相比,我们缺失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华应龙老师在执教《圆的认识》一课时,设计了让学生画圆的环节。画圆之前,他拿走了学生的圆规和橡皮。结果没有一个学生能够画出完美的圆。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在没有辅助工具的情况下画圆的过程,由此明白画圆是很“规矩”的工作,只有“确定圆心和半径”,才能画出符合要求的圆。
虽然我们也明白,只有经过亲身体验,学生的知识体系才能建构得更具有生命力,但是要想让学生经历亲身体验的过程,需要特别用心、特别精心的设计,需要教师耗费大量的心血。所以,我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忽略甚至省略这样的过程,而直接把结果交到学生手里。
与名师相比,我们缺失对课堂教学生成的关注
在贲友林老师的《找规律》一课中有这样一个环节。老师问:“伸出你的左手,有几个指丫?”学生回答:“4个。”老师又问:“再伸出你的右手,有几个指丫?”学生回答:“8个。”但是话音刚落,立即有学生反驳:“不对,是9个指丫。”老师问:“怎么会是9个呢?”学生解释:“将手腕并在一起而将拇指分开就是9个。”
很显然,“9个指丫”的答案不是老师的预设,如果是我们执教,也许到这里就结束了,但贲友林老师却抓住这一生成问题继续他的教学:“那如果将手指围成一个圆呢?有几个指丫?”学生将手腕靠拢十指分开呈空心球状,经过一番观察和思考后回答:“10个指丫。”如果物体一字形间隔排列,两端的物体总是比中间物体多一;而围成圆形“密闭”排列的物体个数是相同的——这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可贲老师利用课堂生成的问题,在看似不经意间就把它解决掉了,轻松自然,如水到渠成。
当学生的思维超出预设,教师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整合至放弃原有的教学预设,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静态的预案变成动态的、富有灵性的实施方案,这样,才能实现超越。而这一点恰是考验教师功力的地方,是我们很难做好的。
与名师相比,我们缺失对学生学习反思的关注
当学生已经学会用圆规画圆后,华应龙老师让学生自由画一个圆,然后随手选了几个学生所画的圆,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提问:“为什么大家画的圆不一样大呢?”这个问题很自然地引发学生进入反思,从而修正自己知识体系的建构。
作为教师,我们经常会回味自己的教学过程,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做得不够,这说明我们自己已经逐步形成了反思的习惯,那么我们的学生呢?数学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自我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而学生才真正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有必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引导学生主动反思,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从而达到完善修正自己知识体系的目的。
与名师相比,我们缺失对课外功夫的关注
我们听名师上课,关注最多的是名师课堂上的精彩,而很少关注课堂外的名师在做什么、想什么。张兴华老师的专题报告《重提教育教学心理》,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思维上的冲击,更是行动上的向导。
名师课堂的精彩,源于他们对教育全心的投入,源于他们良好的教育素养,也源于他们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的精彩呈现在课堂上,功夫却来自课堂之外。所以,我们也得做足课外功夫,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查找和弥补自己教学行为的缺失。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希望实现我们的理想——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课堂和名师一样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墟沟实验小学)
编辑 付江泓
与名师相比,我们缺失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华应龙老师在执教《圆的认识》一课时,设计了让学生画圆的环节。画圆之前,他拿走了学生的圆规和橡皮。结果没有一个学生能够画出完美的圆。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在没有辅助工具的情况下画圆的过程,由此明白画圆是很“规矩”的工作,只有“确定圆心和半径”,才能画出符合要求的圆。
虽然我们也明白,只有经过亲身体验,学生的知识体系才能建构得更具有生命力,但是要想让学生经历亲身体验的过程,需要特别用心、特别精心的设计,需要教师耗费大量的心血。所以,我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忽略甚至省略这样的过程,而直接把结果交到学生手里。
与名师相比,我们缺失对课堂教学生成的关注
在贲友林老师的《找规律》一课中有这样一个环节。老师问:“伸出你的左手,有几个指丫?”学生回答:“4个。”老师又问:“再伸出你的右手,有几个指丫?”学生回答:“8个。”但是话音刚落,立即有学生反驳:“不对,是9个指丫。”老师问:“怎么会是9个呢?”学生解释:“将手腕并在一起而将拇指分开就是9个。”
很显然,“9个指丫”的答案不是老师的预设,如果是我们执教,也许到这里就结束了,但贲友林老师却抓住这一生成问题继续他的教学:“那如果将手指围成一个圆呢?有几个指丫?”学生将手腕靠拢十指分开呈空心球状,经过一番观察和思考后回答:“10个指丫。”如果物体一字形间隔排列,两端的物体总是比中间物体多一;而围成圆形“密闭”排列的物体个数是相同的——这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可贲老师利用课堂生成的问题,在看似不经意间就把它解决掉了,轻松自然,如水到渠成。
当学生的思维超出预设,教师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整合至放弃原有的教学预设,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静态的预案变成动态的、富有灵性的实施方案,这样,才能实现超越。而这一点恰是考验教师功力的地方,是我们很难做好的。
与名师相比,我们缺失对学生学习反思的关注
当学生已经学会用圆规画圆后,华应龙老师让学生自由画一个圆,然后随手选了几个学生所画的圆,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提问:“为什么大家画的圆不一样大呢?”这个问题很自然地引发学生进入反思,从而修正自己知识体系的建构。
作为教师,我们经常会回味自己的教学过程,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做得不够,这说明我们自己已经逐步形成了反思的习惯,那么我们的学生呢?数学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自我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而学生才真正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有必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引导学生主动反思,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从而达到完善修正自己知识体系的目的。
与名师相比,我们缺失对课外功夫的关注
我们听名师上课,关注最多的是名师课堂上的精彩,而很少关注课堂外的名师在做什么、想什么。张兴华老师的专题报告《重提教育教学心理》,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思维上的冲击,更是行动上的向导。
名师课堂的精彩,源于他们对教育全心的投入,源于他们良好的教育素养,也源于他们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的精彩呈现在课堂上,功夫却来自课堂之外。所以,我们也得做足课外功夫,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查找和弥补自己教学行为的缺失。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希望实现我们的理想——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课堂和名师一样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墟沟实验小学)
编辑 付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