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摩擦性失业作为一种常见的失业现象,是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自然特征。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摩擦性失业规模正面临逐步增大的风险。基于西方经济学相关失业理论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实际情况,对摩擦性失业成因进行分析发现,摩擦性失業主要由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和信息的不对称、不充分引起。面对摩擦性失业,高职院校要从目标、内容、管理、保障等四维度构建一套贯穿于高职学生职业教育全过程的就业服务体系,以帮助学生精准就业,为解决粤港澳大湾区的摩擦性失业现象提供支持。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摩擦性失业;高等院校;就业服务体系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0年度一般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GD20CJY35)
作者简介:陶红,女,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左芬,女,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1)05-0068-10
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区域之一,一直以来都是招聘和求职的高需求地带。当前,大湾区总人口超过七千万人,GDP超过十万亿元。伴随产业转型不断加快,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也在进一步加剧。大湾区内摩擦性失业现象普遍存在,突出表现为:一方面,用人单位难以找到具有某种特殊技能素质的人才而面临技工荒;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大湾区摩擦性失业现象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表现,但求职者在搜寻岗位的过程中耗费时间过长,对求职者本人、学校及社会都将产生不利影响。于求职者而言,岗位搜寻意味着大量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努力久久无果更会增加其本身的不安全感,进而产生焦躁郁闷等一系列消极负面情绪;于学校而言,学生就业质量是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就业率低不利于高校发展且影响学校声誉;于社会而言,大湾区内大量劳动力闲置会造成人力资源浪费,若求职者长期处于待业状态极易引发求职者间的恶性竞争,会给社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进而不利于大湾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20年5月,全国两会发布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通过“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可见,失业问题要解决,高等职业教育责任重大。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与市场紧密联系的教育类型,在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满足大众就业、转岗以及下岗再就业的变化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大湾区摩擦性失业现象展开研究并分析成因,寻找应对策略,对促进大湾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摩擦性失业的含蕴
什么是摩擦性失业?Pissarides(1986)对此解释道,受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求职者需要在不同的岗位工作间进行流动,这一流动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的失业即为摩擦性失业。简而言之,摩擦性失业是指人们在寻求或转换工作期间,由于寻找工作要花费时间搜寻信息而造成的失业。这便意味着即使行业企业有足够的岗位可供选择,劳动者也会发生失业。因为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快速流动的市场,不停有人进入和退出,同时受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善的影响,空缺岗位与待岗工人难以顺利匹配,导致摩擦性失业现象频频出现。
摩擦性失业具有如下特点:其一,行业广且涉及的人员多。市场经济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因人才需求而引起的工作变迁不可胜数,在各行业、各级各类劳动者中普遍存在摩擦性失业现象。其二,失业期限短。当劳动处于生产活动转换过程当中时,这种动态的转换过程并非是瞬时完成的,劳动者会陷入一种短期的“失业”状态,尽管这种失业形势并不意味着工作岗位的缺乏,但发生率极高,摩擦性失业现象不可忽视。其三,劳动者被失业。当劳动者从非工作或一种工作状态中转向寻求新工作的过程中,他们渴望尽快进入新工作,但仍处于未就业状态,即被动失业,这种被动失业极易给求职者造成不安与恐惧,进而产生一系列消极连锁反应。
二、大湾区摩擦性失业的成因分析
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认为,摩擦性失业产生的根源在于劳动力市场、求职者和企业三个方面 [1]。其一是劳动力市场本身的动态属性,其二是劳动力市场信息流动的不完整性,其三是求职者与拥有职业空缺的企业之间相互洽谈需要一定的时间。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总结归纳造成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有“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劳动者新技能不能及时形成,新产业和新岗位不能及时形成等”[2]。基于已有的理论研究,结合大湾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可将大湾区摩擦性失业的形成原因归结为两大方面,一是劳动力市场的动态需求,二是各方主体间信息的不对称、不充分。
(一)劳动力市场的动态需求
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动态的市场,不同于沉淀成本与长期利率在一定时期处于稳定的静态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各种新模式与新业态不断涌现,科学技术不断更新,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升级来促进自身发展。因此,未来劳动力的供给态势也将发生变化,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技能要求逐渐加大。
大湾区作为中国制造业重镇,受政府政策导向与区位因素的影响,产业转型发展较为迅速。在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地区依靠低廉的地价和丰富的劳动力优势,主动承接港澳地区及其他国家地区的产业转移,粤港澳大湾区在“前店后厂”等模式下实现迅猛发展。这一时期,珠三角地区承接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制造业。自20世纪90年代起,珠三角地区积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港澳则转向高端服务业,三地产业发展脱节,产业合作空间有所收窄,对人才的要求也不一致。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又迈进新的历史发展节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大湾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着力培育新产业和新模式,努力建成世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纲要》的推动下,大湾区大量引入外资与新兴技术,加大科研投入,由劳动密集产业转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生态密集型产业,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以深圳和广州的制造业为例。1985年,深圳的制造业以饲料、机械与化工等产业为主,广州制造业主要以机械电气、纺织和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2018年,深圳制造业开始以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和文娱类产业为主导,广州制造业则以汽车、计算机、通信以及化工等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广州与深圳的产业对人才的要求由人才的数量向人才的高水平与高素质转变。大湾区新的产业形态和布局以及国际化走向,无一不对人才的素质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
劳动力市场处在不断动态发展中,意味着人才与岗位之间的匹配并非具有终身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湾区正在逐渐向服务经济、创新经济过渡,互联网相关的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人岗可能出现重新匹配。原有工作岗位逐渐消失,新的工作岗位不断产生,部分劳动者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因为掌握技术单一、学历低且能力不足等问题面临下岗困境,而在搜寻工作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这导致了摩擦性失业现象的产生。因此,从产业的发展阶段来看,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对部分资源型地区、资源型产业和低端制造业造成冲击,人才能力需求发生转变,易引发“摩擦性失业”问题的出现 [3]。
(二)信息的不对称、不充分
劳动力市场所提供的信息完善度影响着摩擦性失业的程度。根据莫滕森的搜寻匹配理论,如果劳动力市场缺乏充分的就业信息沟通,或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出现不均匀、不对称情况,供求双方就不能迅速获悉或评价有关求职者特征或职位空缺信息,就会双方耗费大量职业搜寻成本,从而加重摩擦性失业 [4]。由信息共享不充分带来的成本问题是影响“劳资双方开展理性选择和实现‘人职匹配’的重要基础” [5]。
信息的不对称主要产生在两个时期:一是以处在学业阶段的学生群体为主要代表,这类群体处于就业准备期,信息的不对称主要发生在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1)学校与行业企业。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理应同社会密切联系。但现实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没有与社会建立有效的接轨机制 [6]。如果学校不能及时关注与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行业企业也没有通过有效途径向学校传递自身需求,校企沟通不深入,最终将出现盲目开设专业、讲授课程缺乏针对性,培育的人才无法良性对接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等现象。有学者对大湾区重点发展产业与高职专业结构适配性进行计算发现,大湾区内先進制造业对应的专业布点数不足,部分新兴产业,如海洋产业、新能源产业与节能环保等产业对应的专业设置不足,金融类专业开设过多导致金融业、房地产业的人才需求过剩 [7]。学校开设专业与行业企业的需求不匹配,造成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无法满足潜在雇主的技能要求,导致学生在未来的求职过程中遭遇巨大竞争压力。(2)学校与学生。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如果忽视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关注,缺少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指导,且未能提供有效畅通的职业信息交流平台,易导致学生对专业和职业认知模糊。已有调查研究表明,大湾区内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多以授课、讲座等形式为主,未能结合大湾区发展特色与相关政策 [8]。大多学校的就业信息网站上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实习信息更新少且慢,增加了学生的搜寻成本,为学生就业增添了难度。麦克思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显示,“大学组织的招聘会”与“职业发展规划”两类求职服务的有效性为78%与79%,仍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9]。
二是以毕业待就业者或已工作的转岗者为主要代表,这类群体处于就业选择期,信息的不对称主要发生在求职者与政府之间、求职者与行业企业之间。(1)求职者与行业企业。行业企业往往依据一份简历和面试表现了解求职者,求职者则主要通过用人单位发布的招聘信息了解相关信息,双方在有限的知识和环境中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企业可能会过度夸大宣传自身优势欺骗求职者,一些无良企业抓住信息的不对称漏洞推出假招聘,先给出求职者诱人的待遇条件,再以培训为名收取费用,最后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将其辞退;另一方面,求职者过分包装简历欺骗企业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种低效率的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严重影响了供求双方的有效匹配,极易造成“人不知其位,位不得其人”,使摩擦性失业现象频频出现。(2)求职者与政府。政府作为连接求职者与行业企业的桥梁,在拉近二者的沟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促进劳动力供需双方的有效衔接,广东省政府于2020年出台“促进就业九条”,在原“促进就业九条”的基础上,针对形势变化新增或升级了一批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的扶持政策 [10]。但由于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有限,求职者对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了解甚少。据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开展的就业意向情况调研显示,53.2%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对大湾区建设的相关政策了解程度一般,分别有21.2%和21.8%的大学应届毕业生表示完全不了解或比较了解,非常了解的学生仅占3.8%。了解必要的就业相关信息有助于学生在职业搜寻过程中做出理性抉择,求职者对政府相关动态信息了解不充分,将会大大增加求职者的职业搜寻成本,拉长处在摩擦性失业阶段的时间。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服务体系构建
大湾区的高职院校在面对摩擦性失业问题时,其核心在于要帮助学生精准就业,尽快实现人岗匹配。具体而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能力精准和信息精准。即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要精准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变化,同时,高职学生要不断提高对政府、企业相关就业政策与信息的敏感度,与企业的招聘需求信息精准匹配以应对各方主体间信息不对称、不充分的现象。对此,高职院校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通过课程设计、讲座、就业指导与技能训练等方式 [11],加强对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就业能力与就业信息素养的培养,减少人才与岗位间的摩擦。但是,高职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建立一套贯穿于高职学生职业教育全过程的就业服务体系。 根据系统工程理论,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具备驱动、受动、调控和保障功能,才能有序、高效地运转,从而实现目标。因此,高职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可按上述四个层面分成以下四个亚体系:就业服务目标体系、就业服务内容体系、就业服务管理体系和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一)就业服务目标体系
就业服务目标体系在高职就业服务体系中起引导驱动作用。高职就业服务的主要目标在于精准就业,减少高职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面临的市场摩擦。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体系的重点在于通过赋能提高学生专业能力达到目标岗位能力素质要求,通过就业指导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信息素养。其中,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指特定专业与岗位所需学生具备的技术技能,一般包含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四个维度;就业能力指高职学生适应就业市场变化必须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学生生涯规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适应变化能力、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等一系列可迁移、具有普遍适应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业信息素养指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具备的良好素养,主要包括“敏锐的就业信息意识,熟练的信息技术运用技巧以及较强的就业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等”[12]。
(二)就业服务内容体系
高职就业服务内容体系的构建可采取“分级培养、层层递进”的方式,逐步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就业信息素养。
1.一年级是高职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1)专业能力培养。高职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首先是基于社会环境、经济发展需要、区域产业布局进行学科专业建设;其次是通过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2)就业能力培养。高职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是对一年级新生进行心理和职业倾向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长、能力与兴趣,树立正确择业观与态度,锻炼生涯规划能力,明晰未来的职业目标。(3)就业信息素养培养。高职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在于引导学生参与政策宣讲、专题报告、讲座等职业素质培养活动,指导学生借助互联网技术多渠道了解当前行业产业的发展、人才需求形势、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等相关信息,使学生初步形成就业信息需求意识。
2.二年级是高职学生夯实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关键阶段。(1)专业能力培养。高职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是瞄准新技术与新工艺,不断将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更新进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高职院校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平臺,“建立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制度以及实践学分转换制度”[13],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活动,完善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学生通过上述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素质。(2)就业能力培养。高职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学生在参与职业素质训练活动中不断总结、完善对自我的认知,并对自己职业设计做出相应的调整。其重点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综合职业素质,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动态需求变化。(3)就业信息素养培养。高职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举办学生信息教育讲座,为学生讲解相关就业信息资源的使用方法与技巧,使学生具备较为敏感的信息搜集、吸纳与整理的意识。
3.三年级是高职学生所学知识与能力的实践应用阶段。(1)专业能力培养。高职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是鼓励学生将行业企业的真实项目、产品设计等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来源,并对企业的操作流程、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等进行思考,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为企业所用。同时,高职院校可通过顶岗实习、社会服务或校企合作等方式,使学生能将扎实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专业技能的实践训练,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从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到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财富的“人财”的转变。(2)就业能力培养。高职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在于强化学生适应社会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如与人合作、表达阐述、组织协调、自我学习等。高职院校可通过组织学生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部门进行体验,培养其就业认知力,促使其发现自身能力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升其适应变化的能力。(3)就业信息素养培养。高职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在于建立畅通的就业信息网络,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政策宣传、咨询指导、网上招聘等服务。为加强对学生的就业信息素养的培养,高职院校可将学生所需掌握的就业信息运用、加工、处理能力与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相关联,帮助学生较快且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并能结合自身需求寻找就业相关信息,以应对就业市场上各方主体间存在的不充分、不对称现象。
(三)就业服务管理体系
就业服务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完善就业服务管理机构与管理制度,在整个体系中起到信息反馈和调控作用。首先,高职院校的就业服务部门应勇于承担责任,明确自身责任与义务,积极主动为高职学生服务;其次,高职学生就业工作的稳步推进必须有领导的高度重视,须全面发动学院的教学机构和教学管理部门,各部门间既相对分工又共同合作;再次,制定规范的就业服务管理制度,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与“服务学生精准就业”的指导思想融入于管理制度中,以实现就业服务的制度化管理。
1.成立专门的就业服务部门。在传统的就业工作中,就业部门偏重行政管理职能的发挥,服务职能和教育职能偏废 [14],较多职业院校并未设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服务机构及有效的管理评价体系 [15]。一些高职院校面对学院的就业评估,往往临时找一间办公室充数,就业部门实际所发挥的指导与服务作用微乎其微。因此,高职院校应成立专门的“就业服务部门”,具体负责事宜如下:负责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开展就业指导和相关的服务工作;开展毕业生生源情况、思想状况、就业意向的调查与分析工作;负责就业市场开拓与企业回访工作,与企业建立稳定的人才供求关系;整理筛选社会需求信息,供学生参考;收集整理企业对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编制毕业生就业方案;负责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实施及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举办毕业生专场供需见面会、就业招聘会、就业政策宣讲会,为毕业生与企业提供双选平台;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工作,将有价值的信息更新至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方案中;负责就业信息网站的开发、运行和维护工作,等等。简而言之,就业服务部门应不断完善自身职能,实现就业率和就业情况统计科学化,就业服务日常管理规范化,就业工作调查研究经常化。 2.成立院—系—班就业服务工作小组。第一,院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的院长或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学生处、教务处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各系主任、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等为成员组成,主要负责高职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顶层设计,制定就业服务工作制度,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提升高职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第二,系级就业服务工作小组由系主任或党政领导担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担任副组长,教研室主任、就业指导教师等为成员。就业指导教师具体负责本系就业管理、协调、咨询和服务工作,教研室主任全面主持教学各主要环节工作,对本专业学生就业负重要责任,系领导对学生就业工作统一指挥。第三,班级就业服务工作小组由就业指导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及系骨干教师构成,辅导员与班主任是高职生就业服务工作的直接负责人,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职业指导服务。各职能部门根据学院就业工作制度,相互配合共同来完成高职生的就业服务工作 [16]。
3.制定高职就业服务管理制度。第一,建立就业服务工作责任制。高职院校应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把就业工作列入领导干部工作考核机制中,充分调动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同时,高职院校要将就业服务责任落实到部门和责任人,切实加强日常考核和管理,各部门之间树立就业服务管理市场化的意识,适时共同分析和研究市场信息,及时调整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对取得突出成效的部门和教职工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执行不力的教職工要问责。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明确每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管理混乱的局面。第二,建立就业工作管理办法、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就业信息共享平台管理、教师培训管理、行业与专业发展调查制度、就业基金管理等与就业工作直接有关的管理制度,使就业工作建立在严格而完善的制度保障之上,形成有效的制度供给,规范办事流程和工作标准,以促进就业服务工作健康、良性发展。第三,完善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评价制度。就业服务部门要及时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广泛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情况的评价和对学校就业工作的建议,将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对学校专业设置等意见及时提供给学校。同时,高职院校要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动态,深入了解就业市场发展动态和规律,要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为导向,以就业服务部门为主要负责机构,按照“规划统筹、部门合作”原则成立层级式就业服务工作小组,通过建立健全高职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和就业服务管理制度,完善高职就业服务管理体系。
(四)就业服务保障体系
就业服务保障体系是由师资队伍、平台设施和财政经费等条件要求组成,是影响就业服务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在保证人、财、物落实到位的基础上,完善高职就业服务保障体系,才能实现就业服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1.加快双师型教师与就业指导专业教师培养。高职院校要重视培养高素质、技术精、爱岗敬业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打造一批“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职教学团队,以帮助学生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发展,满足行业企业、社会对人才技能的新需求。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要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完善教师知识、能力评价标准。企业需求导向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逻辑主线,熟练掌握岗位技能是建立“双师型”教师知识、能力评价标准的关键,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设计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双师型教师队伍中既包含专任教师,也有企业兼职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身份特质决定了要对教师采用分层分级的评价方式[17]。二是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与技术培训。高职院校可直接派遣教师赴大型企业挂职锻炼,使其参与企业实习实训、技术应用等活动,或派遣教师到国外高水平技术大学进修,以了解国外相关专业设置、课程计划、教学方法等。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大对教师的专业内部培训,组织“技术前沿”系列专题讲座,让教师掌握行业前沿知识与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专业新技术、新技能。三是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企业组织的社会工作。高职教师通过担任相关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的要职,或兼任政府、企业或团体的专家顾问,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扩大专业影响力。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门学问,需要将多种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就业指导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学科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咨询技巧,而且要深入了解所在区域相关就业政策、城市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发展规划及宏观发展趋势,熟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只有基于人才市场供求变化,洞察预测就业环境,才能给予学生全面的、专业的就业指导[18]。高职院校还应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室,组建就业指导专业教师团体;鼓励就业指导教师针对就业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培养其成为就业课题研究的专家;同时,选派就业指导教师参加相关专业培训,参与实践工作,考取职业指导资格证书,以不断提升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程度。
2.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与就业信息平台。当前,劳动力市场需要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当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放在突出位置。高职院校可通过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园区的建设,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形成对行业、企业及市场更加充分的认识,使其具备岗位所需的能力,以顺利实现人岗匹配。具体而言,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明确以增强学生职业技能与就业能力为旨归。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在于既要通过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又要通过实习实训平台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二是密切联系产业实际和企业需求。实习实训基地的运营管理、课程设计与教学方式要以当地的产业发展与企业需求为基础,实现培训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以使基地技能培训更具针对性。三是更新实习实训基地设施。实训基地应顺应市场变化需要,开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培训,广泛应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和电子商务等新科技,增强职业技能培训中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智能终端等信息网络技术的使用。 一直以来,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存在信息不对称、不充分等问题。虽然就业服务平台多如牛毛、就业服务信息来源渠道多种多样,但是高职学生社会阅历尚浅,难以辨别平台信息的真伪,上当受骗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为高职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就业信息交流平台尤为重要。一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有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推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高职院校为主体、校企协同、学生参与的一体化、信息化、智能化就业信息共享平台。二要整合供需资源。高职院校要建立人才档案数据库,收集企业招聘信息,发布人才需求与毕业生供给地图并定期更新,优先展示信誉度高的企业信息。三要搭建人岗信息匹配平台。通过信息化就业共享平台达成人岗匹配精准对接的目的,解决高职生就业难和企业招聘难的问题。
3.加大就业方面经费支持力度。经费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就业经费到位指学校专项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数量,占学校年度学费收入的百分比≥1%。已有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在就业方面的经费支持力度显然不够 [19]。学校用于就业的经费不足,不利于教师队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与就业信息平台建设以及就业相关课程与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而不利于对毕业生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加大就业方面经费支持力度,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一是高职院校要设置保障就业服务教学和研究的专门经费,将就业教育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按照要求和规定足额拨付就业经费,同时根据就业工作支出需要变化,及时对就业专项资金做出补充调整,确保资金规模充足且适度,以保障就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高职院校要多渠道筹措就业服务所需资金,通过争取政府补助、企业、社会资助等途径,确保就业基地建设、实践活动、师资培训、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工作的经费投入。三是高职院校要做好资金安排调度,精准保障项目需求,不断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支持做好保就业、稳就业、促就业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M].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227.
[2]张新洁,黄少安.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摩擦性失业问题研究[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3):44-55,158.
[3]吴绮雯.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应对就业结构性矛盾[J].中国高等教育,2020(Z2):64-65.
[4]胡永远.摩擦性失业的微观基础及其启示——纪念诺贝尔奖得主戴尔·莫滕森对劳动经济学的贡献[J].经济学动态,2014(11):98-106.
[5]马彬彬.基于工作搜寻理论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4):69-72.
[6]李桂贞,大数据视域下高职学生的就业匹配性探究[J]. 教育与职业,2019(12):68-71.
[7]曹美苑,兰青.粤港澳大湾区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24):49-55.
[8]何敏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优化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36(9):75-77.
[9]麦克思研究院.2020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12.
[10]葛国兴.广东:逆势前行疫情之下的稳就业进行时[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20(6):13-14.
[11]林莉,梁君春.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10):76-78.
[12]宋玉军.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就业信息素养的培育[J].高等农业教育,2007(3):73-75.
[13]赵明.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问题分析和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7(16):60-63.
[14]胡秀俊,于建波.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与完善[J].教育与职业,2015(12):69-71.
[15]张巧平.对高职院校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20(3):70-74.
[16]韩包海,冯建新.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与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1):67-68.
[17]崔宇馨,石伟平.双高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逻辑、困境与路径[J].职教论坛,2020,36(10):90-95.
[18]吴蕴梅.地方本科院校就业指导教师职业素养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27):47-49.
[19]李尉,张晓红,王杰昌.山西省高职院校就业创业“四到位”保障条件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33):25-27.
[责任编辑 刘素萍]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mployment Service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Taking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as an Example
TAO Hong, ZUO Fen
Abstract: As a common unemployment phenomenon,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is a natural feature of competitive labor market. With the continuou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labor market mobility, the scale of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is facing the risk of gradually increasing. Based on the relevant unemployment theories of western economics and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Bay are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and finds that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dynamic nature of the labor market and the asymmetry and insufficiency of information. In the face of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uild a set of employment service system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of goal, content,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so as to help students get accurate employment and provide support for solving the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Key words: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 employment service system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摩擦性失业;高等院校;就业服务体系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0年度一般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GD20CJY35)
作者简介:陶红,女,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左芬,女,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1)05-0068-10
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区域之一,一直以来都是招聘和求职的高需求地带。当前,大湾区总人口超过七千万人,GDP超过十万亿元。伴随产业转型不断加快,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也在进一步加剧。大湾区内摩擦性失业现象普遍存在,突出表现为:一方面,用人单位难以找到具有某种特殊技能素质的人才而面临技工荒;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大湾区摩擦性失业现象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表现,但求职者在搜寻岗位的过程中耗费时间过长,对求职者本人、学校及社会都将产生不利影响。于求职者而言,岗位搜寻意味着大量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努力久久无果更会增加其本身的不安全感,进而产生焦躁郁闷等一系列消极负面情绪;于学校而言,学生就业质量是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就业率低不利于高校发展且影响学校声誉;于社会而言,大湾区内大量劳动力闲置会造成人力资源浪费,若求职者长期处于待业状态极易引发求职者间的恶性竞争,会给社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进而不利于大湾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20年5月,全国两会发布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通过“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可见,失业问题要解决,高等职业教育责任重大。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与市场紧密联系的教育类型,在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满足大众就业、转岗以及下岗再就业的变化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大湾区摩擦性失业现象展开研究并分析成因,寻找应对策略,对促进大湾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摩擦性失业的含蕴
什么是摩擦性失业?Pissarides(1986)对此解释道,受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求职者需要在不同的岗位工作间进行流动,这一流动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的失业即为摩擦性失业。简而言之,摩擦性失业是指人们在寻求或转换工作期间,由于寻找工作要花费时间搜寻信息而造成的失业。这便意味着即使行业企业有足够的岗位可供选择,劳动者也会发生失业。因为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快速流动的市场,不停有人进入和退出,同时受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善的影响,空缺岗位与待岗工人难以顺利匹配,导致摩擦性失业现象频频出现。
摩擦性失业具有如下特点:其一,行业广且涉及的人员多。市场经济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因人才需求而引起的工作变迁不可胜数,在各行业、各级各类劳动者中普遍存在摩擦性失业现象。其二,失业期限短。当劳动处于生产活动转换过程当中时,这种动态的转换过程并非是瞬时完成的,劳动者会陷入一种短期的“失业”状态,尽管这种失业形势并不意味着工作岗位的缺乏,但发生率极高,摩擦性失业现象不可忽视。其三,劳动者被失业。当劳动者从非工作或一种工作状态中转向寻求新工作的过程中,他们渴望尽快进入新工作,但仍处于未就业状态,即被动失业,这种被动失业极易给求职者造成不安与恐惧,进而产生一系列消极连锁反应。
二、大湾区摩擦性失业的成因分析
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认为,摩擦性失业产生的根源在于劳动力市场、求职者和企业三个方面 [1]。其一是劳动力市场本身的动态属性,其二是劳动力市场信息流动的不完整性,其三是求职者与拥有职业空缺的企业之间相互洽谈需要一定的时间。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总结归纳造成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有“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劳动者新技能不能及时形成,新产业和新岗位不能及时形成等”[2]。基于已有的理论研究,结合大湾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可将大湾区摩擦性失业的形成原因归结为两大方面,一是劳动力市场的动态需求,二是各方主体间信息的不对称、不充分。
(一)劳动力市场的动态需求
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动态的市场,不同于沉淀成本与长期利率在一定时期处于稳定的静态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各种新模式与新业态不断涌现,科学技术不断更新,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升级来促进自身发展。因此,未来劳动力的供给态势也将发生变化,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技能要求逐渐加大。
大湾区作为中国制造业重镇,受政府政策导向与区位因素的影响,产业转型发展较为迅速。在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地区依靠低廉的地价和丰富的劳动力优势,主动承接港澳地区及其他国家地区的产业转移,粤港澳大湾区在“前店后厂”等模式下实现迅猛发展。这一时期,珠三角地区承接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制造业。自20世纪90年代起,珠三角地区积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港澳则转向高端服务业,三地产业发展脱节,产业合作空间有所收窄,对人才的要求也不一致。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又迈进新的历史发展节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大湾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着力培育新产业和新模式,努力建成世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纲要》的推动下,大湾区大量引入外资与新兴技术,加大科研投入,由劳动密集产业转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生态密集型产业,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以深圳和广州的制造业为例。1985年,深圳的制造业以饲料、机械与化工等产业为主,广州制造业主要以机械电气、纺织和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2018年,深圳制造业开始以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和文娱类产业为主导,广州制造业则以汽车、计算机、通信以及化工等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广州与深圳的产业对人才的要求由人才的数量向人才的高水平与高素质转变。大湾区新的产业形态和布局以及国际化走向,无一不对人才的素质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
劳动力市场处在不断动态发展中,意味着人才与岗位之间的匹配并非具有终身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湾区正在逐渐向服务经济、创新经济过渡,互联网相关的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人岗可能出现重新匹配。原有工作岗位逐渐消失,新的工作岗位不断产生,部分劳动者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因为掌握技术单一、学历低且能力不足等问题面临下岗困境,而在搜寻工作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这导致了摩擦性失业现象的产生。因此,从产业的发展阶段来看,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对部分资源型地区、资源型产业和低端制造业造成冲击,人才能力需求发生转变,易引发“摩擦性失业”问题的出现 [3]。
(二)信息的不对称、不充分
劳动力市场所提供的信息完善度影响着摩擦性失业的程度。根据莫滕森的搜寻匹配理论,如果劳动力市场缺乏充分的就业信息沟通,或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出现不均匀、不对称情况,供求双方就不能迅速获悉或评价有关求职者特征或职位空缺信息,就会双方耗费大量职业搜寻成本,从而加重摩擦性失业 [4]。由信息共享不充分带来的成本问题是影响“劳资双方开展理性选择和实现‘人职匹配’的重要基础” [5]。
信息的不对称主要产生在两个时期:一是以处在学业阶段的学生群体为主要代表,这类群体处于就业准备期,信息的不对称主要发生在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1)学校与行业企业。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理应同社会密切联系。但现实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没有与社会建立有效的接轨机制 [6]。如果学校不能及时关注与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行业企业也没有通过有效途径向学校传递自身需求,校企沟通不深入,最终将出现盲目开设专业、讲授课程缺乏针对性,培育的人才无法良性对接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等现象。有学者对大湾区重点发展产业与高职专业结构适配性进行计算发现,大湾区内先進制造业对应的专业布点数不足,部分新兴产业,如海洋产业、新能源产业与节能环保等产业对应的专业设置不足,金融类专业开设过多导致金融业、房地产业的人才需求过剩 [7]。学校开设专业与行业企业的需求不匹配,造成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无法满足潜在雇主的技能要求,导致学生在未来的求职过程中遭遇巨大竞争压力。(2)学校与学生。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如果忽视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关注,缺少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指导,且未能提供有效畅通的职业信息交流平台,易导致学生对专业和职业认知模糊。已有调查研究表明,大湾区内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多以授课、讲座等形式为主,未能结合大湾区发展特色与相关政策 [8]。大多学校的就业信息网站上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实习信息更新少且慢,增加了学生的搜寻成本,为学生就业增添了难度。麦克思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显示,“大学组织的招聘会”与“职业发展规划”两类求职服务的有效性为78%与79%,仍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9]。
二是以毕业待就业者或已工作的转岗者为主要代表,这类群体处于就业选择期,信息的不对称主要发生在求职者与政府之间、求职者与行业企业之间。(1)求职者与行业企业。行业企业往往依据一份简历和面试表现了解求职者,求职者则主要通过用人单位发布的招聘信息了解相关信息,双方在有限的知识和环境中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企业可能会过度夸大宣传自身优势欺骗求职者,一些无良企业抓住信息的不对称漏洞推出假招聘,先给出求职者诱人的待遇条件,再以培训为名收取费用,最后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将其辞退;另一方面,求职者过分包装简历欺骗企业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种低效率的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严重影响了供求双方的有效匹配,极易造成“人不知其位,位不得其人”,使摩擦性失业现象频频出现。(2)求职者与政府。政府作为连接求职者与行业企业的桥梁,在拉近二者的沟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促进劳动力供需双方的有效衔接,广东省政府于2020年出台“促进就业九条”,在原“促进就业九条”的基础上,针对形势变化新增或升级了一批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的扶持政策 [10]。但由于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有限,求职者对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了解甚少。据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开展的就业意向情况调研显示,53.2%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对大湾区建设的相关政策了解程度一般,分别有21.2%和21.8%的大学应届毕业生表示完全不了解或比较了解,非常了解的学生仅占3.8%。了解必要的就业相关信息有助于学生在职业搜寻过程中做出理性抉择,求职者对政府相关动态信息了解不充分,将会大大增加求职者的职业搜寻成本,拉长处在摩擦性失业阶段的时间。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服务体系构建
大湾区的高职院校在面对摩擦性失业问题时,其核心在于要帮助学生精准就业,尽快实现人岗匹配。具体而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能力精准和信息精准。即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要精准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变化,同时,高职学生要不断提高对政府、企业相关就业政策与信息的敏感度,与企业的招聘需求信息精准匹配以应对各方主体间信息不对称、不充分的现象。对此,高职院校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通过课程设计、讲座、就业指导与技能训练等方式 [11],加强对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就业能力与就业信息素养的培养,减少人才与岗位间的摩擦。但是,高职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建立一套贯穿于高职学生职业教育全过程的就业服务体系。 根据系统工程理论,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具备驱动、受动、调控和保障功能,才能有序、高效地运转,从而实现目标。因此,高职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可按上述四个层面分成以下四个亚体系:就业服务目标体系、就业服务内容体系、就业服务管理体系和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一)就业服务目标体系
就业服务目标体系在高职就业服务体系中起引导驱动作用。高职就业服务的主要目标在于精准就业,减少高职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面临的市场摩擦。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体系的重点在于通过赋能提高学生专业能力达到目标岗位能力素质要求,通过就业指导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信息素养。其中,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指特定专业与岗位所需学生具备的技术技能,一般包含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四个维度;就业能力指高职学生适应就业市场变化必须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学生生涯规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适应变化能力、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等一系列可迁移、具有普遍适应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业信息素养指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具备的良好素养,主要包括“敏锐的就业信息意识,熟练的信息技术运用技巧以及较强的就业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等”[12]。
(二)就业服务内容体系
高职就业服务内容体系的构建可采取“分级培养、层层递进”的方式,逐步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就业信息素养。
1.一年级是高职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1)专业能力培养。高职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首先是基于社会环境、经济发展需要、区域产业布局进行学科专业建设;其次是通过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2)就业能力培养。高职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是对一年级新生进行心理和职业倾向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长、能力与兴趣,树立正确择业观与态度,锻炼生涯规划能力,明晰未来的职业目标。(3)就业信息素养培养。高职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在于引导学生参与政策宣讲、专题报告、讲座等职业素质培养活动,指导学生借助互联网技术多渠道了解当前行业产业的发展、人才需求形势、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等相关信息,使学生初步形成就业信息需求意识。
2.二年级是高职学生夯实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关键阶段。(1)专业能力培养。高职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是瞄准新技术与新工艺,不断将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更新进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高职院校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平臺,“建立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制度以及实践学分转换制度”[13],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活动,完善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学生通过上述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素质。(2)就业能力培养。高职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学生在参与职业素质训练活动中不断总结、完善对自我的认知,并对自己职业设计做出相应的调整。其重点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综合职业素质,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动态需求变化。(3)就业信息素养培养。高职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举办学生信息教育讲座,为学生讲解相关就业信息资源的使用方法与技巧,使学生具备较为敏感的信息搜集、吸纳与整理的意识。
3.三年级是高职学生所学知识与能力的实践应用阶段。(1)专业能力培养。高职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是鼓励学生将行业企业的真实项目、产品设计等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来源,并对企业的操作流程、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等进行思考,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为企业所用。同时,高职院校可通过顶岗实习、社会服务或校企合作等方式,使学生能将扎实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专业技能的实践训练,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从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到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财富的“人财”的转变。(2)就业能力培养。高职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在于强化学生适应社会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如与人合作、表达阐述、组织协调、自我学习等。高职院校可通过组织学生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部门进行体验,培养其就业认知力,促使其发现自身能力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升其适应变化的能力。(3)就业信息素养培养。高职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在于建立畅通的就业信息网络,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政策宣传、咨询指导、网上招聘等服务。为加强对学生的就业信息素养的培养,高职院校可将学生所需掌握的就业信息运用、加工、处理能力与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相关联,帮助学生较快且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并能结合自身需求寻找就业相关信息,以应对就业市场上各方主体间存在的不充分、不对称现象。
(三)就业服务管理体系
就业服务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完善就业服务管理机构与管理制度,在整个体系中起到信息反馈和调控作用。首先,高职院校的就业服务部门应勇于承担责任,明确自身责任与义务,积极主动为高职学生服务;其次,高职学生就业工作的稳步推进必须有领导的高度重视,须全面发动学院的教学机构和教学管理部门,各部门间既相对分工又共同合作;再次,制定规范的就业服务管理制度,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与“服务学生精准就业”的指导思想融入于管理制度中,以实现就业服务的制度化管理。
1.成立专门的就业服务部门。在传统的就业工作中,就业部门偏重行政管理职能的发挥,服务职能和教育职能偏废 [14],较多职业院校并未设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服务机构及有效的管理评价体系 [15]。一些高职院校面对学院的就业评估,往往临时找一间办公室充数,就业部门实际所发挥的指导与服务作用微乎其微。因此,高职院校应成立专门的“就业服务部门”,具体负责事宜如下:负责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开展就业指导和相关的服务工作;开展毕业生生源情况、思想状况、就业意向的调查与分析工作;负责就业市场开拓与企业回访工作,与企业建立稳定的人才供求关系;整理筛选社会需求信息,供学生参考;收集整理企业对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编制毕业生就业方案;负责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实施及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举办毕业生专场供需见面会、就业招聘会、就业政策宣讲会,为毕业生与企业提供双选平台;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工作,将有价值的信息更新至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方案中;负责就业信息网站的开发、运行和维护工作,等等。简而言之,就业服务部门应不断完善自身职能,实现就业率和就业情况统计科学化,就业服务日常管理规范化,就业工作调查研究经常化。 2.成立院—系—班就业服务工作小组。第一,院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的院长或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学生处、教务处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各系主任、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等为成员组成,主要负责高职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顶层设计,制定就业服务工作制度,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提升高职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第二,系级就业服务工作小组由系主任或党政领导担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担任副组长,教研室主任、就业指导教师等为成员。就业指导教师具体负责本系就业管理、协调、咨询和服务工作,教研室主任全面主持教学各主要环节工作,对本专业学生就业负重要责任,系领导对学生就业工作统一指挥。第三,班级就业服务工作小组由就业指导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及系骨干教师构成,辅导员与班主任是高职生就业服务工作的直接负责人,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职业指导服务。各职能部门根据学院就业工作制度,相互配合共同来完成高职生的就业服务工作 [16]。
3.制定高职就业服务管理制度。第一,建立就业服务工作责任制。高职院校应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把就业工作列入领导干部工作考核机制中,充分调动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同时,高职院校要将就业服务责任落实到部门和责任人,切实加强日常考核和管理,各部门之间树立就业服务管理市场化的意识,适时共同分析和研究市场信息,及时调整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对取得突出成效的部门和教职工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执行不力的教職工要问责。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明确每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管理混乱的局面。第二,建立就业工作管理办法、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就业信息共享平台管理、教师培训管理、行业与专业发展调查制度、就业基金管理等与就业工作直接有关的管理制度,使就业工作建立在严格而完善的制度保障之上,形成有效的制度供给,规范办事流程和工作标准,以促进就业服务工作健康、良性发展。第三,完善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评价制度。就业服务部门要及时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广泛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情况的评价和对学校就业工作的建议,将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对学校专业设置等意见及时提供给学校。同时,高职院校要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动态,深入了解就业市场发展动态和规律,要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为导向,以就业服务部门为主要负责机构,按照“规划统筹、部门合作”原则成立层级式就业服务工作小组,通过建立健全高职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和就业服务管理制度,完善高职就业服务管理体系。
(四)就业服务保障体系
就业服务保障体系是由师资队伍、平台设施和财政经费等条件要求组成,是影响就业服务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在保证人、财、物落实到位的基础上,完善高职就业服务保障体系,才能实现就业服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1.加快双师型教师与就业指导专业教师培养。高职院校要重视培养高素质、技术精、爱岗敬业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打造一批“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职教学团队,以帮助学生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发展,满足行业企业、社会对人才技能的新需求。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要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完善教师知识、能力评价标准。企业需求导向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逻辑主线,熟练掌握岗位技能是建立“双师型”教师知识、能力评价标准的关键,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设计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双师型教师队伍中既包含专任教师,也有企业兼职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身份特质决定了要对教师采用分层分级的评价方式[17]。二是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与技术培训。高职院校可直接派遣教师赴大型企业挂职锻炼,使其参与企业实习实训、技术应用等活动,或派遣教师到国外高水平技术大学进修,以了解国外相关专业设置、课程计划、教学方法等。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大对教师的专业内部培训,组织“技术前沿”系列专题讲座,让教师掌握行业前沿知识与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专业新技术、新技能。三是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企业组织的社会工作。高职教师通过担任相关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的要职,或兼任政府、企业或团体的专家顾问,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扩大专业影响力。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门学问,需要将多种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就业指导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学科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咨询技巧,而且要深入了解所在区域相关就业政策、城市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发展规划及宏观发展趋势,熟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只有基于人才市场供求变化,洞察预测就业环境,才能给予学生全面的、专业的就业指导[18]。高职院校还应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室,组建就业指导专业教师团体;鼓励就业指导教师针对就业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培养其成为就业课题研究的专家;同时,选派就业指导教师参加相关专业培训,参与实践工作,考取职业指导资格证书,以不断提升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程度。
2.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与就业信息平台。当前,劳动力市场需要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当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放在突出位置。高职院校可通过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园区的建设,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形成对行业、企业及市场更加充分的认识,使其具备岗位所需的能力,以顺利实现人岗匹配。具体而言,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明确以增强学生职业技能与就业能力为旨归。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在于既要通过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又要通过实习实训平台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二是密切联系产业实际和企业需求。实习实训基地的运营管理、课程设计与教学方式要以当地的产业发展与企业需求为基础,实现培训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以使基地技能培训更具针对性。三是更新实习实训基地设施。实训基地应顺应市场变化需要,开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培训,广泛应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和电子商务等新科技,增强职业技能培训中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智能终端等信息网络技术的使用。 一直以来,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存在信息不对称、不充分等问题。虽然就业服务平台多如牛毛、就业服务信息来源渠道多种多样,但是高职学生社会阅历尚浅,难以辨别平台信息的真伪,上当受骗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为高职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就业信息交流平台尤为重要。一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有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推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高职院校为主体、校企协同、学生参与的一体化、信息化、智能化就业信息共享平台。二要整合供需资源。高职院校要建立人才档案数据库,收集企业招聘信息,发布人才需求与毕业生供给地图并定期更新,优先展示信誉度高的企业信息。三要搭建人岗信息匹配平台。通过信息化就业共享平台达成人岗匹配精准对接的目的,解决高职生就业难和企业招聘难的问题。
3.加大就业方面经费支持力度。经费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就业经费到位指学校专项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数量,占学校年度学费收入的百分比≥1%。已有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在就业方面的经费支持力度显然不够 [19]。学校用于就业的经费不足,不利于教师队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与就业信息平台建设以及就业相关课程与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而不利于对毕业生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加大就业方面经费支持力度,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一是高职院校要设置保障就业服务教学和研究的专门经费,将就业教育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按照要求和规定足额拨付就业经费,同时根据就业工作支出需要变化,及时对就业专项资金做出补充调整,确保资金规模充足且适度,以保障就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高职院校要多渠道筹措就业服务所需资金,通过争取政府补助、企业、社会资助等途径,确保就业基地建设、实践活动、师资培训、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工作的经费投入。三是高职院校要做好资金安排调度,精准保障项目需求,不断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支持做好保就业、稳就业、促就业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M].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227.
[2]张新洁,黄少安.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摩擦性失业问题研究[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3):44-55,158.
[3]吴绮雯.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应对就业结构性矛盾[J].中国高等教育,2020(Z2):64-65.
[4]胡永远.摩擦性失业的微观基础及其启示——纪念诺贝尔奖得主戴尔·莫滕森对劳动经济学的贡献[J].经济学动态,2014(11):98-106.
[5]马彬彬.基于工作搜寻理论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4):69-72.
[6]李桂贞,大数据视域下高职学生的就业匹配性探究[J]. 教育与职业,2019(12):68-71.
[7]曹美苑,兰青.粤港澳大湾区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24):49-55.
[8]何敏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优化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36(9):75-77.
[9]麦克思研究院.2020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12.
[10]葛国兴.广东:逆势前行疫情之下的稳就业进行时[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20(6):13-14.
[11]林莉,梁君春.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10):76-78.
[12]宋玉军.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就业信息素养的培育[J].高等农业教育,2007(3):73-75.
[13]赵明.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问题分析和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7(16):60-63.
[14]胡秀俊,于建波.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与完善[J].教育与职业,2015(12):69-71.
[15]张巧平.对高职院校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20(3):70-74.
[16]韩包海,冯建新.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与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1):67-68.
[17]崔宇馨,石伟平.双高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逻辑、困境与路径[J].职教论坛,2020,36(10):90-95.
[18]吴蕴梅.地方本科院校就业指导教师职业素养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27):47-49.
[19]李尉,张晓红,王杰昌.山西省高职院校就业创业“四到位”保障条件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33):25-27.
[责任编辑 刘素萍]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mployment Service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Taking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as an Example
TAO Hong, ZUO Fen
Abstract: As a common unemployment phenomenon,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is a natural feature of competitive labor market. With the continuou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labor market mobility, the scale of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is facing the risk of gradually increasing. Based on the relevant unemployment theories of western economics and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Bay are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and finds that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dynamic nature of the labor market and the asymmetry and insufficiency of information. In the face of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uild a set of employment service system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of goal, content,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so as to help students get accurate employment and provide support for solving the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Key words: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 employment service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