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历史新课标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及综合性的特点,并且拥有育人为本,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理念。笔者以《新航路的开辟》的课程设计来实践自身对新课标的感悟,力图实现一个以生为主,以方法训练为中心的历史课堂。
关键词:新课标 新航路开辟 反思
初中新课标提出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历史教师不仅要有普及历史常识的理念,还要树立公民教育和育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实现历史教育的目的。《新航路的开辟》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中的第二子目的内容。新航路的开辟的学习是传统的三段式结构,从背景到过程到影响,条理清晰;但本课内容叙述的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涉及到欧、亚、非、美地区,内容繁杂且抽象,有一定难度。针对上述情况,笔者把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中的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这两个字目分两个课时来进行讲授。而笔者意以《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节课的设计来将自身对新课标的理解付诸实践。
一、兴趣的激发
古罗马的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学生不是一个需要添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 [1]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他们主动探究知识的起点和内在动力的源泉。而一个新奇、有趣、点题的导入,能起到先声夺人,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求知欲的积极作用。在本节课的导入设计上,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了14世纪的《马可·波罗行纪》(图1)和16世纪的《马可·波罗行纪》(图2)中的插图,让学生观察这两幅图对中国人模样的描绘有何不同。笔者之后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同样出自《马可·波罗行纪》的插图对中国人的描绘有如此大的区别呢?”通过两幅图片的对比及问题的设置,笔者将课程导入新航路的开辟以此吊起学生学习本课的胃口。
图1:14世纪《马可·波罗行纪》
中的插圖
在处理课程第一部分也是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时,笔者并没有直接展示史料让学生分析和探究。初三的学生对材料分析的能力较欠缺,他们面对材料的第一感觉是比较复杂,比较难,有一种抗拒心理。为了保持学生对本课的热情,笔者首先展现了中世纪西欧人眼中的世界地图(图3),让学生意识到中世纪西欧人的思想文化以天主教为中心的特点及其对外部世界的无知。紧接着,笔者展示了一幅15世纪从拜占庭传到西欧的托勒密的世界地图(图4), 让学生说出这幅地图与现在世界地图的区别,使学生认识到其局限性,但之后笔者提醒学生该地图在当时的西欧已经是比较先进、比较科学的,同时是最早一批西欧航海家所使用的地图。之后,笔者简介托勒密的一些地理观:“博哈多尔角在托勒密眼中是死亡之角,这里附近的海水终年沸腾,并且这里还有魔鬼存在,会将过往的船和人抓入海底。”笔者如此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西欧人出去航海是克服着极大恐惧心理的。为了进一步突出西欧人航海的困难和危险及其航海的狂热,笔者随即通过多媒体展现出两个材料:
材料一: 达·伽马船队,出发时170人,生还54人;麦哲伦船队,出发时268人,生还者18人
材料二: 西班牙笑话:“每一个出海人的身后,都有1500个候选人在港口等待接代他的位置。”
这两个材料让一些学生觉得匪夷所思,他们立马提出:“为什么那些航海人明知危险重重可仍要争先恐后去航海呢?”以上设计没有开门见山讲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而是引发学生自身的疑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自身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问题。
图3:大航海前欧洲人眼中的世界 图4:托勒密描绘的世界地图
二、思维的激荡
新课标提倡:“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始终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放在首位,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智力发展的空间。如上述,在学生对西欧人冒死去航海的原因产生了疑惑时,笔者自然而然过渡到了对本节课重点的讲述。教材中对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只是简单地归结为西欧人为了追求东方的财富。仅凭这一点,学生很难理解新航路开辟事实上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也很难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因此,笔者采取材料解析法来突破重点,并以此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以及解读材料和分析材料的能力。 笔者展示材料如下:
材料一:哥伦布在1503年寄自牙买加的信中说:“有了金,甚至可以使灵魂升入天堂。”
——苏联科学院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要量大大增加。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马可?波罗关于西潘古的描述:“据有黄金,其数无限……金多无量,而不知何用。”
——《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四:(15世纪)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变故又把葡萄牙推向了历史的前台,撬动历史的主角就是这些今天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胡椒粒。
——原葡萄牙航海纪念委员会主席若尔金·麦哲伦
材料五:迪亚士在非洲西海岸克洛斯角对水手演讲:“我们必须听从上帝的指挥,把福音传到我们一生所能到达的最远处,让基督的光明普照黑暗的时代。”
——姜守明《世界尽头的发现》
当然,作为初三的学生,完全放手让他们自己独立解析材料有一定难度,毕竟他们的理性思维还处于初步形成的阶段。因此,笔者加以一定的引导和组织,鼓励学生的自信心。最终,学生的反应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此之后,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当时航海家航海的理由已经很充足了,但是航海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你们觉得这些条件是什么?”这个问题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该问题的思索当中,凭借他们对航海的理解各抒己见,活跃起课堂气氛。 在处理本课第二部分——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笔者采取的教学方法是自主学习法。因为教材比较详略地介绍了四位航海家及其成就,所以笔者意图通过该方法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概括总结的能力。笔者首先在多媒体展示了包括四位航海人物、航海时间、成就、国别及所受支持的王室的表格,让学生在自主学習教材后完成表格的填写。之后,笔者结合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图5)设置了几个问题: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的航线具有什么特点?达?伽马到好望角的路线与迪亚士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置,笔者主要想考察学生的观图能力,并进一步发散他们的思维,让学生认识到达?伽马之所以直航好望角是因为他总结了迪亚士的经验,使学生意识到这些航海家的成就不仅仅在于其开辟了一条新航路,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和精神财富。关于哥伦布和麦哲伦,笔者继续以提问的方式进行:“一个法国地理学家这样评价哥伦布‘一个极大的错误导致了一次极其伟大的发现’,为什么他会这样说?”“图中麦哲伦的船队所走的路线为什么在经过菲律宾后上面标注的是麦哲伦同伴?”一些学生之前已经对哥伦布及麦哲伦有所了解,笔者这样处理是为了进一步给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锻炼他们动口说的能力。
图5: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图6:拉普拉普像和麦哲伦纪念碑
在处理本课第三部分也是本课的重点及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时,笔者通过一幅图片进行切入。该图片是座落在菲律宾的一对纪念碑(图6),近处的是1952年菲律宾为纪念杀死麦哲伦的酋长拉普拉普树立的英雄纪念碑,远处的是1555年西班牙人为纪念麦哲伦而树立的麦哲伦纪念碑。笔者之后设置了一个合作探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面对这遥遥相对的纪念碑,相信你们内心会产生无限感慨。你们对新航路的开辟有怎样的感想?该如何评价它呢?”笔者在此意图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最后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对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进行了概括。此后,笔者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比较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笔者期冀通过该设计联系中西,让学生不仅在微观上了解新航路,更从宏观上来认知新航路的开辟所带来的时空上的影响。
三、情感的激励
除了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外,新课标倡导:“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教育家杜维也认为:历史是形成人类道德品性最优良的学科,是“永恒且具有建设性的道德遗产”,历史教学“将发挥最自然的伦理价值。”[2]可以说,历史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世界观、价值观的社会责任,这也是当今新课标对历史教师的重点要求之一。因此,历史教师需挖掘历史过程和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给予学生正确的情感教育及引导。在这一部分,笔者在讲授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时设置了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这些航海家身上学习什么精神?”笔者此举意图让学生树立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并教育他们要拥有勇于面对困难且坚持不懈的精神。此外,在课程的最后,笔者设置了一个合作探究:“有些人提出殖民主义国家的殖民给亚非拉带来了现代文明,亚非拉殖民地承受的苦难和伤痛是这些地区走向现代文明的代价,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面对学生的不同答案,笔者及时引导:“从现代的民族观和国家观来看,无论哪个国家、民族、族群,他们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任何自诩为优等文明的国度或民族,为谋求自身发展而不惜牺牲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权益,这都是我们应该批判的。尽管历史是如此,今天的现实也是如此,但是我们希望人类的明天是在和平的环境中求得共同的发展。”笔者通过以上内容将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力图让学生拥有正确的文明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总结,就是为了再出发。一个好的老师,不仅仅要懂得如何去学,如何去教,还要学会如何去反思。正所谓“教然后而知困”,教学反思是知觉、分析与提炼过去经验的手段,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笔者在上完该课后,在进行反思后也发现教学设计的问题所在,该课的中心和灵魂并不明显。教学设计的中心是指所有其他目标所指向的、在教学结构上处于中心地位的、所有教学环节都为之服务的特定教学目标。[3]上海著名教师包其昌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堂课只能有一个中心”。笔者在本节课的定位上期冀实现以方法训练为中心的课程,可是又想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比较充分的认知。但是课堂教学只有短短45分钟,在难以取舍的情况下,最终的结果是虽然比较理想地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是教学容量比较大,课堂节奏显得略快。因此,笔者认识到一趟好的课不在于目标有多少,多好,而在于最后学生掌握的有多少,有多好。一个好的历史教师应该懂得如何取舍,不仅让课堂有血有肉,还要有灵魂,让课堂充满鲜活感和感染力。
综上,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仅让学生了解到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给予情感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历史的人文素养教育的目的。中学历史教师作为教育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努力将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更具魅力,以适应新课标及时代发展的要求。
注释:
[1]何成刚:《历史课堂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6页。
[2]钟启泉,安桂清:《怎样理解历史课程标准》,载《历史教学》,2005年第8期
[3]何成刚:《历史教学设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1页。
关键词:新课标 新航路开辟 反思
初中新课标提出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历史教师不仅要有普及历史常识的理念,还要树立公民教育和育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实现历史教育的目的。《新航路的开辟》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中的第二子目的内容。新航路的开辟的学习是传统的三段式结构,从背景到过程到影响,条理清晰;但本课内容叙述的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涉及到欧、亚、非、美地区,内容繁杂且抽象,有一定难度。针对上述情况,笔者把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中的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这两个字目分两个课时来进行讲授。而笔者意以《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节课的设计来将自身对新课标的理解付诸实践。
一、兴趣的激发
古罗马的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学生不是一个需要添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 [1]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他们主动探究知识的起点和内在动力的源泉。而一个新奇、有趣、点题的导入,能起到先声夺人,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求知欲的积极作用。在本节课的导入设计上,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了14世纪的《马可·波罗行纪》(图1)和16世纪的《马可·波罗行纪》(图2)中的插图,让学生观察这两幅图对中国人模样的描绘有何不同。笔者之后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同样出自《马可·波罗行纪》的插图对中国人的描绘有如此大的区别呢?”通过两幅图片的对比及问题的设置,笔者将课程导入新航路的开辟以此吊起学生学习本课的胃口。
图1:14世纪《马可·波罗行纪》
中的插圖
在处理课程第一部分也是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时,笔者并没有直接展示史料让学生分析和探究。初三的学生对材料分析的能力较欠缺,他们面对材料的第一感觉是比较复杂,比较难,有一种抗拒心理。为了保持学生对本课的热情,笔者首先展现了中世纪西欧人眼中的世界地图(图3),让学生意识到中世纪西欧人的思想文化以天主教为中心的特点及其对外部世界的无知。紧接着,笔者展示了一幅15世纪从拜占庭传到西欧的托勒密的世界地图(图4), 让学生说出这幅地图与现在世界地图的区别,使学生认识到其局限性,但之后笔者提醒学生该地图在当时的西欧已经是比较先进、比较科学的,同时是最早一批西欧航海家所使用的地图。之后,笔者简介托勒密的一些地理观:“博哈多尔角在托勒密眼中是死亡之角,这里附近的海水终年沸腾,并且这里还有魔鬼存在,会将过往的船和人抓入海底。”笔者如此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西欧人出去航海是克服着极大恐惧心理的。为了进一步突出西欧人航海的困难和危险及其航海的狂热,笔者随即通过多媒体展现出两个材料:
材料一: 达·伽马船队,出发时170人,生还54人;麦哲伦船队,出发时268人,生还者18人
材料二: 西班牙笑话:“每一个出海人的身后,都有1500个候选人在港口等待接代他的位置。”
这两个材料让一些学生觉得匪夷所思,他们立马提出:“为什么那些航海人明知危险重重可仍要争先恐后去航海呢?”以上设计没有开门见山讲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而是引发学生自身的疑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自身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问题。
图3:大航海前欧洲人眼中的世界 图4:托勒密描绘的世界地图
二、思维的激荡
新课标提倡:“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始终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放在首位,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智力发展的空间。如上述,在学生对西欧人冒死去航海的原因产生了疑惑时,笔者自然而然过渡到了对本节课重点的讲述。教材中对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只是简单地归结为西欧人为了追求东方的财富。仅凭这一点,学生很难理解新航路开辟事实上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也很难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因此,笔者采取材料解析法来突破重点,并以此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以及解读材料和分析材料的能力。 笔者展示材料如下:
材料一:哥伦布在1503年寄自牙买加的信中说:“有了金,甚至可以使灵魂升入天堂。”
——苏联科学院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要量大大增加。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马可?波罗关于西潘古的描述:“据有黄金,其数无限……金多无量,而不知何用。”
——《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四:(15世纪)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变故又把葡萄牙推向了历史的前台,撬动历史的主角就是这些今天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胡椒粒。
——原葡萄牙航海纪念委员会主席若尔金·麦哲伦
材料五:迪亚士在非洲西海岸克洛斯角对水手演讲:“我们必须听从上帝的指挥,把福音传到我们一生所能到达的最远处,让基督的光明普照黑暗的时代。”
——姜守明《世界尽头的发现》
当然,作为初三的学生,完全放手让他们自己独立解析材料有一定难度,毕竟他们的理性思维还处于初步形成的阶段。因此,笔者加以一定的引导和组织,鼓励学生的自信心。最终,学生的反应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此之后,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当时航海家航海的理由已经很充足了,但是航海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你们觉得这些条件是什么?”这个问题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该问题的思索当中,凭借他们对航海的理解各抒己见,活跃起课堂气氛。 在处理本课第二部分——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笔者采取的教学方法是自主学习法。因为教材比较详略地介绍了四位航海家及其成就,所以笔者意图通过该方法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概括总结的能力。笔者首先在多媒体展示了包括四位航海人物、航海时间、成就、国别及所受支持的王室的表格,让学生在自主学習教材后完成表格的填写。之后,笔者结合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图5)设置了几个问题: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的航线具有什么特点?达?伽马到好望角的路线与迪亚士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置,笔者主要想考察学生的观图能力,并进一步发散他们的思维,让学生认识到达?伽马之所以直航好望角是因为他总结了迪亚士的经验,使学生意识到这些航海家的成就不仅仅在于其开辟了一条新航路,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和精神财富。关于哥伦布和麦哲伦,笔者继续以提问的方式进行:“一个法国地理学家这样评价哥伦布‘一个极大的错误导致了一次极其伟大的发现’,为什么他会这样说?”“图中麦哲伦的船队所走的路线为什么在经过菲律宾后上面标注的是麦哲伦同伴?”一些学生之前已经对哥伦布及麦哲伦有所了解,笔者这样处理是为了进一步给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锻炼他们动口说的能力。
图5: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图6:拉普拉普像和麦哲伦纪念碑
在处理本课第三部分也是本课的重点及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时,笔者通过一幅图片进行切入。该图片是座落在菲律宾的一对纪念碑(图6),近处的是1952年菲律宾为纪念杀死麦哲伦的酋长拉普拉普树立的英雄纪念碑,远处的是1555年西班牙人为纪念麦哲伦而树立的麦哲伦纪念碑。笔者之后设置了一个合作探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面对这遥遥相对的纪念碑,相信你们内心会产生无限感慨。你们对新航路的开辟有怎样的感想?该如何评价它呢?”笔者在此意图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最后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对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进行了概括。此后,笔者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比较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笔者期冀通过该设计联系中西,让学生不仅在微观上了解新航路,更从宏观上来认知新航路的开辟所带来的时空上的影响。
三、情感的激励
除了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外,新课标倡导:“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教育家杜维也认为:历史是形成人类道德品性最优良的学科,是“永恒且具有建设性的道德遗产”,历史教学“将发挥最自然的伦理价值。”[2]可以说,历史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世界观、价值观的社会责任,这也是当今新课标对历史教师的重点要求之一。因此,历史教师需挖掘历史过程和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给予学生正确的情感教育及引导。在这一部分,笔者在讲授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时设置了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这些航海家身上学习什么精神?”笔者此举意图让学生树立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并教育他们要拥有勇于面对困难且坚持不懈的精神。此外,在课程的最后,笔者设置了一个合作探究:“有些人提出殖民主义国家的殖民给亚非拉带来了现代文明,亚非拉殖民地承受的苦难和伤痛是这些地区走向现代文明的代价,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面对学生的不同答案,笔者及时引导:“从现代的民族观和国家观来看,无论哪个国家、民族、族群,他们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任何自诩为优等文明的国度或民族,为谋求自身发展而不惜牺牲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权益,这都是我们应该批判的。尽管历史是如此,今天的现实也是如此,但是我们希望人类的明天是在和平的环境中求得共同的发展。”笔者通过以上内容将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力图让学生拥有正确的文明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总结,就是为了再出发。一个好的老师,不仅仅要懂得如何去学,如何去教,还要学会如何去反思。正所谓“教然后而知困”,教学反思是知觉、分析与提炼过去经验的手段,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笔者在上完该课后,在进行反思后也发现教学设计的问题所在,该课的中心和灵魂并不明显。教学设计的中心是指所有其他目标所指向的、在教学结构上处于中心地位的、所有教学环节都为之服务的特定教学目标。[3]上海著名教师包其昌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堂课只能有一个中心”。笔者在本节课的定位上期冀实现以方法训练为中心的课程,可是又想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比较充分的认知。但是课堂教学只有短短45分钟,在难以取舍的情况下,最终的结果是虽然比较理想地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是教学容量比较大,课堂节奏显得略快。因此,笔者认识到一趟好的课不在于目标有多少,多好,而在于最后学生掌握的有多少,有多好。一个好的历史教师应该懂得如何取舍,不仅让课堂有血有肉,还要有灵魂,让课堂充满鲜活感和感染力。
综上,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仅让学生了解到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给予情感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历史的人文素养教育的目的。中学历史教师作为教育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努力将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更具魅力,以适应新课标及时代发展的要求。
注释:
[1]何成刚:《历史课堂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6页。
[2]钟启泉,安桂清:《怎样理解历史课程标准》,载《历史教学》,2005年第8期
[3]何成刚:《历史教学设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1页。